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新疆北部奥陶—志留系岩石组合的古构造、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准噶尔盆地周边地区存在着几乎连续分布的早古生代造山带,这个事实有可能改变历来只强调北疆晚古生代造山作用的传统认识。震旦纪是准噶尔及其相邻古陆裂解的开始阶段,经寒武纪至早奥陶世,古洋已发展到最大规模。在区域性古陆裂解和伸展的背景下,推测准噶尔古陆经常位于海平面以下。晚奥陶世北疆的古洋开始收缩,古陆缘区转化成活动陆缘,准噶尔古陆先后与伊犁古陆和西伯利亚古陆汇聚撞造山,在这两条早古生代造山带的近准噶尔古陆一侧,可能发育晚奥陶世至早、中志留世的弧前或弧后盆地和前陆拗陷。  相似文献   

2.
利用野外地质剖面、关键钻井剖面和区域地质资料,在地层划分对比和构造格局研究基础上,运用沉积相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东北地区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将早二叠世分为阿瑟尔期-亚丁斯克期、空谷期两个编图单元进行岩相古地理编图,恢复了东北地区早二叠世的岩相古地理面貌。研究表明,早二叠世东北地区主要发育半深海沉积体系、浅海陆棚沉积体系、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无障壁海岸沉积体系、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及河流沉积体系;阿瑟尔期-亚丁斯克期存在漠河古陆、松辽古陆、佳木斯古陆及华北北缘高地四个古陆,物源区碎屑物质供应充分,研究区为浅海、海陆交互及河流沉积区,周边古陆的格局;至空谷期,松辽古陆消失,研究区为浅海-半深海沉积,周边古陆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黔中隆起”的结果形成了“黔中古陆”、“黔北古陆”,也形成“川东南古陆”,这些都是上扬子古陆的组成部份。只不过黔中地区地壳上升的幅度要大些。为什么“黔中古陆”地壳上升的幅度比“黔北古陆”以至“川东南古陆”上升的幅度要大一些呢?这主要是湘黔古断裂的关系(廖士范,1989)。这条古断裂呈南西西——北东东方向分布,西端清远地区是早石炭世的古风化壳铝土矿直接覆盖在中寒武世高台组或中上统娄山关  相似文献   

4.
曼洞断裂带位于上扬子古陆块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的都匀滑脱褶皱带,断裂带倾向SE,倾角45~65°,由一系列逆冲断层组成。其形成的时间较慢长,形成条件受多次构造运动控制。初步分析曼洞断裂带与成矿区带的关系及其对矿床成矿系列和分布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大陆漂移与有花植物区系的发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依据大陆漂移的理论,探讨了华夏、澳洲、南美、非洲、北美、热带亚洲及印度等古陆和陆块,在中生代各个时期的古气候和地质变迁的生态环境.同时,分别讨论了各个古陆和陆块的有花植物区系的特点,着重分析了它们的植物区系的总量,组成分子,具有哪些邃古性的成分,有多少木兰目、番荔支目、毛茛目、金缕梅目及葇荑花序类的代表.然后分别讨论了各个古陆或陆块与华夏植物区系的关系.以澳洲为例,它和南极古陆在晚侏罗纪即已脱离了贡瓦纳古陆的主体,竟拥有40%的有花植物属是和华夏植物区系共有的.依次的亲缘关系为印度、热带亚洲、北美、南美及非洲古陆,它们都与华夏植物区系具有很多共有的属.从而推论有花植物是在中生代初期的三迭纪或侏罗纪,就已经在统一的联合古陆(Pangaea)存在着.文章列举了化石及现代植物作为佐证.随着大陆飘移,统一发生的有花植物在各古陆继续发展下去.文章最后提到华夏古陆具有最多而且最古老的有花植物,它们只能是当地起源的.而其他各个古陆或陆块在整个中生代分别处于冰川、海侵及干旱的条件,很难成为原始有花植物的发源地,只有华夏古陆在古生代末期及整个中古代都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在这里有可能是原始的种子植物及有花植物起源的摇篮.  相似文献   

6.
三清山为历史悠久的道教圣地,新辟的省级风景区。约计有种子植物151科,547属,1182种,其中江西省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67种。热带分布属占43.3%,温带分布属占53.6%,中国特有属占3.1%,其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在区系分区上三清山属华东地区,它与华中地区的关系最密切,其次为华南,而与华北和东北的关系最疏远。笔者认为;起源于江南古陆的黄山——庐山植物区系和起源于华夏古陆的闽北——浙南植物系区之间难以划出明确的分界线,两地的区系是逐渐过渡的,而位于两区之间的三清山起着两地区系成分相互扩散桥梁作用,上饶——金衢盆地并不成为两地区系成分相互扩散的屏障。  相似文献   

