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由于水通道蛋白的存在,细胞才得以快速调节自身体积和内部渗透压。几种生理机能已归因于缝隙连接通讯,即:在所连接细胞之间进行养分和离子的交换;在所连接的细胞之间进行信号传输的途径及电子信号的传递。任何生命体都是耗散结构的自组织系统,它之所以能免于趋近最大熵值的死亡状态,就是因为生命体能通过吃、喝、呼吸等新陈代谢的过程从环境中不断吸取负熵和自由能。新陈代谢中本质的东西,乃是使有机体成功的消除了当它自身活着的时候不得不产生的全部熵。正如薛定谔所强调的"以负熵为生"。可以设想活细胞中水分子H2O具有高度自组织和高度有序性,而衰老与凋亡是一个严重的熵增过程,这里熵增的变化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指标。通过有效的药物或某种医疗手段,可以暂时的,局部的产生"负熵",使活细胞中的水分子修复某种有序性,以延缓衰老和凋亡。文末,对微波炉的加热原理及其安全性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2.
辐射电磁场在电动力学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电磁场一般以电磁波的形式存在。在真空中波速恰为光速,这表明光辐射就是电磁辐射。电磁波已广泛地作为信息载体,人们还在设法使电磁波作为能量载体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中的熵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熵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入手,讨论了3种熵的来源,探讨了负熵的概念以及其在开放系统中的重要意义。用熵理论分析了能量的品质,指出高熵值的能量是低品质的,而低熵值的能量是高品质的。用负熵的理论分析了生命的运动规律,指出负熵的存在是生命能够维持正常活动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电磁辐射监测方法的准确性,采用单轴压缩实验方法,分析煤体受载破坏过程电磁辐射时域、频域及波形变化特征,并对其变化机理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煤体单轴压缩过程中电磁辐射脉冲数、能量值、波形主频及幅值均与所受应力近似呈正相关关系,煤体受载破裂过程中,电磁辐射的主频与幅值不断增大,并在煤体失稳时达到最大,电磁辐射脉冲数、能量值、主频或幅值的急剧增加可以作为煤体失稳的前兆特征;煤体电磁辐射的频带为1 Hz~500 k Hz,煤体失稳破裂时主频达到最大值202 k Hz,随着加载的进行,频带内各频率幅值分布逐渐集中于主频附近;煤体破裂过程电磁辐射特征变化与外部载荷输入的机械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推导出电磁炉外泄电磁辐射中感生电场、磁场的幅值与测试电感线圈中产生的感生电动势有效值的关系,阐述了应用电感线圈、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测试电磁炉在周围空间产生的电磁场频率和周围空间中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的电磁场大小的方法和过程。同时还测试了不同工作状态下电磁炉最大外泄电磁辐射情况和使用不同大小的锅具时电磁炉最大外泄电磁辐射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高频电磁辐射噪声电磁场频谱。通过分析得出电磁辐射噪声信号存在明显的非高斯成分,而且电磁辐射噪声频谱相对振幅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7.
我们把处于外界环境中的生命遗传物质,近似看成由物质的定域子和光子组成的混合系统。运用统计物理方法,导出了这系统的非平衡态熵及熵变,推出了负熵和外界约束的关系及产生负熵的条件。由于生命遗传信息和负熵直接相关,从而使我们得出了生命体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进化等过程,必须持续地加以某些适当约束,不断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相似文献   

8.
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观点说明:系统熵的增大就意味着能量可利用程度的减小,或者说伴随着熵增的是能量的贬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D2Q9模型,研究可激发系统的能量和熵.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相同系统参数下,不同稳定波态系统的平均能量值接近,但熵值不同;在螺旋波失稳进入混沌态过程中,系统内能急剧减少,熵值增加;系统能量不足是螺旋波失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金成树 《科技信息》2012,(34):I0070-I0070
实际上所有能发生的一切运动和变化都必然是增熵过程,与系统的选取根本无关。如果认为生成水是远离平衡的不稳定的状态,这是不正确的错误结果。耗散结构理论不符合实际情况。生成糖类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反应是一个增熵的过程。物质体系的平衡状态与环境条件有关。熵与物质体系的平衡状态和序无关。产生各种力的原因是有利于形成正、负基本粒子间或物质间增熵趋势。熵增加原理是一切运动和变化的原始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通过对电磁辐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等相关概念的解释,并针对输变电设施周围电磁场的实际存在形式、基本特征等作进一步分析,让公众更全面地了解电磁环境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引导公众在电磁辐射问题上去伪存真,树立科学概念,最终形成电力企业与社会双赢的良性局面.  相似文献   

