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天麻中的新酚甙——天麻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俊 《科学通报》1979,24(7):335-335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为兰科植物,是我国著名中药,其化学成分研究不多,仅有人报告含香荚兰醇(Vanillyl alcohol)未见其他化学报告。 现在我们从云南昭通产的天麻块茎中分得七种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一个主要成分是一  相似文献   

2.
王泽  林伟刚  宋文立  都林  李正杰  姚建中 《科学通报》2010,55(36):3444-3450
生物油可以成为未来车用动力燃料的重要来源,然而由于生物油是含氧量很高的复杂混合物,难以直接应用,有必要通过组分分离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制改性以满足车用燃料的质量要求并可获得多种不同功能的化工原料及化学品,因此生物油组分分离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柱层析方法对木焦油原液(生物质慢速热解液油相体系)组分柱层析分离效果进行了考察,对原料的基本组成进行了分析,以层析硅胶为柱填料,比较了环己烷-苯-甲醇溶剂和环己烷-二氯甲烷-甲醇溶剂对组分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发现,环己烷洗脱液中烷氧基一元酚含量丰富;苯和二氯甲烷洗脱液组分分布差别不大,均表现为烷基一元酚和五元环含氧化合物较多;甲醇洗脱液中组分分布较分散,二元酚含量相对较高,二氯甲烷淋洗后的甲醇洗脱液中五元环含氧组分及小分子极性组分含量有所提高,苯淋洗后的甲醇洗脱液中1-(4-羟基-3-甲氧基苯基)-2-丙酮有较高含量.  相似文献   

3.
陈淑英 《科学通报》1957,2(20):626-626
5-氨基-8-羟基喹啉二盐酸盐(Ⅰ)与氰酸钾(Ⅱ)在水溶液中作用后,得到一种新的化合物——5-脲基-8-羟基喹啉盐酸盐(Ⅲ),熔点246—247°(分解)(自含有少量盐酸之甲醇—水或乙醇—水中重结晶),为金黄色菱形结晶。  相似文献   

4.
张鸿志 《科学通报》1987,32(18):1396-1396
热致性共聚酯液晶已有较多的研究报道,Xydar,Ekonol,Vectra等液晶材料的优异性能对共聚酯液晶材料的应用发展显示了良好前景,并推动对其基础理论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大量工作是以聚对羟基苯甲酸为介晶单元的研究,而对以对苯二酚(HQ)及对苯二甲酸(TA)形成的介晶单元者研究不多。在前报我们已对HQ与丁二醇(BG),TA共聚酯的液晶行为  相似文献   

5.
几百年前,美洲印第安人和古希腊人分别发现柳树的叶和树皮可治愈疼痛和发烧。1828年,在慕尼黑工作的约翰·巴奇纳(Johann Buchner)成功地分离出极少量水杨甙,即水杨醇的葡萄糖甙,它是柳树皮中的主要水杨酸酯。水杨酸(Salicylic acid)的名字来源于柳树的拉丁词 salix,由拉斐尔·皮里亚(Raffaelepiria)于1838年给柳树皮的这种活性成分命名。1874年,德国开始最先合成水杨酸的商品生产。阿斯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商品名)于1898年由巴耶尔(Bayer)公司采用并迅速成为世界最畅销的药物之一。虽然水杨酸的医学作用方式是一个不断争论的问题,但它们正被用来治疗人类疾病——从普通感冒到心脏病。即使在水溶液中阿斯匹林也经过自发水解成为水杨酸,这两种物质在植物中有相似的作用,本文中将一起论及。水杨酸或邻羟乐甲酸属于植物酚类。酚类化合物具有一个羟基或其功能衍生物的芳香环。植物中苯甲酸形成的最重要的机制是苯丙烯酸的侧链降解。苯丙烯酸是莽草酸途径的重要中间体,它向水杨酸的转化很可能经过苯甲酸或邻羟苯丙烯酸进行。最近对34种植物的叶和繁殖结构中水杨酸含量的研究证实了其在植物中的普遍存在。发现在生热植物的花序和感染坏死病原体的植物中,水杨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高振衡 《科学通报》1957,2(14):434-434
1-亚硝基萘酚-(2)重排为2-氰基肉桂酸的研究已见諸文献。但关于相应的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重排反应尚未見记载。本文作者在研究分子重排的过程里,由7-羟基异喹啉(Ⅰ)经亚硝基化作用合成了7-羟基-8-亚硝基异喹啉(Ⅱ),熔点181.7—182.7℃;然后在氫氧化鈉在丙酮-水中的溶液里,用氯化苯磺酰处理产品,得β-[3-氰基吡啶基-(4)]-丙  相似文献   