7.
一、原始的鄂尔多斯古陆由地质资料证实,鄂尔多斯曾是地球初期最原始的陆块之一。古地理学家称它为“鄂尔多斯古陆”。长期以来,地质学家经不断地探测、研究认为,在现代鄂尔多斯高原的基底,隐伏着一  相似文献   

8.
文章详细描述了南盘江盆地中三叠统浊积岩的特征。并根据其矿物、化学成分的判别分析结果,认为浊积岩的物源为越北古陆和江南古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为被动边缘盆地。  相似文献   

9.
江西三清山(玉京峰)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三清山为历史悠久的道教圣地,新辟的省级风景区.约计有种子植物151科,547属,1182种,其中江西省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67种.热带分布属占43.3%,温带分布属占53.6%,中国特有属占3.1%,其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在区系分区上三清山属华东地区,它与华中地区的关系最密切,其次为华南,而与华北和东北的关系最疏远.笔者认为;起源于江南古陆的黄山——庐山植物区系和起源于华夏古陆的闽北——浙南植物系区之间难以划出明确的分界线,两地的区系是逐渐过渡的,而位于两区之间的三清山起着两地区系成分相互扩散桥梁作用,上饶——金衢盆地并不成为两地区系成分相互扩散的屏障.  相似文献   

10.
再论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   总被引:48,自引:4,他引:48  
在古生代时期,中国古陆上存在着由于海侵所分割的化夏,康滇,扬子,华北,松江,塔里木,唐古拉,广西,北越等陆块,它们的北面有准噶尔大兴安地槽,西部有昌都地槽和藏南地槽,中生代之后,燕山运动和印度支那运动相继出现,海水从华夏等古陆之间退出,形成了联成一体的华夏古陆,自泥盆纪以来,在华夏各古陆出现了11群的种子蕨,组成了古生代的华夏植物区系。自泥盆纪以来,在华夏各古陆出现了11群的种子蕨,组成了古生代的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碎屑岩物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碎屑岩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为确定该区二叠系的物源方向,探索沉积体系和天然气储层的分布规律,从盆地周缘古陆特征、岩石类型、构造属性、石英阴极发光特征、岩屑类型、重矿物组合、古流向及地球化学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碎屑岩进行了源区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二叠系物源分别来自北东、北西和南部三个方向,即阴山古陆东部的太仆寺旗-集宁地区、阴山古陆中部的渣尔泰山-乌拉山地区及东秦岭古陆。沉积体系的分布受源区控制,储集砂体主要分布在坪桥-安塞地区、绥德-清涧-子长-延长-延安地区及富县-宜川一带。  相似文献   

12.
阿拉善北部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岩带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北古陆和塔里木古陆是构成中国大陆的重要陆块,关于它们的界线和关系的研究是个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本文提出,在内蒙古阿拉善北部新近发现的恩格尔乌苏蛇绿混杂岩带(NOMZ)是华北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的缝合线。  相似文献   

13.
华北和扬子古陆块中新元古代聚合、伸展事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地质比较研究表明 ,华北和扬子古陆块均具有在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初 (1 1 0 0~ 80 0Ma)陆块聚合及在新元古代 (80 0±Ma)伸展裂解的地质记录 ,并与全球 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的事件相一致 ,但据华北和扬子古陆基底形成的显著差异性 ,以及显生宙陆块漂移、旋转的构造作用推测 ,前震旦纪两古陆块可能不相邻接  相似文献   

