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虎纹蛙消化腺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虎纹蛙消化腺组织学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单细胞腺为杯状细胞,主要分布于舌两侧、食道、回肠和直肠;多细胞腺由单泡状腺的颌间腺、复泡状腺的食道腺和单管状腺的胃腺与肠腺组成;肝脏和胰脏消化腺通过一条导管共同开口于空肠的起始部.研究表明虎纹蛙消化腺结构与其食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2.
虎纹蛙消化道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了虎纹蛙消化道各部的形态、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虎纹蛙消化道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和泄殖腔。除口咽腔外,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各部主要区别在于粘膜层和肌层:食道粘膜为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纵肌层稀少;胃、肠粘膜为单层柱状上皮,肌层由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胃和十二指肠可见粘膜肌层。管壁皱襞的形态、腺体分布情况、肌层的相对厚度等在消化道各部也存在差异。此外,还观察到食道粘膜上皮有纤毛结构。研究表明虎纹蛙消化道结构与其食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3.
水貂眼球显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虎纹蛙的食性与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相似文献   

5.
虎纹蛙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了病毒感染细胞超薄切片中的病毒 ,发现细胞内病毒为二十面体对称结构 ,由衣壳、核心体和其间的非电子致密层构成 ,大小分别为 (12 5± 7)nm (N =2 5 ) (角对角 )、 (84± 7)nm (N =17)和13nm ,在感染细胞质中形成病毒发生基质 ,成熟病毒粒子在胞质中可积聚呈晶格状排列 ;病毒自细胞出芽释放时获得源于细胞的囊膜。回归感染证实虎纹蛙病毒的致病性 ,该病毒对虎纹蛙幼体和幼蛙敏感 ,浸泡和肌注感染死亡率为 10 0 % ;病毒可感染成蛙 ,但并不致死 ;肝脏和肾脏是病毒的感染器官 ;培养细胞内和释放进入培养液中的病毒粒子对虎纹蛙均具有感染性 ,说明虎纹蛙病毒的囊膜不是感染所必需的 ,缺乏囊膜的核衣壳也具有感染性。  相似文献   

6.
7.
虎纹蛙的食性与捕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养殖试验与野外观察相结合,研究了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a)的蝌蚪与成体的食性及捕食行为。结果表明,虎纹蛙是一种性凶猛的蛙类,喜食活的动物性食物,并具有互相残食的习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取食不活动的食物;其捕食行为依蛙体与食物的相对位置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虎纹蛙(Rana tigerina rugulosa)的食性与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报道虎纹蛙(RanatigerinarugulosaWiegmann)的生态习性特点.该蛙性凶猛,蝌蚪以活的小动物为主食,也会互相残杀,成体则喜吃昆虫和蟛蜞;繁殖期为4~8月,高峰期为4月下旬~5月中旬;属于一年多次产卵类型;卵群形态为小片状,沿着水域的岸边分布;个体发育迅速,春末夏初产卵发育而成的雄蛙,在当年冬眠之前可达性成熟.  相似文献   

9.
对虎纹蛙和金线蛙的脑、肝、心脏、骨骼肌四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这些酶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同时在心脏、骨骼肌和肝脏中又表现出一定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
麻雀视网膜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麻雀(PAsser montanus)视网膜与其白昼活动的关系,以常见麻雀视网膜为材料,用组织学方法进行某些定量研究,并观察其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麻雀视网膜中有大量的视锥细胞,视锥细胞分为单锥(SC)和双锥(DC)两大类,视细胞在中央区较多,在周边区较少,视锥与视杆比为9.2:1,视细胞与神经节细胞比为5:1,视网膜中视神经节细胞的密度、直径及排列方式随距离中央区的远近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虎纹蛙的早期胚胎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虎纹蛙的早期胚发育,自受精卵期至鳃成期共分25时期,其发育进程及各期胚胎的形态特征与一般蛙科种类基本相似,但其受精卵期和8细胞期有明显的特异之处,在水温18-23℃下,其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历时约126h。  相似文献   

