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氧     
氧不仅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元素,同时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数10亿年来,正是氧与二氧化碳互为补充的神奇循环,造就了万物繁荣的地球。氧气(O_2)主要分布在地球表面附近大气中,并随着海拔高度增高而递减。据科学家研究得知,早期地球大气中并没有氧气,直到25亿年前,一种原始的海洋生物绿藻大量繁殖起来后才有了变化。绿藻能利用水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分解成为电子、质子和氧气。现在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很稳定地维持在  相似文献   

2.
科技传真     
英专家提出月球制氧方案 为欧洲航天局工作的英国科学家最近提出在月球上制造氧气的方案,为未来在月球上生活创造条件。 英国AEA技术公司的科学家从1995年1月开始这一设想的可行性研究,并提出了20多种方案。这些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含有氧元素的月球土壤、岩石制造氧气。经过仔细筛选,他们提出了3个可行性方案,即高温分解法、电解法和化学反应法。高温分解法是利用太阳能对月球土壤、岩石高温加热,使二氧化硅、氧化铁等分解,释  相似文献   

3.
会说话的空调器 日本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会说话的空调器。你在睡觉前可给空调定上关闭的时间,这时空调器会对你说:“1小时后停止送冷,请你安心地睡吧!”除此以外,空调器还会及时告诉你,什么时候应该打扫里面的滤尘装置。这种空调器虽然价格较贵,但还是受到顾客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王舒  石磊  谢沚昂  王好奇  蓝琪  何缘  严冬  张杏  罗惠霞 《科学通报》2019,64(16):1651-1670
混合导体透氧膜在高温条件下(特别是温度高于700℃)是一种同时具有氧离子和电子混合传导性能的无机致密陶瓷膜.由于此类膜材料在中高温条件下不仅可以清洁、高效、经济地从空气或者其他含氧气氛中高选择性地分离氧气,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所以这类氧离子和电子混合传导膜在纯氧制备、燃料电池、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富氧燃烧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也成为材料及化工等领域研究学者关注的焦点.为了找到既具有高透氧性能又具有优异稳定性能的透氧膜材料,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本文对近年来CO_2稳定的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综述,简单介绍了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的透氧机理,分析了双相透氧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几何形状、烧结温度以及组成成分等对透氧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膜反应器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备合成气、耦合反应、水分解及富氧燃烧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科学问题,并对CO_2稳定的双相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植物是如何感觉低氧水平,从而采取自救措施从洪灾中存活下来的?这种分子机制是否可调控?最新研究发现,植物的这种耐洪能力分子机制是可以调控的。这个发现可能会使科学家们研制出产量更高、更耐洪灾的农作物。这种名为感氧蛋白转换的分子机制能够控制关键调节蛋白(即转录因子,能打开和关闭其他基因):氧气水平正常时,  相似文献   

6.
据日本有关科研机关的研究显示,由于地球变暖、氧气供应减少等原因,日本海在 350 年后有可能成为没有鱼类生存的 “死海”。 日本海是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域,最大水深为 3 000m 左右。每到冬季,气温下降,会使日本海表层海水密度增加而产生沉降,表层的氧气因而被输送到深层,深层海水中的微生物靠这些氧气,把从表层沉落下来的有机物分解成氮和磷等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再随深层海水上升到海表面,成为藻类的营养来源。 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机构自上世纪 60 年代起,对东日本海盆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海水的氧气含量每年在以万分之三十二的速…  相似文献   

7.
近几十年来,对氧气的有效检测和识别一直受到研究者的极大关注.传统的检测方法,如滴定法、电流分析法、热致发光法,存在着许多缺陷,如响应时间长、灵敏度差和检测过程中消耗氧气等,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由于基态氧是三重态,能够猝灭三重态分子的发光,因此基于磷光强度变化的光学氧气探针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逆性好、方便快捷以及无需消耗氧气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比率式的光学氧气探针同时引入对氧气不敏感的荧光分子作为内标和对氧气敏感的磷光分子作为指示剂分子,其输出信号依赖于内标分子和指示剂分子发光强度比例的变化,能够有效地避免环境和仪器的干扰,是检测氧气的理想模式.而且,大部分比率式氧气探针的溶液发光颜色会随氧气含量的变化而改变,从视觉上就可达到快速检测氧气的目的.本文从氧气检测机理、探针的构筑以及细胞成像等方面总结了近10年来比率式光学氧气探针的研究状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智能玻璃     
玻璃窗能透光、挡风和阻挡灰尘,是建筑物和居室必不可少的组件。由于夏季室外气温升高,室内光线增强和温度升高,人们不得不打开空调或拉上窗帘,使窗户失去原来的一些作用。能不能有一种窗玻璃随着气温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室温和亮度?智能玻璃就应运而生了。最先出现的是一种具有调光功能的智能玻璃,可根据室外光强的变化来调节窗玻璃颜色的深浅。例如美国几家公司开发的一种玻璃工艺,可把5层薄薄的特殊陶瓷材料烘到玻璃板上,而陶瓷层厚度只及人的头发直径的五分之一。如果对该玻璃板的陶瓷涂层通上电流,玻璃的颜色便会发生变化:电压越高,玻璃变…  相似文献   

