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知识经济改变了农业文明社会、工业文明社会工程的生存、发展、经济、功利价值禀赋。生态文明社会更加关注工程的环境价值与人文价值。全球气候变暖凸显出工程的环境价值与人文价值。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发展的前提。低碳理念体现了工程的环境价值与人文价值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环境价值与人文价值应当成为低碳社会视域下的工程实践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
人性化技术创新的价值本质及其实现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经济化技术创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人文价值困境,人性化技术创新的提出恰恰体现了对传统技术创新价值观的合理否定.人性化技术创新要求在技术创新中不应该出现人的异化,而是人应通过技术创新而获得存在和发展.应采取有效路径,将人文价值有机嵌入到技术创新的过程和结果中去.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自然辩证法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20世纪早期以来,自然辩证法与科技、经济、文化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自然辩证法日益深刻地融入社会这个大系统,在社会大系统的良性运作中,自然辩证法业已并将进一步发挥其极大的人文价值,这些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弘扬科学精神,旗帜鲜明地反对形形色色的伪科学、假科学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之根基,弘扬科学精神对于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贯彻与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与现代化的国家的过程中,大力开展科学知识的传播和…  相似文献   

4.
科学实验的价值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实验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知识生产活动,具有知识价值,而且还通过渗入、内化、拓展等方式对技术和人类的文化发挥重要功能。因此,它还具有技术和人文方面的价值。从多维的视角审视,科学实验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就是其价值实现在各层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研究萨顿的科学史观和瓦托夫斯基的科学哲学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科学的人文价值问题。文章认为,如果将人文价值看作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密切相关的那种文化价值,那么,科学至少具有四种人文价值,即思想价值,智力价值,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就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而言,科学完全可以同最为典型的人文文化-艺术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6.
软件开发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智力活动过程,还内涵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因素。有实用性和抽象性的结合、文化性与科学性的融通等人文价值特征;有相对性综合、大众文化构件、人文内涵建构等人文价值原则;从支持系统上看,在开发目的上、开发方法上、开发需求分析上突显人文价值的底蕴。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科学文化异化的过程,也同时是人类对科学进行人文反思的过程和当代科技人文拓展的过程.后两个过程使当代科技呈现出日渐明显的人文化发展趋势,并对人类文化和文明带来深远的影响.这启示我们,诉诸科学,从科学走向人文,进而求得"两种文化"的统一和平衡,是我们克服当今人类社会种种重大危机,由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根本性途径.  相似文献   

8.
现代技术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社会的人文价值信仰和追求却经受着考验 ,并引发出各种各样的人文价值冲突。本文揭示了现代技术的人文价值冲突的存在 ,分析了这种冲突形成的文化观念根源和社会存在基础 ,提出了现代技术人文价值冲突的实践整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人文的分化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有现象,而其秘密则在于现代科技对于古代科技当中艺术性的遗忘,所以,科技与人文交汇的可能性依赖于技艺的重新复活.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与价值观转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生态文明本身蕴涵着价值观转向,要求实现从对自然单一的工具价值认识转换到对自然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认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技术理性的人文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俊生  曾林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8):49-52,F004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也日益凸显出来。科学技术在为社会带来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灾祸。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对技术理性的过分宣扬而导致其人文缺失的结果,因此必须对技术理性进行人文反思。技术理性的人文关联为这种人文反思提供了前提,对技术理性人文缺失根源的分析为此种人文反思的决策提供了思路。况且,技术理性的人文反思,对我们正确认识曾在我国蔓延的“非典”,以及提倡“科教兴国”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来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患者需要及医疗市场竞争需求,医院“人文管理”理念已成为现代管理者的共识,文章就“人文管理”与“人文服务”“医院文化”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论述,并阐述实现“人文管理”的基本途径,以达到维持医院高效运营、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大学在城市文化中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城市文化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中,大学日益彰显出与城市文化相依相伴的密切关系。就其对城市文化的意义和作用而言,大学无疑起到了人才聚合、科技孵化和人文精神传播与扩散的作用。尤其对城市文化品味的提升,大学肩负着重大责任。依此而论,我国大学需要境界的提升、精神的复归。  相似文献   

14.
城市本质视野中的休闲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通过对城市本质的揭示来塑造现代休闲的新理念。休闲的根基在城市,城市的本质在于为人性的回归提供一种人工环境。因此,现代休闲的核心理念应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市与休闲的共同基石就在于“人性”二字。以此为突破口,对于现代休闲理念分别从哲学、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三个角度进行了重塑。  相似文献   

15.
从古希腊直到19世纪,西方理想人(性)的培养即人文精神的培养,有相当广泛的科学内容。其中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和声学)是主要的和核心的科目。古希腊思想是在首先探寻自然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后来对“认识你自己”及其道德生活的诉求;中世纪中、后期对自然的研究及其相关的智力活动的兴起。推动学术和思想的复兴。才有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运动的发展。科学研究及其教育的实质是人的心智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它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基础性的。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技术批判的理论基点是某种抽象的理想人性,由于它把技术和人性对立起来,并因此对技术采取片面的否定态度,以致于在不可遏止的技术进步之势面前,人本主义的技术批判论者往往对人性和社会发展的前景感到悲观。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同样陷入了这种困境。马克思的《1844年手稿》虽然还带有某些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的残留,但是却已经预示了走出人本主义技术批判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及当代建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的科学文化孕育于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随着近现代科学的引入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科学文化的支撑,呼唤科学文化的振兴.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环境价值探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以其特有的生态功能而蕴涵着巨大的环境价值,其广泛的应用却出现了对环境价值追采的背离。需要探析其深刻的认识论原因和社会原因,通过转变科学范式,确立科技创新的生态导向,为人与自然的积极平衡提供技术支撑,以实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价值的回归。处于人与自然矛盾之中和市场经济压力之下,推进科技创新,改变科技落后状态是硬道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传统价值哲学对价值的讨论。从自然界的外在价值到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全面论述了自然价值的内涵,进而揭示出自然价值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