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供应链复杂网络企业间信息共享风险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供应链的某节点企业可能同时处于其它供应链上,因此同一行业各条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竞争合作关系,最终形成供应链网络.企业的信息共享能提高供应链的绩效,但也面临着处于其它链上的合作企业泄露信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风险.用带记忆的遗传算法对动态博奔下各节点企业Agent行为进行建模,通过Repast仿真,研究不同网络结构下信息共享风险的涌现.通过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小世界网络中企业学习的效率要高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一个包含供应点、中转点和需求点的三级可靠供应链网络设计问题(RSCNDP).文章同时考虑了供应端的不确定性(节点中断的可能性)和需求端的不确定性(需求量的波动性),针对这些因素,采用情景的方法描述,并结合p-鲁棒模型的优点提出了一个新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在模型中,α,β两参数分别表示决策者对节点中断和需求波动的风险偏好,优化的目标是在给定的风险偏好下最小化设施的固定成本和产品的运输成本.文章提出了一个由最短增广链法和遗传算法的相结合的混合智能算法来求解该模型,并结合实际进行了相应的数值分析.结论显示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对可靠供应链网络的设计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在面临风险时,可靠的供应链网络表现要优于确定型的供应链网络,这些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网络作为企业所处社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战略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2004-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名供应商和客户信息构建了供应链网络,使用度中心性衡量不同企业在供应链网络中的位置.研究发现处于供应链网络中心位置的上市公司竞争地位更高,这一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法、PSM法、Heckman两阶段以及替换变量等稳健性检验方法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与客户或供应商的平均空间距离越近、或者企业当年与客户或供应商没有合同纠纷时,这两者的正相关关系越强.机制检验表明,供应链网络位置中心性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信息、技术资源,并提高企业投资水平与投资效率、增强创新能力、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竞争地位的提升.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当企业处于供应链网络中心位置还可以削弱经营不确定性、抑制管理层短视主义等.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供应链网络位置特征、企业竞争地位两个领域的文献,而且对企业从供应链网络位置层面寻求增长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仿真优化技术在一类CAS问题不确定性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是一类CAS(复杂自适应系统),减少或者消除其中的不确定性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策略之一。首先分析不确定环境下供应链模型的特点,然后对其仿真优化技术进行剖析,最后在FuzzySCSim(基于Arena软件开发的专用仿真平台)的基础上,应用该技术对不确定性环境下供应链配置进行优化分析。在试验中,提出采用综合SS(散点搜索算法)与TS(禁忌搜索算法)两者特点的混合搜索算法,并以一个复合指标GMTICSL来衡量供应链的整体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描述这些不确定性的产生机理,并且为减少或者消除这些不确定性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市场需求不确定环境下,碳减排政策交叉使用对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的影响,运用均衡理论和变分不等式方法,构建了复合碳减排政策下需求不确定型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模型,分析了网络各层的最优决策行为,并通过典型情景分别讨论了碳限额、碳补贴对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碳补贴可实现企业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双赢,但它对消费者不利.同时,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对高、低碳补贴区间的确定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典型供应链网络的演化规则,构建了基于供需能力的供应链网络鲁棒性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随机型、Hierarchy+型和无尺度型三种典型供应链网络在随机失效、蓄意攻击和级联崩溃下的鲁棒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容易产生随机失效供应链网络,节点和边的失效同样需要考虑,同时节点企业采用适当预留产能的运作策略,可以提高供应链网络抗毁性能;对于易受蓄意攻击的供应链网络,在加强核心企业的保护的同时还需要开发和扶植一定数量具备足够的富余产能的备选供应商,才能保证其鲁棒性和抗毁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动态供应链管理特点,利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技术解决供应链中动态优化控制问题。首先,阐述动态供应链运行机理,并以此提出完整的随机动态优化控制模型及其控制约束;其次,给出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并构建了优化控制序列模型;最后,仿真实例结果表明,利用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技术计算供应链中各阶段订货率,可以预测企业各阶段理想库存,从而快速响应市场动态变化,有效控制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敏捷供应链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演化出的运作模式,是属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范畴,而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有效方法是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论文首先介绍了复杂性、复杂系统;分析了敏捷供应链的复杂性,指出敏捷供应链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提出用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思想研究敏捷供应链管理问题,给出了一个敏捷供应链管理的研讨框架,为敏捷供应链管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提出将ARIS(集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引入到综合集成研讨厅中,对供应链进行建模仿真,以支持核心企业实施敏捷供应链管理。  相似文献   

9.