9.
稀有气体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少,并且不容易和其他物质作用,因此发现它们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稀有气体的发现前后共经历了一个多世纪,整个过程既曲折又有趣。发现氩在地球上,人类首先发现的稀有气体是氩。早在1785年之前就已经发现了氢的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在空气中通入过量的氧气,用放电法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然后用碱溶液吸收它,剩余的氧再用红热的铜除去。但即使把所有的氮气和氧气都除去了,仍然存在着少量的残余气体。  相似文献   

10.
植物是如何感觉低氧水平,从而采取“自救”措施从洪灾中存活下来的?这种分子机制是否可调控?最新研究发现,植物的这种耐洪能力分子机制是可以调控的.这个发现可能会使科学家们研制出产量更高、更耐洪灾的农作物. 这种名为“感氧蛋白转换”的分子机制能够控制关键调节蛋白(即转录因子,能打开和关闭其他基因):氧气水平正常时,这些蛋白会变得不稳定,遭到破坏;氧气水平降低时,这些蛋白会变得稳定.这种稳定性会导致植物的基因表达和新陈代谢机制出现变异,提高其在洪水导致的低氧环境下的存活概率.  相似文献   

11.
日本用于商业的太空开发政策是由政府独立自主地制定.过去十五年来,日本政府实施的发展项目是以独立发展整套卫星技术为目标,从发射设备、追踪站、火箭制造到卫星研制全由日本包办.但这一发展的规模尚不能满足一些卫星服务的用户,尤其是日本电讯公司(NTT)的需求.现在日本面临的问题是,要末靠国外的火箭来发射重量体积越来越大的卫星,要末自己来制造更强有力的火箭;前者将有悖于日本主张的独立自主的政策,后者则会使日本投入更大的资金并耗费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空调器要经常维护保养,才能保持良好的制冷或制热效果,并可使空调器不出故障或少出故障。下面介绍空调器的常规维护保养工作。1.清除机壳和面板上的尘垢。空调器机壳和面板上灰尘的积累,不仅影响外观整洁,而且也影响空气的流通。可经常用干净的  相似文献   

13.
陶瓷涂料日本一家公司开发成功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陶瓷涂料。这种涂料把高纯度矾土陶瓷的微粉均匀地分散在变性了的硅酮环氧树脂中,使之涂料化。氧化铝的含量为60%。这种涂料有很强的耐热、耐蚀、耐磨性能,在400℃高温下使用也不会裂化,置于20%的氯或硫酸中也不发生腐  相似文献   

14.
科技传真     
日研制出能将垃圾变土壤改良剂的设备 日本森田特机公司研制出能使垃圾变为土壤改良剂的生产设备,并即将投放市场。 这种垃圾处理设备长2.45米,宽1.30米,高1.53米。这种设备,能将生活垃圾和从土壤中提取的数种微生物用计算机来控制里面的温度、湿度和酶等,以使微生物保持最佳活性状态,对垃圾进行分解。 据该公司介绍,这种设备先用加热器将温度升高至60℃,然后通过设备内的旋转装置提供酶,制造使微生物活跃的环境,并将垃圾进行干燥和分解,使其重量降至原来的1/6,最后用热风将温度升高到200℃,并制成完全没有水分的粉状。整个处理过程约需48小时。该设备配有脱臭装置,臭味不会外泄。  相似文献   

15.
介绍富氧点火技术在山东华电国际潍坊发电厂670MW直流贫煤机组的应用情况,详细说明了富氧燃烧的技术特点和富氧点火技术原理,并测试比较了O2助燃对火 焰温度和飞灰含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O2助燃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煤粉火焰温度,增强劣质煤种燃烧稳定性,同时大大降低飞灰含碳量,有利于锅炉的安全启动.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宇航局最近启用了哈勃太空望远镜独有的能力,将对月球的探索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据了解,美国科学家利用哈勃拍摄的关于月球的紫外线地图,可以用来研究月球的矿藏含量。月球上钛铁矿中二氧化钛含量丰富,探明储量后,如果将二氧化钛中的氧分离出来,就会成为可供呼吸的氧气甚至火箭燃料。  相似文献   

17.
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浓度变化是生命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致力于研究细胞感知及适应氧气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阐明细胞氧感知通路方面的巨大贡献。文章阐述了三位科学家在细胞氧感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研究历程,并展望了其研究成果对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意义及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玲  苏维埃 《科学通报》1999,44(5):513-517
水稻干胚的游离甾醇使总极性脂及磷脂酰甘油的相变温度下降、相变范围增宽,在相变温度以上降低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下增大流动性,当游离甾醇含量达到50%时可完全消除室温下相变温度。游离甾醇同样降低极性脂的其他主要组分在0℃以上的流动性。这些结果证实了游离甾醇可调节膜流动性。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现在的大气中氧气含量占21%.但是在地球早期,大气中几乎没有氧气~([1]).大气中的氧含量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升高事件,分别是24~21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GreatOxidationEvent)"~([2,3])和7.5~6亿年前的"新元古代氧化事件"~([4,5]).人们对这两次全球性氧  相似文献   

20.
姜继宗 《自然杂志》2006,41(6):401-406
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浓度变化是生命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致力于研究细胞感知及适应氧气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阐明细胞氧感知通路方面的巨大贡献。文章阐述了三位科学家在细胞氧感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研究历程,并展望了其研究成果对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意义及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