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对糖尿病(DM)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36只Wistar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粉防己碱治疗组、苯那普利治疗组及糖尿病未治疗组,以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12周末检测血糖、血脂、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应用RT-PCR检测心肌CTG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DM未治疗组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含量、CTGR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结论持续高糖能导致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增高、CTGF mRNA表达增强,而粉防己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抑制CTGF mRNA表达,从而可能减轻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选取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分为正常组(NC,10只)、糖尿病组(DM,14只)和糖尿病运动组(DME,20只),后两组通过6周高脂饲料喂养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糖尿病运动组(DME)进行为期10周的游泳运动,最后检测大鼠血液主要血清酶和心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表达水平及胶原代谢的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NC)比较,糖尿病组(DM)大鼠血液葡萄糖(GLU)、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和心肌羟脯氨酸(HYP)、氧化应激及TGF-β1 mRNA、CTGF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而上述指标在糖尿病运动组(DME)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但仍显著高于正常组(NC)(P<0.05或P<0.01).以上结果表明:长期游泳运动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胶原代谢紊乱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游泳运动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心肌氧化应激水平及TGF-β1/CTGF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葫芦巴总皂苷(Trigonella foenum greacum.L Saponin,TFGs)对尾加压素Ⅱ(UrotensinⅡ,UⅡ)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CFs)发生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干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UⅡ刺激组和TFGs干预组.正常对照组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未加任何刺激;UⅡ刺激组加入10-8mol/L的尾加压素Ⅱ培养,并分别终止培养于12,24和48 h;TFGs干预组将UⅡ作为刺激因素,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25,50,100和200 mg/L的TFGs.应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显示α-SMA的表达,应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培养24 h后,正常对照组细胞胞浆中仅有少量α-SMA表达,而α-SMA表达量在经UⅡ作用后明显增多.尾加压素Ⅱ干预CFs不同时间后(12,24,48 h),免疫组化显示α-SMA表达量逐渐增加.UⅡ的这种诱导CFs发生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作用可被含TFGs的培养液所抑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UⅡ刺激组的CTGF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而TFGs则可以抑制UⅡ诱导的CTGF基因及蛋白表达量的上调(P<0.01).结论尾加压素Ⅱ具有诱导大鼠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发生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其促进CTGF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有关.葫芦巴总皂苷能有效地抑制大鼠CFs的转分化,并且下调UⅡ诱导的CTGF的过表达.这进一步明确UⅡ在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为临床应用葫芦巴总皂苷防治心肌纤维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糖尿病( DM) 对脓毒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饮食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 STZ) 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 CLP) 建立脓毒症模型。留取心脏组织和全血标本,ELISA 检测炎症因子TNF-α,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观察心脏组织糖原染色。结果( 1) 糖尿病模型: 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质量减轻的典型“三多一少”症状,血糖和体质量显著升高( P < 0. 001) ; 心肌糖原染色结果显示: 正常大鼠心肌细胞核染色,间质细胞及血管无染色; 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和心肌微血管均染色且血管壁增厚,血管周围细胞核明显深染。( 2) 糖尿病基础上的脓毒症模型,造模后大鼠出现异常的行为活动和精神状态; Normal-CLP 组血清TNF-α 值显著高于Normal-Control 组( P < 0. 01) ,明显高于Normal-Sham 组( P < 0. 05) 。DM-CLP 组血清TNF-α 值显著高于DM-Control 组( P < 0. 01) ,明显高于DM-Sham 组( P < 0. 05) ; Normal-CLP 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Normal-Control 组和Normal-Sham 组( P < 0. 01) ,DM-CLP 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DM-Control 组和DM-Sham 组( P < 0. 01) 。结论正常大鼠和DM 大鼠对脓毒症的炎症反应是不一致的,这可能与正常大鼠和DM 大鼠体内免疫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对糖尿病心肌病可能具有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把实验大鼠60只适应性喂养2周后随机分为2组,正常(NC)组10只给予普通饲料饲养。待造模组50只,利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模,给予高糖高脂饮食,两周后将成模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DM)组20只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饮食。药物干预(DS)组20只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灌胃10 mg/kg/d,8周后对比3组大鼠以下指标:一般状况(体重、饮食、尿量、毛色、精神状态)、血液生化检查(TC、TG、FBG、Hb A1c水平)、大鼠心肌切片HE染色心肌结构变化、石蜡包埋心肌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IGF-1含量。结果一般状况:DM组和DS组比NC组体重明显减轻(P0.05),饮食尿量增多,毛色干枯、精神萎靡不好动。而DM和D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生化指标:DM和DS组TG、TC、FBG、Hb A1c值较NC组有明显升高(P0.01),而DM和DS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切片HE染色:DM组较NC组有心肌肥大及心肌纤维化改变趋势,而DS组心肌变化介于DM和DS之间。