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常和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DNA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图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N,cms-WA,cms-BT和cms-RL四种不同细胞质源的水稻中制备线粒体DNA。用限制性内切酶Pst Ⅰ,Hind Ⅲ和Xho Ⅰ等酶切线粒体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水稻N,cms-WA,cms-BT和cms-RL细胞质确有不同的线粒体DNA,不同的保持系之间也存着一定的差异。水稻线粒体DNA最小分子的大小在195~245kb之间。 相似文献
2.
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及其恢复性的遗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花粉可育率和自然结实率为指标择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丛系41A与其恢复系配制的F1,F2,BC1和BC2等世代的育性表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纱丛广41A属配子体不育,其不育性受一对隐性核主基因和不育细胞质共同控制,其核不育基因与珍汕97A不等位。 相似文献
3.
水稻马协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线粒体体外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选育出的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及其相应保持系协青早(简称马协B)为材料,分别从它们黄化苗中提取线粒体.一方面于体外测定线粒体能量代谢谱,进行热化学分析,得到一系列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建立起反映线粒体体外能量代谢模式的热动力学方程.通过对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比较发现,不育系线粒体在能量释放大小、代谢时间、能量代谢阶段的复杂性上明显低于保持系,从而得出不育系线粒体能量代谢水平低,造成供能匮乏从而导致不育;同时进行线粒体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发现不育系能量代谢的释活能(E)、释活指数(n)明显比相应保持系高,从而可得出,不育系能量代谢水平低,形成原因可能是不育系线粒体中参与能量代谢的酶系统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4.
草鱼线粒体DNA酶切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草鱼肝脏线粒体DNA进行了分析,其分子太小约16.58kb.PstI,BamHI,XbaI,BglI,HindⅢ,BⅡ,PvuⅡ,XhoⅠ,EcoRⅠ,SalⅠ在草鱼mtDNA分子上分别具有2,3,3,4,7,3,6,2,4及0个切点。根据单酶解及双酶解结果建立了草鱼mtDNA的限制性酶切图谱。 相似文献
5.
以新选育出的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及其相应保持系协青早为材料,分别从它们黄化苗中提取线粒体。一方面于体外测定线粒体能量代谢谱,进行热化学分析,得到一系列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建立起反映线粒体体外能量代谢模式的热动力学方程,通过对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比较发现,不育系线粒体在能量释放大小,代谢时间,能量代谢阶段的复杂性上明显低于保持系,从而得出不育系线粒本能量代谢水平低,造成供能匮乏从而导致不育;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12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具有非常明显的多态性,且只能扩增出1~5个片段的4个引物能有效地区分和鉴定红莲型(HL)2个杂交水稻组合(粤泰系列,从广系列)的杂种及其亲本。 相似文献
7.
鳙鱼线粒体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11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鳙鱼的线粒体DNA,构建了全部11种酶22个切点的物理图谱,鳙鱼线粒体DNA的分子大小约为16.44kb。酶切位点的分布是非随机的。 相似文献
8.
9.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水稻孢子体雄性不育系珍汕97A,保持系珍汕97B,FⅠ代汕优63和配子体雄性不育系丛广41A,保持系丛广41B,F1代广优青在小孢子败育时期的花药线粒体蛋白质,结果表明,在这两种类型的组合中,不育系同保持系,F1代的带型差异很大。,保持系的带型和F1代的带型差异较小。其中,汕优63比珍汕97B多1条分子量为31000的多肽带,广优青比丛广41B多1条分子量为43 相似文献
10.
11.
以籼稻H28优良品系为材料,通过胚培养诱发愈伤组织并继代培养,最适的诱导培养基为MS+2mg/L 2,4-D,在此培养基上产生的愈伤组织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分化培养基,光照培养17d后,在MS+0.25mg/L NAA+1mg/L BA的分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芽分化率可达40%。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10d后,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无激素或低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其分化出苗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经Sau3AI部分酶解并脱磷的水稻农虎26B保持系的线粒体DNA与BamHI/EcoRI双酶切的λEMBL3AB载体DNA进行了连接,对连接物进行了体外包装,并感染NM538和Q359受体菌,得到了1.75×10~4个重组子.从中随机选取5个克隆的DNA,用BamHI进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了不同于载体DNA的酶切带型.另随机选取3个克隆的DNA,均与水稻线粒体DNA发生了杂交.由此认为,水稻农虎26B保持系线粒体基因文库确已建立. 相似文献
13.
籼粳杂交稻米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遗传协方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个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和7个粳型广亲和品种为材料,按NCⅡ设计配制杂交组合,获得亲本、F1及F2代的籽粒群体,对8个主要品质性状和6个农艺性状进行测定,按混合线性模型的分析方法对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遗传协方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中,稻米理化品质性状与植株农艺性状之间的遗传协方差大都为直接加性/母体加性协方差,外观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遗传协方差则主要是直接加性/母体加性协方差和母体加性/母体加性协方差,细胞质效应协方差也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野败型杂交稻(Oryza SativaL.)两个籼稻(Indica)组成三对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其基因位点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中酯酶同工酶E12A的存在对缺如,芽鞘的紫色对绿色和柱头的紫色对绿色分别是显性。三对性状分别受三个基因位点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表现出典型的孟德尔遗传特征。三个基因位点间存在着明显的连锁关系,其排列顺序是紫色芽鞘基因位点(Pc)-紫色柱头基因点(Ps)-酯酶同工酶基因位点03(Est-3)。 相似文献
15.
供水稻原位杂交的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备出供水稻染色体位杂交用的染色体标要,以水稻根尖为材料,对8-羟基喹啉的预处理时间、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酶解时间以及后低渗时间进行了研究。并将传统的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2mmol/L 8-羟基喹啉预处理1h,55纤维素酶+5%果胶酶在30℃条件下处理5h,后低渗30min。可获得数量较多,形态较好的供原位杂交用的有丝分裂早中期染色体制片。 相似文献
16.
对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在家养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众多的研究表明,线粒体DNA的RFLP可以作为一个可靠的母性遗传标记用于家养动物起源分化及其亲缘关系的研究方面。我国有丰富的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生态条件的优良畜禽品种遗传资源,因此利用线粒体DNA的RFLP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对于探讨其起源分化以及今后合理的利用和保存将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水稻第9号染色体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染色体显微分离技术构建了水稻第9号(K10)染色体的DNA文库,连接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共获得45000多个重组克隆.随机选取了100个重组克隆进行分析,插入序列的大小为80~500bp,平均210b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