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4年生紫花苜蓿阿尔冈金(Medicago sativa L.Algonquin)为试验对象,以赤霉素(GA3)为试材,2005年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场进行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喷施赤霉素促进紫花苜蓿株高的生长,100mg/kg喷施浓度下,4茬株高的平均值较CK、200mg/kg、300mg/kg分别增加12.2%、6.8%、7.2%.不同喷施浓度下各茬间的节间数、节间距和分枝数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表现为低浓度喷施具有促进作用.从4茬总产量来看,各处理均高于CK,100mg/kg、200mg/kg、300mg/kg处理较CK分别增产14.8%、7.5%、7.8%,且100mg/kg处理与CK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随喷施浓度的增加粗蛋白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相同时间相同次数、喷施不同剂量缩节胺试验,表明在现蕾至打顶前棉花株高及日增长量随缩节胺用量的增大而有规律地减少,但对果技没有明显影响。产量测定表明,缩节胺总用量为13g时为最高,高于或低于13g有轻微减产,而达到20g是产量下降达14.9%。  相似文献   

3.
采用五水平有重复的最优回归设计,选取种植密度、缩节胺用量和打顶时间等可调控因子进行杂交棉的栽培技术研究,以探索影响杂交棉丰产栽培的关键因子及最佳用量.结果表明,对籽棉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打顶时间>种植密度>缩节胺用量;杂交棉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X1≤1.48万株/667m2)、适宜的化控量(X2≤8.3g/667m2)和打顶日期的延后(X3≥ 7月7日),籽棉产量出现300kg/667m2以上的几率增加;过大的种植密度(X1≥1.72万株/667m2)、缩节胺化控超量(X2>16.7g/667m2)和过早的打顶时间(X3≤6月25日),高产的几率较小(Y≤200kg/667m2).在2007年特殊气候条件下,当种植密度在0.60~0.84万株/667m2,缩节胺化控量为7.2g/667m2,打顶时间在7月10号时,杂交棉七杂五可获得345.70±0.53kg/667m2最高籽棉产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棉花化调中喷施矮脚虎,与常规缩节胺相比具有用量低,增产、塑造株型效果较好等特点。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缩节胺剂量对花铃期棉花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个缩节胺浓度,研究了缩节胺对花铃期棉花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缩节胺能提高棉花花铃期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而高浓度则使叶绿素下降及丙二醛含量上升;在缩节胺调节下棉花花铃期主要通过积累可溶性蛋白含量来提高自身的抗逆性;喷施缩节胺1和4d对花铃期棉花脯氨酸含量有显著影响,但是7d后脯氨酸含量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生产上要使棉花实现高产优质,在花铃期应用缩节胺进行化控时应该低浓度多次数来达到提高棉花抗逆性和控制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二年试验结果表明 ,棉花喷洒“丰满乐”蕾铃宝和缩节胺 ,均能抑制棉花营养生长 ,增强生殖生长 ,减少蕾铃脱落 ,增加单株成铃和单铃重 ,籽棉单产比对照提高361.5kg/hm2 和223.5kg/hm2,增产8.5 %和5.3 % ,增值1265.25元/hm2 和782.25元/hm2,其效果是蕾铃宝第一 ,缩节安第二  相似文献   

7.
中棉所42栽培关键技术:一是促苗早发,苗期不宜化调;二是合理密植,保苗株数在1.5万株/666.7m2为宜;三是科学化调,根据棉花长势在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分别用0.8g/666.7m2、2.0g/666.7m2和3.0g/666.7m2缩节胺进行化调;四是在7月5日前后打顶;五是防止早衰。  相似文献   