心肌切片IGF-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M组较NC组IGF-1含量增高(P0.01),而DS组低于DM组(P0.05)高于NC组(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可以通过减少糖尿病大鼠心肌中IGF-1因子,抑制糖尿病心肌中心肌细胞的肥大和纤维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布麻提取物芦丁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大鼠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ROCK I蛋白的影响。方法用STZ诱发糖尿病心肌病模型,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CM组(STZ)、阳性药组(STZ+卡托普利)及芦丁治疗组(STZ+罗布麻提取物芦丁),每组6只。治疗组大鼠给予芦丁灌胃,DCM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治疗后行大鼠形态学观测、测定胶原蛋白及ROCK I蛋白表达。结果注射STZ后,大鼠胶原蛋白及ROCK I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罗布麻提取物芦丁灌胃后,其表达相对于模型组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给予芦丁后心肌损伤程度减轻。结论罗布麻提取物芦丁可减轻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ROCKI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factor,CTGF)mRNA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在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状况及汉丹肝乐对其的影响作用.方法用猪血清腹腔内注射复制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给予汉丹肝乐口服作为肝纤维化防治组;免疫攻击12周后处死动物.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内CTGFmRNA、TGFβ1mRNA表达.结果 12周后模型组大鼠形成典型的肝纤维化,肝内CTGFmRNA与TGFβ1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同时二者阳性分布部位相近,表达程度呈正相关性;以汉丹肝乐防治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CTGFmRNA和TGFβ1mRNA表达的阳性指数下降,且CTGFmRNA表达与组织病理上肝纤维化变化呈正相关性.结论 CTGF与TGFβ1基因的增高表达与肝纤维化形成有密切关系;汉丹肝乐能有效抑制CTGF与TGFβ1基因的表达.通过在转录环节上阻断肝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可能是该药物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缺血死亡后不同时间点HIF-1α及Egr-1mRNA的表达规律,为因急性心肌缺血死亡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建立SD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急性心肌缺血试验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死亡不同时间点大鼠心肌点HIF-1α及Egr-1mRNA的表达规律。结果大鼠心肌结扎1h缺血心肌中HIF-1α及Egr-1mRNA明显表达,随着死后时间的延长,表达降低,至术后96h仍可测到;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均未测到HIF—1α及Egr-1mRNA表达。结论HIF—1α及Egr-1mRNA可作为诊断因急性心肌缺血死亡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及促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模方法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存活达2d以上的心肌梗死大鼠随机被分为模型组、PKD1处理组与CID755673处理组,每组8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PKD1及其阻断剂CID755673对大鼠心肌组织中e NOS及Ang1 mRNA表达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分析e NOS及Ang1的蛋白表达.结果:和心肌梗死模型组相比较,PKD1处理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 NOS及An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和PKD1处理组比较,CID755673处理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 NOS及An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接近于模型组水平.结论:PKD1显著上调大鼠心肌梗死后受损心肌组织中e NOS及Ang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观察心梗诱导的大鼠肥厚心肌中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KATP)的表达,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 组,分别是假手术组,手术组,普萘洛尔组,氯苄基四氢小檗碱组及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组.手术组及药物组的大鼠结扎冠脉左前降支,术后饲养10 d,药物组于术后第6天开始给药,共给药5 d,由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确定KATP 通道的mRNA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心梗诱导的大鼠肥大心肌中的KATP 通道的mRNA 表达明显上调,经药物干预后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心梗诱导的大鼠肥厚心肌中的KATP 通道的mRNA 的表达上调,其表达上调除与β受体有关外,Ca2 离子可能参与对KATP 通道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分析黄芪甲苷调控托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 )抑制心肌梗死心肌组织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模型(Model)组和黄芪甲苷治疗(AS-IV)组,每组均为10只。Model组采用经典的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Sham组手术处理但没有进行结扎处理。AS-IV组将AS-IV溶于1%的DMSO中,20 mg·(kg·d)-1腹腔注射。Sham组和Model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DMSO组给予等量含1%DMSO的生理盐水。给药方式均为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14 d。采用HE染色法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程度。逆转录PCR(RT-PCR)检测心肌细胞TLR4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心肌细胞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AS-IV治疗可显著减轻心梗大鼠心肌组织的坏死程度,降低炎症细胞的数量,减少疤痕组织的增生,显著减轻心肌细胞的凋亡,下调心肌组织中TL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可见AS-IV通过下调心梗大鼠心肌组织中TLR4样受体的表达而对抗心梗后心肌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温阳化浊通络方对硬皮病小鼠模型皮肤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羟脯氨酸表达的影响。通过对BALB/C小鼠用博莱霉素制作硬皮病模型,分别用积雪苷片、温阳化浊通络方连续治疗4周。采用比色法、RT—PCR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皮肤组织羟脯氨酸含量、CTGFmRNA的表达及蛋白合成。实验结果与PBS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肤羟脯氨酸、CTGFmRNA及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均P〈0.01),且模型组羟脯氨酸与CTGF呈直线正相关性(r=0.902,P〈0.01)。羟脯氨酸、CTGFmRNA及蛋白在温阳化浊通络方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均P〈O.01),且三者表达量在温阳化浊通络方组与积雪苷组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羟脯氨酸、CTGFmRNA及蛋白在硬皮病小鼠皮肤组织中具有较高表达;温阳化浊通络方能降低羟脯氨酸、CTGFmRNA及蛋白表达,改善皮肤硬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研究人参皂苷Rh2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氧化应激的影响,为DCM的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手段.