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对比分析尿激酶静脉溶栓与常规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及预后水平的影响。将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28例AIS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4例给予常规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肠溶片,静脉滴注依达拉奉),试验组64例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血脂指标、神经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并进行预后评价。结果显示:治疗两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vs 81.25%,P<0.05);治疗两周后两组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22.11±5.68)分vs(10.54±3.85)分;(22.53±5.42)分vs(12.85±4.11)分,P<0.05),巴氏指数(BI)评分升高((61.32±14.57)分vs(80.22±15.30)分;(60.75±15.12)分vs(72.57±15.24)分,P<0.05);试验组...  相似文献   

2.
通过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考察壮骨伸筋胶囊(ZSC)干预给药对骨质疏松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实验中将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结合雌激素组(0.1 mg/kg)和ZSC组(2.71 g/kg),并设置假手术组,每组6只。干预给药13周后,取血清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钙(Ca)、磷(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解剖检测各组大鼠股骨长度、质量、密度、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ZSC对大鼠股骨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ZSC大鼠股骨质量升高(P<0.01)、股骨密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ZSC大鼠血清中MDA、IL-1β、IL-6、TNF-α、血P降低(P<0.01),血清中SOD水平升高(P<0.01)、血Ca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ZSC大鼠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提高(P<0.01),NFκB蛋...  相似文献   