7.
顾国明 《科学通报》1983,28(21):1335-1335
地耳草系藤黄科植物,学名Hypericum jupomicum Thunb,为一年生小草本,广泛地分布于我国南方,民间用其全草治疗肝炎。其酸酚性提取物显示抗疟作用,该酸酚性部位经反复硅胶层析,分离到一种间苯三酚类衍生物,定名为地耳草素A(Juponcine A)(Ⅰ),动物试验对疟疾有效。  相似文献   

8.
史大永  许凤  贺娟  李敬  范晓  韩丽君 《科学通报》2008,53(10):1196-1199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PTP1B)是胰岛素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负调控因子, PTP1B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靶点. 来源于海洋红藻松节藻Rhodomela confervoides的4个溴酚类化合物, 2,2′,3,3′-四溴-4,4′,5,5′-四羟基二苯甲烷(1), 3-溴-4,5-双-(2,3-二溴-4,5-二羟基苄基)-邻苯二酚(2), 双-(2,3-二溴-4,5-二羟基苄基)-醚(3)和2,2′,3-三溴-3′,4,4′,5-四羟基-6′-乙氧甲基二苯甲烷(4), 表现出强烈的PTP1B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2.4, 1.7, 1.5和0.84 μmol/L), 可能成为一类新型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 采用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松节藻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体内降血糖实验, 结果表明, 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 海藻醇提取物的中、高剂量组表现出显著的降血糖疗效. 该研究表明, 松节藻醇提取物体内良好的降血糖功效可能部分通过溴酚化合物对PTP1B酶活性抑制途径起作用, 这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赵保路 《科学通报》2002,47(16):1206-1210
苯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和对疾病的预防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对茶多酚及其单体和异构体在不同体系清除各种自由基进行了研究,发现没食子酸酯的存在大大加强了茶多酚的抗氧化反应活性,在C环上的双键对增加抗氧化反应活性也起重要作用,茶多酚各成分之间具有抗氧化协同作用,异构体中(+)构型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构型,茶多酚清除自由基的活性位点主要在没食子酸酯对位酚羟基处,也有在吡喃环的酚羟基处,在苯并芘喃环和苯酚环之间的大π键是茶多酚抗氧化的结构基础,茶多酚预防退行性疾病的保健作用和茶多酚抗氧化作用在信号转导中的影响是今后研究应当特别注意的。  相似文献   

10.
张覃沐 《科学通报》1980,25(22):1051-1051
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 Hemsl)的抗癌有效成分之一冬凌草甲素(Rubescensine A)我们已作了报道。在我们对冬凌草其它二萜成分继续深入研究中,又分得了另一含量较高的、具苦味的二萜成分——冬凌草乙素(Rubescensine B),经结构鉴定与Fujitae从延命草(Isodon japonica Hara)中得到的微量成分Ponicidin为同一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冬凌草乙素亦具抗肿瘤活性,是冬凌草的另一抗癌有效成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奇异的食菌植物一天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是主产我国的一种名贵药用植物。早在两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上就已有用天麻块茎来治疗疾病的记载;但是,真正开始对天麻的深入研究,却是近二十年来的事。  相似文献   

12.
奇妙的天麻     
天麻别名又叫“神草”、“仙人脚”、“赤箭”等,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兰目、兰科、天麻属,是一种多年生的寄生异养的草本植物,以块茎入药,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之一。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就把它列为上品,《本草纲目》对其也作了较高的评价。 天麻味甘性微温,能息风镇痛、定惊益气、养肝止晕、祛风湿、强筋骨,主治四肢麻木、半身不遂、头晕目眩、神经衰弱、风湿性腹膝病、高血压等,特别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疗效显著。目前,全国在200多种中成药和制剂中,都有天麻成分,比较有名的如吉林医学院研制的“天麻注射液”,对多种神经痛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成瘾性。著名历史成药——天麻丸,具有祛风胜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等功  相似文献   

