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能推动人去认识和探究事物,所以,兴趣是最现实、最有效的学习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有兴趣的学习不但能是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能使他们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感知、观察更细致、全面,想象更丰富,思维更敏锐而灵活,记忆也比较牢固,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张保俭 《科技知识动漫》2010,(17):114-114,121
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江燕 《科技资讯》2007,(29):132-132
有兴趣的学习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废寝忘食,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往往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从心理角度来讲.能引起我们注意的都是对我们有直接兴趣的事物,或是一些我们对之有间接兴趣的事物.兴趣的发生是以一定需要为基础的.我们这里要探讨的是调动学习潜在的兴趣,并使之成为自觉兴趣,然后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究竟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呢?我是这样认识和体会的.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个体积极认识、探究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充实、最活跃的成份,是教学中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催化剂”。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人们对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因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新颖的、科学的方法去激发学生思考,去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可以从七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对事物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会动脑子去思考.只有对某事情有了很好的兴趣,才会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精神高度集中地去学习、创造和发明.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一个很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一、实践操作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一的自觉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兴趣,才能愿意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意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学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靠老师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乐学情感。  相似文献   

9.
<正>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而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教师如果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  相似文献   

10.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像一个小“数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去学习。因此,教师上课时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学,大胆地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  相似文献   

11.
李俊洪 《科技信息》2012,(33):346-346
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根据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探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途径,旨在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如果方法应用不当,学生往往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甚至还会发生失误,又受皮肉之苦,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而低落。那么,怎样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呢?教学实践表明,我们必须遵循学生学习兴趣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引导,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学生兴趣形成的规律学生兴趣的发生、发展,一般要经历“好奇—趣味—乐趣—志趣”这样一个过程。1.1好奇—兴趣的引发好奇,是人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  相似文献   

13.
董珠 《科技信息》2012,(35):374-374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不断增强学生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对英语失去兴趣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14.
边开民 《科技信息》2011,(35):I0152-I0152,I0175
0前言 “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推动力量.”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符合兴趣的工作容易实现而且大有效果,而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对某一门课程没有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厌学等副作用从而脱离了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原则。兴趣是积极从识某事物或优先从事某种运动倾向的心理动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篮球课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  相似文献   

16.
范同利 《科技信息》2012,(33):351-351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应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不同,小学的时候一般都对趣味性比较强的事物有很多兴趣,初中生的兴趣就开始转变为事物的内部规律了。根据初中生的兴趣特点,运用生理学和心理学原理,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找出激发初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几个节点.努力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为高效学习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王森 《科技资讯》2012,(19):174-17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积极地参与认知事物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高校学生的成长心里,从分析体育的兴趣特点,兴趣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在实际教学中能够达到在趣味中学习,快速提高体育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才能对相关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将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出发,再从明确学习目的、改进教学方法,变换教学形式,重视师生情感的培养等方面来论述如何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情。  相似文献   

19.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也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我们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被动转为主动、从接受到理解、从理解到深入。让学生去发现,探索化学的奥妙。如何让学生学习产生兴趣,是教育的根本,对学生尤其重要。在学校经常听到家长和老师抱怨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老是玩游戏,怎么样让孩子把对游戏的心态放在学习上面。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歌德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才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笔者本文试图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