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舞虻科(Empididae)为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中的一大类群,我国过去记载有87种,但绝大多数是台湾省的。自1986年开始中国舞虻科分类研究以来,我们已描记了一百个新种。贵州省的这类昆虫缺乏调查,去年在贵阳市八公里的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时,曾采到一些舞虻标本,经鉴定有一个贵州省新记录种,一个中国新记录种和四个新种,特描述于此,模式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1、齿突驼舞虻 Hybos serratus Yang et Yang分布:贵州(贵阳)、四川、广西。  相似文献   

2.
双翅目(Diptera)舞虻科(Empididae)的成虫和幼虫均为捕食性的有益昆虫,贵州省的种类较多,作者1988年报道过梵净山的三新种,1989年记载了贵阳的四新种及一贵州省新记录种。现根据1990年采自茂兰自然保护区的标本又增加一个贵州省新记录种和一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3.
杨定  杨集昆 《广西科学》1994,1(4):26-28
记述广西猫儿山舞虻科3新种,即簇毛黄隐肩舞虻(Drapetis(Elaphropeza)PilataYansetYangsp.nov.)中褐黄隐肩舞虻(D.(E.)medipunctataYangetYangsp.nov.)、基凹堂舞虻(HemerodromiarimataYangetYangsp.nov)。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的舞虻科(Empididae)昆虫大多为捕食性。成虫或幼虫常为农林害虫的有效天敌,在生物防治上有潜在的前途,广西的舞虻区系近年经杨集昆与杨定研究(1986、1991)已报道有3属15种,本文再增加3新种和广西新记录的2属,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舞虻科(Empididae)是中小型虻类,与长足虻科(Dolichopodidae)在短角亚目(Brachycera)中组成舞虻总科(Empidoidea),体多黄、灰或黑包,极少数像长足虻那样具金属光泽。舞虻科广布世界各地,已知约120属、3300余种,是仅次于食虫虻科(Asilidae)的一个大科。成虫大多为捕食性的,以蕈蚊、摇蚊、沼大蚊和蚋等双翅目昆虫和同翅目的木虱为猎物;有些舞虻是访花的,以长喙吸食花蜜。幼虫也是捕食性的,常见于土中、朽木中、落叶层中以及垃圾堆中;有些幼虫生活在水中或半水生,捕食蚋的幼虫、毛翅目石蚕的蛹等。虽然舞虻的食性和幼期的生物学所知尚少,但它们在自然界对某些害虫的抑制作用已受到重视,可以说是一类值得注意的有益昆虫。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作者1984年在神农架、武当山及九宫山采集的标本,报道了湖北省的双翅目舞虻科驼舞虻属9个种,其中包括7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附有雄外生殖器图,与近缘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姬蜂虻属Systropus是双翅目蜂虻科一特殊类群,体大型、侧扁、腹部极度延长且基部呈柄状而外观酷似姬蜂,因此取名为姬蜂虻。我国已知33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本文记述了贵州省一新纪录种及一新种,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1.戴云姬蜂虻Systropus daiyunshanus Yang et Du,贵州新纪录种观察标本:1♂1♀,贵州花溪,1988-Ⅷ-5,陈刚、范襄采。分布纪录:贵州(花溪)、湖南、江西、福建。 2.贵州姬蜂虻 Systropus guizhouensis,新种(图1—2)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的虻类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摸清该地区虻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孳生环境,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制作标本和鉴定虻种,并对我院馆藏标本进行整理,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录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虻科3属12种,分别隶属于斑虻属(2种)、黄虻属(1种)和虻属(9种)。结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具有较好的虻类孳生和血源条件,具有虻类多样性,反映了东洋界的区系特征,该地区优势种是华广虻。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分布辽宁的吸血虻科3亚科7属75种,记录了虻类的一些生态习性.虻科(Tabanidae)是一类常见的吸血双翅目昆虫.由于虻多在牛、马等家畜和鹿等野生动物及人体上吸血,故有牛虻、马蝇、鹿蝇、瞎虻之称.虻类不仅吸血骚扰人畜,而且传播牲畜锥虫病、马传染性贫血病,人罗阿丝虫病、炭疽病等,经济意义重大,是医牧业主要害虫.我国的虻科种类分布经国内外学者的多年研究,已达420余种,其中东北地区有86种;同时,虻类生物学和防治也有一些报告.辽宁地区虻类的经济研究主要有王遵明、许荣满、陈继寅、刘国平报告过,在此基础上,本文整理研究了近年来采自我省的虻类标本及观察记录,统计出我省虻科为3亚科7属75种;并记录了观察到的一些虻类生态习性.  相似文献   

