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死刑,又称极刑,生命刑,是剥夺犯罪人的生命的一种刑罚,是惩罚力度最强的刑种.随着社会的发展,死刑罚也经历了从严酷到轻缓的发展.一奴隶制的文明,是用野蛮的残酷手段建立起来的,不仅适用死刑的罪名很多,而且执行的方式残酷.夏朝,大辟是死刑的总称,有诛、杀戮(先辱后杀)、孥僇(株连).死刑和肉刑不仅用于异族,同族也可采用.商朝的刑法素以严酷著称,死刑名目繁多:①族诛是死刑中最重的刑罚,指一人犯罪,诛及亲属.②斩、戮、诛、(歹古).③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刑罚体制存在的缺陷以及刑罚目的难以实现的问题日益突现,本文将从我国现存刑罚制度着手,分析我国现存刑罚制度的缺陷,并据些提出如何完善我国的刑罚制度。  相似文献   

3.
对犯罪概念的界定是刑法学理论研究与刑事立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其他刑法理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罪与非罪的分界。然而方孔先生不仅漠视学界形式、实质犯罪概念而且否认认为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同时指出当今刑法学逻辑是混乱的、法理根基是单薄的,断言刑罚不是在发展而是在消亡。笔者认为,方孔先生的观点不免偏颇。笔者将针对方孔先生对刑法不合理性的批判展开质疑,并在此  相似文献   

4.
论刑罚的轻缓化与中国刑罚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凯 《科技信息》2008,(1):248-249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严刑苛罚已成为历史,寻求刑罚的人道性、科学性、效益性成为社会的必需。刑罚基本的发展趋势是从残酷刑罚到宽和刑罚。在世界大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刑罚结构的调整一定会向着轻重相宜、以轻为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成为推动刑法扩张的内在动因。与此相适应,我国刑法圈定的犯罪圈日趋扩大。然而,客观考量刑法规范的实际适用,大量的法定犯条文因与刑难适而被束之高阁成为摆设。究其缘由,在于立法基于盲目的刑罚迷信,无视刑罚的自身属性和局限而大量设置新罪。实际上,受刑罚道义非难性、痛苦报应性、不可转移性等诸多特性限制,刑罚的适用应被定位在与之相适应的范围之内,"泛刑化"趋势是目前我们应当给予高度警醒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郭凯 《科技信息》2010,(25):17-18
刑罚轻缓化就是刑罚向轻缓方向发展的趋势,它要求刑罚的设置要以轻缓为标准,法院在对犯罪嫌疑人判刑时要以有利于被告人为原则,优先使用较轻的刑罚,只有在较轻的刑罚不能够适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时,才可以选择较重的刑罚。刑罚轻缓化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人的价值优劣的重要标尺。但是我国现行死刑执行方式不明确,存在重大设计缺陷,有背离刑罚轻缓化趋势的现象。对此应当改革死刑执行方式,确定注射刑为死刑立即执行的惟一方式,推动我国刑罚轻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冯亦农  曹霆 《科技信息》2009,(12):34-34
我国的死刑问题,历来就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问题。随着世界性轻刑化运动的发展,废除死刑和限制死刑已成为一种趋势。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说,我国现在还不能废除死刑,但可以从两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死刑制度:一是从立法上完善,二是从法律适用上完善,逐步缩小死刑的范围,使我国死刑制度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8.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是西汉初年的法律辑录,较系统地反应了汉初适用刑法的若干原则,其中规定对触犯皇权、群盗犯罪、背反人伦以及官吏违法等犯罪行为予以从重或加重惩处.  相似文献   

9.
鉴于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发展态势,目前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采取的刑罚手段存在不足, 应当借鉴国外的前科消灭、不定期刑等刑罚种类,重建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刑罚体系,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各项权利,使其受到公正、人道的司法处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保留死刑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死刑是一种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刑罚方法。意大利贝人卡里卡于1764年发表了《论犯罪与刑罚》,该书首次从理论上系统论证了所谓死刑的残酷性、不人道性与不必要性,明确提出废除死刑或严格限制适用死刑,从此拉开了死刑存废的论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将逐步以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的消息引起社会的广泛反响,它标志着我国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同时,死刑执行制度正向文明化、人道化迈进。就我国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的现状做了说明,分析了我国采取注射方式执行死刑的必然性和正确性。同时,也就其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争议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死刑是剥夺人的生命的刑罚,它的适用必须受到严格地限制。限制死刑的路径多种多样,立法论者主张通过修改刑事立法来限制死刑,司法论者主张通过司法程序来限制死刑。在我国,限制死刑的最佳路径应数解释论,即通过司法解释来明确什么是罪行极其严重,什么是必须立即执行。  相似文献   

13.
死刑适用在故意杀人案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我们可以在现行刑事立法的框架下,贯彻死刑政策精神,通过对共同杀人案件、雇凶杀人案件、杀害亲属案件、被害人有过错的故意杀人、激愤杀人、同意杀人等故意杀人案件严格控制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实现少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面对着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越发意识到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存在着许多无法预知的风险,日益加速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已经将传统社会推向风险社会的风口浪尖,因此在风险社会理论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刑法理念的转变与更新。在刑事立法方面日趋呈现出了"刑罚积极主义"的倾向,犯罪处罚的早期化、犯罪圈扩大化、法益概念的抽象化等特征也日益凸显,这一转变追根究底是刑罚目的观的转化。风险社会更呼吁刑法构建一个以积极的一般预防为目的刑罚体系,并以此为核心衍生风险刑法的其他理论。但积极的一般预防仍要以人权的保障和罪责原则为界限,时刻保持刑法的谦抑性。  相似文献   

15.
死刑替代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死刑替代措施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死刑制度改革。国外死刑替代措施的立法例与构想有四种:以绝对的无期徒刑替代死刑;以相对的无期徒刑替代死刑;以有期徒刑替代死刑;以不定期刑替代死刑。在我国应当以特殊的无期徒刑替代死刑。以特殊的无期徒刑替代死刑时,我国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内容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在97刑法中予以确定,并在许多相关法律条中加以具体化。但在刑法的实践中,这一原则的贯彻仍然存在着一些限制,需要进一步加以修正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
死刑的从轻情节是可以有效阻却死刑立即执行判决出现的法定条件和事由,从犯罪人的期待可能性、受害人的过错和犯罪人人格较低的危险程度等三个方面来扩充现行刑法典中死刑的从轻情节,并不会带来观念上的障碍和操作上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死刑又称生命刑、极刑,是刑罚方法中最严厉的一种:自刑罚产生以来,死刑就以其程度的严厉性、影响的广泛性以及社会的强制性而居于重要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处于各刑罚的核心地位。本文主要从死刑的历史发展、死刑的立法、适用问题、死刑的限制等出发,分析死刑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并基于此对死刑的存置与废止以及发展趋势作了一定的阐述,同时也提出一些理论上的见解和实践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重处罚”是司法实践中一个法律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问题。本文对“从重处罚”的涵义进行了阐述。并详细地分析了从重处罚的情节,文中还论证了对首要分子、主犯的从重处罚问题,适用“从重处罚”时应贯彻“疑罪从无”原则问题,以及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传统刑事政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消减、限制乃至废除死刑,顺应人权保障的潮流,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立法的大趋势。死刑在我国必然也要废除,这是不可逆转的方向。然而死刑在我国的废除,绝非一蹴而就之事,目前我国应坚决有限制地保留死刑,这是由我国的历史传统、民族感情和现实国情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