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古往今来,兵家个常能匠心独运,因此制宜,就地取材,构筑野战筑城设施,给战争舞台增添了几分戏剧色彩。不久前降下帷幕的海湾战争,尽管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使用了先进的高技术兵器,对伊拉克进行长达38天的空袭,其空袭时间之久,投弹密度之大实属空前,虽然,这场战争以伊拉克失败告终,但伊拉克的筑城设施特别是野战筑城,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对人们很有启迪。  相似文献   

2.
龚正 《世界知识》2014,(21):28-29
<正>近两个月来,美国领导的反恐联盟对盘踞伊拉克、叙利亚的"伊斯兰国"展开了高强度、大范围、长时间空袭,就目前战果来看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空袭阻止了"伊斯兰国"对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的进攻,成功解救辛贾尔山区平民,夺回摩苏尔大坝,并摧毁了其在伊、叙境内的部分军事目标,顺便削弱了叙利亚另一暴恐组织"呼罗珊集团";但另一方面,"伊斯兰国"  相似文献   

3.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宣布科威特为自己的第19个省。此后,联合国安理会共通过了12个相关决议表示谴责和强烈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当天,美国立即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财产,禁止与伊拉克的金融交易和贸易往来,并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对伊拉克境内和伊军和其在科威特的军事目标实施大规模空袭,“沙漠风暴”行动开始。这次军事行动从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共历时42天,分为空袭和地面进攻两个阶段。2月26日,伊拉克宣布…  相似文献   

4.
吕杨 《世界知识》2010,(15):34-35
<正>战争拖得越长,变数越多。临阵换将有名堂不久前,驻阿美军司令麦克里斯特尔接受媒体采访时嘲讽奥巴马政府的高级官员,在美国国内引起轰动。一向温文尔雅的奥巴马总统生气了,火速将这位在伊拉克战争中战绩斐然的  相似文献   

5.
赵萌 《世界知识》2021,(6):54-55
美国国防部2月25日称,美军当天对位于叙利亚东部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目标发动空袭,两架美军F-15E型战机对目标投下七枚导弹,摧毁多处设施。被击中的设施位于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的叙利亚一侧的布卡迈勒附近。这是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军发动的首次军事行动。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称,空袭造成17人死亡。  相似文献   

6.
持续5个半月的海湾危机终于在1月17口演变成为一场残酷的战争.美军高级将领在开战时就预言,美军对海湾战争“稳操胜券”,并且庆幸初战空袭伊拉克取得“极大成功”。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则宣称,“圣战已经开始,伊拉克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7.
<正>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至今,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也门胡塞武装等非国家武装行为体频频登台亮相,深刻影响着中东地缘战略竞争走向。其中,伊拉克“人民动员武装”也是代表性案例。截至2024年2月,伊拉克民兵武装为报复美国支持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袭击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美军基地超150次,美国则回以一系列空袭报复。从2017年成功打击伊拉克境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势力、2020年副指挥官穆罕迪斯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共同遇刺,  相似文献   

8.
2月16日,美英出动50架战机空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郊区,这是自1998以来美英战机首次轰炸禁飞区以外的目标,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包括美英在内的国际舆论对美新政府此举批评声不断,阿拉伯国家反美情绪再度高涨。日本舆论称,美对伊政策已步入死胡同。海湾战争十年后,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面临一次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9.
(一)海湾战争爆发。1月17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沙漠风暴”的大规模空袭,海湾战争爆发。整个战争历时42天;2月28日布什总统宣布停火。(一)拉吉夫·甘地遇刺身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美国在中东的表现出人意料:没有在伊拉克留下一兵一卒,北约空袭利比亚时低头垂手地坐在后排,在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上临战泄气。于是,关于美国中东战略收缩、战略撤退的小道消息在国际上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20,(2):58-59
几乎没有人料到,2020年国际形势的第一只"黑天鹅"是从伊拉克飞出的。2019年的最后一天,成百上千名示威者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聚集在美国大使馆外,抗议美军对伊拉克实施空袭。此前的12月27日,伊拉克北部一处军事基地遭袭,致一名美籍承包商遇难,美国声称什叶派武装组织"真主旅"实施了袭击,并指伊朗就是"幕后黑手"。  相似文献   

