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访谈等方法,对江苏省12所高校的900名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当前我省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现状,并针对调查现状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加强大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建立一些适应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的俱乐部,进一步完善余暇体育的组织形式;加强学校有关部门对课外体育活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并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余暇体育中的作用,是推进我省高校余暇体育更好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大连地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普及与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大连地区15所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进行调查,分析体育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浅论高校体育俱乐部课程模式的教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鑫 《科技信息》2010,(5):145-145
本文文献资料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高校体育俱乐部课程模式的内涵及特点进行论述,从而认为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俱乐部课程模式必将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选择。  相似文献   

4.
刘方萍 《科技资讯》2012,(7):206-206
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我国部分高校开始采用"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为了了解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发展现状,掌握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具体情况。通过对江西师范大学体育俱乐部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概念、体育教学俱乐部与传统体育教学绩效比较、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存在的问题及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发展等4方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提出研究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福霞 《科技信息》2010,(30):I0263-I0263
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发展,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大学生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兴起,给了体育教学一个新的组织形式和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甘肃省8所高校的俱乐部教学模式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其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研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该研究旨在促进甘肃省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和改善大学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性质,认为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性质的划分要在对其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其次,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系,具体讨论了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再次,探讨了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机制,建议采用"非营利性(no-profit)俱乐部制度".最后,探讨了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最终发展目标,认为高校体育俱乐部应该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相结合,为竞技体育院校化发展模式提供载体.  相似文献   

8.
鞠远志 《科技信息》2010,(34):I0250-I0250
本文通过将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置于自组织理论视野之下,以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工作有助于实现高校体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对高校体育俱乐部进行管理的启示,以期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江西省五所高校进行调查分析,针对目前高校组织体育俱乐部的现状,通过了解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态度、需求和行为,以及对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等资源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发展我国高校综合性体育俱乐部制度的设想与建议,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钟冬红  郭希 《科技信息》2008,(29):200-201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赣州市5所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俱乐部自身的物质条件、项目开设、活动形式以及管理制度等是影响大学生参与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主要因素,论文从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和发展模式等方面提出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对我国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扶植创建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现状,以及公益体育俱乐部对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高校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存在诸多优势,在高校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更有利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上质量、上层次、上台阶,应发挥其龙头作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建对高校体育改革将起到积极的推动的作用,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探索一条体育俱乐部与体育教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及专家访谈法对我国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概念、运行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基本现状,阐述了体育俱乐部开展的益处、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以及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国斌 《科技信息》2007,(34):259-260
俱乐部型体育课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较理想的体育教学模式,它的最大优越性在于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体育教育,使学生在接受体育时有选择权,使体育教学弹性化。目前全国有几所高校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了俱乐部型体育课教学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实施办法不尽相同,本文对俱乐部式教学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对其构成因素优化组合,使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及专家访谈法对我国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概念、运行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基本现状,阐述了体育俱乐部开展的益处、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以及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合肥市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通过对合肥市10所普通高校500名在职教师、学生展开调查,分析受访者对于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情况、认知态度以及存在意义三方面,旨在探寻当前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来推动合肥市乃至我国范围内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合肥市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过程中存在对体育俱乐部发展重视程度不足、健身设施老化、学生参与积极性较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全国大学生竞技体育主要项目为内容,对我省5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竞技体育爱好情况问卷调查,根据各高校体育负责人以及省教育厅体卫处提供的有关情况,对我省高校竞技体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我省高校竞技体育今后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体育俱乐部在全国各高校的全面展开与普及,推动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迅速发展,使体育俱乐部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与发展,丰富了高校体育现代化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高志 《科技信息》2012,(32):I0159-I0160
本文通过对高校俱乐部的建立与开展所具有的多种优越性进行讨论,分析了如何在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及其开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体育俱乐部在全国各高校的全面展开与普及,推动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迅速发展,使体育俱乐部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与发展,丰富了高校体育现代化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安铁军 《科技资讯》2011,(20):215-215
作为一种新教学模式,校园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改革的产物,然而由于发展不成熟,高校体育俱乐部存在着诸如内容设置不科学、锻炼计划不合理、选课系统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针对校园体育俱乐部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校园体育俱乐部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