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甘薯育苗期烂床的原因及防止对策邓州市赵集乡王国勇杨佳英河南科技·适用技术·甘薯育苗期发生烂床是生产上的常见现象。烂床以后,轻则形成“箩圈秃”,不利于培育壮苗;重则薯块全部烂掉,造成苗原匮乏,影响大田移栽,减产减收。一、甘薯烂床的原因1.薯块生活力低。...  相似文献   

2.
<正> 油菜菌核病,俗称烂蔸、烂秆、霉秆等。在豫南造成的损失一般为10-15%,严重年份可达20%以上。个别地方甚至减产5成左右。据信阳地区观察,油菜菌核病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病,虽然以开花后期至结荚期发生最为严重,但早期预防对于控制病害的流行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必须及早动手,千方百计地做好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工作,并强调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多来年,信阳地区的经验是: 一、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早春油菜追施春肥,有利于油菜生长发育,促进油菜春发。但是要注意,不能偏施重施氮肥,尤其避免在苔花期过量施氮肥,应增施磷钾肥料,促进茎秆  相似文献   

3.
西瓜枯萎病及防治信阳地区农科所许国信阳地区植保站石鸿文西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萎蔫病、烂脚病等,是一种顽固的土传真菌性病害。据信阳地区调查,轻病田一般减产15-25%,重病田减产50-70%,甚至颗粒无收。幼苗发病,子叶与真叶褪色,子叶萎垂,根茎部变褐...  相似文献   

4.
<正> 近几年来,我区小麦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肥、水及种植密度的提高,小麦纹枯病明显上升,危害日趋严重。仅1990年全区发病面积达150.1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4.92%。一般田块病株率30~40%,严重田块80%以上,白穗率35.4%,损失小麦1450.7%万公斤,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上一种突出病害。一、病状小麦不同生育期,均能受到纹枯病菌的侵染,分别造成烂芽、病苗花苗、花秆烂茎、枯孕穗、枯白穗等症状。烂芽:小麦发芽时受病菌侵染,先是芽鞘变褐,继而烂芽枯死。病苗:麦苗长至3~4片叶时,先是基部第一张叶鞘出现淡褐色小斑点,扩大后蔓及全叶鞘,病斑中部呈死色,边缘褐色。叶鞘发病后,该叶的叶片先是叶尖,尔后全叶呈水渍状暗绿色,不久便失  相似文献   

5.
刘本洋 《河南科技》1991,(10):15-15
<正> 一、适时收获,防止受冻。甘薯收获必须在霜前完成,即在当地的平均气温降到14-15℃时为宜。过早减产,窖藏易造成“热烂”,过晚易冻。二、搞好旧窖消毒。方法有①铲除旧窖表土层,每立方米空间用抗菌素“401”或“402”30-40ml熏蒸消毒,或用硫磺5克放在碗里燃烧后封闭两天,再打开通气贮藏。②也可用市售甲醛配成50倍液,于窖壁  相似文献   

6.
<正> 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其病菌主要是禾谷镰刀菌。它的发生与发展与当地菌源积累数量、气象因素、农业措施相关。它主要发生在气候湿润多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北方大面积发生是历史上罕见的。有的地方多因不协调、工作失误,造成损失。小麦得病后,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地块病穗会超过90%,基本绝收。它不仅导致大面积减产,影响种子质量,降低出苗率,而且人畜食病麦后还易中毒。麦种带  相似文献   

7.
<正>引起番茄烂果的原因很多,应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才能够奏效。软腐病引起的烂果。一般在青果上发生。发病后果肉迅速腐烂,并带有臭味,极易脱落。病果于后形成白色僵果。于发病初期,每亩用50%代森铵150克,加水100公斤喷雾。  相似文献   

8.
秀玲 《河南科技》2008,(7):25-25
1、猪料。将香菇菌块或菌筒除去霉变、腐烂料,干燥粉碎后,以5%-6%的比例加入饲料中,混合后喂猪。饲喂加入菌糠饲料的猪,体重明显增长,抗病能力增强。还可采用棉籽壳栽培金针菇或猴头菇后的下脚料15%,玉米粉35%,三七糠28%,红薯干10%,贝壳粉3%,稻谷粉、鱼粉、菜籽饼粉各2%,豆饼粉3%的混合饲料再加入0.5%的食盐喂猪,猪日平均增重可达50克。  相似文献   

9.
<正>根结线虫寄生范围广,危害的植物有辣椒、芹菜、小白菜、菠菜、芋头、红薯、南瓜、黄瓜、丝瓜、冬瓜、西瓜、大豆、绿豆、四季豆、菜豆、棉花、芝麻、甘蔗、蓖麻及多种花卉等。它专门危害植物的根系,造成减产,一般在20%-30%。  相似文献   

