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一定浓度下甲醇、乙醇、丙酮和甘油作用后肿瘤细胞ECA109细胞株形态和生长状态的变化,确定上述溶剂对该细胞株的相对安全剂量。方法按照10个浓度梯度(V/V)将甲醇等4种有机溶剂加入细胞培养基,作用后的12、24、36、48 h进行细胞形态观察和生存率检测。结果 4种有机溶剂作用于ECA109细胞后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作用,其中,乙醇的作用最为明显,20 mL/L作用12 h就出现明显的细胞毒性,细胞形态变化明显,生存率下降显著,10 mL/L时对细胞生长基本没有影响;甲醇和丙酮也有明显作用,30 mL/L以内甲醇的作用相对缓和,而20 mL/L以后丙酮的作用则增加明显,生存率下降的同时细胞形态也出现明显改变;甘油的作用最为缓和,并且仅抑制细胞生长而对细胞形态基本没有影响。结论 ECA109细胞对4种有机溶剂的耐受性有所不同,对乙醇的耐受剂量最低,其次为丙酮和甲醇,3种溶剂不仅抑制细胞的生长,还对细胞形态产生明显影响;甘油作用较为缓和,且仅对细胞株的生长产生抑制,并不导致细胞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2.
采取闪式提取法从铁棍山药中提取山药多糖,利用胰蛋白酶去除多糖中的杂蛋白,冷冻干燥获得山药多糖制品.分别以10μg/mL、100μg/mL、500μg/mL、1 000μg/mL浓度添加于生长良好的PC12及Hepa1-6细胞中,再分别二次培养12h、24h、36h,研究山药多糖在体外对PC12及Hepa1-6两种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培养24h后,当山药多糖浓度为10μg/mL、100μg/mL时,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没有差异性(P>0.05),但当浓度进一步提高到500μg/mL、1 000μg/mL时,则对PC12细胞的增殖体现出显著影响(P<0.05);对于Hepa1-6,在培养12h且山药多糖浓度在10μg/mL、500μg/mL时,对Hepa1-6细胞增殖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同时在100μg/mL浓度下,山药多糖对Hepa1-6细胞的增殖抑制更加明显(P<0.01).但当浓度达到1 000μg/mL时,对Hepa1-6细胞增殖呈现促进作用.在培养24h时,各浓度的山药多糖对Hepa1-6细胞增殖的影响均没有差异性(P>0.05).当培养36h后,在山药多糖浓度为10μg/mL、100μg/mL、500μg/mL下,统计显示对Hepa1-6细胞增殖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上述结果说明,山药多糖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秦艽中活性成分D1对雪上一枝蒿总生物碱(CFA)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表达水平。结果 CFA孵育24 h可剂量依赖性降低PC12细胞存活率。D1(6.25~25μg/m L)预孵育2 h可显著抑制CFA所致的PC12细胞损伤和LDH释放,当D1浓度为6.25μg/m L和25μg/m L时,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结论 D1可通过修复损伤的线粒体及调节相应凋亡蛋白表达保护CFA所致的PC12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PC12细胞的神经元样细胞分化模型,并探讨ERK蛋白在PC12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中的可能机制.方法:以10、20、50 g/L的NGF(NGF溶于PBS,培养基中PBS的终浓度不超过2%)培养PC12细胞,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显微镜测微尺及流式细胞仪鉴定PC12细胞的分化,以确定NGF使用剂量.运用免疫印迹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时ERK蛋白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NGF剂量的升高,PC12细胞的体积、最长突起长度和突起数目均会增大或增多。统计学分析证明50 g/L的NFG作用48 h足以诱导PC12细胞的交感神经样改变。尽管ERK总蛋白水平在NFG作用前后无明显改变,但在NFG作用5 min后磷酸化的ERK蛋白水平即显著升高,达到峰值,并持续约1 h.50 g/L的NFG作用于PC12细胞48 h可使细胞发生明显的G1期阻滞.结论:PC12细胞可在NGF作用下出现交感神经样改变,并且细胞的分化程度依赖于NGF的使用剂量和作用时间.在NGF诱导的PC12细胞神经元样分化中ERK蛋白的磷酸化对NGF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提示ERK蛋白在分化的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前体和诱导子对大豆悬浮细胞中异黄酮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成功建立大豆下胚轴悬浮培养细胞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茉莉酸甲酯、二甲亚砜(DMSO)和苯丙氨酸对大豆悬浮细胞生长状态、总异黄酮含量及大豆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MSO和苯丙氨酸加入大豆悬浮培养体系后有利于悬浮细胞生长,对悬浮细胞干物质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75 mmol/L DMSO加入悬浮体系培养48 h时,悬浮细胞中总异黄酮和大豆素的积累显著增加,分别为对照的1.6和1.8倍;10 μmol/L的苯丙氨酸处理悬浮细胞48 h时,不仅能够促进悬浮细胞中大豆素的积累,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染料木素的含量;而加入茉莉酸甲酯则易使大豆悬浮细胞褐化,对悬浮体系中总异黄酮及大豆素的积累均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苯甲酰新乌头原碱(BMA)对骨髓瘤细胞RPMI8226(RPMI8226)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对数期生长RPMI8226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MA(0. 1、0. 5、1、10、100μmo L)组,24 h后用CCK8测定各组光密度(A),根据A值计算出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根据所测IC50将对数期生长RPMI822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BMA(4、6、8μmo L)各组,作用12~48 h,用CCK8测定不同作用时间下各组RPMI8226细胞A值,计算出各组增殖抑制率;根据BMA对RMPI8226增殖抑制率的影响规律再设空白对照组、BMA(4、8μmo L)组,作用24、48 h,用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作用24 h后,各组BMA换算成质量浓度,在13~13 000 ng/m L(即1~10μmo L)质量浓度,各组A值随药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P 0. 