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     
<正>1934年7月4日,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在巴黎逝世。居里夫人本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于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的首都华沙。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发现钋和镭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被誉为"镭的母亲",可是由于她长期从事放射性工作,最终因患恶性贫血白血病而过早逝世。  相似文献   

2.
<正>车痕深浅辨凶犯 法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居里夫人,可谓大名鼎鼎,家喻户晓。因其在物理、化学领域中的杰出成就和巨大贡献,她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不过,下文的这则有关居里夫人破案的故事同样叫人叹服。那是一个雨后的清晨,居里夫人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遛弯散心。街上行人寥寥,显得很清静。突然她发现在路旁的角落里一个浑身是血的警察躺在地上挣扎,居里夫人赶紧停车跑过去查  相似文献   

3.
当人们谈起近代科学的历史时,不能不联想到原子能时代的开创者之一——皮埃尔·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一生中所作出的贡献卓越非凡,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为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敬仰。  相似文献   

4.
朱长超 《世界科学》2011,(10):61-62
今年,是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1911年,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将化学奖颁发给了居里夫人,表彰她在放射性研究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这是她第二次获  相似文献   

5.
信息超载     
“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计算机将作为一名图书馆员,它不仅掌握图书馆所有资料的贮存处,而且通过阅读后事事通晓.”这是电子计算机科学家莉萨·诺所说的.当诺在键盘上输入一个问题:"Who received anoffer from Bethlehem Steel?(谁采纳了来自B.S的一个提议?)"在屏幕上,游标再投射到下一行的角上,片刻之后,计算机就开始工作.诺正在用一个由她本人和保罗·雅各布合编的被称为SCISOR(概念资料的归纳、编制检索系统)的程序,进行通讯联系.这种使用人工智能的标准数据检  相似文献   

6.
第一个科学家谁是第一个科学家呢?虽然牛顿是众所公认的名垂不朽的最伟大科学家,但他不是第一个科学家.牛顿也从未把他自己看作是科学家,这是因为,他不可能使用他那个时代  相似文献   

7.
1942年,当美国一批科学家在芝加哥大学一个严格保密的实验室里启动核反应堆时,谁都以为,这是开天辟地第一个核反应堆。 但是有谁知道,早在约18亿年前,天然的反应堆就开始在地球上运行了。在非洲加蓬的奥克洛铀矿中,埋藏着6个天然反应堆的遗迹——“化石”反应堆。这些反应堆在奥克洛矿的富铀矿体中达到过临界,消耗了部分燃料,然后停息下来,在地下沉睡3.18亿年,终于在1972年,被法国科学家发现。  相似文献   

8.
1911年3月,物理学家卢瑟福(E.Rutherford)在英国曼彻斯特文学与哲学学会的会议上宣布,在实验中发现了以原子核为中心的原子模型.同年5月他在<哲学杂志>发表论文,开创了核世纪的新纪元.2011年是卢瑟福发现原子核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9.
1911年,卢瑟福(E.Rutherford)发表了揭示原子有一个小而重的带电核的实验报告.将近半个世纪以后,英国物理学家兼物理史学家安德雷德(E.N.da C.Andrade)评述说:“原子有一个中心核理论的形成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之一.但是,当欧内斯特·卢瑟福,这位支配了他那个时代的原子科学的巨擘第一次提出它的时候,这样一个基本的进展几乎没有引起评论或议论.有核理论诞生以前及其诞生过程的真相是奇怪的,更奇怪的是关于它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被写下来.”  相似文献   

10.
提起科学,人们往往归功于某些科学家个人.诸如聪明的天才,异乎寻常的努力,忘我的实验等等.这样讲,当然无可厚非.尤其是在科学的萌芽时期,一些着名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总是与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联系在一起的.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门捷列夫、达尔文、孟德尔等等,都是代表着某一科学领域在某一时代所达到的高度.然而,随着人们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本身的发展,科学研究的逐渐社会化,迫使科学家也由单干过渡到集体.当代科学的前沿、边缘,总是吸引着许多人共同研究.除了极少数的领域(如某些数学难题)外,很少有单干的可能。近些年来某一领域的诺贝尔奖金,总是分发给几个科学家(不是一个),也反映了这一特点.这样一来,讨论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在这方面,玻尔是起了带头作用的.玻尔以自己超乎常人的智慧,深邃的洞察力,敏锐地抓住了别人放弃或反对的量子概念,提出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只能  相似文献   

