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秋季,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作重大调整.但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仍然存在着某些问题.国家助学贷款应当也将成为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主要方式,由此也会引发带动整个体系的优化,增强资助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困难重重,大学生信用意识淡薄,拖欠贷款问题突出,信用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因此,研究大学生助学贷款中的违约问题,提出完善助学贷款的有效偿还机制,对于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开展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在高职院校实施中的现状,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成因,从政府、银行、学校和贷款学生四个方面提出了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施润 《河南科技》2011,(1):26-27
<正>一、受资助者的信用法律意识现状1.信用法律意识的衡量指标,主要在于助学贷款的违约率高低。助学贷款工作对于受资助者信用意识的强烈要求,与助学贷款的性质紧密联系。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的发放与回收实现自  相似文献   

5.
将香港的各项教育资助计划与上海的国家助学贷款进行比较:根据助学贷款的类型,着重比较分析香港政府主导型学生贷款与上海学校所在地国家助学贷款、两地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及香港尤德爵士纪念基金奖学金与上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助学贷款作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自1 999年实施以来,在我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在各个方面暴露出许多问题。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银行、高校和学生四方协同配合,而高校事实上成了连接银行和学生的中介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从多方面完善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管理,以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商业银行面向全日制高等学校(含高职专)中经济困难的在校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发放的一种贷款。它的利息由国家财政对接受贷款的学生应承担的利息给予 50%的贴息,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利率执行,不上浮。近两年国家助学贷款从无到有,逐渐得到了发展。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新举措。因此,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理解,引导困难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精神,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信用意识,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一个极具现实…  相似文献   

8.
中美学生贷款方案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美国国会对其学生资助政策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贷款利率与可贷金额;还贷推迟与贷款减免;还贷保证机制。考虑到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及实施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借鉴别国的经验,特对美国学生贷款政策的新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国家实行的助学贷款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是一件复杂繁琐的难事,尤其是贷后管理工作。要切实做好助学贷款的管理工作,就需要在贷款的源头、贷款的过程、贷后管理等工作中,学校、银行、政府多部门密切配合、多举并进。只有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助学贷款管理工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困境的原因探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困境的原因探析,指出国家助学贷款陷入困境的实质是国家助学贷款的性质与发放助学贷款的商业银行的性质的不适应所造成的,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状况及有效偿还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已经实施了五年,颁布的助学贷款政策性件在一步步完善,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主要原因是由于贷款难以回收,而这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贷款偿还制度,本从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方面来构建助学贷款的偿还制度。  相似文献   

12.
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战营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76-77,84
20 0 4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在此之前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做了迄今为止最具力度的修订。新政策完善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将对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三方(学生、学校和银行)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新政策自身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探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缺陷的主要表现,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缺陷的原因,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大学生资助活动存在的问题 ,论述了制定大学生资助法律法规的必要性以及资助法律中应规定的主要措施和制定大学生资助法律法规时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对普通高等学校在读,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和本、专科学生发放,并由财政给予贴息的商业贷款。其目的是帮助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困难的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旧家助学贷款的主要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涛 《理工高教研究》2006,25(1):22-23,28
介绍2004年6月新政的基本内容,分析新政实施后国家助学贷款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概念的引入 所谓国家助学贷款,实为政府贴息贷款。分为一般助学贷款和特困生贷款。这种贷款具有以下特点:1.贷款数额。学生可取得不高于所在学校的学费收取标准的学费贷款和不超过学校所在地区的基本生活标准的生活费贷款。2.贷款期限。贷款的学生要在毕业后的4年内还清贷款本息。3.担保形式。①保证担保②抵押担保③质押担保④特困生担保──可经学校及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特别批准由学校担保。为确保信贷资金的完整,在国办发[1999]58号《通知》的第二十三条中对特困生贷款到期无法收回部分作了明确规定,“由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河南省从2007年河南省实现第一批专利质押融资贷款50万元以来,十年间共实现专利质押贷款41.5亿元,惠及企业217家,专利质押融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河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概况河南省从2007年河南省实现第一批专利质押融资贷款50万元以来,十年间共实现专利质押贷款41.5亿元,惠及企业217家,专利质押融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并轨”和收费制度的确立,亟需建立一个与之配套的大学生资助制度系统。在这个资助系统中,贷学金制度应占主体地位,起核心作用,从而成为高校收费制度的一项有力保证手段。一、高校收费制度实施后所面临的问题高校收费后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不仅涉及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也涉及到教育机会均等和公平原则的理论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均收入不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家庭之间的经济状况又极不平衡。据统计,1992年我国城镇居民户均生活费收入为6154元,…  相似文献   

20.
《漳州师院学报》2021,(3):151-155
谷文昌扶贫实践是谷文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扶贫脱贫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成功经验。当前,在完善高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过程中,面对资助对象认定、资助资金来源、资助方式、资助管理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需要从谷文昌扶贫实践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努力强化精准资助,为构建完善的高校精准资助育人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