12.
大地伦理立足于生态整体主义,在"万物同源论"和"弹性生物链论"的原则基础上,强调非生命体在生态系统中的基础地位,从学理上把"浅生态学"推向了"深生态学",极大地拓展了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视域;大地伦理把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机统一起来,呼吁人类对非生命体诉诸应有的道德关怀,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能量角度导出熵参数的基础上,改进了定义熵参数的途径,从而在教学中使能量贬值原理,熵、熵增原理等物理意义简明系懂,从根本上摆脱了教学中熵抽象、难懂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完善电磁辐射法预测预报煤岩动力灾害理论,通过对煤岩试样加载试验过程中电磁辐射能量累积、应力应变关系的分析,利用损伤力学基本原理和热力学定律理论推导了煤岩损伤演化方程,进而得到损伤与电磁辐射能量累积关系;通过拟合损伤与电磁辐射能量累积关系推导得电磁辐射能量累积与应力应变的理论关系,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细胞骨架微管中Kerr效应对水的电偶极集体辐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运用量子场论路径积分方法,研究细胞骨架微管中水分子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给出了含有Kerr非线性项的电磁辐射运动方程,进而讨论了Kerr效应对水的电偶极集体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热力学熵增加原理,分析了湖北省能源现状,运用物理学中熵增原理说明能量只能不可逆转地沿着一个方向转化,论述了湖北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宇宙中有许多事件都是不可逆的。例如有一个热的物体和一个冷的物体接触,则热量总是从热的物体传到冷的物体,而不会自动倒流。另外,还有分子的扩散现象,气体的膨胀现象等都是不可逆的。在热力学中,分子的这些不可逆现象,可以用热力学函数——熵能很好的说明以上不可逆情况,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了不可逆过程是一个熵值增加的过程,自然界的自发过程是一个熵增的过程。本文讨论的目的是把热力学函数引入到电磁球面波中。我们知道,球面波的波动方程的通解,从纯数学观点看有两个解,一个是向外发散的波,另一个是向内汇聚的波。但自然界只存在外发散的波,而不自发的出现向内汇聚的波。本文证明,向外发散的波,是一个熵增的过程,所以是自然界的自发过程,因而出现。而向内汇聚的波,是一个熵减少的过程,所以不会  相似文献   

18.
金成树 《科技信息》2011,(24):I0107-I0107
本文指出光合作用是有序增熵过程而葡萄糖代谢是无序减熵过程。低温会使有序减熵变为趋向平衡状态,使无序增熵变为远离平衡状态。所有的电磁波都应是由相同质量的正基本粒子和反基本粒子对湮灭后组成,波动性应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19.
在电磁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遇到的问题之一是:电磁场的本质是什么?在物理学参考书中,对电磁场的本质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主要有:1)认为电磁场是客观存在,是物质的一种形态,2)认为电磁场是能量的一种形态。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时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文的目的主要论证:电磁场是物质的一种形态,并非是能量的一种形态。  相似文献   

20.
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性能退化状态。提出小波包相关频带谱能量熵以评估滚动轴承初始性能退化程度。以滚动轴承全寿命周期数据为支撑,对数据进行小波包分解,并利用相关系数法提取包含主要故障信息的时频分量,然后沿时间轴计算各频带幅值谱,再计算谱能量熵。通过实验与时域典型指标均方根值(RMS),以及小波包频带幅值谱熵和小波包频带谱能量熵评估指标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滚动轴承性能退化评估中,对初始故障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