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天文学家借助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发现了第一颗和地球体积近似、位于宜居带中的行星。不过,由于它绕转的是一颗红矮星而非太阳那样的恒星,天文学家说它只是地球的"堂兄弟",而非"孪生兄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186F,围绕一颗距地球约500光年的红矮星运行。在这个星系中,共有5颗行星,其中开普勒-186F是最外层的一颗行星,从其距离看,正好位于可保有液态水的宜居带外层。计算表明,这颗行星的直径只比地球大10%,围绕母星的公转周期为130天。尽管其质量和组  相似文献   

2.
纪事     
《世界博览》2011,(24):8-9
2011年12月5日.美国航天局宣布,科学家们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600光年的今发现的最小且最有可了一颗宜居行星.它也是迄星。这颗行星代号为“开普勒-22b”.位于恒星系统“宜属带”的正中,表面温度约为21℃。  相似文献   

3.
《科学世界》2012,(2):12
2011年2月,美国宇航局(NASA)报道,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了54个"疑似"位于宜居带的地外行星,但需要进一步确认。最近,其中的一颗,开普勒-22b(Kepler-22b)成为了第一颗获得确认的宜居地外行星。研究发现,开普勒-22b位于距离地球约600光年远的开普勒-22(Kepler-22)系统中,其母恒星和太阳一  相似文献   

4.
正据英国新家杂志报道,如果你生活在"开普勒-186f"星球上,傍晚岸边将看到地平线附近有四颗行星和一颗橙色"太阳",夜晚绚丽的极光带在空中舞动。目前,家最新研究显示,开普勒-186f是迄今发现最小的宜居带内系外行星,同时,这颗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夜晚被极光照亮。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托马斯-巴克莱(Thomas Barclay)说:"我们观测的所有行星之中,开普勒-186f是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据悉,研究成果是他和同事分析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观测数据获得的。  相似文献   

5.
2015年7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了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发现的一颗新的地外行星——Kepler-452b,因其位于一颗非常类似太阳的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带"中,且半径接近地球,被称为"地球2.0"。本文介绍了开普勒望远镜在系外行星搜寻方面的最新进展,对这颗行星的发现和验证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NASA宣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一颗遥远的恒星周围发现了8颗行星,它们组成了一个和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即八行星系统。这一新发现的恒星系围绕着一颗名为Kepler-90的巨大恒星运行,它位于天龙座,距地球2500光年。而Kepler-90i则是这一系统中最后被发现的、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从插图中不难看出,Kepler-90i夹在被率先发现  相似文献   

7.
媒体纵览     
正人民网天文学家发现"地球表兄妹"国际天文组织4月18日说,一个最新被发现的星球看起来正适合我们所知的生命存在条件。不太大又不太小,不太冷又不太热。这颗名叫开普勒-186f的行星围绕一个恒星运行,距离地球500光年,跟地球差不多大。它围绕恒星运行的距离,正好可以使行星表面有液态水,这是生命  相似文献   

8.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22日下午1点宣布,科学家利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了一个包含7颗地球大小行星的行星系统。7颗行星中的3颗位于宜居带内,这刷新了太阳系外围绕一颗恒星运行的宜居行星数量的纪录。科学家还发现3颗行星上很可能有液态水——我们知道水是维系生命存在的关键。这条爆炸性新闻迅速吸引了全球人的眼光。  相似文献   

9.
<正>地球究竟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载体?天文学家一直在努力探索。根据NASA最新发布的消息,天文学家们通过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在距离地球39光年的地方,发现了7个地球大小的行星围绕一颗恒星运行的行星系统,其中3颗恒星位于母恒星TRAPPIST-1的宜居带内。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如此多的类地行星在一个恒星周围绕转。据悉,自从20世纪90年代,人来开始探测地外行星以来,截止到2017年2月15日,天文学家已经在2687颗恒星周围发现了5000多颗地外行星。但,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世界》2013,(2):28-29
围绕着太阳以外的恒星进行公转的行星,就是"系外行星"。最早发现系外行星是在1 995年,之后一直到2010年,人们发现的系外行星超过了500颗,但都是一些非常巨大且很难想象上面会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就在这时,用于搜寻系外行星的美国宇航局(NASA)的天文卫星"开普勒"登上了舞台。在16个月的观测中,它竟然发现了2321个疑似行星的候选天体,也即"行星候选体"。更让人惊叹的是,其中还有很多颗是像地球一样由岩石构成的小型"岩石行星"。那么,其中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存在吗?这里面说的"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是指"围绕着类似太阳这样的恒  相似文献   

