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芳香醛、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丙酮)及碳酸氢铵为原料,研究超声条件下蒙脱土固载路易斯酸催化合成1,4-二氢吡啶衍生物.单因素筛选法考察催化剂、溶剂、温度、超声时间、氮源对产率的影响.反应在水溶液中顺利进行,在反应温度80℃,超声时间15 min,芳香醛、乙酰乙酸乙酯及碳酸氢铵的物质的量比为1.2∶2.0∶1.0,催化剂为蒙脱土固载氯化铝,催化剂(醛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的最优条件下,合成的1,4-二氢吡啶衍生物产率最高可达93.7%.催化剂循环使用3次后产率仍可达85.9%.产物通过红外、核磁、熔点进行表征.该方法与现有合成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收率高、用时短等优点,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具有C2轴手性结构的联萘酚酸骨架为原料,采用DCC-HOBt缩合法在联萘骨架上引入胍基,成功地合成了4个新型多氢键BINOL轴手性胍类催化剂,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催化三组分不对称Biginelli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50℃条件下反应24 h,以甲醇为溶剂,1b作催化剂,取得了较好的收率(86%).  相似文献   

3.
探究微波辅助BINOL酸催化吲哚与芳香醛的反应,方便、快速地合成吲哚甲烷衍生物.研究表明,在DMSO中,微波辅助0.15 mmol BINOL酸催化下,产率高达90%.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快、产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为合成吲哚甲烷衍生物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乙酰乙酸甲酯、邻硝基苯甲醛、18%氨水或碳酸氢铵为原料,经Hantzsch反应合成2,6-二甲基-4-(2-硝基苯基)-3,5-二甲氧酰基-1,4-二氢吡啶(硝苯吡啶)。利用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反应方法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5.
该文报道了一种具有结构复杂性和生物学特性的功能化螺旋吲哚酮的简便合成方法.以二苯乙烯基甲酮和氧化吲哚为原料,用结构上下对称的多氢键型催化剂轴手性胍-酰胺催化不对称串联[5+1]环加成反应,采用一锅法合成了15种螺[环己酮-氧化吲哚]衍生物,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物质的量分数20%的手性胍(1a)为催化剂、CH2Cl2为溶剂、在40 ℃下反应72 h的条件下,以91%的产率、93%的ee值获得螺环己酮吲哚啉酮.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3种新颖具有轴手性多氢键多活性中心的双硫脲催化剂(1a~1c),并将其应用于催化PictetSpengler反应合成β-咔啉类化合物.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25℃)下,甲苯为溶剂,催化剂1c的用量为x=20%,Pictet-Spengler环化反应取得较高的收率(82%)和较高的对映选择(88%).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新型催化剂淀粉磺酸酯(SSA)作用下以芳香醛、乙酰丙酮、尿素为原料,水为溶剂,50 ℃下的Biginelli反应,合成了系列3,4-二氢嘧啶-2(1H)-酮衍生物.该反应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收率较高等优点,是一种洁净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L-氨基酸为手性源,在文献[8]的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几种含有多个手性中心的手性咪唑(鎓)环蕃,并进行了结构表征.在碱性条件下,L-氨基酸和乙二醛、甲醛经过缩合反应生成(S)-2-(咪唑-1-基)羧酸钠,进一步酯化为甲酯后继与丙二胺经过胺解反应制得开链手性双咪唑二酰胺.开链手性双咪唑丙二酰胺与二溴化物在高稀技术和无水条件下季铵化,制得了目标分子。  相似文献   

9.
为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对映体合成几种酰胺类聚合物手性固定相.通过(S)-(-)-α-苯乙胺与甲基丙烯酰氯的缩合反应,合成出高纯度可聚合酰胺类手性功能单体(S)-(-)-N-(α-苯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研究该单体的均聚反应及其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反应,得到带有手性侧基的酰胺类聚合物手性固定相,对反应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确定出反应的最佳条件和物料配比.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一种新的合成酰胺的催化剂.易得的KOtBu可在温和条件下有效催化芳香醛和伯、仲胺的反应得到酰胺类化合物.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底物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手性β-氨基醇是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性配体之一.以L-苯丙氨酸为原料简捷合成的手性β-氨基醇L*为手性配体,对不同取代芳香醛的对映选择性炔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对该反应具有一定的不对称催化活性,光学收率(e.e值)最高达78.9%.  相似文献   

12.
将手性氨基醇与对称异方酰胺进行部分(50%)酰胺交换反应,合成了尚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异方酰化氨基醇手性配体.其组成和结构已由元素分析、IR、MS和1HNMR所表征.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多齿手性1,1'-联二萘酚(BINOL)与Ti(OiPr)4在溶剂中通过自组装方式形成一种不溶性高聚物,然后将其用于不对称催化氧化硫醚成亚砜的反应.研究表明制备的自组装Ti-BI-NOL催化剂均有较好的催化性能,ee值高达98%;配体的连接桥和反应溶剂对催化剂催化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探究了高效合成杂环酮衍生物的方法:用3-取代BINOL酰胺(Ⅰ~Ⅴ)催化杂环酮与醛的羟醛缩合反应中,高收率、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了杂环酮衍生物,并考察其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Ⅰ(x=15%)为催化剂,CH2Cl2为溶剂,于0℃反应24 h,杂环酮与醛能有效进行羟醛缩合反应,获得较好的收率(最高89%)和较高的对映选择性(最高91%ee)  相似文献   

15.
以光活性H8-NOBIN和N-叔丁氧羰基-L-脯氨酸为原料合成了2个脯氨酰胺。该脯氨酰胺与三氟乙酸组合可有效催化芳香醛和酮的不对称直接Aldol反应.催化芳香醛和丙酮的反应化学产率最高达76%,对映体过量值达83%;催化对硝基苯甲醛和环己酮的反应化学产率高达98%,非对映选择性达88:12,反式异构体对映体过量值达90%.  相似文献   

16.
酶促氨解反应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反应。脂肪酶Novozym435在催化苯甘氨酸甲酯的氨解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氨基甲酸铵浓度、温度、溶剂及初始水活度对酶促氨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酯的酶促氨解反应不仅是酰胺合成的有效方法,也是手性酸、手性醇及手性酯拆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L-脯氨酸为原料,与不同的手性胺基醇及脂肪胺反应合成了6个手性酰胺化合物,并考查了它们在醛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及炔酯与三甲基铝的不对称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6个化合物均有一定的催化效果.所有目标化合物均通过熔点测定和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确证.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双功能轴手性联二萘酚酰胺(1b)有机小分子催化蒽酮与硝基烯烃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表明,在35℃条件下,CH_2Cl_2中,0.050 mmol(x=10%)的催化剂存在下,反应20 h,蒽酮与硝基烯烃能有效的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获得较好的产率(79%~88%)和较高的对映选择性(最高85% ee).  相似文献   

19.
由(R)-BINOL(1,1-联二萘酚)出发,经3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手性Br(o)nsted酸,(R)-3,3’-双(二苯次膦酰基)- BINOL衍生的手性磷酸(3).其结构经1 H NMR,31P NMR,MS表征.以甲苯为溶剂,3为催化剂,于0℃反应36 h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催化直接不对称Mannich反应所得产率为87%,38% ee和69/31 dr.  相似文献   

20.
以天然氨基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脯胺酰胺衍生物,并研究了它在催化芳香醛与丙酮的不对称羟醛缩合反应中的应用。酸的添加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及产物的对应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