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缓解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随机选取双眼行FS-LASIK术的患者110例共220只眼,其中左眼为治疗眼,右眼为对照眼.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对于治疗眼分别应用冰水、普拉洛芬滴眼液、角膜绷带镜以...  相似文献   

2.
观察人工泪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将甘肃省高台仁济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FL)等眼部检查,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眼部功能,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BUT、SIt、FL各项检查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治疗后各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眼睑瘙痒、刺激感、眼膜充血、眼睑炎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1.1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能显著改善患者眼部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探讨羟糖甘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BUT、SIT及FL的影响。选择2016年10月至210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术后眼干症患者86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具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术后给予常规换药,1 d后开放点眼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眼。对照组加以羟糖甘滴眼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比两组患者疗效、BUT、SIT、FL、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UT、SIT及F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UT、SIT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干预后两组FL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IL-6及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出现1例(2.33%)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2例(4.65%)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糖甘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较单独使用羟糖甘滴眼液可显著提高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疗效,改善BUT、SIT及FL,缓解炎症反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分析采用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干眼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使用人工泪液凝胶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部相关指标改善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F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I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FS评分、BUT、SIT各项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FS评分、BUT、SIT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泪液凝胶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用于干眼症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眼部FS评分、BUT、SIT等眼部相关指标,改善患者眼部功能,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青少年干眼对屈光不正矫正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兰州普瑞眼视光医院干眼症合并屈光不正青少年患者,患者年龄7~18岁。对青少年患者进行散瞳检查,将屈光不正合并干眼患者以及单纯屈光不正患者分为干眼组和正常组。分别对该两组患者进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泪膜破裂时间(TBUT)检查,对屈光不正的患儿进行屈光矫正后随访半年,观察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变化。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户外活动时间、视频终端使用时间,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挑食情况2组比较使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组经治疗后在不同时间点复查主观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和干眼组经治疗后在不同时间点复查的TBUT存在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和干眼组经治疗后在不同时间点复查的角膜荧光染色(FL)无显著差异(P>0.05);干眼组及正常组在治疗6个月后视力波动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无明显差异。结论:青少年屈光不正与干眼症密切相关,屈光不正不影响泪液的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高龄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并与3.0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80岁以上高龄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8例(78眼),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水平劈核技术。微切口组:行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Akreos MI60超薄人工晶体植入术39眼。小切口组:行传统同轴3.0mm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9眼。分别于超声乳化术前及术后3个月做角膜内皮照相并定量分析形态指标,记录并观察两组的平均超声能量(AVE)和有效超声时间(EPT)以及术后3天、1周、1月、3月的视力。采用两均数t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3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及六角形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AVE和E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微切口组的视力优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3月的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白内障患者,同轴1.8mm微切口与传统的同轴3.0mm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相比,没有增加角膜内皮的损伤,具有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快的优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推导出新的角膜屈光力公式,并以此探讨由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引起的角膜屈光力变化.