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定量分析不同海拔梯度上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天然群落的结构特征,采用物种丰富度R、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对马尾松天然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测定,并对群落垂直结构、主要优势种重要值、群落生活型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马尾松天然群落有植物11 746株,分属51科97属116种,物种随海拔梯度上升而增加.其中,中海拔梯度(Ⅱ、Ⅲ)的物种多样性最丰富,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在低海拔梯度和高海拔梯度中均有分布;(2)随海拔梯度上升,4个海拔梯度乔木层主要优势种的种类依次为5种、13种、6种、8种.其中每个海拔梯度中均有马尾松分布,其重要值随海拔梯度上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趋势;(3)随海拔梯度上升,群落物种丰富度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上升呈线性增长;(4)群落树高随海拔梯度上升而增高,其中群落平均树高多在9 m以上,主要分布在5~10 m区间.(5)群落中落叶型植物多于常绿型.随海拔梯度上升,落叶乔木呈"下降-上升"趋势,常绿乔木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常绿灌木呈上升趋势,落叶灌木呈"下降-上升"趋势.海拔梯度的变化使马尾松天然群落的结构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这为马尾松天然林的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提供了指导意义,也为揭示此类森林群落结构特征变化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双孢线虫草Ophiocordyceps bispora是线虫草属Ophiocordyceps古老的物种.非生物因子与微生物对其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5组双孢线虫草样本进行ITS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区域测序,以比较不同海拔梯度和光照强度下真菌多样性、丰富度和群落结构.测序共得到445个OTUs,经鉴定共有3门、13纲、41目、69科、66属和257种真菌物种.其中子囊菌门为优势门,线虫草属为优势属. α多样性指数与海拔梯度相关性分析发现,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与海拔梯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光照强度、植被类型和人为活动可能是影响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真菌群落和海拔梯度相关性分析表明,其中14个属与海拔梯度呈正相关.同时,Anosim分析发现双孢线虫草真菌群落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双孢线虫草蕴藏着丰富的真菌资源,海拔对其群落结构具有一定影响,但对其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较小,推测光照强度、人为活动和植被类型可能是影响其真菌群落结构、丰富度以及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素.该研...  相似文献   

3.
基于沿海拔梯度设置的12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分析星斗山花板溪流域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有样地中DBH≥1 cm的木本植物共82种995株,隶属于36科63属,其中常绿树种33种449株,落叶树种49种546株,针叶树种仅5种57株.随着海拔升高,植被型由温性针阔叶混交林过渡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5个α多样性指数均在海拔1000~1200m范围达最大值,随后整体随海拔升高逐渐下降.β多样性指数沿海拔上升整体呈下降趋势,各群落的物种组成沿环境梯度的替代速率逐渐降低.各海拔梯度间的Jaccard群落相似性均呈中度不相似或极不相似.  相似文献   

4.
雾灵山东大石沟核桃楸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雾灵山东大石沟核桃楸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间相关性及群落内物种类型做了调查.结果表明:(1)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51科80属94种;(2)群落整体郁闭度较高,草本层植被较为丰富;(3)群落物种数随海拔升高先减小后增加;多样性随海拔变化明显,海拔越高,物种多样性越小,海拔差越小,群落种类组成越相似;(4)群落内植物分布主要以温带为主.  相似文献   