11.
麦克林托克是世界上获诺贝尔奖的第七位女科学家。第一位获奖的女科学家是举世共知的居里夫人,由于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和针,以及对放射性的深入研究,于1903年和1911年分别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  相似文献   

12.
何京 《世界科学》2004,(3):47-48
谁是第一个原始人? 不久以前,已知最古老的原始人是360万年以前生活在东非热带稀树干草原上的"南方古猿阿法种".其最著名的代表是科学家于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古猿骨骼:露西.近些年来,科学家大概发现了五种比露西还老的古猿.2002年,法国科学家米歇尔·布吕内宣布,他们在撒哈拉沙漠中发现一个距今700~600万年的人种:撒哈拉乍得种.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都怕蛇.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见蛇是多么可怕.无论是谁,只要被毒蛇咬一口,若不及时抢救,便会很快死去.据科学家们观察,毒蛇咬人时,其速度快如闪电,十分惊人.当它们看准目标时,头部向前急落,猛咬一口,从毒腺中排出毒液,然后将头恢复到原先的位置.这一系列的攻击动作,总共只需要0.25 s的时间.可见,在荒山野岭中,一个人如果与毒蛇有亲密接触,生死只是一瞬间的事. 有这样一个人,跟一条毒蛇睡在一个睡袋里整整12h,凭着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再加上同伴的努力,终于死里逃生了.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历程     
科学家在探索地球生命起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谁是第一个动物?谁是第一个能行走的动物?谁又是第一个捕猎者……  相似文献   

15.
钱定平 《科学》2004,56(2):62-63
让我第一次领受“无”的艺术冲击力,是看美国电影《居里夫人》。在诺贝尔奖还是鲜嫩欲滴少女的1903年,居里夫妇双双获得了物理学奖。正当科学事业与家庭生活一色齐飞的时刻,居里却横死在不懂伟大不懂物理的马车轮下。听到噩耗,银幕上的居里夫人没有像常人郡样悲痛欲绝,她只是一个人在房间里默默地坐着。导演让人、地球和整个宇宙都一下子陷入静默,足足有一分多钟的无声。的确,除了无,还有什么能表达如此宽广无朋、镂心刻骨的伤痛?  相似文献   

16.
《美国科学家》(American Scientist)是一份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高级科普杂志.去年,该杂志社为了纪念她的创刊75周年,特向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75名美国著名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使你成为科学家的原因是什么?",并将他们的回答在该杂志上发表.  相似文献   

17.
仙鹩莺,生活在澳大利亚灌木丛中的一种鸟,大小如山雀。一看他们耳鬓厮磨的样子,就知道是一对夫妻。给你一秒钟的时间,猜猜谁是夫谁是妻? 左手这位温柔体贴,若有所思,如果告诉你她在想什么,会吓你一跳——她在想她的“情人”!有没有搞错!你一定会大叫。这么卿卿我我的一对怎么会出现人类的问题,而且还是女方?实际上,这也怪不得她。科学家一直以为,仙鹩莺是近亲繁殖,而且总是一大家子,生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个极其巨大的球体。那么,第一个测出地球质量的人是谁?他就是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1731—1810),被人们誉为“第一个称地球的人”。  相似文献   

19.
决定情缘的基因 科学家新近提出了"基因决定你与谁情投意合"的观点,"缘分"之说似有了科学根据.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老鼠在选择配偶时受到一种称为HHC基因的制约,雌性鼠总是挑选与自身HHC基因不同的雄性鼠为"丈夫".那么雌性鼠是凭借什么来识别对方基因的异同呢?是气味.HHC基因不同,则身上发出的气味便不一样.  相似文献   

20.
王颖同志是南京大学地理系的副教授,她从1957年开始,就从事我国海岸地貌的研究,二十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解决了生产上不少具体问题。特别是1979~1982年在加拿大从事海洋地质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她写的有关鼓丘方面的论文,被国外科学家称为“鼓丘海岸的典型文献”。同志们称她为地理科学中“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女科学家。为此,本刊特地采访了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