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是输电线路杆塔工程的重要内容,是确保输电线路杆塔在雷击下保持结构和功能稳定的重要系统,是评定输电线路整体建设的重要参考,因此要对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给予安全管理。本研究对产生输电线路杆塔接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类,详细分析了输电线路杆塔接地阻值过高的系统、设计、运行、施工等方面的原因,在结合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提供了降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阻值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紧凑型输电线路的相间距离较小,容易造成相间闪络、碰线等事故的问题,建立了紧凑型线路的有限元模型,探讨档距、挂点高差、导线张力和风速等因素对线路风偏的影响,拟合了相间最小距离的简化计算公式.研究了相间间隔棒的布置位置和方式对线路风偏的控制作用,并提出了紧凑型线路防治风偏的布置建议.采用参数化有限元方法,基于VC++和ANSYS,开发了紧凑型线路风偏分析软件,提高了线路风偏的计算效率,为输电线路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海峰 《科技资讯》2012,(31):100-100
本文在分析输配电线路常规运行维护工作的基础上,从输配电线路绝缘子防污、输配电线路防风、输配电线路防雷三个方面,探讨了输配电线路维护关键问题处理技术;以期对促进输配电线路维护工作的科学开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刍议旅游线路优化——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山西旅游线路设计中存在着景点间互补性偏低、现有旅游线路行游比不合理、旅游线路设计更新缓慢、旅游线路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山西实际,提出了山西旅游线路优化的具体思路,以期对山西旅游线路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苏清寿 《广东科技》2014,(22):90-91
阐述了输电线路在运行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包括输电线路自身设备受损、输电线路的障碍扫除困难、保护区违章建筑和种植、乡村民房高度增长、线路的巡视检查困难以及线路的盗窃现象严重等问题,并针对各个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输电线路设计人员往往会忽略了改造线路中由于设计条件的变化以及二次施工对原线路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改造线路中已有金具、导地线挂点的调整、更换以及施工中未能考虑到改造线路对原有线路的影响范围,因而使原有线路的防振措施失效,造成断股事故  相似文献   

7.
秦万军 《科技资讯》2011,(18):59-59,61
鹤壁矿区铁路线路是一条曲线多、坡道大、道口多、沉区多的煤矿铁路专用线,线路等级为工企Ⅰ级,轨道类型多为P43轨、扣板式扣件。因线路爬行造成线路轨缝不合适危及行车安全,大小胶垫损坏严重更换频繁,轨枕歪斜数量大缩短使用寿命等病害。弹条Ⅰ型扣件应用于矿区铁路大坡度线路上,彻底整治了线路爬行病害,消除了不良轨缝,减少了胶垫损坏和轨枕歪斜数量,减轻了工务人员的日常维修工作量,极大的提高了线路品质,更好的满足铁路《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要求,确保了铁路畅通、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8.
王晓莉 《科技资讯》2008,(6):226-227
文章探讨了旅游线路的开发原则,立足于合肥市国内旅行社,结合合肥旅游市场现状,针对合肥市旅游线路开发存在本地游线路无震撼力、外地游线路同质化程度高的问题,指出了旅游线路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李大伟 《科技信息》2012,(27):404-405
结合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和掌上电脑(PDA),利用线路巡检系统结合PMS系统提高了输电线路缺陷精细化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线路缺陷,实现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的标准化、智能化,保证了线路可靠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输电线路参数在线测量方法存在不能对线路导纳参数及非对称输电线路参数进行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电线路∏型模型的非对称输电线路参数在线测量新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三相非对称输电线路的∏型模型,建立起线路参数计算的电路方程,然后针对该线路参数计算方程的欠定性,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欠定方程求解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输电线路两端电压和电流进行多次测量,建立求解线路导纳参数的超定方程,应用复数域内的最小二乘法,推导出导纳参数的计算公式,并利用导纳参数,推导出线路阻抗参数计算公式。仿真结果表明,线路零序阻抗及导纳模误差分别为-0.011%、-0.119%,正序阻抗及导纳模误差分别为-0.005 1%、0.064%,远小于实际工程误差要求。该方法不仅可以求得输电线路的阻抗与导纳参数,以及线路的正序、负序、零序以及各序间的耦合参数,解决了线路参数在线测量法不能求解导纳及非对称线路参数的问题,还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可为三相非对称输电线路参数的在线测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火灾区域模拟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对扑救难度较大的船舶机舱火灾烟气运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通风口开启与关闭对机舱烟气的界面高度、烟气层温度、平均压力、烟气中O2、CO浓度等运动迁移规律有较大影响。关闭全部通风口进行封舱灭火需要把握良好的时机,封舱过早或过迟都会使火灾损失增大,并且,封舱灭火时,尽可能不提前开启舱门,过早进入火场。开启舱门时会发生高温烟气冲击伤人事故,并将导致因开启舱门而进入新鲜空气造成火灾复燃后果。模拟结果对机舱火灾的扑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特点和防火设计的重要性,分析了其火灾危险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消防设计上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13.
将颗粒沉积理论中的经验公式法应用到烟气颗粒的沉积计算中,推导建立了壁面单位面积上沉积的碳黑颗粒质量与时间等因素关系的数学模型.将该模型嵌入FDS软件,实现烟气流过壁面时形成的可视化痕迹的数值模拟.在数值模拟环境中,设定测点,记录任意时刻壁面单位面积颗粒的沉积总量,对碳黑痕迹进行定量分析.与实际火灾事故进行模拟比对,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火灾情况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该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火灾场景、壁面粗糙情况、火源位置等现场情况计算研究壁面碳黑痕迹的形成规律,对火灾调查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卧室火灾危险度的双重性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基于火灾双重性规律的学术思想,构造了室内火灾的确定性和随机性模型,并用微机进行了大量计算.结果表明,此模型能方便地预言在不同的室内家具布置下室内火灾对人的伤害率.  相似文献   