5.
该文选择五台山4个海拔梯度(2 200 m、2 250 m、2 300 m、2 350 m)的林线森林斑块为样地,对其林下的草本层和表层土壤(0~10 cm)进行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研究,运用指数、单因素方差分析、PERMANOVA分析、PCoA排序以及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秩相关进行分析.主要结果有:(i)在林线森林斑块内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在样地间差异不显著,但草本群落差异性显著受海拔梯度的影响.海拔2 350 m和2 300 m的2个样地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最小且群落相似性最小,海拔2 300~2 350 m引起了草本群落较大的变化.而海拔2 250 m和2 200 m的2个样地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最大,且群落相似性中等.推测海拔2 200~2 250 m的变化引起了物种地位的变化;(ii)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表层土壤pH值、全氮、全磷和全硫在不同海拔的林线森林斑块内呈显著变化,秩和检验结果表明有机碳在海拔梯度间变化不显著,全氮、全硫和有机碳的变化随海拔升高而增大;(iii)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秩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全氮、全硫、全磷和有机碳呈显著负相关,全氮、全硫、全磷和有机碳之间大多数呈显著正相关,这些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的相关性不显著.研究发现:在林线森林斑块内草本群落的海拔间变异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显著,受海拔影响显著但变化趋势波动性较大,这可能与放牧和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有关,需设置更严格的控制实验来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伏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与植物功能群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对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及植物功能群随海拔梯度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有效氮、速效钾及有效磷含量随着海拔的变化趋势和植物功能群组成变化趋势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在乌金山适合地段沿海拔梯度设置11个样地,采用数量分类,对乌金山植物群落类型、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群落依次为油松林、侧柏林、油松侧柏混交林、油松山桃山杏混交林、白皮松林、油松白皮松混交林.(2)11个样地中共调查到乔木13种,灌木16种,草本31种.(3)物种丰富度成明显的单峰分布格局,最大的丰富度出现在中海拔群落中.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4)沿海拔梯度森林群落的最大树高、最大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等群落结构均呈单峰分布格局.(5)α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变化趋势与物种丰富度相似,但没后者明显.β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而有所降低,在低海拔较高.(6)在调查的海拔范围内,海拔梯度是影响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子,坡度坡向为次要因子,海拔比坡度坡向对群落的结构特征、物种丰富度以及(α、β)多样性的影响更大,而在局部尺度上,人为干扰以及小地形导致的生境异质性对群落物种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红枫湖水库消落带植物物种组成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红枫湖土质缓坡消落带、岩质岸坡消落带和河口型消落带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特征以及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共统计105种草本植物,隶属42科92属,菊科和禾本科居多,物种数随着海拔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土质缓坡消落带、岩质岸坡消落带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随高程变化呈一定的时空异质性,河口型消落带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沿入湖口至河流上段差异性不显著.消落带植物物种组成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来自于高程梯度造成的水淹强度及不同消落带微生境的差异,可见,消落带植物群落分布受海拔、地形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野外样方调查数据,以物种丰富度、α多样性指数和β多样性指数为测度指标,分析了辽东丘陵地区相对高差为867 m的中山山地——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垂直梯度变化规律比较复杂,但总体呈现出了在中海拔地段物种丰富度谷、峰值连续出现的分布格局; (2)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海拔667-1 267 m森林群落分布段内,随着海拔的升高呈波浪状起伏,其值在1.37-2.07间变动; 在海拔1 267-1 347 m灌丛、草甸群落分布段内,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大幅度增加态势,至海拔1 347 m处达最大值3.95.Si mpson指数在海拔667-1 267 m间,随着海拔的升高其值在0.98-0.99间起伏,没有明显变化; 在海拔1 267-1 347 m间,随着海拔的升高呈明显降低态势,至海拔1 347 m处达最小值0.85; (3)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的Jaccard指数的3个谷值分别反映了海拔767-867 m是落叶阔叶林向针阔混交林的过渡带,海拔1 067-1 167 m是暗针叶林向针阔混交林的过渡带,海拔1 317-1 347 m是灌丛群落向草甸群落的过渡带; 而Cody指数的2个峰值分别反映了海拔1 167-1 267 m是针阔混交林向落叶阔叶林的过渡带,海拔1 317-1 347 m是灌丛群落向草甸群落的过渡带.  相似文献   

10.
在信阳市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广泛入侵的区域设置20个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利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等数量生态学技术划分其群丛类型及功能群结构,并探讨功能群多样性与空心莲子草入侵态势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个样地群落可划分为3组群丛类型.分别为:空心莲子草+马唐群丛、空心莲子草+稻稗群丛和空心莲子草+麦冬+婆婆纳群丛.群落中的78种植物可划分为3组功能群,分别为:禾本科功能群、菊科功能群和其他类杂草功能群.随着群落中伴生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上升,空心莲子草入侵重要值显著下降.随着禾本科和菊科功能群物种数目的上升,群落的4个α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上升,且禾本科功能群对于多样性的提升作用高于菊科功能群.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于有限群的Lagrange定理的逆不成立,因此,n较大时要确定n次交代群An的所有子群或对An阶数的每一个正因数,确定是否存在这个阶数的子群是较困难的问题.文章通过对5-循环置换各次方幂的计算及其研究,构造出了A5的5个12阶子集,并证明了每一个子集都是A5的12阶子群,最后对A5的部分阶的子群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18.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