12.
海湾战争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的战略空袭上,其规模之大、攻击之猛烈,为历次局部战争所罕见,它对战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分析和研究这次战略空袭,不仅有助于预测这场战争的军事走向,而且有助于人们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战争激烈进行(详见本期《半月战况综述》一文) 19日美军方人士称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空袭进入第二阶段,轰炸目标转向地面部队。 19日、23日、24日、26日、27日、28日、29日、31日伊拉克用“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  相似文献   

14.
经过政治、军事的周密准备,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大规模的空袭打响了战争。今后战争还将经历三个阶段,以火力进攻和封锁围困为主来迫使伊拉克撤军。  相似文献   

15.
空袭仍进行,地面未开战(详见本期《半月战况综述》) 2日经过36小时激战,多国部队收复沙特边境城镇海夫吉。美国副总统奎尔称,美国将不排除使用核武器。 2日、9日、11日、16日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 3日、11日、16日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袭击沙特阿拉伯。 3日多国部队轰炸了伊拉克化学武器设施,神经毒气泄漏到大气中,但浓度极低。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美国在中东的表现出人意料:没有在伊拉克留下一兵一卒,北约空袭利比亚时低头垂手地坐在后排,在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上临战泄气。于是,关于美国中东战略收缩、战略撤退的小道消息在国际上不胫而走。2013年7月美国新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上任后,对美国中东战略进行重新评估,提出"外交优先、减少送入、避免战争"三项原则,坐实了美国中东战略收缩的传言。  相似文献   

17.
战争的错误     
正总被外界看作"不靠谱"的美国共和党总统参选人特朗普,4月27日终于在华盛顿首次就他的外交政策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演讲中,特朗普对七年多来的美国外交进行了"全盘否定",称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是一场"灾难"。他将攻击重点指向了伊拉克和利比亚战争,声称"我们屡屡犯错,从伊拉克、埃及、利比亚再到叙利亚问题","我们在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的行为助长了‘伊斯兰国’"。这次演讲前,前总统小布什最信任的中东问题顾问哈  相似文献   

18.
继第3期“看看想想美国新政府”之后,本刊再次将布什政府对外政策作为“封面话题”的内容。布什是踉踉跄跄进入白宫的。许多人曾认为,由于他民意基础不强,自身地位有待巩固,他执政的最初阶段会谨慎行动:他外交经验有限,在对外关系上也暂不会有大的举动。但一个多月下来,情况并非如此。他决意推行 NMD.1月底举行的“太空战”演习不仅假想敌明确。而且也有为 NMD 积累经验之意:他“电话外交”接连不断,传统“势力圈”和盟国几乎打了个遍;2月16日出访墨西哥:就在出访期间下令空袭伊拉克……“刮目相看”之余,人们不禁忧从心来。布什政府,想干什么?  相似文献   

19.
沉寂了多时的两伊战争,自一月下旬以来转趋“活跃”。表现之一是交战双方动用大炮和飞机轰击对方的军事和经济设施。伊拉克对伊朗的提斯孚尔、舒什、阿瓦士、阿巴丹、霍梅尼港等11个城市进行了飞机轰炸和导弹袭击;伊朗出动“从1982年夏季以来就没有对伊拉克纵深处采取过行动的”空军,空袭了伊拉克边境巴库巴、巴士拉、祖贝尔、谢哈比、曼达利、哈纳金等城市。表现之二是从二月中旬以来,伊朗接连发动了代号为“解放耶路撒冷”、“曙光5号”、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中东的反美浪潮,奥巴马只想再"维稳"六个星期。曾几何时,中东战略曾被认为是奥巴马政府的得意之笔:从伊拉克撤军;支持"阿拉伯之春"却又不走上一线,取得在穆斯林世界"价值观外交"的重大突破;揪住伊朗核问题不放,为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存在保留了充足的理由。然而一场"电影风波"似乎改变了一切。几乎一夜之间,奥巴马和美国在中东不再是那个无往不利的"站在后台的领导者",而再次变成了空有一身绝世武功却无从施展、左右为难的壮汉。这部引发轩然大波的电影名叫《穆斯林的无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