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虽然孑然一身,一生坎坷,一事无成,特别是下岗后生活无着,孤苦无助,但再困难我也没有放弃购买《世界知识》、阅读《世界知识》,毕竟我在"睁眼看世界",没有被世界抛弃。世知是我的人生支柱。1979年,我下乡插队回家过年时结识了《世界知识》。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我参加了世知举办的"世界知识竞赛",得了优秀奖。后来我还在世知社订阅过一年的《世界知识》。每年单位报刊征订时我都订《世界知识》,现在  相似文献   

2.
朱烈 《世界知识》2014,(18):72-73
<正>1979年《世界知识》复刊不久,我便奉调到《世界知识》编辑部工作,一干就是十一年,直到1989离休。加上离休后编外交辞典的10年,就是整整20年的时间了。但是我与《世界知识》的不解之缘却可以追溯到70多年前的一些不平常的经历。我于1941年春在上海民立中学参加中共上海地下党。那正是日寇疯狂入侵中国的时期,日军的铁蹄从东北,到华北,到北平,再到上海、南京……步步进逼,中国正面临着亡国之灾。而我当时所在的上海租界,也从所谓的"孤岛"变成了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晚些时候,《世界知识》杂志将迎来她的85岁生日。在中国的出版史上,很难找出另一份期刊像《世界知识》这样拥有如此延绵的生命力。从最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宣传抗战救国为使命,到解放战争时期以普及国际知识、推动民族觉醒为己任,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在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架设相互了解的桥梁,《世界知识》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路,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亲自关心、指导了她的发展。现在,《世界知识》作为中国国际关系领域的权威出版物,位列"全国百强期刊"。本着"平实理性看世界"的宗旨,《世界知识》坚持不懈地为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变迁留下注解,在  相似文献   

4.
高从香 《世界知识》2014,(18):83-84
<正>记得2008年的11月份,我把邮递员邀到我家,想再订购一份关于时事政治的期刊,我接过邮递员带来的报刊订购目录,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邮递员看我一时拿不定主意,马上给我说:"大姨,他们订的《世界知识》都说很好。"我觉得憨厚的邮递员说得有理,便下决心订了《世界知识》。当我拿到2009年第1期《世界知识》时,我一眼看到了《海洋权益和  相似文献   

5.
吴龙飞 《世界知识》2014,(18):82-83
<正>上个世纪60年代,我读初中时,在学校阅览室看到了《世界知识》。我喜欢其中的《列国志》和首脑人物简介。我还依稀记得介绍首脑人物时,配了一幅小漫画。那时的文章是和当年的政治形势相配合的,现在看来,自然免不了"左"的痕迹。本世纪初,办刊的方针是"平实理  相似文献   

6.
黄佰维 《世界知识》2014,(18):83-83
<正>广阔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希望与失望,因而变得丰富多彩。《世界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了认识了解这个世界的窗口。在高校期间,我知道了它,总是盼望自己能够经常阅读,来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工作之后,有了经济条件,但因为其他原因,不得不中断对它的阅读。但我外出活动,只要看到它,就购买并贮存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也在于民相知。《世界知识》伴随着我们  相似文献   

7.
一《世界知识》半月刊自1934年9月16日创刊至今。已经55个周年了。编辑部同志要我写篇纪念文章。我过去曾写过一些回忆《世界知识》的文字,现在觉得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写的东西。但编辑部同志认为这样一个有相当历史意义的刊物,可写的东西不少,在55周年之际,还是写一篇纪念文章较好。由于创刊《世界知识》并长期支持《世界知识》工作的许多老同志,现在除了少数同志以外,都已先后去世,缅怀过去共同战斗的老友,哀思重重,感慨万千!因此我不好固辞。现就《世界知识》创刊初期的艰苦战斗历程写一些简单的回忆。  相似文献   

8.
何文进 《世界知识》2014,(18):87-87
<正>笔者从事中学教育,退休后成了"海外背包客"。通过阅读《世界知识》等期刊,博览了全球风云及世界各地的人文、地理、文化,见习了"入境问俗",从中受益匪浅。于是我充足了电,背上了行囊,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今年9月是《世界知识》杂志80周年的华诞。《世界知识》于1934年9月在上海创刊,这一年恰好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伟大的红军长征开始的日子。《世界知识》生于忧患,艰苦创业,还饱受反动势力的封锁与打压,历经  相似文献   

9.
宋明江 《世界知识》2014,(18):75-75
<正>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后,《世界知识》复刊,世界知识出版社也恢复了业务,而且创建了《世界博览》、《世界知识画报》等新的刊物,并出版了大量的国际问题图书,使整个出版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我就是在这期间有幸于1978年9月来到《世界知识》杂志工作的。忆及当年到《世界知识》编辑部报到后开始工作的情景,一幕幕往事如在目前。报到后我接的第一个任务是修改一篇介绍拉美某国(我已忘记哪一国)的文章。当时编辑部的两位领导许鲁野和朱烈同志令我先写一份修改提纲,经他们审批后再动  相似文献   

10.
胡孝文 《世界知识》2010,(18):70-71
<正>何老,"世知"的老朋友88岁高龄的何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党史研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我最早听说何老,还是刚到《世界知识》编辑部不久,听老编辑们提及的。老编辑们回忆说,2000年为纪念《世界知识》  相似文献   

