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司马迁与汉武帝,一臣一君,年岁上大体同始同终。汉武帝雄才大略,对内对外,都干了一番大事业,是我国封建时代著名的有为的皇帝。司马迁在汉武帝手下,先后当了郎中、太史令和中书令;他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那么,他对汉武帝个人及其事业抱什么态度呢?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历来有分歧。东汉时期,一般认为司马迁对  相似文献   

2.
汉武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叙述评价他的一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描述汉武帝时用词则相对活泼,他写到:"说到汉武帝,会令人想到他是生得怎样一副严肃的面孔?实际上,汉武帝是一位较活泼、较天真、重感情的人。他除了喜欢穷兵  相似文献   

3.
明世宗朱厚熜登位不久,因在"大礼议"中与杨廷和各执一端,张璁上疏《正典礼第一》支持朱厚熜,驳斥杨廷和之论。张璁认为杨廷和要求朱厚熜继嗣其伯父明孝宗朱祐樘的做法,违背了天道人伦。因为兴献王朱祐祐与朱厚熜之间才是天然的父子关系,所以朱厚熜不能继嗣朱佑樘,而朱厚熜身为朱祐樘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亲堂弟,则可以继承其皇位。张璁以经论礼,指出儒家的《礼记》及明太祖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两种经典对礼法的规定,才是判别朱厚熜应该继统还是继嗣的根本依据。对张璁这份奏疏的义理进行解读,可以看出礼法对明世宗初政的规范和制约。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常遇到个别学生不服从管理或顶撞教师,教师让他向东,他偏向西,这就是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所谓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心理定势在特定教育情景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在不少的中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翻译心理学是研究译者的认知心理活动、审美心理活动和文化心理活动特征和规律的科学。它侧重的是一种过程研究,而不是结果层次上的研究。《红楼梦》中诗词曲赋的语义具有描述性、模糊性和多义性的特点,译者的心理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译者心理活动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阐释不同译者的译文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因此,翻译心理学对我们的翻译对比研究,尤其是诗词翻译的对比研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普通滚齿机滚刀架的主轴装置一般为手动更换滚刀杆的结构,手动更换滚刀杆的主轴装置主要是由主轴、长螺栓和螺栓的定位装置等组成,在主轴的内部需设置有一个通孔,长螺栓安装在主轴的通孔中,滚刀杆使用安装在主轴芯部的长螺栓锁紧,普通滚齿机在更换滚刀杆的过程中,全部为工人手工操作,其工作过程是:首先,逆时针旋转长螺栓,使滚刀杆  相似文献   

7.
关于无意识或叫潜意识的理论,究其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但是,只有到了弗洛伊德,才对无意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完整学说,按照他的说法,人的心理活动可分为两大过程,即一为意识过程,二为无意识过程。其中无意识活动是重要的,因为它不是象意识那样以言词作为思维工具,仅仅反映整个人格的表层方面,而是不借助于任何语言文字作为媒介,却能准确无误地“再现”出隐藏在深处的真实思想的流  相似文献   

8.
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常见、最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以农村劳动妇女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女性是剪纸艺术创作活动的中流砥柱。中国女性剪纸艺术主要以吉祥如意、延年益寿、纳福招财、祈子继嗣、婚恋性爱等为题材.旁现对迥实补偿的愿望和对理想的追求,更实际地体现了她们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思考追求。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书名的意思,学者们一直有不同的见解,分歧的焦点在“雕龙”一词。其实,从作者的创作意图、整部书的体系、沈约对此书的推崇等方面看,刘勰是想通过这部书来揭示文学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可以说,《文心雕龙》是一部阐述文学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一般规律的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10.
从开边拓土、尊儒兴学、知人信佞、奢侈酷暴、悔悟改过等五个方面对汉武帝的历史功过进行评价,认为汉武帝五十多年的统治生涯中有功也有过,功大于过,不失为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和杰出的历史人物。尤其是他知过能改的精神,更值得后世人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1.
汉文帝的改革精神主要体现在其处理所遇到的新问题上。汉文帝的业绩既与其“因循”有关 ,也与其改革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秦俊先生创作的《汉武大帝》在咏唱古代帝王将相的众多作品中有独到之处,以他惯有的写实风格,大量的历史事实和故事,还原了那段历史,还原了那段历史的众多人物,还原了汉武帝。本篇系读后感,作者通过仔细阅读并结合历史知识,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的历史观,与大家共同体会对历史的感悟:那段历史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13.
成书于西汉成帝时期的《别录》一书,是由学者刘向在校书工作之余编制而成的,在中国目录学史上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别录》一书中叙录文的创作体例对后世目录学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也为后世目录学著作中各大类、小类序的写作体例提供了创作启迪。  相似文献   