05,其IC50质量浓度为1 040 ng/m L;作用12~48 h,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随加入的BMA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各组P 0. 05;作用24、48 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随加入BMA的增加、作用的增加而增大,各组P 0. 05.结论:BMA能抑制RPMI8226增殖并使其凋亡.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SM)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及Rho/ROCK 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影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MT)法检测不同浓度ASM(10、20、25、50 mg/mL)和10 μmol/L Y-27632 作用24、48、72 h后,对HepG2 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和细胞侵袭实验测定ASM 不同剂量组和10 μmol/L Y-27632 作用24 h 癌细胞侵袭运动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ASM 不同剂量组和10 μmol/L Y-27632 作用24 h 癌细胞RhoA、ROCK1、ROCK2 的表达。结果显示,ASM 对肝癌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表现为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10、20 mg/mL ASM 剂量组,ASM 药物作用24、48、72 h 后,HepG2 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抑制增加,而25、50 mg/mL 剂量组,ASM 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不明显;ASM 抑制瘤细胞侵袭运动能力,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SM 抑制肿瘤细胞伪足的生长,ASM 中高剂量组ROCK1、ROCK2 的表达明显降低,RhoA 表达无明显变化。由此推论,ASM 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和侵袭运动能力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ROCK酶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镉是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为了研究镉暴露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文章以PC12细胞为模型,观察不同浓度氯化镉暴露对PC12细胞的损伤。实验用0.1、0.5、2.5μmol/L镉处理PC12细胞24 h,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检测0.1、0.5μmol/L镉处理后PC12细胞分化和活性氧变化。MTT结果显示,0.5μmol/L的镉处理显著降低了PC12细胞的存活率,镉暴露对PC12细胞存活率的降低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分化实验结果表明,镉暴露后细胞突起总长度、一级分支和二级分支数目显著降低,且镉对神经发生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内活性氧检测实验表明,镉暴露后细胞内的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荧光信号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镉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内ROS影响细胞的存活率和分化,进而引起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香豆素衍生物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以谷氨酸建立体外培养PC12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AO/EB双染法经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Annexin V/PI染色后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香豆素衍生物可显著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在2.5-15μM/L剂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香豆素衍生物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化学性低氧诱导剂二氯化钴(CoCl_2)对PC12细胞自噬的影响。体外培养PC12细胞,用不同浓度CoCl_2处理PC12细胞24 h。首先通过MTT实验选取后续的CoCl_2处理浓度,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实验检测不同浓度CoCl_2处理PC12细胞24 h后细胞内HIF-1α基因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oCl_2处理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400、800μmol/L CoCl_2处理PC12细胞24 h不仅能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并且能显著提高HIF-1α基因表达,即表明用CoCl_2造模确实可以模拟细胞体外缺氧。此外,800μmol/L CoCl_2处理组的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量出现显著降低,表明CoCl_2处理抑制了细胞自噬,并且该种抑制是呈时间依赖的。研究结果表明,CoCl_2引起的化学性缺氧会损伤PC12细胞,并且会抑制细胞正常的自噬,该异常的自噬可能参与了CoCl_2致PC12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给出整数幂的和的另一种计算公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 ,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 ,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 ,通过实践证明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宏观收入量的分配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总体消费的基础水平,而且影响到各阶层消费水平及消费方式.虽然一个国家的宏观收入量的分配不可能绝对平等,但是不等性的大小往往影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本文采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来描述宏观收入的不等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宏观收入的不等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