11.
杨修根 《世界知识》2014,(18):86-86
<正>上世纪60年代初,我还是一名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初中生。在那充满革命激情的年代,我们接受的是"身在教室、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革命理想教育。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读到了由周恩来总理题写刊名的《世界知识》。这份涉及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内容的刊物深深吸引了我。从"半月谈"、"国际札记"到"外论介绍";从"列国志"到"新闻人物",浅显易懂的"小知识"和"问题解答",多彩的世界各  相似文献   

12.
正在报刊上运用形势地图配合文字分析国际形势发展,《世界知识》是开了先河。现在,我每次看到一篇国际新闻报道或者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文章,如果版面没有配发相应的新闻图片或者地图,总会感到似乎缺少点什么。这是我在《世界知识》杂志工作时养成的习惯。《世界知识》有一个传统,就是文图结合,图文并茂,讲究地图与文章的搭配。但是,这一传统来自于谁呢?当仁不让,应该归功于《世界知识》创始人之一的金仲  相似文献   

13.
黄书海 《世界知识》2014,(18):75-76
<正>我与《世界知识》的接触,时间并不算短。我出生第二年,便迎来《世界知识》的诞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胡愈之老先生和其他同仁分别于1934年在上海和1945年在新加坡创办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性杂志——《世界知识》和《风下》。  相似文献   

14.
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自去年从报刊亭初识《世界知识》以来,已订阅了一年,它每一期的内容都使我获益良多,为贵刊朴质、平实的文风及作者理性、睿智的才思所触动。现今市场上的书报杂志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世界知识》如不是因为它七十年如一的办刊理念及令读者称心的质量,是无法长期占有一块固定可观的市场份额的,可见贵社在此方面的“内功”之深。《世界知识》对国际政治经济覆盖面应该还是很全面的,我父亲自我向他推荐贵刊以来现在几乎是每期必览、无一不读,他的工作也因长期阅读《世界知识》受益不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  相似文献   

15.
从"我的2004"到"我的2007",我给《世界知识》的读者奉献"豆角乾坤"式的专栏,已有四年。我逐渐明白,每个人都在见证历史的变迁,世界的变动。亲身经历的参与感正是我们普通人见证历史的方式。我的2007,依然是我在相对熟悉的领域的、个人化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世界知识》给了我不少欢乐和启迪,在我所订的七八种报刊中,它是我最喜爱的一种。但是,后来它也给我带来了不少麻烦。尤其是结婚后。烦恼之一,每次贵刊一到,我都手不释卷,不一口气看完就放不下心来。这时,什么家务事,我全然不顾。为此妻子常常埋怨我,说《世界知识》叫你变懒了,别人说你是书呆子,我看你是个《世界知识》呆子!  相似文献   

17.
李长远 《世界知识》2014,(18):85-85
<正>接触《世界知识》纯属偶然。有天在旧书摊淘宝,随手翻了一本旧杂志,顿时被其内容吸引,蹲在地上一口气把一本杂志读完,当即毫不犹豫花五角钱买下这本叫《世界知识》的杂志,同时一元钱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如获至宝。恰逢报刊征订期,于是赶到邮局订阅,这一订就是30年,从未间断。上世纪80年代,我在哈尔滨一个外贸公司任董事兼副总经理,开展对苏边贸。不论是国内出差还是出访苏联,是商务洽谈还是在苏中友好馆演说,《世界知识》随身必带。因为  相似文献   

18.
知音·挚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邂逅了《世界知识》。“世知”对新闻背景的全面阐述,对时局多角度的精辟分析以及各位专家对事件的预测都深深吸引了我。从此,我开始了与“世知”的忘年之交。许多新闻中一语带过的事件,世知会详解事件背后的深层意蕴,这正是政治的魅力之所在。后来我选择了文科,世知更成为我知识的源泉,加深了我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使我可以多角度全面地看待某个历史事件或政治问题。平实理性看世界,这正是一个文科生所应具备的科学精神。友我是一名大学生,从初中开始接触《世界知识》杂志,现在也有六年了。《世界知识》内容丰富,观点鲜明,…  相似文献   

19.
1949年9月,《世界知识》第一次为自己举行了纪念活动——纪念创刊15周年。编辑部的同人们去找了他们一直崇敬、过去曾给他们许多关怀的周恩来。于是就有了周恩来的这幅题字。从1958年第1期起,《世界知识》刊名采用了周恩来的题字,一直延续到现在。1950年《世界知识》从上海迁到北京,1957年成立直属外交部的世界知识出版社。周恩来曾在外交部的讲话中鼓励外事干部阅读《世界知识》,《世界知识》也是他自己经常阅读的杂志。1956年周恩来批准世界知识出版社翻译出版西方国际问题著作。与周恩来一样,邓颖超也对《世界知识》非常关怀。1984年她为…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次听说察哈尔学会,是三年前一个作者要求修改他的个人身份介绍。那是一位跟《世界知识》合作多年的学者,之前杂志介绍他写的是某大学的副教授,那次他把身份改成了"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我在《世界知识》杂志做了近二十年了,跟国际问题界的很多机构,包括官方的、民间的,甚至国外的都打过交道,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