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工科"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建设的新方向。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开始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难以满足市场和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该研究通过分析当前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从推进教材建设和教学方式的更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构建校外实训平台和强化校企合作等几个方面提出改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加快推进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面向新经济培养新工科人才是广大地方高校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以大工程观为指导,设计符合湖南理工学院实际情况的"4(4+1)"型电子信息类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打造专业群,聚焦知识关联力和工程能力构建课程群,有效提升了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经实践检验,该模式推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澜湄合作机制的背景介绍,引出工程教育国际化的改革意义,根据专业应用转型的现实需求、教育体系的创新需求、云南地方特色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需求提出工程教育国际化改革的措施,探索工程教育国际化改革新理念,创建新模式,构建了"专业+语言"、"教+赛+训"、虚实结合的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践结果显示通过系统化的工程教育改革达到了的阶段性成果,工程教育国际化的改革模式为相关行业提供了一定的人才储备并为新工科的推进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正加速进行,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传统制造业也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人才竞争更趋激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正迈入智能化时代,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应重点围绕本地区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工程教育观,培养具有卓越工程能力的新工科工程技术人才,重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人才培养新目标与新标准,构建符合新工科特质的科学合理的课程新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探讨了地方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实施路径及新工科专业建设需注意的几个相关问题,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我国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实验实践教学是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的一环,是工程专业人才在学校阶段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工程综合素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索新工科建设中实验实践教育课程体系模式,并从实验实训模块、实践科研模块入手着重介绍了实验实践教育的新方式方法,以期培养出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食品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新工科背景下,面向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机械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本文分析地方高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基础+应用+创新"三级能力培养体系,通过构建面向"机械工程+"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问产业需求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练、赛、创"三层实践教学体系、"赛学结合,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研教合一,以科研促教学"教学模式等环节的综合改革,形成一套完整的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多学科交叉复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新工科的背景下,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工科院校以培养具有工程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服务地方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基于蚌埠学院实际情况,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和支撑条件等方面就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方案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建设要求我国高校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作者分析了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与工程实际脱钩","学习积极性不高"和"自主实践不足"等主要问题及其成因,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作者针对这些问题,在新工科理念指导下提出了一套包括优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翻转课堂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方法的综合性教改措施.实践证明,这套教改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工科教育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清晰的背景下,针对目前我国工科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一现状,通过实践教学实践,提出借鉴和采用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和国际竞争力强的"新工科"人才迫在眉睫,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作为传统的工科,在我国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背景下,急需优化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升级培养目标、深化课程结构和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将学生培养成强大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具备解决能源相关领域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1.
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从实际出发,以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提出了构建"三纵三横"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突破传统、改革创新,以竞赛为载体、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建设持续提供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工科概念的提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数字化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势必将会成为高校普遍的工科人才培养目标。实验室作为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工科实验技术队伍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并结合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及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三设、二定、一培训"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思路,以加强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工科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国家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在分析教育部"新工科"建设内涵基础上,农业机械生产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分析高等工程教育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基础上,统筹考虑"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从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探讨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教学相结合,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进一步促进提高工程科技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树立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念,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整合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实...  相似文献   

15.
面向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以培养适应区域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实干型应用工程人才为目标,与产业龙头企业开展紧密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针对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的代表性专业课程《数控技术》的教学现状,以新工科课程建设改革为指导,从教学内容建设和教学内容组织上开展《数控技术》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采用理论教学与动手实践结合,课程练习与工程项目结合,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训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模式,初步探讨了新工科代表性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新工科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打下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探索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大挑战。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围绕服务地方和工程应用型培养特色,以南阳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设定、专业方向的设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环节设定等方面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从多级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协同保障下的人工智能特色实践创新平台的构建来探索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的提出引发了高校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新模式的思考。基于"大创"项目与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度契合,针对高校人才培养障碍,尝试提出新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服务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双一流"高校建设需求,加快实施"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通信工程的专业认证过程中,针对性地解决传统的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授课全部改为实践环节,通过给学生设计具体工程项目案例形成项目管理和项目研发团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外时间促进项目的实施,达到同时培养项目管理和技术创新复合型人才的目的,构建了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的我国创意产业,需要大量从事创意产品开发的创意人才.复合型艺术人才是创意人才的中坚力量.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意产业的实践指导.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应致力于以艺术为核心,以工程背景为实践依据,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20.
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工科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其本科培养方案中应占有重要地位.针对目前自动化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强的现象,结合我校实施的"3+1"人才培养模式和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自动化专业教学应在坚持控制理论特色的同时,注重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和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以增强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建设一支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理论知识扎实的高素质自动化专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