15.
柯维  王馨  贾佳  武红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8):8031-8037
细水雾灭火系统在船舶消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针对船舶舱室细水雾灭火性能的研究相对有限。为探究细水雾对船舶火灾灭火的有效性,采用FDS软件,针对细水雾在两类典型的船舶舱室(大空间的储存舱室和小空间的起居舱室)发生火灾后的灭火效果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分析了粒径、雾化角度和流量系数对灭火降温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大空间的储存舱室内细水雾灭火性能不佳,不能进行灭火降温;小空间的起居舱室内细水雾灭火降温性能相对良好。揭示了细水雾在起居舱室内的灭火性能随粒径减小而增强、随雾化角度减小而增强、随流量系数增大而增强的演化特性。  相似文献   

16.
对典型壁面装饰材料胶合板在水雾的作用下的火灾特性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了水雾对火焰从控火作用到灭火作用的转变,以及影响控火作用的临界水雾施加量的因素.通过在ISO9705燃烧室内开展全尺寸实验研究了不同水雾流量对竖直火蔓延的控制效果的影响,并得到了水雾施加在火焰预热区时临界水雾施加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高海拔对于火灾燃烧特性的影响,采用火灾试验研究的方式分别在高海拔地区和内地进行了火灾的燃烧试验,测得了不同尺寸油盘火源试样的燃烧时间和热释放速率,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分析得到:高海拔地区火灾燃烧热释放速率相比内地较小,但是燃烧时间远比内地长,燃烧的火焰高度更高。  相似文献   

18.
莫晓树  罗平 《广西科学》1999,6(3):189-190
通过改装马弗炉为试验用炉,用热电偶同时测定复合防火玻璃的受火面和背火面温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且能较好地满足复合防火玻璃耐火性和科研试验等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9.
室内火灾烟气层高度的理论与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室内火灾中烟气层质量守恒方程的求解,得出了烟气层稳定高度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影响烟气层下降速度和稳定高度的因素,并运用CFAST区域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室内火灾烟气层下降到一定高度将达到稳定,下降速度和稳定高度与火源大小、房间几何尺寸等因素有关;火源功率越大、房间面积越小、通风口越小,烟气层下降速度越快;房间面积和房间高度越大、通风口越小,烟气层的稳定高度越小,改变火源如果引起烟气净累积量增加则稳定高度减小,反之,稳定高度将增大。  相似文献   

20.
马可天  王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6):11472-11478
当前,建筑设计单位普遍使用AutoCAD绘图软件进行房间内火灾探测器的布置工作。绘图软件的硬性束缚导致建筑设计可视化程度较低,且建筑设计涉及设备种类多、布置数量大,易导致绘图出错、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方法,依托JavaScript创建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插件。主要方法是通过三维凸壳增量算法求得模型凸包,结合三维模型布尔运算得到模型内部空间,再根据规范明确房间内探测器布置数量和布置方式,完成对建筑房间内火灾探测器的自动布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