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蓝田猿人动物群的性质和时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明镇 《科学通报》1965,10(6):482-482
1963年和1964年夏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蓝田考察队,在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和公王岭两个地点,先后找到了猿人类型的人化石。根据吴汝康的初步研究结果,蓝田的人化石,代表一种新的猿人——蓝田猿人(Sinanthropus lantian-ensis Woo)。从头骨、下颌骨和牙齿的形态比较,蓝田人比周口店的北京人显得较为原始,时代也较早,因此蓝田猿人是目前我国发现  相似文献   

2.
黄培华 《科学通报》1994,39(20):1919-1919
和县猿人头骨化石是1980年在安徽和县陶店龙潭洞被发现的,它是我国继北京猿人和蓝田猿人之后,特别是我国南方直立人头骨化石的又一重要发现.关于和县猿人年代问题,古人类古生物方面的估计与热释光和铀系法测年数据之间有差距,因而  相似文献   

3.
蓝田猿人头骨的特征及其在人类进化系统上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汝康 《科学通报》1965,10(6):488-488
蓝田猿人头骨化石计有完整的额骨、顶骨的大部分(仅缺少后缘及后下角),右侧颞骨的大部分(仅缺乳突部),特别是锥体保存完整,左鼻骨的大部分和右鼻骨的鼻根部,右上颌骨的大部分并附连有第二、三臼齿和左上颌骨的体部和额突部。1964年5月底在蓝田公王岭地点最先挖出的一个左上第二臼齿,从发现于同一地点以及其形态、尺寸、色泽和磨耗程度等完全与右上颌骨附连的第二臼齿相似,可以确定那个牙齿原是连于上述的左上颌骨的。头盖骨、鼻骨、上颌骨和牙齿可以确定都是同一个猿人的。和猿人头骨一起,还发现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根据发现猿人头骨的地层层位和古  相似文献   

4.
川黔地区的小哺乳动物群在陕西蓝田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令  薛祥煦 《科学通报》1996,41(22):2071-2073
1993年,本文第一作者在陕西蓝田锡水洞(34°25′N,109°25°E)曾发现大哺乳动物化石及古人类文化遗物的洞穴堆积物中,用筛洗法淘洗了4~5 t堆积物,并从中挑出一批数量和属种数均很丰富的小哺乳动物化石。这批材料大大丰富了蓝田地区哺乳动物化石的种类,使我们对锡水洞动物群的时代、锡水洞遗址与公王岭、陈家窝蓝田猿人的关系等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杨钟健 《科学通报》1965,10(6):472-472
1963—1964年在陕西蓝田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和与之共生的动物群,大大地推进了我们对于古人类研究的知识。由最近国内外各方面的反映,特别是在蓝田猿人学术报告会和大家讨论的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蓝田两个地点的猿人化石,都是从土状堆积所谓红色土中发现的。从工作的发展角度来看,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它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也进一步证明我国是一个具有丰富的人类化石的地区。此外,还可确定,通过在蓝田的工作,我  相似文献   

6.
大荔化石人     
人们常说,中国是人类化石丰富的国家.的确,我国既发现过举世闻名的北京猿人,又拥有人类发展所有各个阶段的代表.在猿人中,较早的有元谋猿人,较晚的还有蓝田、郧县、郧西、南召的猿人化石.在新人中,有山顶洞、柳江、资阳等地发现的头骨,还有峙峪、荔浦等地发现的零星骨片和牙齿.这些化石  相似文献   

7.
吴汝康 《科学通报》1964,9(10):940-940
1963年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野外队在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村发现了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化石。研究结果,定名为蓝田中国猿人(Sinanthropus lantianensis)。今年,我所继续进行了蓝田县的调查发掘工作,由研究员贾兰坡担任队长。5月22日,由黄慰文、吴茂霖、武英三人组成的发掘小队,在蓝田县城以东20多公里秦岭北麓的公王岭地点的深黄红色砂质粘土和深红色粘土中挖出了一个猿人牙齿化石,同时发现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这个化石产  相似文献   