10.
在野外调查及现有分类学文献的基础上,记述1个采自河南汝州的河南新记录种——巨瘦腹水虻Sargusgoliath,列出河南省水虻科名录并简析区系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河南12种水虻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古北界分布7种,占比58.33%;东洋界分布6种,占比50.00%;中国—日本界特有4种,占比33.33%.古北种类略多于东洋种类,大致符合河南昆虫区系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国已记载的小异长足虻属昆虫162种进行区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小异长足虻属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有5种分布型,以东洋界为主,其次为古北界;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有14种分布型,以华中区为主;中国小异长足虻属昆虫广布种少,特有种多;跨界分布的种类较少,跨中国动物地理区分布的种类也较少,说明了中国小异长足虻属昆虫分布地狭窄,不善于扩散。  相似文献   

12.
杨定  杨集昆 《广西科学》1994,1(3):32-34
记述采自广西猫儿山鹬虻属(Rhagio)2新种,即无痣鹬虻(R.astictaYangetYang)和拟无痣鹬虻(R.pseudastictaYangetYang),并综述属的特征。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3.
记述广西的鹬虻科昆虫,包括鹬虻属7新种及金鹬虻属1新种。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伊朗北部地区的23种蜂虻(双翅目Diptera:蜂虻科Bombyliidae),包含5亚科11属:Usiinae亚科(3属5种),Phthiriinae亚科(1属2种),Toxophorinae亚科(2属6种),Heterotropinae亚科(单个种)和Bombyliinae亚科(4属9种)。  相似文献   

15.
细纹舞蛛在安徽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1980年期间,在调查安徽稻田捕食性天敌蜘蛛时,采集到狼蛛科蜘蛛七种(包括一亚种),经鉴定核对,其中一种隶属于舞蛛属Alopecosa(=Tarentula)Simon,1855,由申格尔Schenkel(1963)在我国华北内蒙发现,并根据3个雌蛛标本定名为细纹舞蛛Alopecosa cinnameopilosa(Schenkel,1963)。此后,在国内外其它地区未见有报道。现  相似文献   

16.
贵州生物研究所杨臣瑾同志委托我们鉴定一批采自梵净山的广翅目(Megaloptera)昆虫标本,经鉴定均为齿蛉科(Corydalidae),计4属5种,代表齿蛉亚科(Corydalinae)与鱼蛉亚科(Chauliodinae)两类。其中有3种为贵州省的新记录种,下面加以简述,研究用的标本保存在贵州生物所。 1、越中巨齿蛉 Acanthacorydalis fruhstor feri Weele(贵州省新记录) 体长78mm;前翅长91mm,后翅长80mm。  相似文献   

17.
双翅目(Diptera)的大蚊科(Tipulidae)种类极其繁多,贵州省有过一些记录,梵净山的大蚊还是初次报道。本文只初步记述四种采自梵净山的大蚊,有一个新种、一新亚种和两个贵州省的新记录种。模式标本和观察的标本均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1.贵州愈斑短柄大蚊 Nephrotoma catenata quizhouensis,subsp.nov.(新亚种) 体长13.5mm,前翅长12mm。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鹬虻科5新种(双翅目:短角亚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湖北省鹬虻科2属5新种。  相似文献   

19.
盛夏季节野游频繁,潺潺清溪嬉水游泳是解暑的好去处。但当你出水稍息时,可能刚闻嗡然一声,而又顿感肩背某处刺痛,你可能是被虻虫刺叮了。人是偶为所叮,牛、马家畜和野生动物则是虻的主要吸血对象,因而民间常叫作“牛虻”,英美称其为horsefly,意为叮马之蝇。对虻类刺叮吸血,唐朝诗人元稹有诗形容:“千山溪沸石,六月火烧云。自顾生  相似文献   

20.
萍乡傩舞考     
萍乡曾被民间誉为"中国傩文化之乡",其中萍乡湘东傩面具、芦溪南坑车湘傩舞、上栗傩舞、安源傩舞相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萍乡傩庙(殿)目前数量多达100余座,傩面具2000多具,以及傩文化中的傩舞、傩戏、傩符、傩卦、傩兵器等种类繁多,其中傩舞、傩戏是萍乡开展傩事活动的主要形式.本文就萍乡傩舞的历史源流、文化特性、傩舞的类型和种类、傩舞的地域分布加以考证,同时介绍了萍乡傩舞的传承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