14.
奥陶纪为我国地史上最大的海侵期,其海陆分布的大致轮廓,特别是在早期基本上和晚寒武世的相似,表现了明显的继承性。较大的变化发生在中、晚奥陶世逐渐形成的大规模海退过程中,以致在北方出现了广阔的华北大陆,在西南有滇黔桂古陆的隆起。在整个奥陶纪作为古地理的正单元而长期高出海面的古陆,在我国北方有内蒙古陆、东北古陆、辽胶古陆、熊耳——伏牛古陆和淮阳古陆。在南方主要有华夏古陆和台湾古陆(它们向南延伸与可能存在于中国南海一带的古陆相接)、康滇古陆、阿坝古陆和江南列岛。接受沉积的古地理负单元包括海盆和海槽,前者主要有华北海、扬子海,喜马拉雅海和塔里木海,可能还有藏北海,后者则有内蒙——兴安海槽、天山海槽、祁连海槽、秦岭海槽、昆仑海槽、藏东——滇西海槽和华南海槽。根据古地理环境和古构造性质的不同,中国奥陶纪沉积可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稳定沉积类型与不稳定沉积类型。前者可据岩相特征分为均一相型(如华北海内呈均一分布的碳酸盐沉积)和由碳酸盐岩、砂岩、页岩交互成层的混合相型沉积(如见于扬子海的沉积)。后者可视岩系中火山岩的发育与否而分为优地槽型与冒地槽型沉积。如祁连山海槽、天山海槽、内蒙——兴安海槽、昆仑海槽和秦岭海槽西段都有广泛发育的火山岩,属于优地槽型。华南海槽、藏东滇西海槽和秦岭海槽东段则不见火山岩产出,属于冒地槽型沉积。有些地区,如鄂尔多斯西缘及江南列岛地区,其沉积特征介于上述两种基本类型之间,可称为过渡型沉积(见图Ⅱ、Ⅲ)。中国奥陶系各种不同沉积型相的分布,概略地表明在图Ⅰ中了。从图中优地槽型沉积的分布看来、中国奥陶纪明显地存在着三个火山活动带,它们分别与天山——内蒙兴安海槽、祁连山海槽和昆仑——西秦岭海槽相吻合。至于如何运用板块构造模式阐明其固有的机理和发展过程,则尚待进一步的工作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陆源碎屑沉积源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砂岩类型、岩屑类型和重矿物组合类型的分布及其变化研究 ,将整个盆地进行了分区。这些分区之间具有相似性和继承性 ,同时与砂体展布和古流向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整个盆地在中、早二叠世可分为五个沉积体系 : .神木 -绥德三角洲体系 ; .乌审旗 -靖边三角洲沉积体系 ; .乌海 -银川三角洲沉积体系 ; .平凉 -环县三角洲沉积体系 ; .铜川 -韩城三角洲沉积体系 ,它包括 2~ 3个小的湖泊三角洲沉积体。它们的源区分别是北部的阴山古陆、西北缘的阿拉善古陆、南部的祁连 -秦岭古陆及西南部的六盘山古陆。因此 ,陆源碎屑沉积物具有多物源供给是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的一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对《吕氏春秋新校释》所释《大乐》篇之"两仪"提出质疑,并表达己见,进而强调一种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文献的态度。首先,"两仪"指天地物质形态之容貌,《大乐》不言"天地"而言"两仪",是要将"两仪"之"两"与"太一"之"一"相对。"一"在万物造化时指"太一",而"一"又可以为用,以"一"为用时其义指"不易",则"一"象征不变,而与"一"相对之"两"象征变。《大乐》所言"一也者制令,两也者从听"可在郑玄论"易"之三名中得到深刻解释。其次,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文献,欲正确理解其内容尤其是理解起来有歧义的内容,则应对文本内容做逐字、逐词、逐句的考证、分析,以此为基础方能对文本作出合乎历史的正确解读。  相似文献   

17.
夹皮沟主剪切带基本地质特征及资源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皮沟主剪切带位于太古宙中朝古陆板块与元古宙蒙古海板块之间的缝合线上,受北西向的富尔河—古洞河岩石圈断裂带控制。金矿床多数产在主剪切带中,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杂岩体多为深熔花岗岩浆产物,容矿构造往往为韧性剪切带或脆性构造破碎带内的片理化带。金矿床为少硫化物石英脉型。该带具有优异的成矿条件,是吉林省金矿主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野外地质剖面、关键钻井剖面和区域地质资料,在地层划分对比和构造格局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东北地区中二叠世的构造岩相古地理面貌,将中二叠世作为一个单元进行岩相古地理编图,恢复了东北地区中二叠世的岩相古地理特征。研究表明,中二叠世东北地区主要发育深海-半深海沉积体系、浅海陆棚沉积体系、台地沉积体系、障壁海岸沉积体系以及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早二叠世空谷期漠河古陆、佳木斯古陆和华北北缘高地在中二叠世依旧存在,研究区呈主体浅海-半深海沉积,周边古陆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广西大乐铜多金属矿区位于大瑶山西侧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北段,属典型的后期改造交代—充填型热液矿床。在对矿区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区矿化体形成分布受"层+构"双重因素控矿模式制约。根据其控矿特征利用EH4电磁测深技术对其进行地球物理勘探,在显著的物性差异条件下,综合矿区地质情况和物探异常特征圈定异常区14个,为下一步深部找矿方向和深部验证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同时深部异常分布特点为提出的控矿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第8段是天然气主力产层。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盆地边缘露头剖面、全盆地近900口钻井数据为基础,采用古流向分析、重矿物统计分析、岩性分析、剖面结构分析等方法,对盒8段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研究,重新确立了盒8段的沉积特征和河流相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盒8段沉积时受南北2个古陆所发育的冲积水系控制,发育河流相沉积,河流南北沟通,并向东流入湖泊。该汇水湖泊位于山西多宁-河津-韩城以东的地区,并非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境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