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控天然气发动机燃料喷射和点火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天然气发动机的具体参数和特性,确定了控制喷射提前角和喷射脉宽以及点火提前角与点火能量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统一的控制点火线圈通电时刻的方法,消除了点火分段控制带来的不利影响.按参考点的不同,提出了两种确定点火提前角的方法,并分析了两种方法产生差别的原因.对用一个微控制器来同时控制6缸发动机喷射和点火的可能性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并对这一方法进行了静态试验和台架试验,证实了该方法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2.
HCNG发动机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HCNG(氢气-天然气混合燃料)的性能试验结果分析.采用缸外预混合天然气/氢气,研究发动机转速、进气管绝对压力、掺氢体积比、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掺氢可增大发动机最大有效功率;增大掺氢比可降低HC排放平均值;增大进气管绝对压力会增大HC排放平均值;CO排放受点火提前角、进气管绝对压力和燃料成分的影响;增大点火提前角和进气管绝对压力使各个掺氢比的NOx 排放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以某型汽油发动机为原型机,在GT-Power软件中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在输出功率、力矩上与原型机误差在3%以内.以该模型为基准,仿真分析点火提前角对输出功率、力矩的影响,以及不同工况对发动机输出性能的影响.并以输出力矩为优化目标,以输出力矩变化量、上一采样时刻点火提前角变化量为模糊控制算法输入,以当前点火提前角变化量为模糊控制算法输出,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寻找输出力矩极大值点的点火提前角.采用GT-Power和Simulink联合仿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修正了点火提前角,提高了发动机的输出力矩,且具有快速、稳定、精度高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恢复改装天然气发动机动力性能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汽油/天然气两用燃料发动机在天然气工况出现动力性能下降的原因;综述了目前在提高汽油/天然气两用燃料发动机动力性能方面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及其技术发展状况.优化混合器设计、合理匹配发动机进气系统,同时适当增大点火提前角是一种恢复发动机性能的经济可行的措施;采用进气增压加中冷可使发动机动力性能恢复到汽油工况的水平,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部分节气门开度下掺氢比和废气再循环(EGR)率对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一台6缸火花点火天然气发动机上进行了不同掺氢比和EGR率下的性能和排放特性试验.试验时,发动机转速恒定为1000 r/min,节气门开度为50%,过量空气系数 φa=1.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点火提前角随着EGR率的增大而提前,随着掺氢比的增...  相似文献   

6.
张甜  曹威锋 《科技信息》2013,(19):112-112,134
如何对发动机点火提前角进行最优控制,是压缩天然气(CNG)汽车电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MAP图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方法有数据量大、自适应能力差、数据更新困难的缺点。本文研究利用BP神经网络控制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以解决MAP图控制的不足。MATLAB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点火提前角的控制原理与方法,选用C8051F015单片机,设计了CG150摩托车发动机点火提前角电控系统,并进行了系统的调试,实现了各个工况下电控系统对点火提前角的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8.
耿子康 《科技信息》2012,(36):137-137
曲轴位置传感器是电喷发动机特别是集中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也是点火系统和燃油喷射系统共用的传感器。该传感器检测发动机曲轴转角和活塞上止点信号,并将检测信号及时送至发动机电脑,用以控制点火时刻(点火提前角)和喷油正时,是测量发动机转速的信号源。本文主要介绍日产公司磁感应式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及其检修方法,并介绍了未来曲轴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最佳点火角试验仪的设计原理、电路结构和程序流程。该仪器采用单片机技术,能够在任意发动机转速下设定任意点火提前角,配合发动机测功试验,可以快速测绘出摩托车发动机最佳点火提前角曲线,为发动机和点火器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综合缸内直喷发动机壁面引导、喷雾引导和气流引导分层燃烧系统的特点,在一台柴油机改造的火花点火发动机上,开展了甲醇缸内直喷复合导流分层燃烧的研究.对影响燃烧系统性能的导流面位置、火花塞伸出缸盖的距离、涡流比、供油提前角、点火提前角、喷油器启喷压力、喷油嘴形式等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甲醇发动机可以实现过量空气系数为2.23的分层燃烧,在1 500r/min时扭矩为135 N·m(是同工况下原柴油机的65.5%),热效率达到29.7%,较好地实现了分层燃烧系统的优化匹配.  相似文献   

