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反“四风”应以反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为抓手,把握艰苦奋斗这个根本。高校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危害在于败坏大学精神、有害于立德树人、浪费有限教育资源和阻碍社会进步。艰苦奋斗不仅是我们民族和党的光荣传统和执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高校弘扬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根本是强化政治修养,基础是加强制度建设,关键是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重心是磨练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2.
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有助于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有助于保持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3.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将其发展升华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毛泽东艰苦奋斗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党的建设,实现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晚明时期的江南地区奢靡之风盛行,主要体现在饮食、服饰等日常生活方面。奢靡之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央集权机制紊乱的结果。同时,缙绅士大夫和富商巨贾又成为这股风气的推动者。它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助长了趋利拜金、官场腐化的风气,导致社会经济发展走向畸形,但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封建礼制,刺激了文化与服务业发展,对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也是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艰苦奋斗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体现在整个中国革命现代史和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扬长征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党的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后期,消费凸显奢靡之风。尽管它冲击了封建礼制,有利于当时服务业与文化的发展,诱发了鲜活有力的新思想的萌生,但是它奔迟滞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发展。消费奢靡诱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使社会经济畸形发展,导致了重财重利的社会风:气,助长了统治阶级的贪欲,激化了阶级矛盾,是明代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一、时代要求,党的先进  相似文献   

8.
红色基因是我们党在火热革命实践中铸造的无产阶级思想性和政治性本色,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和信仰根基。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传承红色基因并贯穿始终,从而激发广大党员"学""做"活力,引领广大党员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创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曾是北宋名相,石介是北宋著名理学家,两人互相敬服对方的人格,彼此之间建立了相当亲密、融洽的私人关系。他们的交往对当时朝廷的政治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政治方面,他们都把国家安危放在首位,能够冒死上谏,有效阻止统治者的错误做法,安定人心;文化方面,两人均关注教育,兴办儒学并促进朝廷对地方教育的重视,改变了所辖地区颓废奢靡之风。两人的交往体现了他们忠心为国的高尚情操,充分展现了两位当世名臣的风范。  相似文献   

10.
《草堂诗余》是一部“重北宋、轻南宋”,独尚绮艳婉丽词风的一部词选,在流传中享有盛名,尤其在明代流传甚广,对明代词风、词学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清初承袭明代词风、词学观念之影响,且为反拨明末淫靡词风,《草堂诗余》在清初一时被重新接受.但由于《草堂诗余》取径狭隘,以绮艳婉丽为词风本色,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晚明淫哇之风,但最终无法避免流入淫靡,且受当时社会情况、清廷文化政策之影响,《草堂诗余》受到了批判,乃至最终摒弃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精神是带有原创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具有一定的求是价值、人本价值、道德价值。发扬井冈山精神的求是价值,从实际出发,实干兴邦,克服形式主义,为维护群众利益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促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发扬井冈山精神的人本价值,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反对官僚主义,体现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井冈山精神的道德价值对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利于党树立廉政形象,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手段。井冈山精神有利于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路线的观点与方法,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道德诉求。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有助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要牢记朱德“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的教诲,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各项工作中切实贯彻勤俭节约方针,形成“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良好风尚,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更加突出政治建设是新时代我们党的建设的显著特点。新时代,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在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规律中,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职责、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本领。  相似文献   

14.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色。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缔造者之一的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创造和发扬了以拼搏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和厉行节约为主要内涵的艰苦奋斗思想。它为党的领导干部确定了行为准则,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建设新中国的精神动力。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弘扬和传承红色家风,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传承红色家风的精神气脉,是全面从严治党系统工程的重要一环。甘祖昌将军"老实做人、勤恳做事、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红色家风内涵丰富,彰显了坚定理想信念、为党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彰显了律己修身、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在当代,传承甘祖昌红色家风对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忠诚担当的高尚品格,对培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江总书记在中纪委八次全会上的讲话,对全校党员干部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提出了更高的更求,这在当前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艰苦奋斗。几千年以来,在与自然界和外部敌人的斗争实践中,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和“忧劳可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这样一个朴素而重要的道理,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其《咏史》篇中更呤“历史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诗句,深刻地揭示了国家兴亡的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人们一向赞美提倡“筚路蓝楼,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精神,鄙视、谴责那些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7.
苏轶群 《科技信息》2013,(22):60-60
我党自诞生以来,经历了92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重要原因之一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党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队伍中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种脱离群众的危险作风。党员干部要着重树立四种意识,努力做到四个心,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做人民群众贴心人。  相似文献   

18.
高丽萍 《科技信息》2008,(8):326-327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竹重要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任重道远。我们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风云中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地弘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和思想道德素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9.
六仪和《朱子家礼》的适用体现了清代宁夏府婚俗对中原传统礼法的继承,也是当地淳朴民风的真实反映。经济繁荣所带来的奢靡之风影响了衡量婚姻质量的标准,婚礼议财也滋生了争讼和抢亲等恶果,纳征和请期顺序的调整可以适当缓解这一矛盾。《民国朔方道志》对清代宁夏府婚俗中“失礼”和“重聘”的苛责并未真正触及婚俗积弊的根源,礼与财之于婚俗是交织混合的附属品。辩证分析古礼中不少仪式需以财物为基础,议财之风的繁盛同时也需要以礼仪等外在活动来彰显,二者制衡的结果是繁琐的仪式被简化,财物的交付量力而行,以热闹喜庆来弱化礼与财之间的对立,使婚俗尽可能回归到朴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建设廉洁政府,一个重要的视角是从反腐败开始,同时,也能有效地遏制腐败。在此背景下,从简政放权、管住权力、管好钱财、政务公开、勤俭从政、依法促廉等方面来探讨廉洁政治建设的路径。以转变职能为目标,通过简政放权,打破已有的利益格局。必须以完善的市场规则和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权力的运行。要建立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制度,用制度管好钱财。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力求政务公开,使国家机关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弘扬勤俭从政之风。廉洁的力量,必须靠法治的力量来保证。依法促廉,是建设创新政府、廉洁政府的基础和前提,要让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