8.
蓝田猿人头骨发现经过及地层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兰坡 《科学通报》1965,10(6):477-477
陕西蓝田地区的“新生代”地层保存得很完全,从大约6,000万年前的始新世起一直到现在,各个时代的地层几乎都有了代表。过去在我国其它地方虽然分别建立了许多不同时代的标准地层剖面,但从未发现过如此完整的,特别重要的是在蓝田地区不同的地层中都发现了丰富或比较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对鉴定地层时代和研究脊椎动物的演化与分布有着重大的意义。自从1963年在陈家窝村附近发现了蓝田猿人(Sinanthropus  相似文献   

9.
在公王岭蓝田人化石产出剖面上对L15下粉沙质黄土层(猿人化石产出层位)及其下的古土壤S15系统取样,进行孢粉分析,首次在公王岭剖面上获得了有关中国北方最早的早期人类——公王岭蓝田人生活时期植被状况的化石孢粉记录。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公王岭蓝田人生活时期以灌丛草原植被类型为主导,在个别时期出现过森林草原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10.
南京汤山溶洞石笋连续200ka古气候记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汪永进  陈琪  刘泽纯  陈晔  周春林  陆从伦 《科学通报》1997,42(19):2093-2097
对南京东郊汤山镇喀斯特溶洞(猿人头骨发现点)内的一支石笋进行了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岩相学研究,获得了距今381~166 ka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变信息,为确定南京汤山猿人的生存时代和环境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1.1929年12月,在北京城西约50公里处的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里,一群考古工作者裴文中、乔德瑞等人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中国猿人"北京人"头骨化石,这像一声春雷震撼了学术界。  相似文献   

12.
《科学通报》1959,4(1):27-27
最近半年来,我国古人类学方面发现了許多重要的新材料。在人类化石方面,在广东曲江、广西柳江和西藏林芝都发现了重要的人类化石。广东的标本发现于曲江馬坝獅子山洞穴內,是一个相当完整的骨头,化石的时代为更新世中期,据初步的形态观察,代表一种较中国猿人进步的猿人类型的人种,这是我国南方第一次发现的猿人化石。广西柳江的材料包括一个完整的头骨,一分部脊椎、骨盤和肢骨,是一种较早的新人类型的人类化石,时代可能为更新世中后期。这是我国发現的最完整的新人的化石。  相似文献   

13.
自1920年以来,在中国黄土高原及邻近地区的黄土及河湖相地层分布区发现了大量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地点,其中包括著名的泥河湾、水洞沟、萨拉乌苏、丁村、大荔、匼河-西侯度、庄浪、庆阳、三门峡、东秦岭地区以及蓝田地区等.在陕西蓝田的最新研究进展是运用第四纪地质学与古人类学和旧石器考古学交叉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以黄土-古土壤序列和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框架为依据,发现了公王岭遗址黄土地层的强烈侵蚀和多组地层缺失,确定了直立人头盖骨与伴生的古动物化石所埋藏的地层不是前人原确定的粉砂质黄土L15中部(年代为1.15 Ma),而是位于一个大侵蚀面之下的S22~S23古土壤混合层(年代为1.63 Ma).同时,在蓝田上陈一带发现了新的出露良好的连续黄土-古土壤剖面(L5~L28),并在早更新世S15~L28层段的17层黄土或古土壤层位中发现了原地埋藏的数量不等的旧石器,其年代为1.26~2.12 Ma.研究结果使蓝田地区成为迄今所知非洲以外最古老的人类活动地区之一,这不仅在人类起源和演化方面提出了新的科学思考,并拓展了"黄土石器工业"和"黄土地质考古带"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中国黄土高原高分辨率黄土-古土壤序列与多时期古人类活动序列关联研究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科学》2005,(11):F0003-F0003
2005年10月19日下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复旦大学作了两场专题报告,第一场报告会为科普讲座,题为“在上海纪念爱因斯坦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第二场报告会为传业讲座,题为“解薛定谔方程的一种新方法”。数百名复旦师生和科技工作者出席聆听了李政道博士的报告。这两场报告会由上海市科协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市科学和艺术学会,上海市物理学会和上海市科协事业发展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15.
1.辟尔唐古化石——世纪大骗局辟尔唐古化石——世纪大骗局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科学丑闻之一。1911年,英国律师道森声称在辟尔唐发现了一个猿人头盖骨的一部分。1913年,道森和英国著名人类史学家伍德沃德宣布,他们发掘出了一个半猿半人的生物头盖骨,并说这种生物生活在大约50万年以前。他们的“发现”被当作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一个有  相似文献   

