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纯 《科技信息》2007,(7):188-189
音乐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首先是通过情感的表现,它长于以情动人,以美育人。而音乐情感的表现则是由音乐中的多种要素所决定,且每一种表现的细微变化的目的,就是要把那音乐结构中的美感以及乐曲的意义彻底表达出来。本文试图从分析理解作品及作品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旋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其对音乐情感表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温丹红 《科技信息》2014,(8):188+195
音乐的直观表现就是对声音的有效处理,在歌唱中速度多元化为节奏、节拍、响度(力度、音强)、曲式结构,这种变化直接影响着歌曲的演唱风格。对速度在歌曲演唱中的调控,不仅有助于合理控制歌唱速度,利于音乐的有效表达,而且对歌唱者情感意蕴的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与绘画、建筑、舞蹈等是有区别的,音乐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声响来表现内容的。音乐声响对感觉器官的刺激引起其他器官的感觉称为“联觉”。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音的高低、音的强弱、音的长短与乐曲表现的内容、情感都有联觉体验。  相似文献   

4.
宋颐清 《科技信息》2009,(36):I0252-I0252
风箱是手风琴的心脏,它的运用技术是手风琴演奏中的重要技术,风箱技术的运用好坏直接对乐曲的音色、音量、力度等表现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技术环节在表现音乐感情、体现演奏者音乐感觉和修养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音乐表现要素是音乐表达其审美思想和内容的基本手段,特别是对于音乐基础较差的一般大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音色、速度力度、节奏节拍和旋律等音乐基本的表现要素及其丰富的表现力,并将其与所表现的美感、情感及内容之间联系起来,才能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音乐推荐系统中音乐情感分析方法很难满足用户情感需求的问题,提出音乐内涵空间方法分析音乐情感。该方法选取音乐力度、速度、音强等表现要素,基于两极尺度的语义,构建音乐内涵空间。通过音乐内涵空间表示音乐情感,减少了音频特征客观水平与主观情感范围之间的差距,解决了情感标签标注音乐中由于用户情感经历不同造成的对音乐情感标注的主观差异性问题。在10 672条音乐评价数据集上,采用Kendall’s tau距离进行有效性验证,与基于情感标签推荐相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音乐内涵空间推荐音乐能较好地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去创造生活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充分体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题作用。从而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自身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8.
吕腾 《科技信息》2013,(35):217-217
语境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有二:一在,略读初读阶段,预测推断文章的内容主旨;二在,精读阶段,表现在对关键语句的深入理解上。针对语境的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析如何指导学生捕捉和利用文章的语境"线索"对文章内容、意义等进行预测推断,入乎内,去领悟作品的深刻意蕴与表现力度;出乎外,去探求阅读的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吴琼 《长沙大学学报》2011,25(6):114-116
通过以《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将军令》、《浔阳琵琶》、《平沙落雁》等乐曲为例,探究"逆分型节奏"和"渐变结构原则"在琵琶传统乐曲序部中的运用,使音乐在板式的连接上不再是机械的重复,带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同时,又由于这些乐曲序部的右手指法、音区、音高、力度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即使运用了同一种节奏型、同一种速度原则,也会准确地表现不同的乐思,体现了"同中存异"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彭婷 《科技咨询导报》2009,(19):243-243
二胡演奏中,力度的控制尤为重要,而腰部作为人体总重心,上下沟通之枢纽,左右转换之中轴,将决定出力之根本,协调人整个身体的运动。因此,把握好腰部力度,对演奏者音乐的表现大有帮助。通过对力度的控制,演奏者可以适时获取“强而不躁,弱而不虚”的力量表达各种音乐语言。力度调控适度,不仅能调动演奏者自身的情感,还能激发听众的感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1.
任婷婷  刘建 《科技资讯》2010,(15):217-217,21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地,在古老文化的深厚底蕴衬托下,素有"歌舞之国"和"民间文化之国"的美誉。将民族音乐与健美操相结合表现出健美操的特点,不仅使健美操有声有色,而且使我国的民族音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增强了健美操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钢琴这种西洋乐器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其演奏技法和作品创作都已达到至臻纯熟的状态。文章以藏族民间歌舞音乐中的“母、子”曲体结构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将藏族民间歌舞音乐演奏技法与钢琴的演奏和创作完美的结合,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打造以西藏民间音乐为素材的钢琴作品,发掘民间音乐元素,并运用于钢琴演奏,使钢琴这架西洋乐器在演奏藏族音乐旋律上更有特色。  相似文献   

13.
力量素质是各项运动项目的基础,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备条件.为了更好地提高力量素质训练效果,我院田径代表队用音乐和力量相结合的训练方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队员的力量素质和专项运动成绩都有大幅度提高,同时减少了运动损伤.是值得进一步实验和探讨的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钢琴演奏中音乐与技术之间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既有矛盾性,也有统一性;既有从属关系,也存在相互转化。处理好这些关系,可达到正确认识和处理音乐中艺术表演与表演技巧关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日趋深入到各类学科当中。音乐美学作为音乐理论的基础学科,对音乐表演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音乐表演者的音乐美学观直接在自己的音乐演奏中反馈给听众,无论从演奏技巧、情感表现,还是其个人风格和对作品的理解与处理,都能感受到演奏者对音乐美学知识的运用。现代音乐美学在不断构建和发展的同时,也为音乐表演实践的发展和创新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丽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纳西人喜文嗜乐的风俗,将纳西古乐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并使之成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从纳西大研古乐会文化均商业发展现象看,要减少演出场次,深入民间挖掘、整理、抢救更多的宝贵曲日及后备成员。守住纳西古乐的独特性,并通过交流和传播不断地加以弘扬。  相似文献   

17.
《水的嬉戏》是拉威尔早期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是拉威尔钢琴音乐风格形成过程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自称之为“一切创新的起源”。这是一首音画式的描述性作品,拉威尔运用了各种音型织体来描述“水”的形象。笔者主要对作品演奏技术与弹奏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通过总结表现音乐所需要的技巧和归纳演奏这首作品的要点和难点,展现这首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给演奏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钢琴伴奏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在声乐伴奏中,它是配合歌唱成功的完成声乐作品的关键,本文分析、阐述、说明了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网络音乐传播的特点及其发展,作者认为网络音乐传播不仅促使音乐创作理念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且也为音乐表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手段、给音乐欣赏者展现了革新鼎故的机遇和挑战、导致音乐审美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歌唱是集音乐、声乐技巧和形体表演等诸多因素为一体,以表达作品思想内涵的综合艺术形式。就声乐教学中作品的艺术表现要素——文学内涵与意境,风格与韵味,声与情,作品分析与处理,舞台表演与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