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经检测,在正常的一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um L.)中有细胞并合发生,细胞并合仅存在于减数分裂的凝线期,核物质从一个花粉母细胞到邻近花粉母细胞的转移是通过胞质通道进行的.细胞并合的发生是自发的,且在花粉母细胞中有方向性,本次调查中未观察到花粉败育现象,具细胞并合的植株结实也未受影响.中期I一些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变化,这造成一些花粉母细胞在后期I时出现非正常分离.由于异常花粉母细胞很少,孟德尔分离比例仍然成立.这被认为是在常规遗传分析中不能检测出细胞并合的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从术后肝癌病人的外周血中诱导树突状细胞(DC),并经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DC,用流式细胞仪、^3H-TdR掺入法及MTT法检测了DC表面分子的表达、DC刺激T细胞的增殖效应及DC诱导的T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进而比较经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DC与其它条件下的DC功能的差异.结果显示: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DC的功能较未致敏DC显著提高,其可诱导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强的增殖效应,同时诱导的T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率.  相似文献   

3.
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细胞培养、台盼蓝拒染计数、光学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处理MG-63细胞后,细胞增殖活动受到抑制,抑制率为52.10%,细胞倍增时间由对照组的48h延长至65h;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G0/G1期细胞比例由对照组的47.5%上升到59,5%,S期细胞比例则由对照组的20.0%下降至9.0%;并出现细胞形态规则、大小趋于一致、细胞体积增大、核质比例减小等变化;MG-63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相关的癌基因c-fos和c-myc表达活性降低.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干预c-fos和c-myc等癌基因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4.
北方山溪鲵精巢支持细胞的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山溪鲵精巢内支持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精原细胞增生期,支持细胞间存在镶嵌连接,与精原细胞增生以及生精小囊的体积变大相适应;在精子形成期,支持细胞具有典型的类固醇激素分泌特征;精子成熟后,支持细胞退化.并对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核移植克隆动物技术中的细胞融合参数,进行了小鼠2-细胞期胚细胞的电融合试验。直流电场强度为2kV/cm,脉冲过程40μs时,效果较好,可以获得70.5%的融合率和64.5%的发育率,进一步提高电场强度,裂解死亡率也明显提高;采用非电解质溶液作为融合液。  相似文献   

6.
明矾对蚕豆和大蒜根尖毒性效应的细胞遗传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晓芝  钱晓薇 《江西科学》2003,21(2):101-105
以蚕豆和大蒜根尖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明矾对蚕豆和大蒜胚根根尖的细胞遗传学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明矾在不同处理时间内均能诱发较高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且在同样的条件下,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大蒜的(p<0.01或p<0.001)。结论是明矾对蚕豆和大蒜根尖均具有明显的细胞遗传学务性效应,且对蚕豆根尖的务性效应明显高于对大蒜根尖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7.
报告了叶巢外睾吸虫性细胞发育的染色体行为,初级精母细胞经两次减数分裂发育为精子.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前期发育时间长而复杂,经历细线期至终变期等五期,各期形态均有描述.单倍体染色体为8条,核型特征是5M+2ST+1T.第二次减数分裂由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32个梭形精细胞,继而发育为32条精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对临床III期、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7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TP方案和GP方案进行全身化疗2个周期以上,其中Ⅲ期NSCLC患者30例,占63.8%,IV期NSCLC患者17例,占36.2%。结果TP和GP总的有效率分别为42.8%和40.5%,入组患者的不良反应都在可控制的范围。结论紫衫醇联合顺铂方案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均对临床III期、IV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均可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钙稳态失衡与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必须处于严格的范围,一旦钙稳态失调将导致细胞损伤或死亡.本文主要从外界因素引起钙稳态失调导致细胞死亡的作用、直接钙稳态失调所致的细胞死亡效应及钙离子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T细胞共刺激信号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细胞是获得性免疫应答的主要识别和效应细胞.T细胞的活化需要两种信号同时存在(即双信号模型,two-signal model):一是由T细胞受体(TCR)与MHC-抗原肽复合物介导的第一信号,该信号决定了T细胞抗原应答的特异性;二是由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分子及其配体介导的共刺激信号,该信号对于T细胞识别抗原后的完全活化是必须的.共刺激分子的发现为调控T细胞活化及其介导的免疫反应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梭鱼和鲻鱼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CR技术,扩增了梭鱼和鲻鱼线粒体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并比较分析了其种间的序列差异。获得16S rRNA基因的540~560 bp碱基序列,出现26个碱基的插入与缺失位点;获得COⅠ基因的602~604 bp碱基序列,出现2个插入缺失位点;16S rRNA和COⅠ基因的序列中G平均含量最低,且(A+T)含量高于(G+C)含量,与其他鱼类中的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一致。在16S rRNA基因片段中,梭鱼出现1种单倍型,鲻鱼为2种单倍型;在COⅠ基因片段中,梭鱼样品中检测到3个单倍型,鲻鱼样品中检测到5个单倍型。以Takifugu poecilonotus为外群,构建的NJ系统发育树,基于16S rRNA和COⅠ基因序列获得的NJ系统树基本一致,鲻鱼和梭鱼种内个体分别聚为一支,显示16S rRNA和COⅠ基因适合于梭鱼和鲻鱼的物种鉴定。  相似文献   

