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方便高校学生利用网络或者智能手机终端设备实时查询自习教室现有人数,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自习室人数智能查询系统.系统根据物联网(IOT)层次模型开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感知层采用红外光电开关作为数据采集传感器;网络层采用ZigBee技术构建无线传感网,实现多点人数数据统计;平台层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和IIS信息服务器;应用层设计web查询管理网站与移动终端查询软件,能够进行自习室人数查询.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物联网及智能电网的定义,以及物联网在配电设备的巡检及状态监控中的应用,以配电设备的巡检、状态监测为研究背景,采用射频技术采集配电设备信息,手持终端对巡检人员跟踪,手动录入配电设备信息,通过物联网的信息应用层对设备状态评估,提出了感知层、数据应用层、信息应用层的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比赛中人工计圈可能出现的漏计、错计等一些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智能计圈系统。系统采用物联网的结构模型,分别对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进行了设计。感知层使用语音感知的方式,收集运动员的数据并交给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基于TCP透传的方式,网络层采用GPRS模组把感知层采集的信息传输到应用层;应用层借助云平台对下层传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分析,最后将比赛信息在第三方平台上呈现。经测试表明:该系统受地域限制少、功耗较低、性能稳定、降低了人工计圈的一些问题,减少了裁判员的工作量,可广泛运用于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等一些小型运动会上,在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方面具有一定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施农业在线测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的监测与控制是设施农业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控制技术存在着智能化程度不高的问题,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设施农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手段。从应用层、感知层、网络层三方面对物联网技术在设施农业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设施农业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的网络架构和软件架构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物联网技术下的设施农业的业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亚恭  刘敏  谷立伟 《科技信息》2013,(14):140-140
物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形式,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正在探索过程中。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RFID技术的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以及与其相结合的EPC,同时介绍了物联网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城市供水管网不便监管、自控能力弱、漏损严重等问题,设计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系统.该系统以物联网为架构体系,OneNet设备云平台为数据处理平台,分析供水系统感知层的ZigBee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和网络层的传输技术,研究应用层中数据处理平台的设计方法,给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压力管理漏损控制技术.实例结果表明:将该系统运用于小型管网中,可有效地优选控制阀门,给出优化的阀门开启度,使管网压力分布趋于合理,从而降低管网漏损率.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的应用系统(如猪/牛肉、酒类、牛奶等的溯源系统)已经很多,但是在使用便捷性、系统兼容性、系统可扩展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并且应用推广的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该课题致力于突破农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基于开环的网络数据库,建立开放的、标准化的、数据可信的应用服务支撑平台,为企业用户、监管用户和消费者提供可信的数据服务。所述的关键技术包含3个方面:感知层关键技术,网络层关键技术和应用服务层关键技术。在感知层关键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大容量电子标签和温湿度传感器标签、无线土壤温湿度传感器、通用传感器接口电路等;在网络层关键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基于OPENNET的农业物联网仿真平台、用于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在应用服务层关键技术中主要研究了农业物联网编码、对象名解析服务、可信的电子履历、食品安全数据挖掘、海量多媒体数据处理等内容。课题研发的关键技术可以实现农产品产地环境信息、流通信息和贮存信息的全程信息记录,并通过溯源机或者智能手机提供给用户查询。与传统的食品安全应用系统不同,该系统采用标准化的编码、基于Internet网络提供开放的、标准化的应用服务接口,通过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在智能手持终端上方便地向用户展示所需的食品安全信息,并且结合群智的思想提供食品安全评价信息。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在江苏无锡、浙江嘉兴、山东滨州等地进行了示范验证,并且取得了积极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蒋贤维 《科技信息》2012,(30):294-294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物联网的高歌猛进,但物联网不同于普通的互联网,它综合了无线传感技术、射频技术、智能识别技术、数据通信和组网技术等,涵盖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所以它的安全问题更为特殊和复杂。本文从物联网终端节点、感知网络、通信网络展开,结合应用层面、管控层面以及一些非技术层面的因素探讨和分析了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出一种智能网关与服务器协调合作的网络层解决方案,解决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中各类感知设备、控制器与远程移动终端在网络层的互联互通问题.方法通过对系统网络层功能需求的分析,设计基于u C/OS-II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并发网关,并结合Linux操作系统下的多进程技术与IO复用技术,开发网络层服务器,自主设计多层兼容可变长数据帧通信协议以保证系统各层次间数据交互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结果系统网络层能够实现与感知层实时的数据交互,解决了多移动终端并发请求、网络层IO阻塞、数据交互时序混乱的问题.结论系统网络层具备高度的并发与实时性,可实现感知层中各类测控数据至应用层移动终端设备的双向数据交互,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崔波 《天津科技》2014,(9):20-21
作为新兴战略产业之一,物联网发展迅速,并在智能矿石码头后方堆场的生产作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搭建了合理的生产作业信息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感知设备和港口的网络系统,实现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服务层间的自动可靠联通,避免信息孤岛,减少人员操作环节,提高了生产可靠性及生产效率,降低了人为失误。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2.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在于创新。在接受美学诞生之前,学者们往往从作家的角度讨论文学创新问题。本文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探讨文学创新的问题。笔者将文学创新的标准与读者接受相结合,就创新的三个方式与期待视野的方法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读者期待视野的提高是作家作品创新的主要依据,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才能做到创新。  相似文献   

15.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电荷守恒定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麦克斯韦方程推导电荷守恒定律,并研讨与电荷守恒定律有关的物理问题:恒定电场、基尔霍夫定律等。  相似文献   

17.
YBCO掺杂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YBCO掺杂的基础知识,总结了YBCO各个位置采用典型元素掺杂而导致的超导电性和结构的变化,阐述了掺杂对YBCO的重要影响,并简介了当前YBCO掺杂效应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前沿分支”的观点研究了圈幂补图的树宽,首先确定了它的树宽下界,又给出了达到此下界的标号,从而得到了它的树宽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对于给定的互素的整数 p和 q,以 T(e,n)表示方程 xe≡ 1 (mod pq)的解的个数 ,当整数 e在某个集合上变化时 ,给出了 1|A|∑e∈ Alog T(e,n)的上界估计 .  相似文献   

20.
为了找出诱发高频机组基础不良振动的原因,从基础计算模型方面对基础激励与响应进行了分析,以两个高频机组基础为动测实例,经模态分析得出钢筋混凝土构架式基础竖向1阶振动与电机产生共振;应用功率谱法对动力机组及基础平台进行动测,得出平台异常响应频率66Hz为水泵工作频率,调整机器的工作频率可避开不良振源影响,达到明显的减振效果。由此而知,动力机器基础出现不良振动时,不可盲目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应在机器不同工况比如:停机、起机及正常转速下,对机器及基础进行动测并对振动信号进行比较分析,以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减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