3.
分析白藜芦醇调控Hippo信号转导途径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建立股骨横向闭合性骨折模型,地塞米松组每天使用10 mg/kg的地塞米松进行灌胃,低剂量组每天使用20 mg/kg的白藜芦醇灌胃干预,高剂量组每天使用30 mg/kg的白藜芦醇灌胃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使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大鼠中血钙(Ca)、血糖、碱性磷酸酶(ALP)及血磷(P)水平;取股骨折后骨痂处骨结构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Hippo、Yes相关蛋白(YAP)基因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B)检测组织中VEGF、VEGFR-2、Hippo、YA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骨痂组织中骨密度与血管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骨痂组织中骨密度与血管数量明显高于低剂量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的检测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6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伴呼吸衰竭80例(A组),不伴呼吸衰竭84例(B组);选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一氧化氮(NO)、Hcy、CysC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并进行比较。依据入院时血清Hcy、CysC将A组患者分为高Hcy组、正常Hcy组和高CysC组、正常CysC组,分别比较其PaO2水平、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预后情况。结果显示:A组、B组和对照组NO、Hcy、CysC与PaO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经LSD-t检验显示A组Hcy、CysC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NO、PaO2水平则显著低于B组和对照组(P<0.05);B组Hcy、Cys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O、PaO2<...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软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HICH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软通道组(n=60)和硬通道组(n=60)。硬通道组采用硬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软通道组采用软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比较2组患者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入住ICU天数和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显示:软通道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入住ICU天数和血肿清除率分别为(45.93±5.07)mL、(37.03±2.63)min、(12.23±4.09)d、(3.95±0.36)d和(76.36±6.12)%,硬通道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入住ICU天数和血肿清除率分别为(56.98±6.12)mL、(42.95±4.87)min、(14.92±3.70)d、(4.23±0.41)d和(74.49±4.87)%,软通道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硬通道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入住ICU天数短于硬通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组和硬通道组患者术后4周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3/60)和16.67%(10/60),软通道组术后4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硬通道组(P0.05)。治疗3个月后,软通道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和预后Ⅰ级率分别为55.00%(33/60)、1.67%(1/60),硬通道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和预后Ⅰ级率分别为36.67%(22/60)、3.33%(2/60),软通道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硬通道组(P0.05);2组患者的预后Ⅰ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软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HICH颅内血肿的死亡率和血肿清除率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无明显差异,但软通道定向钻孔引流术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探讨依据唾液不同物理性状筛检牙周病的临床价值。选取2017年8月—2018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诊的男性和女性轻、中、重度牙周病初诊患者各10例,男女各30例,并根据性别分别定义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同期选取20例无牙周病正常人男女各半作为对照组,采集80例研究者的口腔资料,包括唾液蛋白浓度(SPC)、唾液蛋白表面张力(STSP)、牙周探诊深度(PD)以及牙周附着水平(AL),观察不同性别牙周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于2017年4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不同程度牙周病患者2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5个月SPC、STSP、PD以及AL变化。结果显示女性组和男性组正常者唾液蛋白质总含量(SPC)值分别为(1 386.55±309.33)μg/mL和(1 261.65±221.35)μg/mL,随着病情程度的增加SPC值均升高,女性组和男性组正常者唾液表面张力(STSP)值分别为(64.84±3.67)dyn/cm和(64.24±3.68)dyn/cm,随着病情程度的增加STSP值均下降,正常者与不同病情牙周病患者SPC、STSP值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和男性组牙周探诊深度(PD)及牙周附着水平(AL)在轻度、中度及重度牙周病患者中值均升高,不同病情牙周病患者PD、AL值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17例牙周病患者SPC治疗前为(2 570.90±320.25)μg/mL,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5个月SPC水平均降低,STSP治疗前为(47.96±12.88)dyn/cm,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5个月SPC水平均升高,PD治疗前为(4.47±1.30)mm,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5个月SPC水平均降低,AL治疗前为(5.39±1.08)mm,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5个月SPC水平均降低,治疗前后变化秩和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通过观察患者的唾液物理性状及口腔牙周结构形态的改变,可以筛查牙周病或是高风险人群,对牙周病患者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碘~(131)与甲硫咪唑联用对甲亢患者疗效及唾液腺功能的影响,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甲亢患者分为接受碘~(131)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碘~(131)与甲硫咪唑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各40例,对2组疗效及唾液腺功能的影响效果进行比对。治疗后观察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67±0.23)μg/L、血清总甲状腺素(103.29±3.40)μg/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6.45±1.12)pmol/L、游离甲状腺素(16.38±1.09)pmol/L、促甲状腺激素(4.70±1.10)UIV/mL、唾液腺摄取指数(4.59±1.07)、唾液腺分泌指数(35.70±1.12)%,对照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2.11±0.22)μg/L、血清总甲状腺素(~(131).74±3.36)μg/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7.90±1.10)pmol/L、游离甲状腺素(19.11±1.07)pmol/L、促甲状腺激素(4.67±1.09)UIV/mL、唾液腺摄取指数(3.87±1.05)、唾液腺分泌指数(30.77±1.10)%,结果表明,观察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低于对照组,唾液腺摄取指数、唾液腺分泌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甲状腺激素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碘~(131)与甲硫咪唑联用治疗甲亢可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且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在临床应用中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糖尿病患者中C-肽、空腹血糖(FBG)、糖化血清蛋白(GS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相关性.收集糖尿病患者及查体健康人群的血,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C-肽和胰岛素水平,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检测HbA1c,用生化仪检测FBG和GSP.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中C-肽值和胰岛素水平分别为(320.6±103.6)pmol/L、(5.18±1.39)mU/L,分别明显低于健康人群(P0.05);但血中FBG、GSP、HbA1c水平分别为(9.69±2.14)mmol/L、(8.27±1.53)%、(3.75±0.64)mmol/L,分别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C-肽与FBG呈负相关(r=-0.565,P0.01);HbA1c与GSP呈正相关(r=0.523,P0.01).结果提示联合检测C-肽、FBG、HbA1c及GSP,能更准确反映患者血糖的控制水平,提高糖尿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肥胖亚型的临床特点;探讨不同肥胖亚型的临床转归.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2006年4月~2010年1月体检人群共4 067例,排除资料不全者,共2 830例纳入研究.其中1 367例于1~3年后再次来我院体检.结果 (1)在1 120例肥胖体检人群中,MHO占23.30%,肥胖伴单个代谢异常者占45.27%,肥胖伴MS占31.43%.(2)MHO组收缩压、舒张压、FBG、TG、ALT、尿酸、WBCC均高于(HDL低于)正常对照组,低于(HDL高于)肥胖伴MS组(P<0.05).肥胖伴单个代谢异常组收缩压、舒张压、FBG、TG、ALT均高于(HDL低于)MHO组,低于(HDL高于)肥胖伴MS组(P<0.05).(3)随访1~3年后,MHO代谢异常性疾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对照(46.79%vs 17.60%,P<0.05),OR值为4.117(95%CI:2.503~6.770;P<0.05);肥胖伴单个代谢异常组MS的发病率高于MHO(22.94%vs 7.34%),OR值为3.751,(95%CI,1.719~8.221;P<0.05).结论(1)在肥胖体检人群中MHO约占1/4,肥胖伴单个代谢异常者约占1/2,肥胖伴MS占1/3.(2)MHO临床表型介于正常对照与肥胖伴MS者之间,肥胖伴单个代谢异常者临床表型介于MHO与肥胖伴MS者之间.(3)随访1~3年后,MHO发生代谢异常性疾病的风险高于正常对照,肥胖伴单个代谢异常者发生MS的风险高于MHO.  相似文献   

