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冠李戴     
有一天,汉城的一家有名的帽子店突然接到了“大总统”秘书室的一个电话说,那天下午,李“大总统”将亲自到这家帽店选购一顶帽子,并问是否有上好的帽子。帽店老板连声说:“有,有。”过了一会,李承晚的这位秘书亲自到这家帽店来了,他仔细地瞧遍了所有的帽子,然后就选中了一顶最漂亮的。秘书问帽店老板:“这顶帽子是那里造的?”老板回答道:“这是外国造的。”秘书听了就说:“请你在这顶帽子上贴上‘韩国造’的商标,过会儿,大总统要问的话,你就回答是韩国造的。”老板满口答应了。接着,秘书又问:“这顶  相似文献   

2.
帽子是服装行业的重要产品之一。其基本功能一是遮阳、挡风、保暖;二是装饰,“选好帽,人更俏”。佩戴一顶恰到好处的帽子,能艺术地表现佩戴帽子者的容貌和性格。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帽子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传统价值。国外具有特殊功能的帽子纷纷问世,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保健起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2008,(3):4-4
“小小一顶贝雷帽,要戴好它还真需要些功夫。以前只是在电视中看到过戴这种帽子的外国军队,看起来是很精神的样子,但真要戴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尽管大家都费了不少功夫去捏帽形,但最后真戴到头上却不是那么回事。看看周围的一些老观察员,再看看我们同来的兄弟们,越看越觉得我们像一群戴蓝帽子的厨师。于是相互便以‘戴蓝帽的大师傅’打趣逗乐。”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摘     
新奇的帽子按摩帽由联邦德国研制成功。其外形与普通帽子差不多,但在帽子中间装有一个微型按摩器。经常戴它,对治疗偏头痛和神经衰弱有良好作用。催眠帽这种日本发明的催眠帽,带有特制的安眠头箍,其中一个电极安在前额,另一个电极安在后脑。当接通低频电流时,头箍会使由大脑控制的睡眠神经部分松驰,从而达到促进睡眠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国际点滴     
礼炮的妙用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有一座古堡坐落在一个火山岩顶上。堡垒的旁边有一些古老的野炮,经常发射二十五磅炮弹。鸣放礼炮是一种古老的礼仪,又能吸引游客。由于每天鸣炮的时间是下午一点正,所以礼炮又有了以下的妙用:你可以在该市的大街上轻易地区别开谁是本地人、谁是游客。礼炮一响,本地人常常停下脚步校昂贵的裤帽墨西哥著名演员里马奥·莫雷诺,不久前到波多黎各的圣胡安去访问。适逢当地的抗癌团体在募捐。他不惜将自己的帽子和裤子拍卖掉。由于他的声望高,每件以五千美元高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帽子的作用只是保暖,遮阳或做装饰用。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帽子的作用更加多样化了,种种功能奇特的帽子纷纷问世。按摩帽:这是西德研制成功的。这种帽子的外形与普通帽子差多,所异的是帽子中间装有一个微型按摩器。经常戴它,对治疗偏头痛和神经衰弱有良好作用。空调盔帽:这是科威特的科学俱乐部会员们发明的。它尤其适用于这个沙漠之国。这种空调盔帽中装有一个微型太阳能制冷器。据说戴上它可使在50摄氏度气温下工作的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免受酷暑之  相似文献   

7.
文化播报     
拿破仑:“三吻”情书被拍卖英国伦敦嘉士德拍卖行将于7月6日拍卖由瑞士法学教授史兰姆(Albin Schram)花了30年时间收集的牛顿、拿破仑和甘地等人的书信。  相似文献   

8.
帽顶招云     
帽顶招云,是对安庆市大龙山景区群山峻岭中的最高峰,“帽顶尖”山峰云雾奇观的形像描述。此山峰远看像似一顶古代将军头上的帽子,恰好扣在峰顶。当你登上此峰时,鸟瞰大江南北,使你眼界顿开,胸怀大展,气象万千,大有扬眉吐气,抱负倍增之感。相传,我国古代“孟嘉落帽”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帽顶尖”的称呼,也由此得来。晋代大将桓温率领部属,攻克了庐江郡舒县(即今安庆市城区及市郊、枞阳、潜山、怀宁、桐城),驻军江北(今安庆建城区)。有一年农历九月初九,桓温率其左右军师将领及其部下,按照民间习俗,九九重阳节登高,游览秀丽的大龙山。当桓…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测定混凝土模型梁的动力特性,选择一种适合于混凝土模型梁弯曲固有振动频率振型的测试方法,通过采用不同边界支承条件、激振点位置、激励大小和使用不同的激励力锤顶帽分别进行测试,发现不同边界支承条件和激励力锤顶帽对测试精度的影响很大,在不同激振点激励对频率的数值大小影响不大,但对频率的采集有影响,不同激励大小直接影响频率的采集。测试结果表明:对混凝土模型梁弯曲固有振动频率振型的测试,边界支承条件宜选择橡胶支座;激振点宜选在1/4跨点或1/6跨点处;激励力锤顶帽宜选择橡胶顶帽;激力的大小应根据不同模型梁通过试敲确定。  相似文献   

10.
推理小游戏     
舞会上准备了3顶红帽子,2顶白帽子。兄弟三人排成一列,老大的前面是老二,老二的前面是老三。3人每人都只戴了一顶帽子,其余的帽子都被藏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游逗俱乐部     
《青少年科学探索》2012,(1):F0003-F0003
头脑大练兵 这天,叽叽,喳喳,豆芽三个人依次站成一排,玉米博士给三人头上分别戴上一顶帽子,并告诉他们帽子是从两顶蓝帽子,三顶黑帽子中选出来的.而且前面的人看不见后面人帽子的颜色。  相似文献   