13.
刘绍璞 《科学通报》1987,32(12):912-912
铬偶氮酚KS[2-(2-羟基-3-羧基-5-磺基苯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三钠盐,简称CALKS],是光度法测定铝的新显色剂。它与铝的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已有报道。我们还研究了铬偶氮酚KS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与铝、铍、镓、铁(Ⅲ)的三元络合物,提出了高灵敏度光度测定这些元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咪唑衍生物2-(1-羟基-乙基)-3氢-苯并咪唑-5-羧酸(Hebimc)和金属锌盐反应得到一种新颖的次级构筑单元Zn_2(ebimc)_2.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入辅助配体和条件优化,成功合成了4例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其分子式分别为:Zn_2(Hebimc)4(1),Zn_2(Hebimc)2(BDC)?x G(2,BDC=对苯二甲酸,G=客体分子),Zn_2(Hebimc)_2(NDC)?xG(3,NDC=2,6-萘二酸),Zn_8(ebimc)_6(DOBDC)(OH)_2(H_2O)_2?x G(4,DOBDC=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其中,化合物1由Zn2(Hebimc)2单元自身首尾相连形成一维链结构;在化合物2和3中,通过加入辅助羧酸配体BDC或NDC,Zn_2(Hebimc)_2单元被辅助配体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在化合物4中,有机碱的加入使得Hebimc配体上的羧基和咪唑基同时脱去质子,表现出高的配位能力,Zn_2(Hebimc)_2单元和单核Zn相互连接形成层状结构,再通过DOBDC配体链接形成柱层式的三维框架.有意思的是,利用化合物4中的羟基官能团-OH和孔道限域效应,可以还原Ag~+离子形成均匀分散的纳米粒子,得到的复合材料Ag~@4对结晶紫水溶液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本文对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结构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对-羟基苯甲酸苯酯为单体的聚芳酯,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新型工程塑料,目前在国内外已引起重视。但是,其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尚未见详细报道。这种缩聚物在一般有机溶剂中溶解度极小,所以不宜用粘度法等测定分子量。基于聚芳酯含有苯酯端基,经彻底解聚、水解后可测定苯酚含量,再由端基含量算出缩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由于水解后溶液中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比苯酚大  相似文献   

16.
陈国权 《科学通报》1960,5(3):93-93
用低压氢气、焦炉气或煤气的加氢法代替硫酸洗涤法来精制粗苯,从而提高精制收率和产品质量(特别是满足合成用苯所需的低硫规格),已日益普遍。1950年德国首先建立这一工业,其后在世界各国所建立的工厂中,有不少是从德国输入的。为着建立我国自己的粗苯加氢精制工业,最近我们采用低压氢气和低氢气浓度的煤气进行了粗苯加氢精制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单-[6-氧-(对甲苯磺酰基)]-β -环糊精和4-羟基-苯甲酸甲酯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修饰环糊精, 单(6-氧-6-(4-羧基苯)(-β-环糊精(1),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二维核磁光谱以及量热滴定等方法研究了其在溶液和固态中的分子自组装行为. 结果表明在固态中连接于环糊精主面的苯甲酸基顺次从次面插入到另一个环糊精的空腔, 形成了螺旋柱状超分子, 并且在溶液中也显示了相似的自组装行为. 热力学上, 修饰环糊精形成聚合超分子主要是由熵驱动的.  相似文献   

18.
杨宪斌 《科学通报》1992,37(13):1213-1213
包公藤甲素是一个具有拟胆碱作用的莨菪烷类生物碱。临床上已用于青光眼的治疗,还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的药理作用。在包公藤甲素的化学合成中,α-氯代丙烯腈与1-苄基-3-羟基吡啶内铵盐进行Katritzky环加成反应,然后在苯中和乙二醇共沸回流,主要产物在乙醇中分步结晶得到两个纯的单体化合物,其一为无色透明棱柱状晶体(A),m.p.127—129℃;其二为白色针状晶体(B),m.p.75—77℃。两者MS、IR谱和元素分析均与所期望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1974,19(10):479-479
仙鹤草系蔷薇科植物,学名Agrimol pilosa,ledeb.,自古以来用于止血、消炎、止痢、杀虫……等方面。我国东北民间用其根芽治疗蟋虫病。我们用浙江、安徽产的仙鹤草全草,从其酸酚性部位经反复硅胶层析,分得五种间苯三酚类衍生物:  相似文献   

20.
黄文魁 《科学通报》1957,2(1):15-15
通常用以制备醛、酮衍生物的2,4-二硝基苯肼的酸性(H_2SO_4)乙醇溶液,与三苯甲醇在水浴上加热一刻鐘后,得到其縮合产物——α-[2,4-二硝基苯]-β-[三苯甲基]-肼(Ⅲ),产率70%,熔点167.5°(自乙醇-乙酸乙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