12.
在人工饲养猴场中发现一只雄性恒河猴腹部有一隆起肿块,采食、饮水、排便等皆正常。 对其进行保定触诊, 肿块皮肤完整,肿块组织边界清楚,质地硬,实质感较强,不规则形,直径约 10 cm,触诊无明显痛感;用针管刺入肿 块组织抽取无液体样内容物。 经 B 超检测该肿块内组织形状规则,边界清晰,包膜回声及少许血流信号,呈纤维素 样变;检查体温正常;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正常猴比较:ALP 升高,TP、ALB、TC、RBC、HCT 降低;实施 肿块切除手术,取肿块组织切片镜检,确诊为脂肪瘤。 经手术后经过术后护理,该恒河猴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仪花和短萼仪花的显微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药材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的方法观察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 Hance)和短萼仪花(L.brevicalyx Wei)两种有毒药用植物有毒部位的显微结构特征。结果发现,仪花的根横切面皮层外侧有方晶排列成环,且有石细胞散在,韧皮部多由纤维组成;茎横切面皮层有方晶断续排列成环,维管束鞘明显,其间嵌有较大型石细胞,韧皮部多由纤维组成;叶横切面海绵组织中有较多方晶散在,中脉维管束鞘明显成环,中脉下方明显凸起且斜向一侧;粉末中可见大量淀粉粒和方晶,晶鞘纤维明显。短萼仪花根横切面皮层不明显,韧皮部多由纤维组成,中央髓部明显;茎横切面可见维管束鞘明显成环,其间嵌有石细胞,韧皮部多由纤维组成;叶横切面中脉维管束鞘明显成环,中脉下方明显凸起且斜向一侧;粉末中可见大量淀粉粒和方晶,晶鞘纤维明显。这些显微特征可以作为仪花和短萼仪花的主要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理州2006年-2007年肺结核病人追踪未到位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2006年-2007年大理州结核病防治机构对肺结核患者追踪未到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肺结核患者追踪未到位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用SPSS12.0软件对2006年-2007年大理州肺结核患者追踪未到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2007年大理州肺结核患者追踪率为86.41%,追踪未到位率41.95%。追踪未到位原因依次为:拒绝治疗、地址不详、住院治疗、查无此人等9种,其中拒绝治疗占52.54%。追踪未到位患者中,年龄≥51岁占45.85%;≤30岁和≥51岁分别与31~40、41~50年龄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理州2006年-2007年肺结核患者追踪未到位率低于同期云南省追踪未到位率。拒绝治疗为未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追踪未到位患者中,以年龄≥51岁和≤30岁为主。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直线扫描的FDM支撑自动生成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FDM快速成型工艺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直线扫描的支撑自动生成算法,实现了扫描线段的并、差运算,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加工路径分区、优化,定义了特定的ZIF文件格式,解决了大量加工数据的动态存储问题。实验表明,该算法求支撑的速度快,且无遗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9个地方鸡为研究对象,对其MHC B-G座位全基因序列进行测序,以揭示这9个地方鸡种MHC B-G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并构建其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9个地方鸡种MHC B-G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9个地方鸡种中共存在666个突变位点,其中单一位点突变554个,简约信息112个,共缺失782 bp.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30 79±0.004 39,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182.639.9个地方鸡品种为9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1.00±0.052.9个鸡种MHC B-G基因Kiu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范围为0.010~0.070,鹿苑鸡与新狼山鸡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10;茶花鸡与东乡绿壳蛋鸡遗传距离最大,为0.070.根据9个鸡品种MHC B-G基因全序列构建的NJ树和ME树,茶花鸡单独聚为1类,其他8个品种被聚为2大类.Tajima's D值为-1.554 6,且差异不显著(0.10>P>0.05),说明MHC B-G基因为负向选择,不遵循中性进化理论,MHC B-G基因多态性不是遗传漂变的结果,而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肖美文  马柯 《江西科学》1993,11(4):246-249
用坑道废水加入5%—10%人工培养细菌液、堆浸某矿采场废矿、再用堆浸液搅拌浸出选厂含铜尾矿.浸出液用铁屑置换,生产海绵铜.废矿堆浸60—120d,铜浸出率达60%—88%;尾矿搅拌浸出15—30min,铜浸出率达73.83%,海绵铜品位为60%—81%.  相似文献   

18.
Solenites murrayana L.et H.在甘肃窑街煤田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窑街中侏罗统窑街组发现了银杏类植物化石的重要代表穆雷似管状叶Solenites murrayana L.et H.,其外形显示出不分叉的细线形叶片,宽度小于1mm.根据室内实验对其表皮构造进行了研究,主要特征是:上表皮稍厚,细胞较大,多呈矩形,纵向延伸,具毛基;下表皮较薄,细胞相对小于上表皮细胞,不规则多边形;气孔器双生型,气孔定向排列,但不相连成带状;副卫细胞角质化程度较强,毛基较发育.Solenites murrayana的气孔参数可与现存最近对应种Ginkgo biloba的气孔参数进行对比,并可用来推论中侏罗世的古大气CO2浓度.  相似文献   

19.
中华鳖腐皮病的病理组织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取病鳖的肝、肠、脾、肾和溃烂处皮肤等组织数块,Zenker's液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病鳖肝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以至坏死,肝血窦淤血.肠粘膜溃烂,肠壁结构被破坏.脾脏的红髓、白髓分界不清.肾脏的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毛细血管扩张.溃烂处皮肤表皮细胞坏死,真皮结缔组织中有大量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存在.  相似文献   

20.
长耳鸮Asio otus消化系统形态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解剖、测量、石蜡切片、HE染色等方法,对2只成年雄性长耳鸮的消化系统进行了形态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长耳鸮食管粗大,无嗉囊,黏膜褶发达,黏膜层为复层扁平上皮.胃内腺体发达,分布有大量的单管状腺和复管状腺.肌胃内未见明显的类角质膜.十二指肠绒毛长而密,空回肠绒毛稍短且粗.小肠肠腺发达,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肌肉层以环行肌为主.盲肠壁薄.直肠壁厚.肝脏和胰脏的小叶界限不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