10.
<正> 白粉虱是温室蔬菜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其食性复杂,可危害多种蔬菜,尤其在黄瓜、番茄、茄子上危害严重。白粉虱在危害的同时分泌大量蜜露污染叶片和果实,引起煤污病大发生,并能传播病毒病,造成减产和影响商品价值。 1. 烟熏法。密闭温室,每亩用10%瓜蚜烟剂0.5kg或22%敌敌畏烟剂0.3kg进行熏烟,半小时后打开风口,进行通风。  相似文献   

11.
<正> 红薯茎线虫病是红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也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该病于1937年由日本传入我国青岛李村农场,后传播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以及河南部分县份。近几年来,我省春薯区均有发病,尤以予西发病最重,发重区不仅导致春薯大量烂薯,而且造成夏薯的严重感病,有的烂薯率高达80%以上。其危害程度大大超过黑斑病,成为红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红薯茎线虫病源是一种寄生线虫,主要寄生在红薯的块根及茎内,能以卵、幼虫、成虫三种虫态同时  相似文献   

12.
<正> 菜豆细菌性疫病又叫火烧病,是菜豆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而且来势凶猛,发展快,严重时全叶干枯,似为火烧状。严重影响菜豆的产量和质量,一般减产20%—30%,重者减产 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 红枣,是中外驰名的滋补果品和重要的木本粮食。然而,在红枣生产中,至今还是沿用古老而原始的自然风晒干制方法,采收时,一旦连阴多雨便造成大批红枣浆烂,或丰产不丰收。如1979年,红枣采收期遇雨,年产红枣1000万斤的新郑县只收购到300万斤,其中浆烂枣140万斤,占总收购量的48%。社会产量烂掉70%以上,经济损失很大。另外,红枣在风晒过程中,蝇、虫、杂菌等污染严重,很不卫生。且每天早上摊、晚上  相似文献   

14.
<正> 南阳地区属大豆的适生区。全区大豆常年播种面积为150—180万亩,占秋粮总播面积的15—20%和秋粮总产量的12%,对本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气候、品种等方面的原因,大豆紫斑病粒严重地影响了大豆的品质和产量。调查表明,紫斑粒达20—30%,大豆减产8—10%;达30—50%,减产10—15%;达50%以上,减产30—50%。近两年来,我们对大豆紫斑粒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为进一步引进繁育良种及科学管理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 干热风是影响我县小麦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小麦感受干热风后,生理活动失调,碳水化合物合成量降低,灌浆速度减缓,甚至青干枯死。我县近两年小麦播种面积达一百二十万亩以上,按轻型干热风造成小麦减产百分之十计算,要损失小麦六千万斤,按重型干热风使小麦减产二至三成计算,全县要损失小麦一亿二千万斤以上。为了正确预测干热风的发生,早作预  相似文献   

16.
<正> 莲藕腐败病是莲藕的重要病害,俗称莲瘟,分布较广,危害严重。该病主要发生在地下茎部,药剂难以直接到达,防治起来很困难,是莲藕生产上的一大顽症,一般减产在30%在若,严重田块减产60%左右。  相似文献   

17.
褚福侠 《河南科技》2004,(12):18-18
发病症状。根癌病主要发生在根茎部,有时也散生于侧根和支根上。根癌初生时为乳白色,光滑柔软,以后渐变为褐色到深褐色.质地变硬,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小的仅表现为皮层突起一点,大的如鸡蛋,形状不规则。受害病株,发育受阻,叶片变小、变黄,植株矮小,果实变小,产量下降。大田调查,一般发病株率为5%-10.5%,严重地块发病株率为34.4%,一般造成减产10%左右,较重的地块减产3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糠醛为原料合成一种新香料—糠酸乙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糠酸乙酯是一种新香料。以糠醛为原料,经氧化、酯化即得糠酸乙酯。本实验对酯化反应的条件进行优选,酯产率可达65%。  相似文献   

19.
美洲斑潜蝇药剂防治技术河南省植保植检站吕国强史绪浩赵洪勋赵瑞祥丁发青樊付生美洲斑潜蝇是近几年新传入我省的检疫性、毁灭性害虫,可为害各种蔬菜。一般造成减产10-20%,大发生年份损失40%以上。为筛选防治美洲斑潜蝇的有效药剂及合适用量,我们进行了不同化...  相似文献   

20.
1.秧盘中的水分过多,带烂播种,影响出苗.有的农户在秧盘育苗中,水浇得过多,湿度太大,覆土后出现返潮,导致盖膜后薄膜和盖籽土粘在一起,造成闷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