10.
以果蝇为模式生物,探究了蓝靛果原浆的抗衰老作用。果蝇按雌雄分组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以及低、中、高剂量组进行生存实验,并测定果蝇体内的抗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雄果蝇的平均最长寿命分别显著延长了9.83%(P<0.05)、12.56%(P<0.05),中、高剂量组雌果蝇的平均最长寿命分别显著延长了16.92%(P<0.05)、17.41%(P<0.05)。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饲喂蓝靛果原浆能够显著提高雌雄果蝇体内的抗氧化酶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蓝靛果原浆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究帕罗西汀对酒精依赖性抑郁及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用连续酒精蒸汽处理法建立酒精依赖大鼠模型,10天造模过程中,每天急性酒精蒸汽处理大鼠模型3 h,第11天开始检测各分组行为学变化。实验结束后取血清测皮质酮含量,取脑组织,行免疫组化及蛋白、mRNA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酒精依赖组与对照组和帕罗西汀治疗组相比,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绝望行为时间明显增加[Wistar:(49±8.5)s比(19±3.6)s、(25.3±2.5)s;WKY:(55.3±7.5)s比(27.7±2.5)s、(36±4)s],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精依赖组与对照组及帕罗西汀治疗组比较,糖水偏爱度显著降低[Wistar:(48.9±7)%比(91.7±5)%、(86.5±8.7)%;WKY:(40.2±4.8)%比(80.5±4.9)%、(77.3±4.6)%](P0.01)。酒精组WKY大鼠血清中皮质酮含量与对照组和帕罗西汀治疗组相比显著升高[Wistar:(491.3±34.8)ng/mL比(400.7±31.9)ng/mL、(292±32.7)ng/mL;WKY:(621.7±29.5)ng/mL比(474±24.2)ng/mL、(297.3±37)ng/mL](P0.05或P0.01)。酒精依赖组与对照组和帕罗西汀治疗组相比,WKY大鼠海马区单位面积小胶质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16±2)比(17.3±2.5)、(13.3±2.1)],而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增加,活化标志蛋白Iba-1表达量酒精依赖组与对照组和帕罗西汀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62±0.2)比(0.55±0.05)、(0.99±0.13)](P0.01)。酒精依赖组与对照组和帕罗西汀组相比,WKY大鼠海马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明显增高[TNF-α:(2.45±0.42)比(1±0.25)、(1.27±0.13);IL-1β:(2.95±0.43)比(1±0.21)、(1.76±0.13)](P0.01)。WKY大鼠前额皮质TNF-α和IL-1β含量也明显增高[TNF-α:(2.06±0.15)比(1±0.15)、(1.29±0.15);IL-1β:(3.3±0.6)比(1±0.3)、(1.46±0.32)](P0.01)。研究表明帕罗西汀可缓解酒精依赖引起的大鼠行为学改变,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炎性因子表达完成。  相似文献   

12.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神经降压素(NT)表达水平,并探讨EGF、NT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妊娠高血压患者49例(妊娠高血压组),子痫前期患者39例(子痫前期组);依据子痫前期轻重度诊断标准将子痫前期患者分为子痫前期轻度患者27例(子痫前期轻度组),子痫前期重度患者12例(子痫前期重度组);同时期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正常妊娠孕妇88例作为健康妊娠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EGF、NT及血管收缩因子神经肽Y(NPY)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GF、NT及二者联合对子痫前期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与健康妊娠组相比,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舒张压、收缩压、身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NPY水平较高(P<0.05),EGF、NT水平较低(P<0.05);与妊娠期高血压组相比,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EGF、NT水平较低(P<0.05),NPY水平较高(P<0.05);与子痫前期轻度组相比,子痫前期重度组患者血...  相似文献   

13.
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强直性脊柱炎(AS)疾病活动及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选取AS患者68例和健康对照30例,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评分将患者分为活动组和稳定组,按照患者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湿热痹组、风寒湿痹组及肝肾亏虚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TNF-α水平。结果显示AS患者活动组、稳定组和对照组中TNF-α质量浓度分别为(315.82±36.82)pg/mL、(120.35±20.12)pg/mL、(68.56±16.21)pg/mL,表明AS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且AS活动期TNF-α水平明显高于AS稳定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辩证分型中,风湿热痹组、风寒热痹组、肝肾亏虚组和对照组中TNF-α质量浓度分别为(338.23±40.20)pg/mL、(305.49±37.56)pg/mL、(125.67±30.62)pg/mL、(68.56±16.21)pg/mL,表明风湿热痹组和风寒湿痹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肝肾亏虚组,肝肾亏虚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风湿热痹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风寒湿痹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血清TNF-α水平可作为AS疾病活动的判断指标,并可以指导AS中医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14.
探讨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C反应蛋白(CRP)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研究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人血清中的GPI浓度,用散射比浊法测血清CRP浓度.结果显示RA患者GPI、CRP水平分别为(2.05±1.85)mg/L、(25.3±8.24)mg/dL,GPI、CRP阳性率分别为64.29%、71.4...  相似文献   