收集710只近视眼(362例)LASIK术前、术后数据,获得本组近视眼LASIK术后角膜曲率增量(ΔSIMK)与眼总屈光力增量(ΔD)的回归方程:ΔD=1.209ΔSIMK-0.265(r=0.979,P=0.000).由角膜屈光率得出:正常角膜前表面屈光分力F1=K/[1-(n2-n3)/(n3-n1)];后表面屈光分力F2=K/[1-(n3-n1)/(n2-n3)].结合上述回归方程和角膜前表面屈光分力的关系式可以得出近视眼LASIK术后ΔD=1.065ΔF-0.265.结论: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FL=1.135 14KL-0.135 14K;近视眼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增量(ΔF)与眼总屈光力增量(ΔD)基本一致;LASIK术后,常规角膜曲率测量仪测出的仅为角膜前表面曲率,不能代表整体的角膜曲率;近视眼LASIK术后的角膜总屈光力小于角膜曲率测量值;该角膜屈光力公式计算过程简单、结果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老年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通过对某院离退休人员266例进行问卷调查,有眼部不适者进行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SchimierTest泪液分泌试验及角膜结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分析中老年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中干眼症患病率为31.20%,其中男性患病率23.49%,女性患病率41.03%,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干眼症患者63人,其中ATD41人,LTD22人。干眼症的常见症状为视疲劳(50.79%)、眼干涩(41.27%)、异物感(37.30%)、眼红(36.51%)、眼痒(34.92%)、烧灼感(6.35%)。干眼症患病与使用电脑、全身性疾病、吸烟或喝酒及使用滴眼剂等有关。结论掌握中老年患者干眼症的临床特点有助于干眼症的及时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肌折返术治疗水平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共同性斜视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行直肌返折术,B组行直肌截除术,比较两组术后眼正位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周、1个月、1 a眼正位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眼心反射发生率A组为3.3%,优于B组(40%),角膜上皮剥脱发生率A组为6.67%,优于B组(40%),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结膜血肿发生率A组为0,明显优于B组(6.67%),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肌折返术同直肌截除术相比具有相同的手术效果,操作简单,损伤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眼压和眼压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71例行LASIK治疗且资料完整的近视眼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性别、眼别、年龄、裸眼视力、术前眼压、近视度、散光度、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和术中角膜切削厚度对LASIK术后眼压和手术前后眼压差的影响。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表明LASIK术后眼压与性别、术前眼压、角膜切削厚度、裸眼视力和近视度呈显著性相关,而多因素分析仅发现前4项与其显著相关,其中术前眼压是最重要的相关因子。而单因素分析发现LASIK手术前后眼压差与性别、角膜切削厚度、术前视力、近视度和中央角膜厚度呈显著性相关,多因素分析则仅前2项和中央角膜厚度与其显著相关,其中角膜切削厚度是最重要的预测因子。结论:术前眼压,而不是中央角膜厚度是预测LASIK术后眼压最重要的因素。而性别和角膜切削厚度是术后眼压和手术前后眼压差的共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的全麻患者焦虑情绪、术后疼痛以及对麻醉医生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在全麻插管下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进行术前访视、术中管理、术后随访;B组患者采取常规围术期访视、管理。两组患者于术前一天、术前10分钟、术后一天完成各类情绪量表的自评以及对麻醉医生满意度的评分。结果术前一天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10分钟、术后一天:A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且抑郁焦虑症状轻微或正常者构成比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对麻醉医生满意度评分更高,麻醉中生命体征更平稳,苏醒时间更短(P0.05)。结论合理使用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可缓解全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麻醉医生的满意度,是值得推广的一系统、全面的麻醉医生围术期访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手术均采用咪达唑仑、顺式阿曲库铵、丙泊酚、芬太尼行麻醉诱导,顺式阿曲库铵、芬太尼与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使用PCA泵镇痛;分别记录苏醒后(T0),术后4 h(T1),8 h(T2),12 h(T3),24 h(T4)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不同时点PCA按压次数;24 h舒芬太尼累计用量;镇痛期间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内VAS评分A,B组高于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A,B组低于C组(P0.05);24 h镇痛泵的总按压次数A组高于B组(P0.05),B组高于C组(P0.05);与术前相比,A组术后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而B,C两组术后血压、心率下降(P0.05);3组患者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和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P0.05),恶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B,C组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马建军  谢婷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4):190-190,30