16.
李海军  吴秀杰  李盛华  黄慰文  刘武 《科学通报》2009,54(21):3357-3363
甘肃泾川人类头盖骨化石发现于1976年, 1984年进行了简要报道. 但缺少遗址的同位素年代, 对头骨形态及演化特点的观察研究也很初步. 为进一步发掘泾川头骨蕴含的科学信息, 2006年对人化石发现地点进行了地层考察、年代测定, 并开展对人化石的进一步研究. 本项研究采用光释光法对泾川人化石出土地点进行了年代测定, 分别获得15, 48, 7.9 ka的结果. 综合地层考察、伴生动物化石、石制品研究, 测年结果中15~48 ka可能更加接近泾川人化石的真实年代. 人化石研究显示, 所比较的头骨大多性状在更新世晚期人类与现代人间无明显差异, 所以泾川头骨与现代人接近的形态特征并不与其较早的年代相矛盾. 同时, 对更新世晚期人类头骨测量数据的主成分分析显示泾川头骨分布位置偏离现代人主要分布区域, 除说明更新世晚期人类头骨测量性状变异范围较大外, 可能提示泾川头骨有一定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17.
最近 ,一个科学考古小组在埃塞俄比亚厄法尔地区发掘出距今 1 6万年前的人类头骨 ,它们是已知最古老、保存得最好的现代人直系祖先的化石 (见图 )。从保存得几乎完整的一具男性成人和一具儿童的头骨和另外一些临近成年人的部分头骨中发现 ,随着它们形成的现代人脸型———表示着人类进化的一个关键性阶段。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古生物学家T·怀特说 ,它们虽说不上是完善的现代人 ,但正在走向现代 ,从鉴定结果看 ,它们称得上晚期智人。怀特是发掘和鉴定这批头骨的国际合作小组领导人之一。怀特说 ,在这以前 ,发现于非洲的最早智人化…  相似文献   

18.
汤定元 《科学通报》1958,3(7):223-223
民主德国物理学会在去年10月21日到24日举办了一次“固体物理及發光材料报告会”,地点是在民主德国的西南角的爱而福。据作者所知,这种专業的报告会在民主德国是經常有的。在固体物理方面,这次报告会已經是第三次。不过邀請我国科学院派人参加,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9.
1980年,我国古人类学界出现了一起举世瞩目的大事件:从以盛产上新世古猿化石而闻名于世的禄丰盆地传来了佳音——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发现了腊玛古猿头骨。4月9日一支野外考察队发现了一具腊玛古猿头骨,同年12月1日和12月5日又获得两具同类的头骨,这是腊玛古猿头骨在世界上首次被发现。  相似文献   

20.
随着好莱坞新片《印第安纳·琼斯和水晶头骨王国》的面世,神秘的水晶头骨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英国、法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对水晶头骨分别进行了科学测试后,一致认为水晶头骨并非南美洲阿兹台克文明、玛雅文明或超级文明的产物,而是纯属"欧洲制造",它们可能都是在19世纪的一个德国工厂中炮制出来的赝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