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知识》2014,(14):14-23
<正>对于整个中东局势而言,201年的看点是阿拉伯大变局,那时我们基本上能揣测出一个脉络,看看哪些国家会跟着倒下;201年,中东形势有点乱,但我们大概还能摸清一个方向,就是观察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会不会垮,观察埃及怎么过渡,观察沙特阿拉伯会不会跟着动乱;到了2013年,中东形势乱象丛生,让人越看越糊涂。现在看来,中东局势演变的主线已经不是阿拉伯大变局了,而是"政治版图重构",而现在  相似文献   

2.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人类历史似乎发生了一个偏转,经典意义上的地缘政治博弈从强国林立的欧洲大陆转移到了民族和宗教版图支离破碎的中东地区。世界上多数地区都实现了空前的总体和平,而中东这块土地却成为冲突和战争的中心舞台,也成为学者继续验证各种国际政治理论的观测场。虽然中东从来不缺乏大变局,但当前的局势仍然非同小可,即中东有可能在二战后第一次出现学者们常说的"权力真空"。在广阔的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东北部  相似文献   

3.
也门大棋局     
<正>3月26日,沙特阿拉伯集结十国联军,对也门境内的胡塞武装发动代号为"决战风暴"的空袭行动,使也门的国内斗争进一步跃升为地区冲突,区域内各方力量公开卷入也门政治漩涡。也门局势日益演变为各方勾连、争夺与对抗的一局乱棋。国内:政治版图碎片化长期以来,也门国内政治高度部落化。虽然早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也门执政党和反对派就在海  相似文献   

4.
<正>伊斯兰激进主义利用宗教表达诉求,或以宗教的名义煽动暴力,但驱动暴力和恐怖主义的并不是宗教本身,而是某种具体的、真实存在的政治、经济或社会问题及其导致的怨恨。美国学者本杰明·巴伯曾用"麦当劳世界"(Mc World)和"圣战世界"(Jihad World)来描述当今世界冰火两重天的状态:一边是全球化的现代世界;另一边则是反现代性和碎片化的世界。当下的中东为巴伯的理论提供了注脚。在动乱潮的冲击下,中东的民族国家体系正在土崩瓦解。突兀而起的"伊斯兰国"像一块镶嵌  相似文献   

5.
正人们往往习惯从权力、政策、地缘政治等视角来解读当前中东局势,而身份政治这一重要因素常常被忽视。其实,当今中东动荡局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身份认同发生危机而导致的。身份政治是中东政治的一个特色。"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既是哲学命题,也是长期困扰中东地区国家和人民的政治难题。在中东,世俗主义、伊斯兰主义、教派主义、民族主义、部族主义以及宗教极端主义等各种主义背后其实都潜藏  相似文献   

6.
王兢  李唐 《世界博览》2022,(13):66-69
<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科孚岛是拜占庭帝国防御西来入侵的前沿据点,后来则荣膺“西方文明抵御东方帝国的前哨堡垒”。古代希腊世界是一个由海洋定义的“碎片化”地区,这里的“碎片化”无论在政治形态还是地理形态上都说得通:各个城邦的政体各不相同,先后出现了一两百种政治制度,堪称人类史上的政体实验室;在希腊城邦的领土版图上,往往都是半岛与群岛,彼此之间横亘着山脉、  相似文献   

7.
唐永胜 《世界知识》2011,(10):67-67
近来中东发生的一系列动乱和危机,已构成国际政治的重大事变,极大改变了中东地缘政治版图。对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局,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主要根源在于发生动荡的国家诸多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长期积累起来,抗议民众对统治者失去信心之后,提出了改变现状的政治要求。结论令人信服,但深入分析不难看出,仅仅把动荡根源归结为上述因素,还是显得过于简单和直  相似文献   

8.
王震 《世界知识》2014,(18):62-64
<正>近年来,作为中东地区大国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意识形态、能源出口、核不扩散及其他地区热点问题上一直龃龉不断。随着近期"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快速崛起,双方围绕"伊斯兰国"所进行的地缘竞争也日渐白热化。伊朗和沙特在海湾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所进行的地缘政治争夺表明:在美国加速撤离中东的大背景下,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区域内的大国正在积极推动中东秩序重组并努力寻求对自己更为有利的地区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李绍先:伊核谈判协议达成后,还将对中东现有的地缘政治格局带来冲击。从整体而言就是,传统大国的分量在下降,而伊朗则晋升为该地区最有分量的国家,中东地缘政治力量失衡的局面恐将长时间存在。首先是位于中东核心区域的伊拉克和叙利亚。这两个国家从某种程度上看已经完了,原有秩序已经坍塌,以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重建秩序,而不是与他国竞争。至于如何重建秩序,现在谁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至少未来三五年内看不到有什么成形的东西。因为"伊斯兰国"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10.
苏瑞 《世界知识》2012,(1):56-57
政治伊斯兰运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昙花一现"的。中东大变局势必会在原有政治结构上打开缺口,为政治伊斯兰运动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时至今日,始自2011年年初的动荡仍在中东地区蔓延发酵。在强人政治行将结束之际,谁将成为未来中东最有  相似文献   