目的:进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与以往常规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将翼状胬肉54例60只眼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眼.A组采用传统胬肉切除及暴露角膜缘巩膜术;B组采用胬肉切除及结膜瓣移植术;C组采用新型胬肉切除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3组术后创面修复时间及2年内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角巩膜创面修复时间平均8.0天,B组5.8天,C组4.6天;经2年以上随访,A组复发率20%,B组5%,C组无一例复发.结论:新型胬肉切除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及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调节巩膜瓣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3例(92只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均46只眼。A组术中缝可调节巩膜瓣缝线,B组术中不缝可调节巩膜瓣缝线,观察术后视力、滤过泡、角膜、前房、晶体、眼底、眼压等。结果A组浅前房发生率为6.52%,随访6~24个月,眼压控制率为95.65%。B组浅前房发生率为32.61%(χ^2=9.94,p=0.002),随访6~24个月,眼压控制率为71.74%(χ^2=9.95,P=0.002)。结论可调节巩膜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可调节巩膜瓣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73例(92只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均46只眼。A组术中缝可调节巩膜瓣缝线,B组术中不缝可调节巩膜瓣缝线,观察术后视力、滤过泡、角膜、前房、晶体、眼底、眼压等。结果A组浅前房发生率为6.52%,随访6~24个月,眼压控制率为95.65%。B组浅前房发生率为32.61%(2χ=9.94,P=0.002),随访6~24个月,眼压控制率为71.74%(2χ=9.95,P=0.002)。结论可调节巩膜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能有效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经椎体间融合术合并动态及刚性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疗效及椎间融合程度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51例行后路单节段椎间融合的患者,其中动态组(A组)17例和刚性组(B组) 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资料,术后椎间融合程度,以及术前、术后腰部及腿部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评分(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等,评估两组的手术疗效,分析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术后椎间融合情况及邻近节段退变的差异.结果: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在术后3个月及末次检查发现,腰部及腿部VAS评分、ODI及JOA评分、术椎椎间隙高度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术后3个月,A组术椎ROM明显高于B组(P 0. 05),而术后末次检查两组术椎椎间活动范围(ROM)(P 0. 05)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及末次,两组上邻椎椎间隙高度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3个月,两组上邻椎体ROM没有统计学差异(P 0. 05),而末次检查A组的上邻椎体ROM低于B组(P 0. 05).术后3个月、6个月A组的融合程度评分明显高于B组,而术后末次,两组的融合程度评分(P 0. 05)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动态内固定较刚性内固定有利于节段早期融合及延缓上邻节段退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和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A组)与腘绳肌腱(B组)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稳定性,分析腓骨长肌腱组足弓的静力学变化.结果术后随访时,A组大腿周长减小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IKDC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胫骨前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足弓情况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术后1 a足弓的静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与自体腘绳肌腱取得的临床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
比较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术后PCIA与单纯PCIA用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选择60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PCIA),B组(单纯PCIA组)。记录术后1h、6h、12h、24h术后镇痛效果、PCIA泵使用情况,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h、6h、12h、24h血清中的IL-6含量。A组术后1h、6h安静与咳嗽后术后VAS评分低于B组,术后24h PCIA按压次数A组少于B组,术后镇痛满意程度A组优于B组。IL-6水平A组术后1h、6h低于B组。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术后PCIA可以提供满意、安全的胸科手术术后镇痛,抑制患者炎症因子释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术前存在角膜散光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1例(34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分别于术前、术后首日、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检测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曲率,观察Toric人工晶体轴向位置和转动度数.结果术前患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1~0.5,术后3个月时31例患眼裸眼视力0.5;26例患眼裸眼视力≥0.8;32例患眼最佳矫正视力≥0.8.术前角膜散光度值、预期残余散光度值、术后3个月时残余散光均值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251,P0.05).术后3个月残余散光均值明显低于术前角膜散光值,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7.264,P0.01);术后残余散光值与预期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7,P0.05).术后首日9眼偏离了预定轴位,平均偏差为4.02°±0.65°,其中4眼偏差大于10°.术后3个月时与术后首日相比,人工晶体旋转均值为2.48°±1.96°,其中仅1眼旋转幅度10°,余下的33眼旋转幅度均5°.结论植入Acrysof Toric人工晶体可有效提升合并角膜散光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矫正术前角膜散光,且稳定性较佳.  相似文献   

20.
泪膜是由泪液形成的覆盖于角膜和结膜表面的薄层膜,由脂质层、水液层、粘液层组成,具有湿润并保护角膜和结膜、抑制微生物生长、提供角膜营养物质等作用.泪膜还可覆盖角膜表面,使之成为一个光滑的光学界面.干眼症又称干燥性角结膜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泪膜质异常或量不足,造成结膜、角膜得不到正常湿润而出现的一系列眼部表现.导致干眼症的常见原因除了泪腺、眼睑、结膜和角膜上皮病变外,还有年龄、环境、全身性疾病(特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可出现眼部异物感、干燥感、烧灼感等,结膜囊内有粘液丝状分泌物.检查可见结膜充血、乳头增生、点状角膜炎等等.另外,泪液分泌试验显示泪液分泌减少,孟加拉红染色或荧光素染色可显示出失去活性的结膜和角膜上皮细胞受损区,泪膜破裂时间缩短,有些还可合并全身性皮肤、粘膜等病变,如sjogren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天疱疮、红斑狼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