14.
[]?在西汉中后期政治、文化舞台上,刘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精忠不渝,历事宣、元、成三朝,三度被废,三度复起,一生捍卫刘氏宗族,与宦党、外戚坚持斗争.在早年的政治生涯中,初元二年的使外戚上变事是决定刘向一生政治命运的转折点.萧望之、周堪、刘向等与宦官石显、外戚许、史围绕灾异展开交锋,最终经生集团落得大败.刘向的变事既体现了他捍卫宗族的忠心,也反映出早期刘向在政治斗争中的不成熟.而历西汉元帝朝,围绕刘向的这次上书而发生的种种争斗实际是经生集团与宦官、外戚集团争夺权力的缩影.本文通过记述刘向使外戚上变事的始末,并分析刘向在变事写作上的得失,试图勾画出西汉元帝朝初年的政治格局与变动,以及揭示刘更生前期的奏议写作的政治背景.  相似文献   

15.
从口头到书面,是赋体文学在汉代发生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集中发生于汉武时期。无论是帝王、还是文士,在赋的欣赏上,都已明显向"看赋"偏移。造成该转变的原因,与汉武为了润色弘业的需要,而对赋体文学表现出的惊人热情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五德说是从天道角度证明政权正僭的主要理论工具。战国末年的学者邹衍是此种理论学说的始作俑者,他以五行相胜为框架,创建了五德终始说,构造了一个从土德黄帝开始、至火德周朝结束的帝德谱。秦始皇接受邹衍学说,把本朝的属德确定为水,使邹衍版帝德谱完成了一轮循环。西汉高祖以汉为水德,并获得了张苍的论证。武帝太初改制,以汉为土德,使在文帝时代就已经酝酿的德制改革成为了事实。西汉末年,五德终始说为新五德终始说所取代。后者的创立者刘向以五行相生为框架,从木德包羲(伏羲)开始,推演出汉为火德。但其帝德谱未能证明作为"尧后"的汉与尧同德,这一缺陷后来为其子刘歆所弥补。刘歆通过所谓的《世经》,以在木德与火德之间安插"闰统"和让"少昊金天氏"继黄帝的办法,实现了尧汉同为火德。但其动机不是想维护刘汉的统治,而是想为新莽篡汉张本。在两汉之交,谶纬家们还通过"感生"安排,在五行相生的框架下创制了第三个帝德谱。这个帝德谱以"玄圣"孔子,取代了"闰水"秦朝。  相似文献   

17.
从汉惠帝为太子时群臣力保他继位,而当时群臣并未儒家化,亦未与吕氏结盟的史实来看,汉惠帝应有杰出的德行与才能;从惠帝朝取得的政绩以及惠帝与高后政策的不同来看,惠帝朝之政绩应归功于惠帝本人。这从汉惠帝为太子及为国君的两个时期考察,均可表明惠帝是一位德才兼备的政治人物。  相似文献   

18.
刘墉漫长的政治生涯中获得皇帝多种赏赐,包括墨刻、诗文、画卷、书籍、财物、特权等等.这些赏赐从侧面反映出刘墉当时受到的尊宠,也反映出他在书法、诗文、治学上的高深造诣.综合分析刘墉获得的各种赏赐,有利于更全面公正地认识刘墉.  相似文献   

19.
帝王的文艺思想往往直接影响到他们所统治时代的文学发展。作为清代的第二任帝王,康熙不仅通过一系列文艺措施规范当时文坛走向,而且以帝王之尊,操觚染翰,留下了颇为丰富的各体文章以垂范当世文人及后代文人,更为直接的是他还通过与身边文学侍臣诗酒流连,构建了一支支忠实于皇权的御用文人群体。总之,康熙正是以其独具的政治优势左右着其时的文人心态和文学生态,在清初乃至整个清代文学史演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