供应链管理网络是种有向无环图,在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具有多种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可用概率进行表示.贝叶斯网是种应用较广的概率图模型,它也是有向无环图.对供应链管理网络中的不确定信息与贝叶斯网进行研究,对使用贝叶斯网络研究供应链管理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由于贝叶斯网是概率分布与图表示的完美结合,根据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信息,可建立合适的贝叶斯网,通过联合概率分布进行决策,使得供应链中的各方达到共同获利的目的.由于贝叶斯网在-般情况下的学习与推理问题都是NP难问题,对用于供应链管理贝叶斯网在仿真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将贝叶斯网应用到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信息仿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李迁  马骢  赵楠 《系统管理学报》2019,28(5):793-801
供应链中普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风险,而关于此类研究成果主要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而缺乏对供应链中的社会关系的考量。深入分析了社会资本的结构、认知和关系维度的内在关系,给出了社会资本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作用路径。建立了社会资本-不确定性-机会主义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采集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不同行业的300份供应链成员有效问卷对模型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结构维度中信息交换对认知维度中的文化理解与过程集成均有显著正向相关性,文化理解与关系维度中的信任与合作规范均有显著正向相关性,过程集成与关系维度中的信任有显著负相关性、与合作规范呈现显著正相关性。认知维度中文化理解与供应链成员内部不确定性显著负相关,关系维度中信任与供应链成员行为不确定性显著负相关,而供应链中不确定性显著提升其机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在时变需求下, 供应链网络静态均衡模型不能描述上下游成员的订单、库存以及采购价格随时间的变化的传播过程. 通过在静态均衡模型中引入了时间变量, 本文构建了供应链网络动态均衡模型, 以描述供应链网络各成员订单、库存和价格的时变特征. 基于历史的订单、采购销售价格等信息, 给出了供应链成员考虑订单提前期和库存成本的订单生成策略的数学描述. 建立了供应链网络动态竞争均衡变分不等式模型, 利用变分不等式方法给出了等价的动态均衡条件, 并设计了求解模型的有效算法. 算例研究表明: 文中建立的动态模型不仅能嵌入不同的订单生成策略, 还能分析包括牛鞭效应在内的多种供应链网络问题. 本文所提出的模型为探究供应链网络时空演化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考虑信用额度的仓单质押融资模式下供应链金融最优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需求不确定环境下研究了供应链金融系统中受资金约束的零售商通过仓单质押融资的最优策略. 设计了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和商业银行组成的供应链金融系统, 考虑零售商的信用额度和破产概率, 分析了商业银行的最优融资利率、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决策以及制造商的最优批发价格, 并针对有无信用额度融资方案下的最优决策进行了对比分析. 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零售商不同信用额度对供应链金融系统最优策略的影响, 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复杂网络中的热传导行为.回顾和综合评述了近些年来微观低维系统热传导特性的工作进展,介绍了低维系统中的反常热传导现象,包括热导率随系统的尺寸、温度等的影响,界面热阻,负微分热阻,整流效应等项目.因复杂网络中的热传导特性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所以就链间耦合网络、随机网络、无标度网络以及高集聚性网络展开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复杂网络的线性广义同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Lyapunov 稳定性理论,研究了两个复杂网络的线性广义同步(LGS)问题.通过构造控制器实现了两个参数不确定时滞复杂网络的LGS,给定驱动网络以及线性映射,可以构造响应网络来实现LGS.结果可用于指导能源供求网络、金融网络等的平衡发展.以企业家激励网络及企业经济增长要素网络进行数值仿真,参数不确定也可实现两个网络的LGS, 从而在一种和谐同步发展的状态下,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经济的稳步发展.当企业家激励网络参数未知时,可构造响应网络来实现LGS, 一方面可对该网络进行同步控制,达到预期的效果; 另一方面可对参数进行辨识, 确定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5.
Information sharing in procurement occurs in rich and varied industry contexts in which managerial decisions are made and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is formulated. We explore how information sharing ought to work in procurement contexts that involve investments in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IOS) and 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 (CPFR) practices. How and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does a firm that plays the role of a supply chain buyer decide to share information on key variables, such as point-of-sale consumer demand data with its supplier, up the supply chain? This is a key issue that crosses the boundary betw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IS) management. The answers that we provide are based on our use of a game-theoretic signaling model of buyer and supplier strategy in the presence of uncertainties about final consumer demand. We also explo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operational cost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firm’s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information withholding strategies. Our results provide normative guidance to supply chain buyers about how to interpret different demand uncertainty scenarios to improve their decisions and generate high value. From the IS management perspective, we show the impacts on the firm of different information sharing approaches that are made possible by present day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供应链竞争的背景下,供应网络中的企业要站在系统优化的角度选择自己的组织结构和合作伙伴。本文构建了一个供应网络组织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供应网络组织结构、供应链组织结构和供应网络层组织结构对系统绩效均具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动态需求下,企业应尽量采用有机结构,并且MO型供应链结构要强于OM型结构。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组织的供应链战略协同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目标一致的协作系统,也是一个多目标冲突的复杂系统,具有自组织特征,供应链战略协同在对供应链的组织行为发挥着主导作用。本文在分析供应链自组织行为产生的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了供应链战略协同的特点,对促进供应链战略协同形成的自组织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针对非线性系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结构复杂、建模困难和不适于网络条件下仿真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控制系统结构下非线性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在对弹簧连接的双倒立摆耦合非线性系统模型及其通信网络进行Matlab/Simulink模块化建模的基础上,利用鲁棒控制器将对象模型的不确定性和网络时延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综合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降低了非线性系统建模的复杂性,而且为研究网络控制系统结构下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