方法通过形态观察、心功能测定以及应用生物试剂盒和ELISA方法,检测观察STZ诱发的DM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主要研究下列问题:1)人参皂苷Rh2对DM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2)人参皂苷Rh2对DM大鼠心肌损伤过程中氧化应激作用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h2可降低血清及心肌组织MDA含量,降低心肌组织8-OHd G水平,提高血清和心肌组织抗氧化酶SOD,CAT和GSH-Px活性(P0.05).结论人参皂苷Rh2对DM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改善机制部分是通过清除大鼠心肌组织内ROS、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梗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红景天苷3个不同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另设假手术组8只。术后48 h,红景天苷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即10,20,40 mg·(kg·d)-1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d)-1灌胃。4周后处死大鼠,取大鼠心肌组织,反转录PCR(RT-PCR)法测定VEGF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分析左心室心肌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表明,和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各剂量组VEGF 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和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各剂量组心肌组织胞浆中VEGF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红景天苷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促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内膜的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丹那唑对IL-6水平的影响,探讨IL-6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 中的作用。方法:参照Jones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子宫内膜IL-6水平。结果:模型组异位内膜的IL-6水平比在位内膜显著降低,而丹那唑治疗组在位和异位内膜的IL-6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的在位和异位内膜。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的生长与IL-6水平的降低有关,丹那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可能部分地通过升高内膜组织IL-6水平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8周有氧运动对心肌梗塞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n=10)、心肌梗塞组(M组,n=9)和心肌梗塞运动组(ME组,n=8),心肌梗塞模型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ME组进行8周跑台训练.末次训练后48h处死动物,分别测定大鼠心脏结构与功能、血流动力学、心率变异性以及心肌神经生长因子(NGF)和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表达水平.结果:(1)与S组比较,M组大鼠左室扩张、心功能下降,血流动力学异常,心率变异性显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肌NGF和TH mRNA与蛋白表达下调(P0.05);(2)与M组比较,ME组心功能增强,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得以改善,心肌NGF和TH mRNA与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长期有氧运动可能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抑制心肌梗塞大鼠心脏重塑并提高心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参三醇皂苷(PTS)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2 m L/kg体质量)、模型组(生理盐水2 m L/kg体质量)、PTS低剂量组(25 mg/kg)、PTS中剂量组(45 mg/kg)、PTS高剂量组(90 mg/kg)、阳性药组(生脉注射液450 mg/kg)。连续7 d腹腔注射给药,于末次给药1 h后进行MIRI造模手术,再灌注24 h后取材料测定各项指标。监测大鼠心电图ST段变化;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PCR检测心肌组织Bcl-2和Bax mRNA表达水平;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TS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MIRI模型大鼠ST段和血清CK-MB、IL-6、TNF-α水平,改善心肌结构的损伤程度,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抑制前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论 PTS对MIRI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和调节凋亡关键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 is thought to be a specific mediator of TGF-β profibrogenic effect, but the role of CTGF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nal fibroblasts to myofibroblasts, which are the most important host cells in the renal chronic fibrosis, is still unknown. Aimed at observing the biological effect of CTGF, we set up a cell line overexpressing CTGF, and analyzed the amount of myofibroblast and the level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Collagen Ⅲ mRNA in cultured cells. Our results show that CTGF can directly induce myofibroblasts formation, and increase the level of Collagen Ⅲ mRNA. This suggests that CTGF may be a novel pharmacotherapeutical target protein for the interference with renal fibrosis, thus providing useful theoretic possibility for clinical prevention of chronic progression of kidney disease.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二母散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组)、模型对照组(M组)、二母散低剂量组(1.08 g生药/kg,EL组)、二母散高剂量组(2.16 g生药/kg,EH组)、泼尼松对照组(5.4 mg/kg,PR组).大鼠经乙醚麻醉后切开颈部皮肤,暴露气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尿病长爪沙鼠6种组织中Nf-κb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期探索长爪沙鼠糖尿病模型中Nf-κb的作用和靶器官。方法 选取糖尿病长爪沙鼠和正常血糖沙鼠各6只,分别采集动物的骨骼肌、肝脏、脂肪、肾脏、心脏和脑组织,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在各组织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动物相比,在糖尿病长爪沙鼠的肌肉、肾脏和脑组织中,Nf-κb基因的mRNA水平表达有升高趋势,脂肪中则显著降低,肝脏和心脏中仅有降低趋势。检测蛋白水平发现除肝脏外,其他组织的结果均与mRNA水平一致。结论 糖尿病长爪沙鼠脂肪组织是Nf-κb作用的靶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