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姚纯静 《科技信息》2010,(3):166-166,183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成名作,这部作品承载了劳伦斯对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关系的思索与探寻。可以说是一部包涵生态女性主义意蕴的作品。人类只有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地对待与自然和女性。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
语码转换是《尤利西斯》的一大特色。传统小说中作者总是不断站出来解释人物的意识活动,乔伊斯则“作者退出小说”,将人物的意识活动或话语活动通过语码转换等意识流技巧直接呈现。读者如不去揣摩语码转换隐含的意义,就无法读懂该书。语码转换发展了文学创作手段,改变了传统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3.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本文力图从恋母情结、意识和潜意识以及心理人格论三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展示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和精神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语码转换是《尤利西斯》的一大特色。传统小说中作者总是不断站出来解释人物的意识活动,乔伊斯则“作者退出小说”,将人物的意识活动或话语活动通过语码转换等意识流技巧直接呈现。读者如不去揣摩语码转换隐含的意义,就无法读懂该书。语码转换发展了文学创作手段,改变了传统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必要进行英汉语码的转换;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大学英语课堂还有必要进行简单语码与复杂语码的转换。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把握好转换的度,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学好英语;否则过犹不及,势必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语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言语交际中的语码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交际中语码转换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以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原则考察语言社会中言语交际的情况,着重就语码转换的心理理据、语言系统制约及语码转换的类型进行讨论,并从中概括出社会结构与语言运用的对应关系以及相关的规则和原则,以期对疏通言语交际、语言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语码转换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从信息型英汉语码转换和情感型英汉语码转换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课堂上英汉语码转换的功能、成因和原则。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指讲话者在同一言语交际过程中使用两种或更多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语码转换既具有社会功能同时又可表现说话者的心理情感.<海角七号>中的语言是整部影片的一个亮点,剧中人物闽南语、普通话和日语在不同场合相互转换,具有一定的社会和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中文环境下如何更高效率地学习英语是教育界一直关心的话题,而英语课堂上是否应该进行语码转换一直是一项热门研究课题。商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有两项,即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及专业技能。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实施全英语教学应该是商务英语课程的一个总原则。但由于各高校课程安排不同,学生语言基础有异,因此在课堂上适度进行语码转换会有助于商务英语教学,有助于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孙妍玉 《科技信息》2012,(18):183-184
人际功能是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的,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纯理功能之一。人际功能是语言的参与功能,通过这一功能,参与者可以表达他在某一情景中的态度和推断。本文以人际功能为出发点,从人际功能中表达说话者身份、地位、态度和说话者对事物的评价这四个层面来研究《围城》小说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以此来揭示语码转换这一交际策略在《围城》小说中所具有的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王晓燕 《长春大学学报》2001,11(4):78-79,82
《儿子和情人》中的人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每对人物的关系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为因果,环环相扣的,劳伦斯正是以这种情节处理的手法及精彩的心理与使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这位20世纪英国著名的现代派小说家在他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中展现了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影响下,人类失去了精神家园,其中母子之间的互恋情节超越了正常的爱。通过对这种畸形母子情的分析,来揭示它产生的根源,即心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刘红 《科技信息》2008,(33):202-203
本文通过对《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探讨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梁山伯与祝英台》主要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罗密欧与朱丽叶》则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追求自由爱情的决心。  相似文献   

14.
《儿子与情人》集中描写了主人公保罗在成长过程中与母亲莫瑞尔太太及两个情人米莉安、克拉拉之间的感情纠葛。这既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又是一部成功的心理分析小说。劳伦斯巧妙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描写与“戏剧化的诗”相结合的写作方式。在描写主人公保罗、他的家庭和生活时,采用现实主义直接、简单的语言风格;在描写大自然的美与两性关系时,采用诗的意象和韵律。适当的时候,还穿插了方言的使用。这种独特、多变的文风一方面映射出《儿子与情人》故事的现实性、复杂性,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突出了主人公内心活动的复杂性,使小说主题得到成功阐释。  相似文献   

15.
理查德·赖特和拉尔夫·埃里森,是美国当代两位最著名的黑人作家。大量运用象征,是他们创作的一个共同点。本文主要通过对赖特《土生子》和埃里森《看不见的人》这两部小说里象征艺术的对比分析,指出两位作家创作的密切联系的确是难以否认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土生子》中象征意义写作手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美国作家理查德.赖特的浊说《土生子》的深层次理解,对其大量具有象征意义的写作手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求探讨这部具有不可思议吸引力的小说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孙力议 《科技潮》2001,(5):62-66
我是一个从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出生长大的女孩。也是数十万中国留学生中的普通一员。一晃十几年了,我既不像有些朋友那么出人头地,也不像其他朋友那么有钱。但我却觉得我的生活是很富有的,因为我所拥有的不是任何金钱或名声可以换取的,也可以说是无价的。我们有一对可爱的儿女.他们是双胞胎,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他们的中文名字叫张静文(Sasha)和张毅贤(Max),如今已经3岁了。  相似文献   

18.
论方言在《儿子与情人》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劳伦斯在著名小说《儿子与情人》中文学方言的语言特征及其作用。语言特征主要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该小说中的方言能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及受教育程度 ,突出各人物间的亲疏关系并能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 ,从而说明劳伦斯在该小说中用方言写对话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是主人公保罗心灵成长的滥觞之地,它真实地记录了年轻保罗的成长经历。在很大的程度上,大自然是保岁生命的土壤,它培育了一个年轻艺术家敏感的内心体验和不竭的生命活力,同时也全面展示了他与周围人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1. Introduction Traditionally, tragedies refer to those calamitous events with unhappy endings, which occur on a violent and vigorousscale. However, D. H. Lawrence expresses his own understanding of tragedy from a new angle, which adds a fresh color to itsoriginal definition. Frederick J. Hoffinan notes in his Freudianism and the Eiterary Mind: ...Tragedy for him (Lawrence)consists not in sentimental or significant dying, but in the inner war which is raged between people who love each other...'. As one of the disputable and distinguished novel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D. H. Lawrence succeeds in making a dee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