11.
单燃料天然气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缸汽油机为对象,研制了天然气发动机单燃料电控喷射系统,进行了发动机供气系统设计、点火系统改进、空燃比优化、电控系统研制及发动机控制参数匹配试验等研究工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天然气电控缸内直喷技术可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使天然气发动机的功率基本恢复到原汽油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车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工作特性及燃料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和严格限制汽车排放污染,促使世界各国广泛发展车用天然气发动机。该课题研究通过自行建立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供应系统,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分析了车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和双燃料的控制方法,提出一种电子控制方案,并进行了可行性试验,初步试验结果令人满意。但与国外同类技术相比,其控制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电控喷射电子系统是针对传统泵-管-嘴柴油内燃机而开发的,其中电控喷射电子系统是关键子系统。该系统采用GA模糊控制方法,利用了GA强大空间搜索能力和传统优化方法的快速收敛和高精度的优点,综合考虑了模糊控制器的复杂程度、训练速度和控制精度。仿真结果及应用效果表明了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引入一种基于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学机理的全局搜索算法———遗传算法 ,并对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和简要的说明 ,同时根据内燃机凸轮优化设计的特点和难点 ,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凸轮优化设计方法 ,对遗传算法用于内燃机中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 .数值计算实例表明 :遗传算法用于内燃机的凸轮优化设计可获得比较满意的参数优化设计结果 ;与传统的优化方法相比 ,遗传算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纵向直进气道电喷天然气发动机进气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渐缩形直进气道发动机的进气过程的多维数值解析方法,探明了气缸内纵向滚流的存在,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渐缩形直进气道应用于多点电喷(MPI)天然气发动时,天然气喷射后进气岐管内的天然气浓度场和压力场,以及随后天然气—空气混合气在气缸内的质量分布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若仅把MPI汽油机的喷油器用天然气喷射阀更换,大量的天然气喷到进气阀后反射,造成天然气发动机进气岐管内的燃料浓度场、压力场与MPI汽油机明显不同;并且进气阀被打开后,先期吸入气缸的天然气在纵向滚流的作用下被挤向进气阀底部下方,与后期吸入气缸的空气形成明显的分层充气构造。  相似文献   

16.
燃气轮机气路部件的状态检测参数具有极强的非线性,其故障特征难以提取,而利用传统核主成分分析(KPCA)进行故障检测难以对核参数进行科学取值,从而降低故障检测的准确性.针对该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优化混合核的核主元分析故障检测算法(DE-KPCA).首先建立动态权值混合核函数,通过调节核函数的权重比实现全局映射和局部映射优化组合.以样本检测精度作为优化目标,对混合核参数进行逐次优化.最后构造了基于优化混合核函数的主元异常状态检测方法,实现对燃气轮机气路故障的在线检测.本文通过对双轴涡喷发动机气路故障仿真的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相较传统KPCA检测,能够实现核参数的科学取值且对燃气轮机气路故障检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以天然气为清洁替代燃料,研究目前市场存量较大的机械泵式柴油机的天然气-柴油双燃料技术改装.电控系统是柴油机进行双燃料应用技术的核心,基于双燃料系统的总体性能要求研发电控单元,包括:主控系统、模拟信号处理、执行器驱动等电路模块,并提出以燃油喷射压力的变化信号作为控制天然气喷气时刻的理论依据和控制方法.台架试验表明:研发的电控系统能够实现各传感器数据采集,满足天然气喷嘴和步进电机控制性能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平面校准形及移动摄像机到不同形位摄取图像的方法来进行摄像机校准,由灭点正交性和单对应矩阵的固有特征估计摄像机内、外参数初值,通过非线性优化来最小化投影误差;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机器人手眼矩阵,避免了初值估计,可容易地得到机器人执行器末端相对于绝对坐标系的姿态.实验和计算验证表明,这种测量方法是有效的,可以用于机器人校准、机器人辅助测量以及机器人辅助手术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航空器要获得商业营运许可,必须取得适航证,适航要求是航空器安全飞行的最低法规性的保障,因此研究航空发动机排放适航审定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为解决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测试数据处理方式中的技术难点,使飞机发动机排气污染物符合适航审定标准,参考国际民航组织(ICAO)颁布的“飞机发动机排放”条例的规定,设计了民用航空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的精度按标准规定用燃气分析测出的油气比与发动机实测油气比进行比较小于10%—15%的属于合格。本研究的测量值与发动机所测的油气比的误差小于7%,证明测量系统和测量技术是切实可行的。基于ICAO标准的起飞着陆(LTO)循环概念,采用ICAO计算方法得出航空发动机NOx的排放指数。根据中国民航规章34部(China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CCAR—34),验证得出航空发动机JT3D—7的NOx排放符合现行的适航标准。根据ICAO计算方式,利用MFC开发了NOx适航审定系统,可快速算出发动机NOx排放指数,并可对发动机进行NOx排放适航审定。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偏差因子是天然气物性参数和地质储量计算的基础,其不仅受温度压力的影响,也是天然气组分与组成的函数。目前,对低含量CO2的天然气偏差因子计算方法精度较高,但对以DF气田典型代表的高含CO2天然气偏差因子,其计算精度难以得到保障。针对不同CO2含量天然气采用PVT实验方法,分析了CO2含量对天然气偏差因子的影响规律,并以实验结果为基础,用麦夸特法及通用全局优化法修正了DAK计算天然气偏差因子经验公式。结果表明,与重烃(乙烷、丙烷)对天然气偏差因子的影响规律相似,CO2的存在明显降低了天然气的偏差因子,且影响幅度随CO2含量增加而逐渐增大;当CO2含量较低时,DAK经验公式能够较准确计算天然气偏差因子,而当CO2含量大于50%时,应用修正的DAK经验公式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