12.
黑斑蛙、虎纹蛙和牛蛙皮肤的比较组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H.E和V.G胶原染色法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虎纹蛙(Rana rugulosa)和牛蛙(Rana catesbeiana)皮肤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和参数测量与比较.结果表明:三种蛙皮肤组织结构相似,但皮肤厚度、各组织层相对厚度及腺体密度存在较明显的种间差异和部位差异.虎纹蛙的皮肤最厚(0.44-0.68mm),牛蛙其次(0.28-0.60mm),黑斑蛙最薄(0.19-0.38mm);在三种蛙中,黑斑蛙躯体多数部位表皮相对厚度为15.1%-22.6%,较虎纹蛙(10.9%-17.7%)和牛蛙(9.9%-21.8%)厚.虎纹蛙和牛蛙皮肤胶原纤维层相对厚度分别为59.9%-68.7%和51.6%-75.3%,较黑斑蛙(44.4%-69.0%)厚;黑斑蛙和虎纹蛙躯体多数部位的颗粒腺密度(4.5-23.1个/mm2;8.9-25.3个/mm2)和粘液腺(54.1-152.2个/mm2;68.6-127.5个/mm2)较牛蛙(1.4-10.8个/mm2;16.8-39.3个/mm2)高.研究结果可供蛙类皮肤的合理开发利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GnRH对虎纹蛙LH和FSH分泌活动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体和离体实验,研究了mGnRH和cGnRH-Ⅱ对生殖前期虎纹蛙垂体LH及FSH的合成与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条件下,mGnRH和cGnRH-Ⅱ都能极显著刺激♀蛙和♂蛙垂体LH及FSH的释放,也能显著升高♀蛙垂体LH的含量,但对♂蛙垂体LH及FSH的含量无明显影响;cGnRH-Ⅱ能极显著升高♀蛙垂体FSH的含量.在刺激♀蛙垂体LH的合成、释放以及♂蛙垂体FSH的释放方面,mGnRH的作用显著强于cGnRH-Ⅱ.离体实验中,0.1ng/mL的mGnRH和1ng/mL的cGnRH-Ⅱ都能极显著刺激离体♀蛙垂体碎片LH的释放.  相似文献   

14.
虎纹蛙促性腺激素及其释放激素含量的日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放射免疫测定法,研究了10月份虎纹蛙成蛙脑和脑垂体GnRH、以及脑垂体和血浆GtH含量的日变化,结果表明:雌蛙脑和脑垂体mGnRH含量、以及脑垂体cGnRH-Ⅱ含量都存在有明显的日变化;雄蛙脑垂体和血浆LH水平,以及雌、雄蛙血浆FSH水平也都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对各种激素日变化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虎纹蛙蝌蚪与幼蛙肌肉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鹏程  廖东江  简少卿 《江西科学》2005,23(2):106-108,119
双向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对虎纹蛙蝌蚪与幼蛙的肌肉进行双向电泳并对其图谱对比分析,为其今后进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泽蛙卵母细胞从腹腔进入输卵管直段之后其卵黄膜超微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输卵管直段提取物在体外孵育卵母细胞后卵黄膜结构的变化。腹腔中的卵母细胞的卵黄膜由粗大的纤维束构成。纤维束走向纵横交错。组成纤维束的纤维相互结合成致密状态。卵母细胞进入输卵管直段后,构成卵黄膜的纤维束中的纤维变成松散结合状态。用输卵管直段提取物体外孵育卵母细胞后,构成卵黄膜的纤维束部分地松散开。用Sephadex G-200分离输卵管直段提取物后,可以得到四个蛋白质吸收峰。其中第三峰洗脱液孵育卵母细胞后能使母卵细胞卵黄膜结构产生如同在直段中产生的变化。卵母细胞卵黄膜结构在直段中发生的这种变化可能有利于精子穿越卵黄膜进入卵母细胞中。  相似文献   

17.
分析测定了哈士蟆和青蛙输卵管的蛋白、脂溶性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及重金属的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哈士蟆与青蛙输卵管蛋白含量较高,分别为72.8%和73.8%;哈士蟆输卵管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含量为青蛙输卵管的1.3和1.6倍,哈士蟆输卵管维生素E的含量为4.09μg/g,在青蛙输卵管中未测出维生素E;哈士蟆与青蛙输卵管脂类物质的含量基本上一致,约为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其脂肪酸的77.26%和64.67%;哈士蟆与青蛙输卵管均含有人体营养必需的常用微量元素,但青蛙输卵管中重金属Pb、Hg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骨髓细胞直接制备染色体标本法,研究了产于福建的竹叶蛙(Rana Versabilis)核型,其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6条(2n=26),由五对大型染色体和八对小型染色体组成,全部染色体均为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这是典型的蛙属核型式。但其一恒定而清晰的次缢痕是在第6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未见异型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