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有机聚合物条波导的制备和光耦合仇琳琳应再生沈启舜戴培兴曹庄琪陈英礼(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200240)应杰朱子康刘燕刚黄德音(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化学系)有机聚合物作为制备有源和无源光器件的新型材料,因具有带宽、价格和加工工艺等方面的优势,将在光电通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三种有机电光聚合物体系:分散红(DR1)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掺杂型体系、DR1与聚酰亚胺(PI)掺杂型体系、DR1和PMMA侧链型体系。描述了用它们制备光波导的过程。用导波法表征聚合物波导薄膜的光学特性,并分析了它们在有机电光器件制备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主客体掺杂型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权体、分散红1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DR1/PMMA)体系为例,采用偏振反射技术研究了材料的电光效应,样品用旋涂法制备,并用恒压电晕充电法极化,讨论了电光效应产生的条件,研究了材料的特性和制备工艺对电光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主客体掺杂型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极体、分散红1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DR1/PMMA)体系为例,采用偏振反射技术研究材料的电光效应,样品用旋涂法制备,并用恒压电晕充电法极化,了电光效应产生的条件,研究了材料的特性和制备工艺对电光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智能调光膜是一种新型电光响应薄膜材料,通过将聚合物均匀分散于液晶材料中形成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作为其主体材料制备而成.其中液晶分子显示出优异的电光特性,而聚合物则提供良好的力学与加工性能,在大面积柔性显示、智能建材调光玻璃、智能交通、智能传感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合成方法;简要阐述了其电光响应性能的影响因素;概括说明了PDLC的典型应用-智能调光玻璃的生产技术;分析了PDLC薄膜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并且对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未来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介绍聚合物分散液晶的工作原理以及聚合物分散液晶织构,通过实验给出液晶含量对聚合物分散液晶的形貌和电光性能的影响。该实验与课题组科研前沿内容相结合,内容新颖,直接与当代光开关等应用高科技相结合,对培养学生兴趣,开阔视野、启发思维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维纳(O.Wiener)驻波实验,认为光子应分为电光子和磁光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讨论了电光子和磁光子,分析了磁光子在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它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智能变色伪装材料技术途径,采用光引发聚合物相分离的方法制备了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器件,研究了聚合物含量对PDLC器件微观形貌和电光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液晶盒厚对PDLC器件电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合物含量为40%,液晶盒厚为9.8 μm时,PDLC器件工作电压低、对比度高、性能稳定,对制备柔性变色智能伪...  相似文献   

9.
对Ⅲ-Ⅴ族电光晶体GaP和GaAs衬底上的共面波导(CPW)进行直接电光调制测量,得到GaP和GaAs的输入电压与电光调制输出的关系曲线,分析电光调制的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聚合物分散液晶全息光栅在1 550 nm红外通信波段的电光调制特性,定性分析了不同驱动电压和不同频率的调制电场在红外波段上对聚合物弥散液晶全息光栅衍射效率和透射效率的影响.通过电介质理论,解释了交变调制电场的频率会改变聚合物弥散液晶全息光栅的介电常数,从而对电光调制的效果产生影响;验证了聚合物弥散液晶全息光栅作为红外光通信掺铒光纤放大器增益均衡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杨斌  王磊  裴丽 《科技资讯》2006,(35):175-176
介绍了目前光纤通信中的电光调制器的原理、结构和应用.目前半导体调制器的研究日趋成熟,性能不断改善.微环型调制器和有机聚合物材料的调制器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为了聚合物分散液晶能应用于可柔性大面积显示,用表面沉积了ITO透明导电膜的PET塑料薄膜作为液晶盒的基板,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作了样品.分析了制作条件对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电光特性的影响,尤其是对饱和驱动电压和对比度的影响.通过样品电光特性的分析研究,寻找一种降低聚合物分散液晶饱和驱动电压,提高其对比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紫外光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制备聚合物稳定液晶调光器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来研究器件的不同厚度对聚合物稳定液晶调光器件电光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器件厚度的增加,器件的关态透光率降低,阈值电压升高,饱和电压升高;当器件厚度为5 m时,聚合物稳定液晶智能调光器件的电光性能优良,未通电时,透光率高达97%,当施加40V电压时,透光率低于10%;响应时间非常短,灵敏度非常高,从关态到开态响应时间仅仅需要0.025 s,从开态到关态响应时间需要0.06 s. 这些优异性能使得基于聚合物稳定液晶的智能窗在室内光线智能管理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合引发相分离法(polymerization-induced phase separation,PIPS)制备了聚合物稳定液晶(PSLC)器件,利用光谱仪研究了聚合过程中不同的固化光强和单体浓度对PSLC器件电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光强和单体浓度对PSLC器件的电光性能均有重要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强过小,光聚合不充分,造成阈值电压降低;光强增大,阈值电压会变高.单体浓度过低,形成的聚合物网络不稳固,导致异常的电光性能;单体浓度过大会导致阈值电压过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用Mach-Zehnder干涉仪同时测定染料掺杂高聚物薄膜复数电光系数实部与虚部的新方法,并使用该方法测定了掺有染料分子DisperseRed1(DR1)和PhenolBlue(PB)的有机玻璃(PMMA)薄膜在波长632.8nm处的复数电光系数实部与虚部.实验中清楚地观察到该两种膜的实部和虚部对电光效应的不同贡献,测量到其电光系数虚部Im[r13]分别为0.16±0.02和0.86±0.06.  相似文献   

16.
反射型有机聚合物电光可变衰减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导波共振的反射型聚合物电光可变光衰减器,它是利用聚合物薄膜的电光效应,通过电场控制衰减全反射(Attenuated-Total-Internal-Reflection)结构中入射光到导模的耦合效率,从而控制波导结构对入射光的吸收即衰减量.由于器件核心结构为衰减全反射结构,整个器件无运动部件,因此器件具有稳定性好、响应速度快、工艺简单和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弟寅  陈明  席洁  陈乐建 《科技信息》2013,(3):9-10,26
本文介绍了三种基于不同机理实现电磁场测量的光子传感器工作原理、制作及应用,它们分别是:基于D型光纤与电光聚合物板耦合的光电传感器;测量高强度电场的集成光电传感器;恶劣环境中的反转域铌酸锂全光学电场传感器。  相似文献   

18.
微孔有机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材料,在非均相催化、吸附、分离和气体存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它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全部由有机分子的构建块组装而成的微孔(孔径小于2.0nm)固体.依据设计策略的不同,主要可以分成以下4种:(1)通过交联反应阻止链密堆积的超交联聚合物;(2)通过刚性和扭曲基团阻止链密堆积的自具微孔聚合物;(3)通过大共轭?-体系刚性结构组建的共轭微孔聚合物;(4)通过适宜的官能团发生可逆地缩合反应来制备的共价有机骨架聚合物.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背景,重点介绍自具微孔聚合物和共轭微孔聚合物.  相似文献   

19.
对现有的几种阵列波导光栅(AWG)复用器进行了比较,重点介绍了聚合物WAG复用器的原理与设计、工艺制作、技术性能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应该解决的问题,并描述了聚合物AWG在波分复用(WDM)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辐照聚合物改性初探张大忠孙官清陈剑王宣刘仲阳梁学才(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钟光武(西南物理研究院)冯长富(成都市青白江区电业局)利用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改性聚合物(如辐射交联、辐射接枝和辐射固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已为人们所接受.但因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