12.
“捉”梨子     
<正>"哈,放学喽!"小樱桃满脸兴奋,边跑边喊喊,她头上戴着一顶粉红色的帽子,漂亮极了了。小樱桃特别爱这顶帽子,小心翼翼地捏着帽檐,生怕帽子被风吹掉。小樱桃路过公园的一个角落,发现有位老奶奶在焦急地转圈,便像箭一般"飞"过去,探个究竟。原来老奶奶装梨子的塑料袋烂了,袋中的梨子纷纷"逃"到地上,老奶奶想用手"捉"住梨子,但梨子就像不听话的孩子,刚被捧到怀里,又"逃"到地上。  相似文献   

13.
透气帽     
目前,建筑工人的安全帽,摩托车骑行人员的头盔,大多是用高强度塑料注成。整顶“帽”除了耳朵处有传声孔外,就没有其他孔、缝,戴在头上热量不易散发。特别夏天更是闷热难受。“透气帽”则是针对这一弊端进行设计的。  相似文献   

14.
帽子琐谈     
多姿多彩的帽子,是人类服饰衣着的重要部分。帽子究竟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说它源远流长恐不为过,仅在中国帽子就有几千年历史。远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用绳子束发的习惯,后来束发的绳子又演变成巾,这恐怕就是帽子的“雏形”了。中国有句成语“冠冕堂皇”,冠与冕就是古时候的帽子。当时的帽类五花八门,可分为冠、冕、弁、盔、笠、帻巾、幞头等,相传都是由扎发的巾演变而来的。后来,经过世代相传改进,古时的扎发巾逐渐普及为今天多种多样的帽子。古时候的人对戴帽子是很讲究的,不仅出门时要先正冠,而且孔子的门生子路曾说“君子死,冠不免”。即使在今天戴帽也是件隆重的事。世界上不少国家与民族在戴帽上有许多讲究。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鹿特丹市的某广场,突然出现了一个神奇的气球,这古怪的东西下面吊着一顶硕大的皮帽。成千上万的市民目睹了这一奇景。在人群中葛丽特尔·普法尔太太尖声高叫,声称那帽子是他失踪多年的丈夫的用品。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人都觉得这顶帽子极为眼熟。要知道,普法尔失踪前可是一个颇有声望的风箱修理师。 气球进一步下降,人们看清了乘坐气球的人。这个男人头发灰白,长着一双溜圆发亮的眼睛,鼻子长得吓人,却没有耳朵。当气球降到离地面仅有30米高时,那矮个子男人突然瑟瑟发抖,匆忙从衣袋口掏出一个大笔记本,取出一个大信封…  相似文献   

16.
连帽领是一种兼具帽子功能的衣领造型,在服装市场上的使用率日趋增高.但目前关于连帽领结构设计的研究较少,其结构设计方法更多依赖于打板师的经验,制图方法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依据人体头部特征,进行贴体连帽领结构设计实验,分析帽高、帽宽对领座的影响;进行连帽领下移量变化实验,建立了基础领窝下领座的数学模型;进行领窝变化实验,分析后领窝开深、领窝开宽、前领窝开深对连帽领下移量和领座的影响,建立变化领窝下领座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优化了连帽领的结构设计方法,为连帽领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个城市的骨头是什么,一个城市的肉是什么,好像没有听到看到经典的说法,但总离不开这个城市的经济与老百姓的口袋。要论苏州的骨头与苏州的肉,有三种说法,可资参考:一种叫人间一等繁华之地,这是曹雪芹先生说的;一种叫典型的消费城市,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戴在苏州头上的一顶帽子;一种叫只长骨头不长肉,这是近一两年流传在媒体上的新说法。  相似文献   

18.
多国丽 《世界博览》2014,(20):80-81
这是一部讲述拿破仑时代法国贵族生活的传记作品。素有"欧罗巴第一美人"之称的波利娜·波拿巴是拿破仑时代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她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缔造者拿破仑最钟爱的妹妹;也是意大利雕塑大师安东尼奥·卡诺瓦的性感缪斯,他以波利娜为原型创作的著名雕像至今被收藏于罗马博尔盖塞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利用等截面桩、方形帽桩和锥形帽桩3种单桩室内模型对比试验研究了锥形帽桩的竖向承载能力,重点分析其桩顶荷载-沉降曲线、桩身轴力分布规律、桩侧摩阻力曲线和荷载分担比。结果表明,锥形帽桩的极限承载力最大,相较于等截面桩和方形帽桩,锥形帽桩极限承载力分别提高了40.0%和16.7%;且锥形帽单桩的轴力分布更加均衡,其侧摩阻力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桩顶锥形桩帽的设置能改善桩体受力状态,减小负摩阻力影响,提高材料利用率;试验中锥形帽单桩的桩侧阻力占总承载力的比例约63.8%,相比等截面桩与方形帽桩相应值分别增加了128.3%和59.4%,其侧摩阻力在三种桩型中为最大,整体表现为摩擦桩。  相似文献   

20.
9月14日清晨,法军的先头部队到达斯巴罗山顶。皇家禁卫军的一位军官勒转马头,向拿破仑飞驰而去。“陛下!陛下,莫斯科!您可以在山顶上看到它啦!”拿破仑扬鞭策马,从欢呼着的部队中间穿过,向前疾驰。消息即刻传遍军中。“莫斯科,我们到达莫斯科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