8.
对两个品种(系)四个不同密度棉株生长发育动态,进行田间系统观测,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棉株出苗20-85天,叶龄随生育天数的增长,株高、倒四叶宽、果枝数、现蕾、开花、结铃数随叶铃的增长而增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收获株数在21-24万株/公顷范围内,皮棉单产随密度、总铃数的增加而提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新陆早13号和新B7号单产皮棉分别为2 341.74-2 394.04公斤/公顷和2 488.30-2 527.35公斤/公顷。缩节胺用量266-292.5克/公顷,株高控制在60-65厘米,果枝台数7-8台。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缩节胺调节棉花对棉蚜酶系活性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取食缩节胺处理后3、6、9、12 d棉叶的棉蚜体内SOD、POD、CAT、GST、ACh E、Car E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棉蚜取食喷施缩节胺的棉花叶片后,3-6 d SOD、POD、CAT的酶比活力均呈现上升趋势,第6 d时,SOD和CAT均达最大值,随后呈下降趋势,POD比活力仅在第6 d时处理组高于对照组,其他均低于对照组。棉蚜体内的GST、Car E在整个取食期间(3-12 d)均为随着取食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均在第12 d达到最低值,其中Car E在不同时间均低于对照,GST却相反。Ach E比活力在棉蚜整个取食期间也均为处理组低于对照组,并且在第12 d降至最低值。这些结果说明缩节胺的处理会使棉蚜产生应激反应,并引起SOD、POD、CAT 3种酶比活力在短时间内增大,但在取食一段时间后有所下降,GST酶在棉蚜的应激反应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结论:缩节胺通过参与棉花的生理代谢过程,诱导棉花增加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和积累,从而引起棉蚜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变化;棉蚜的存在增强了棉花的自我防御反应,而缩节胺的处理放大了棉花的这种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802”螯合微肥在新疆荒漠生态环境条件下,对棉花不同生育期、不同剂量喷施后 的影响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混用,试验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缩节胺的不同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影响试验 ,结果认为缩节胺可减轻黄萎病的发生程度 ,具有抗病和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三个处理和对照,助壮素和常用缩节胺用于棉花效果基本一致,对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尤其前期友育稍滞后,但后期发育加快,且株形好,可作为缩节胺的同类产品使用。  相似文献   

13.
新型棉花调控剂艾氟迪(AFD)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叶面喷施艾氟迪(AFD)与缩节胺的对比试验,初步掌握了艾氟迪(AFD)在棉花生长发育期间的调控效果,为推广使用艾氟迪(AFD)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甜菜种株在苗期使用多效唑、缩节胺、比久十乙烯利对单粒种种株高度、株型、花期、 密度结实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增加坐果率,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矮壮素(CCC)、缩节胺(DPC)不同比例拌种可降低棉苗子叶高和果枝始节高度,增加果枝数,提高成铃率,促进棉花提早成熟。其中CCC以0.5%、DPC0.2%的比例为最好,其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  相似文献   

16.
棉花叶面喷施3种叶面肥 ,都能使作物生长势增强 ,棉株稳健 ,增产显著 ,博力398在此地增产明显 ,增产率17.1 % ,其次是天力螯合肥和磷酸二氢钾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适时适量的化学调控,塑造理想的株型,使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协调最大化,达到个体稳发稳长,群体结构合理的目的,通过缩节胺的田间试验,以探寻不同生长情况、不同土壤类型棉花的化控技术要求。结果表明,化调次数三次比化调两次的始果节高度以及株高偏低,产量较高,同时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采取不同的化调措施和缩节胺用量,沙土地前期发苗快,相同长势的棉花缩节胺使用量比板结地稍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因苗、因地以及水肥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受二甲四氯药害的棉株,及时喷施叶面肥CRT丰产剂,高效植益素,叶面宝,喷施宝和复合络以都具有明显的解毒,促长作用尤其CRT丰产剂,亩用量50ml,兑水30-40kg/亩,叶面喷施效果好,能促使受害棉株的叶恢复生长,降低果枝节位,增加有效果枝和蕾,有早于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竹类植物秆形生长机制,研究利用激素调控竹材纤维生长质量,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20、40、60 mg/L)赤霉素(GA3)处理毛竹实生苗,观察并测定处理后新分蘖竹株数量、秆形及竹材纤维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GA3后,新分蘖竹株秆高、节间长和叶片数量均有极显著增加(P<0.01),20、40和60 mg/L GA3处理实生苗新分蘖竹株秆高分别比对照(0 mg/L)增长0.56、1.19和1.21倍,平均节长度增加0.49、1.05和1.10倍,叶片数量增加35.61%、48.35%和38.68%; 新分蘖竹株数量、单株节数和地径在处理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伴随秆形变化,新分蘖竹株竹材纤维质量也有所改变。20、40和60 mg/L GA3处理,明显增加了新分蘖竹株竹材纤维细胞长度,分别比对照增加13.17%、20.68%和21.46%; 但各处理对竹材纤维细胞的宽度作用不显著,从而使得处理后竹株竹材纤维的长宽比增加,有利于竹材纤维质量提升。另外发现,不同浓度GA3处理对竹材纤维细胞的壁厚、腔径和纤维组织比量的影响不显著。分析认为,赤霉素处理能显著改善毛竹实生苗新分蘖竹株的竹材纤维质量,但对提高竹材纤维产量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考察了液体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水稻上叶面喷施后的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的苗期、孕穗和灌浆期各喷施1次,每次每亩(1 hm2=15亩)取水溶肥原液90 mL兑水45 kg(稀释比例1∶500)稀释混匀后喷施,与清水和空白对照比较,水稻株高、结实率、千粒重均增加,增产率分别为8.3%和9.4%,纯收入分别增加118.3元/亩和134.5元/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