11.
晨风 《前沿科学》2011,5(4):92-93
科学家们近日研究发现了一颗迄今在环境条件上和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不禁让人们对于那里是否存在生命充满期待。这颗系外行星位于天秤座,距离地球约198万亿公里(约合20光年),名为Gliese 581g。其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围绕其中央母恒星的运行距离不近也远,恰好位于所谓的"宜居带"当中。"宜居带"是指距离某一恒星的距离恰好允许其表面温  相似文献   

12.
来自NASA开普勒计划的大量研究结果,让忙于在银河系中寻找围绕着恒星运转的行星的天文学家们欣喜若狂。有些恒星的轨道上可以运行几个行星,这一发现推进了在母恒星的适居区内寻找类地球行星的探索。开普勒是一个太空观测站,它以17世纪的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的名字命名,约翰尼斯开普勒发现了太阳系中支配行星运动的定律。这一航天器在围绕太阳的轨道上追踪着地球运行。与每96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的  相似文献   

13.
[科技日报]据《自然》杂志网站12月20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首次发现了两颗与地球大小近似的行星,这也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发现的最小类地行星。这一发现可谓是"开普勒计划"重要的里程碑之一。美国航天局12月20日公布的名为"开普勒-20e"(左一)和"开普勒-20f"(右一)的两颗行星与地球(右二)和金星比较的假想图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科技》2011,(34):75-75
[科技日报]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12月5日报道,美国开普勒望远镜研究团队的天文学家们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的开普勒科学会议上表示,他们使用开普勒望远镜,在一个类日恒星的宜居带(能为生命提供最好的生存环境)内发现了迄今探测到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2013,(2):44-45
到目前为止,对系外行星的探测,依托的是各种观测技术的进步,而探测精度要提高到能够发现类地行星的程度,现在其实也只差一步了。能够测量行星直径的"凌星法"开普勒卫星发现行星的方法就是"凌星法",即观测行星在恒星前面通过(凌星)的时候产生的现象(食)。实际上,当恒星的光被行星遮挡的时候,并不会像右下图中那样观测到一个行星的影子。因为太阳以外的恒星从地球上看来都是一个"点光源"。因此当发生"食"的时候,也只是看到恒星的光变弱了而已(消光)。只要知道了消光率,就知道了恒星被行星所遮挡的比例是多少,再根据恒星的大小,就能进一步求出行星直径。凌星法的好处是,利用宽场望远镜,一次就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由美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近日通过对"凯克"望远镜和英澳电波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在邻近两个类日恒星系统中存在四颗类地行星,其中两颗被称为"超级地球"。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将为人类寻找可居住行星提供重要线索,人类在未来几年内发现可居住行星的希望将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世界》2013,(2):30-31
在寻找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时,应该观测什么目标才好呢?对观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行星系统中心的恒星,也就是"主星"。太阳属于"G型星",开普勒卫星主要观测的对象,也是这一类型的恒星。根据现有的观测结果,在银河系的全部恒星中,G型星大约占8%。银河系内大约有1000亿颗恒星,也就是说,大约有80亿颗G型星存在。G型星的寿命大约是100亿年。地球上的生命诞生,发生在太阳和地球形成的约10亿年后。所以,G型星的寿命足够支撑其绕转行星(如果有的话)的生命产生和进化。作为类地行星的主星,如果该恒星远比太阳明亮的话,就会有问题了。越是明亮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世界》2013,(2):40-41
右图为现在与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开普勒22b"的想象图。这颗行星比起34~35页中介绍的两颗炙热行星开普勒20e/f来要舒适得多。它处于可居住带中,估计地表温度在20℃左右。假如行星的表面有水存在的话,那里也可能有海洋存在,也许就会有生命。开普勒22b的主星"开普勒22"和太阳一样也是G型星,光度稍微弱于太阳。开普勒22b离主星的距离也要比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近一些。因此,与炙热的开普勒20e和开普勒20f相比,它的环境应该像地球一样的舒适。但是,开普勒22b也有和地球不同的地方。在这颗行星表面上可能只有水而没有陆地,完全被海水覆盖。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开普勒22b的体积庞大。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世界》2013,(2):34-35
下图中所画的是2011年1 2月首次报告的两颗行星的想象图,它们的尺度和地球基本相当。系外新星"开普勒20f(右页图)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03倍,几乎和地球相同。"开普勒20e".(左页图)约为地球的0.87倍。据估计,两者都是岩石型行星。这两颗行星的发现意味着,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终于有能力探测地球尺度的小型行星了。  相似文献   

20.
科学触角     
《科学世界》2012,(5):12-13
发现宇宙诞生之初的古老行星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围绕一颗距离地球375光年的恒星运行的两颗巨大行星,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行星系统。这颗恒星(编号HIP11952)和两颗行星的年龄有128亿岁,很可能是在宇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