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木兰诗》又称《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二五。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是一首优秀的叙事诗,也是北朝民歌中的奇葩和代表。它和《孔雀东南飞》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壁",异曲同工,先后辉映。胡应麟《诗薮》说:"五言之赡,极于焦仲卿妻,杂言之赡,极于木兰",这种提法和评价是很恰当的。  相似文献   

2.
明王世贞赞为“长诗之圣”的《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我国汉乐府民歌的最高艺术成就,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诗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也为我国悲剧美学艺术,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文学史上,描写爱情悲剧的作品难以计数,其中《孔雀东南飞》可以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以后爱情悲剧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以《孔雀东南飞》为例证,粗浅地探讨我国古代爱情悲剧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也探《孔雀东南飞》悲剧之因陈恒恕《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首著名的叙事诗。产生于汉末建安时,代表了汉乐府民歌最高成就,明代王世贞誉之为“长诗之圣”(《艺苑卮言》)。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千百年来感动着无数的人们,不少人在谴责封建礼教、家长制之罪恶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东西文化的异质性入手,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孔雀东南飞》的爱情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之间存有不可分离的联系性和"固有的统一性",主要人物呈"对称性"格局分布。这种格局,使诗中人物形成了"同族对比"和"异族对比",实现了良好的对比效果。要正确认识《孔雀东南飞》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需要注意人物形象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作为成熟叙事诗的确立,作为一个“源”,对后世的作品具有典范和启示的作用。鄂南民间长篇叙事诗《双合莲》作为这一“源”上的“流”,对其优良传统既有继承的一面也有发展的一面。本文从背景、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期望借《孔雀东南飞》这一诗歌史上的坐标,确定《双合莲》在文学史上的位置,挖掘鄂南民间文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中以孔雀为起兴,叙述了主人公刘兰芝被逐出夫家,最终投水自尽的悲剧命运。《潜水鸟》中以潜水鸟为象征,讲述了皮格特不被主流社会接受,在经历了迷茫、寻觅、无奈、幻灭之后葬身火海的悲剧。加拿大作家玛格利特·劳伦斯的小说《潜水鸟》与中国古代长篇叙述诗《孔雀东南飞》之间有许多的类似,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对两部作品的叙事风格、人物性格刻画、象征意蕴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形象的分析,暴露了旧礼教的吃人的本质,揭示了压迫妇女的封建礼教在东汉末年已经确立和巩固。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与《儿子与情人》虽然是产生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度、不同年代、体裁也完全迥异的经典作品,却向人们揭示了一个共同的经典主题:畸形母爱酿成的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10.
宋代盂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在描写繁华的都市生活的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昌盛的饮食文化。从《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果子、包子、冰雪、豆芽菜这四种小吃可以看到宋代饮食文化的繁荣。宋代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