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铝元素在食品中广泛存在,但并非人体所需元素,铝含量超标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本文综述了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测定铝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种消解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密胺餐具中铅、镉含量的方法。方法回收率95.9%—97.5%。  相似文献   

3.
采用三种消解方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密胺餐具中铅、镉含量的方法。方法回收率95.9%—97.5%。  相似文献   

4.
评述了1996-1999年间报道的水中Hg、Cd、As、Pb测定方法情况,内容包括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及其它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气相二氧化硅中的铁、铝、钛。样品经硫酸、氢氟酸分解后,利用高沸点硫酸冒烟除去氟、硅等,用盐酸溶解可溶性残渣,溶液进入等离子体光谱仪采用外标法进行测定。本法具有试剂用量少,速度快、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优点,可用于工业分析气相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6.
4,4'-癸二酰一双(1-苯基-3-甲基-吡唑酮-5)(简称DBPMP,H_2A )是一种具有四个配位原子的螫合萃取剂,比PMBP多一倍的螯合功能团,它对稀土元素的分离能力和萃取能力大于PMBP,发现1,10-邻二氮菲(Phen )或三辛基氧膦(TOPO)  相似文献   

7.
利用元素分析建立十种中国名茶的鉴别方法.通过原产地购买191份不同产地的茶叶,包括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庐山云雾、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枞、台湾乌龙茶、普洱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茶叶中钾、钙、镁、铝、锰、铁、锌、铷、钛9种元素,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砷、镉、铬、钴、钒、镍、铯、铜、锶、钡、硒12种元素.通过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分别建立4种绿茶和6种半发酵及全发酵茶的判别软件模型.茶叶鉴别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在0.97以上,模型自校验判别准确率为100%,拥有极高的判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测定人发中Ca、Fe、Cu、Zn、Pb五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选择了最优的分析谱线,对每种元素建立了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且每种元素的检出限都很低,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4.6%~103.1%,精密度好,5种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在0.65%~1.52%之间,用国家标准参考物质进行方法的准确度校正,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甲基异丁基甲酮在测量饮用水中钠、铅元素的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标准加入法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定量分析饮用水中Na、Pb元素的含量.在饮用水中加入适当含量的有机溶剂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可提高谱线强度.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溶剂MIBK能够改变试液的物理性质,提高物化效率,增强光源辐射强度,元素Na和Pb的RSD分别为8.24%和11.34%,回收率分别为107%和110%.  相似文献   

10.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法和循环伏安法等方法研究了铜(Ⅱ)配合物[Cu(phen)(BIP)](ClO_4)_2(phen = 1,10-邻菲咯啉;BIP = 2-(3′,4′-亚甲二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与小牛胸腺DNA (CT-DNA) 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为插入方式,与DNA的键合常数为1.06×10~5 L·mol~(-1).  相似文献   

11.
从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1,2-双(二苯膦)甲烷配体出发,利用一步法合成了两个新颖的铜(I)配合物[Cu(POP)(C16H6N6)]Br(1)和[Cu2(dppm)2(bphen)2](CF3SO3)2(2)(POP=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C16H6N6=吡唑并[2,3-F][1,10]菲啰啉-2,3-二腈;dppm=1,2-双(二苯膦)甲烷;bphen=4,7-二苯基-1,10-菲啰啉)。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和光致发光性质研究。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2是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在配合物1中Cu(I)与POP和C16H6N6配体螯合,每个Cu(I)分别与POP中的两个磷原子、C16H6N6中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四面体结构。而在配合物2中,dppm通过两个P原子桥连两个Cu(I)形成双核配合物。两个配合物在室温下均发绿光,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发射性能,发射光谱峰分别位于537和527 nm。配合物1和2的发射峰均归因于金属到配体的荷移跃迁(MLCT)。  相似文献   

12.
本试题课题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钢铁中铝及向微量的钛、铌和锆的分析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着重研究了试样的化学处理方法及载气流量、输入功率、观测高度等条件对钢铁中铝及微量钛、铌和锆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找到了一个分析上述元素的准确可靠的方法,本方法灵敏度及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3.
4,6-二乙酰基-2,5-二甲基间苯二酚铕配合物和协同配体(1,10-邻二氮杂菲、2,2'-联吡啶或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在二氧化硅基体中通过两步凝胶反应实现了原位合成.在二氧化硅凝胶中配合物的形成可以通过电致发光光谱来证明.含有原位合成的这种铕配合物的二氧化硅凝胶显示出有铕离子发射谱带特性.结果表明有两种方法可以加强铕离子(Ⅲ)的放射强度:(i) 在二氧化硅基体中合成这种复合物;(ii) 合成的铕配合物中应含有能有效转移能量到Eu(Ⅲ)的协同配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先进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技术,对淮北地区土壤中多种元素的浸出行为作了系统研究,数据准确,分析迅速,灵敏度高、对科学田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甲醇醚化的三聚氰胺-甲醛缩聚树脂与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酸甲酯发生交联反应,合成了可用于痕量元素富集分离的高分子复合物。实验表明,在pH4时,痕量的Cr(Ⅲ),Pb(Ⅱ),Hg(Ⅱ)离子能被0.1g吸附剂定量富集,回收率超过95%。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详细研究了富集酸度、洗脱条件、共存离子干扰、饱和吸附量、分析精密度,并用于实际废水样品的分析,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二种新的5-取代1,10-菲咯啉化合物phen-NHCO(CH2)nBr(n=9,11),它们是高效的分析化学试剂、钌(Ⅱ)类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活性材料的配体.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确证了其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二种新的5-取代1,10-菲咯啉化合物phen-NHCO(CH2)nBr(n=9,11),它们是高效的分析化学试剂、钌(Ⅱ)类电化学发光(ECL)传感器活性材料的配体。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确证了其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8.
首次合成了八种CeL_4A型混配配合物,其中HL为1-苯基式-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L′)和1-苯基-3-甲基-4-(p-氯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HL″),A为1,10-二氮杂菲(phen)、2,2′-联吡啶(Dpy)、二苯亚砜(DPSD)和三辛基氧化膦(TOP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摩尔电导测定等分析测试手段,初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及性质。  相似文献   

19.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粘度法和循环伏安法等方法研究了铜(Ⅱ)配合物[Cu(phen)(BIP)](ClO4)2(phen = 1,10邻菲咯啉;BIP = 2(3′,4′亚甲二氧基苯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与小牛胸腺DNA (CTDNA) 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为插入方式,与DNA的键合常数为106×105 L·mol-1  相似文献   

20.
在有机碱1,8-二氮杂双环[5,4,0]+-7烯(简称DBU)存在下的醇溶剂中,以四-α-(3-吡啶氧基)-邻苯二腈与无水氯化钴为原料,通过模板法合成了四-α-(3-吡啶氧基)-酞菁钴[α-(PyO)4PcCo].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以及激光解析飞行质谱(MALDI-TOF)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