11.
正10月31日,黎巴嫩议会选举基督教政党"自由爱国运动"创始人米歇尔·奥恩为新一任总统,从而结束了长达29个月的"总统空缺"状态。虽是"蕞尔小国",但黎巴嫩始终在中东地区政治中扮演着"晴雨表"和"风向标"的作用。此次黎巴嫩"千呼万唤"选出新总统,既反映出其国内政治重新洗牌,也折射出整个中东政治发展的新方向,预示着地区力量对比的新变化。对于中东局势的观察者来说,黎巴嫩总统为什么会如此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东,面临三大危机、四大麻烦,如何通过"众多雷区";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与小布什并无二致。奥巴马执政已将近一年。由于前任总统小布什的中东"政治遗产"使得中东穆斯林反美、仇美情绪有增无减,奥巴马执政后,对中东政策进行了调整,提出了"新中东政策",并迅即付诸实施。新政策突出"六变"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3~26日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已尘埃落定,欧盟机构新一届领导班子也将随之而生。这是近20年来选民参与度最高的一次欧洲议会选举,从结果上看,此番欧盟政治生活的"盛宴"不乏惊喜。欧盟政党格局碎片化加剧,挺欧力量依然占优综观本次欧洲议会选举。首先,欧盟政党格局呈现出了更加碎片化、多极化的态势。与2014年选举相比,传统党团在欧洲议会的影响力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2月18日,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开启为期七天的中东四国之行,相继出访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沙特阿拉伯,期间还出席了第11届韩国—中东论坛。作为韩国的中东政策的战略一环,此次出访表明了韩国不断提升在中东地区政治影响力的战略意图。从地缘政治来看,中东在世界政治变化中居于敏感而重要的地缘政治地带:不仅拥有巨大的能源资源,其地缘政治与地理位置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美国从伊拉克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唐恬波  龚正 《世界知识》2014,(12):35-37
<正>经历了"阿拉伯之春"的暴风骤雨,见证了政治伊斯兰的起起落落,中东内部的政治能量已经得到了极大释放,各国民众珍视和平、渴望稳定的心态已经成为主流。正如2011年的"革命"、2012年的"政治伊斯兰"、2013年的"埃及政变",进入2014年,"选举"成为激流涌动的中东大地上新的主题词。3月30日,土耳其全国地方选举,8月10日总统直选;4月17日,阿尔及利亚总统选举;4月30日,伊拉克议会选举;  相似文献   

16.
魏亮 《世界知识》2014,(24):40-42
<正>自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以来,尤其是2010年12月"阿拉伯之春"运动爆发后,中东地区再度成为全球难民问题的"重灾区"和焦点。在当前中东地区政治格局分化调整的浪潮中,美欧与地区大国更多地将注意力和资源投入到ISIS崛起、叙利亚动乱、伊朗核危机等问题上,作为非传统安全重要议题的难民问题未引起国际社会的足够关注和重视。值得关注的新变化中东难民问题是历史和现实交织的产物。地区内既有难民输出国,也  相似文献   

17.
土耳其横跨欧亚两大洲,位于欧亚及中东的结合部,是奥斯曼帝国版图上第一个正式获得独立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在地理和文化上靠近欧洲和北美的国家。奥斯曼帝国时期,苏丹在这里统治着整个中东和欧洲的巴尔干。它的大部分国土为高原和山地,沿海是狭长的平原,有400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有风情各异的乡村、星罗棋布的古迹等美丽如画的景观,又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两条古老河流的发源地。当然,这次土耳其之行最让我  相似文献   

18.
现在中东的形势对埃及是比较有利的。伊拉克的被削弱,使埃及消除了在阿拉伯世界中的一个强劲竞争对手;海湾战争中的合作使埃及密切和巩固了与西方关系,也加强了埃及与中东几个重要国家的关系。目前埃及在中东的作用更为突出了。获得经济实惠海湾战争前后,埃及在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面获得了诸多实惠,特别容易看到的是在经济方面。作为对埃及参战的补偿,美国一笔勾销了埃及所欠的71亿美元的债务,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四国也免除了埃及欠下的65亿美元债务。今年5月25日,11个西方国家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又  相似文献   

19.
<正>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崛起,引发人们对中东局势的忧思。追根溯源的话,中东一切的乱似乎都能从100年前找到缘由和答案。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许多地方的政治格局,但没有一个地区可以和中东受到的影响相提并论。其他地区的大部分国家都接受了历史和战后条约强加的边界线,但是一战前后西方在中东划分的边界线,至今仍被许多当地人认为是非法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西方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瓜分中东,无视这一地区的民族、宗教现状  相似文献   

20.
土耳其横跨欧亚两大洲,位于欧亚及中东的结合部,是奥斯曼帝国版图上第一个正式获得独立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在地理和文化上靠近欧洲和北美的国家.奥斯曼帝国时期,苏丹在这里统治着整个中东和欧洲的巴尔干.它的大部分国土为高原和山地,沿海是狭长的平原,有400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有风情各异的乡村、星罗棋布的古迹等美丽如画的景观,又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两条古老河流的发源地.当然,这次土耳其之行最让我兴奋不已的是,我发现了土耳其人的祖先突厥人原来来自中国的新疆.看来中土两国早已存在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