15.
为了测定海南岛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不同季节血液生理指标的参考值,对不同季节的棕果蝠进行脚趾静脉采血,做血液涂片观察血细胞形态,并使用MiVNT图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同时做血常规分析,对血细胞数量、形态以及血红蛋白含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红细胞形态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呈双凹圆盘形,无细胞核;六种白细胞均能清晰的观察到;血细胞的各种生理指标具有季节性变化(ANOVA,P<0.05),在冬季红细胞数量(12.8±0.74)×1012/L、白细胞数量(11.7±6.82)×109/L,血红蛋白含量(182.0±15.47)g/L均较其他季节高;随着气温的下降,红细胞平均体积(44.73±1.52)fL、红细胞压积(0.58±0.05)L/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0.21±0.01都变大.结论:棕果蝠的血液生理指标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是这种变化与其活动节律、繁殖行为等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芹菜、绿豆、苦瓜对小白鼠高脂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四氧嘧啶和蛋黄乳液建立小白鼠高脂血症、高血糖实验模型 ,研究芹菜、绿豆、苦瓜对高脂血症的影响 .结果表明 ,芹菜汁、绿豆汁、苦瓜汁可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小白鼠的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浓度 ,显著增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浓度 ;芹菜汁、苦瓜汁可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血糖小白鼠的血糖 (BG)浓度 .表明芹菜、绿豆、苦瓜对脂质代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  相似文献   

17.
研究Lb.paracasei HD1.7菌株对小鼠免疫能力的调节效果。将新鲜菌液配制成浓度分别为2×106、2×108和2×1010cfu.mL-1的菌悬液对昆明种小白鼠进行灌胃,分别在灌胃后的第7、14、21、28 d检测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剂量菌液组在灌胃28 d后,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灌胃7、14 d后,高剂量组小鼠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灌胃高剂量菌液组在7、21、28 d显著(P<0.05)提高了小鼠嗜中性粒细胞还原NBT的能力和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百分率;以低、中、高剂量菌液灌胃7、14、21、28 d的各实验组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脏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血清中的IgG与对照组相比数值都逐渐增加,但都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Lb.paracasei HD1.7具有一定的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分析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在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选择35例24 h尿微量白蛋白30~300 mg的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组(HREI),另取同期查体的健康人群56例为对照组(Con).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β2-MG、Cys-C、Hcy.结果显示,HREI组血清中Hcy、Cys-C、β2-MG水平分别为(27.34±3.23) μmol/L、(2.92±0.45) mg/L、(4.35±0.65) mg/L,明显高于Con (P<0.05).Hcy、Cys-C、β2-MG诊断HREI的敏感率分别为88.57%、94.29%和91.43%,特异性分别为92.86%、98.21%、96.43%,联合使用可提高诊断HREI的敏感性或特异性.研究结果说明血清Hcy、Cys-C、β2-MG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HREI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羧甲基壳聚糖的抗胃溃疡作用及其机制,将小鼠分为羧甲基壳聚糖高、中、低单个剂量组(800,400,200 mg/kg.d-1),雷尼替丁组(42 mg/kg.d-1),对照组和空白组等6个实验组,分别用消炎痛(18 mg/kg)灌胃的方法造小鼠胃溃疡模型,连续给药13 d后,计算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通过溃疡指数的计算和组织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羧甲基壳聚糖高、中、低剂量3组的溃疡指数明显降低(p<0.05),抑制率可分别达到50.9%,82.5%,34.39%,雷尼替丁组效果略好于羧甲基壳聚糖给药组,抑制率可达83.75%.同样,与对照组相比,连续给药羧甲基壳聚糖13 d能明显降低MDA的质量分数(p<0.05),提高SOD的活性(p<0.05),并能提高GSH的质量分数(p<0.05),其中羧甲基壳聚糖高剂量组SOD活性和GSH的质量分数均略高于雷尼替丁组.羧甲基壳聚糖可以促进消炎痛引起的小鼠实验性溃疡愈合,能够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因此其促进溃疡愈合的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种蛋优良、孵化条件掌握得当时,鸡蛋的孵化期为21天,鸭蛋28天,鹅蛋32天. 1.孵化温度.是所有孵化条件中对孵化率和健雏率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孵化的用温制度有2种:一是变温孵化,适用于整台孵化机上满相同胚龄种蛋的情况;二是恒温孵化,适用于在一台孵化机中分批上蛋,并采用新老蛋交替排列的情况.种蛋充足时可采用变温孵化,种蛋来源少时可采用恒孵化(附:下表是鸡鸭鹅蛋的孵化用温制度,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