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EORA26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分析2012—2016年中国对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地区的出口隐含碳,通过结构分解分析和结构路径分解考察了中国对RCEP地区出口隐含碳变动主要因素和关键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RCEP地区出口隐含碳呈下降趋势,主要驱动因素是中国国内产业关联效应、国内生产部门的碳排放强度效应和RCEP区域最终需求规模效应;而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产业关联效应和RCEP区域最终需求来源地结构效应则促进了中国对RCEP地区出口隐含碳的增长。建议继续降低国内生产部门的碳排放强度和优化国内中间生产结构,加快外源技术引进,针对关键路径各项因素采取上下游综合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WIOD数据库,在增加值分解的核算框架下测算2000-2014年中美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门槛模型量化分析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中美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隐含碳远高于美国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且两国间相互出口贸易隐含碳主要集中在重制造业;中美两国全球价值链的参与度对两国间的出口...  相似文献   

3.
出口贸易引发的资源流失风险是当今研究的热点. 本文动态地分析了出口贸易引起的资源流出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并对2018-2022年中国地区出口贸易进行优化调整. 首先, 本文利用行业间投入-产出表和资源消耗数据计算中国各行业的直接和完全资源消耗系数; 其次, 利用结构分解模型挖掘出口导向的隐含资源流出量变动的主要原因; 随即, 将45个行业进行聚类分析, 探讨未来各行业的节约资源潜力和调整路径; 最后基于情景分析和多目标优化理论, 从出口贸易结构, 贸易额和技术发展视角对中国未来出口贸易进行模拟分析.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1) 直接消耗强度, 技术进步, 出口总量和出口结构等4个影响因素中, 出口额对资源流失风险的贡献率最大. 直接能源消耗强度有助于降低因出口导致的能源流出, 而完全消耗水资源强度的降低大大减少了资源流失风险, 符合现实; (2) 以2017 年为基准年, 利用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2018-2022年出口结构和出口量, 结果表明优化结果有利于降低资源流出量. 通过调整未来各行业资源消耗强度, 优化结果发现技术提升带来的资源节约优势逐渐增强, 本文认为, 为技术改善的资金(人员)投入的边际产出呈现逐渐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4.
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结合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对2002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隐含碳转移进行了研究.发现,2002年中国为农产品隐含碳排放的净出口国,净出口的碳排放总量为146.47万t.其中,隐含碳的主要出口地区在亚洲,韩国及日本是中国农产品隐含碳出口的主要受益国;中国农产品隐含碳的主要进口来源为北美洲、拉丁美洲和亚洲,其中美国是中国主要的隐含碳进口来源国.就隐含碳转移的净平衡看,中国对亚洲及非洲大部分国家是净出口状态,而对北美、拉美及大洋洲的多数国家则是净进口.中国农产品生产的直接碳排放强度较低,但完全碳排放强度则很高;未来中国农业生产中,在降低机械化过程中直接能源消耗的同时,注重中间环节节能减排技术的提高,将更有效地减少中国农产品生产引起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5.
基于投入产出法,以2007年的福建省能源消耗数据,从最终需求的角度对福建省进出口贸易及各进出口部门的CO2排放量进行核算.计算结果表明,2007年福建省出口隐含碳量为65.311 Mt,而进口隐含碳为14.421~37.031 Mt,可见福建省属于隐含碳净出口区域,构成了其进口国的贸易CO2转移排放通道,而福建省因向发达国家进口商品间接贡献了28.28~50.89 Mt CO2的减排量.从出口部门来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及专用设备制造业,此7个部门所产生的出口隐含碳量在福建省出口隐含碳总量中占比超过60%.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对中国1985年到2008年生产性能源消费量的变动进行分解。生产性能源消费指排除生活能源消费的用于各行业生产所投入的能源消费。能源消费量的变动分解为三种效应:由于整体经济的增长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的效率效应。创新之处在于应用因素分解模型进行能源消费量变动的研究。 实证结果表明:24年来,实际GDP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是使得能源消费不断上升的最主要因素,效率效应的作用与经济规模效应相反,对于控制能源消费的增长起到了较大并且积极的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控制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秉杰  孙旭杰 《河南科学》2012,30(11):1663-1668
通过对Feder两部门模型进行扩展,将经济系统划分为非出口部门、初级产品出口部门与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构建了三部门的出口贸易技术外溢效应模型,对浙江省1994—2010年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出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出口部门,其通过要素边际生产率差异引起的资源重新优化配置效应和对非出口部门的技术外溢效应两条渠道来影响浙江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应用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对中国1985年到2008年生产性能源消费量的变动进行分解。能源消费量的变动分解为三种效应:由于整体经济的增长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的效率效应。实证结果表明:24年来,实际GDP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是使得能源消费不断上升的最主要因素;效率效应的作用与经济规模效应相反,效率效应对于控制能源消费的增长起到了较大并且积极的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控制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的Kaya恒等式和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模型,对2009—2016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和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排放强度效应是促进碳排放的主导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变化贡献率可达到96.72%;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量起到遏制作用,对碳排放总量变化贡献率为-27.03%,2009—2016年期间一直处于贡献率负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碳排放的增长;经济因素是促进碳排放增加的关键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变化贡献率为28.5%;人口因素对碳排放总量变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结合部门能源消费数据,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评估了200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国家和部门的碳排放.2002年中国为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净出口国,净出口的碳排放介于22.60~168.14Mt,占国内总排放的2.03%~15.09%.其中,满足国外需求的国内出口碳排放为261.19Mt,约占当年国内总排放的23.45%,相当于总出口排放的79.03%~90.62%;实际用于中国国内使用的进口碳排放为93.05~238.59Mt,约占总进口排放的77.49%,占国内总排放的8.35%~21.42%.2002年中国因进口而间接向全球减少的碳污染排放高达187.81Mt.约67%的总出口碳排放来自11个部门,超过50%的总进口碳排放主要来自5个部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进出口碳排放净平衡中受生产技术影响最显著的部门.  相似文献   

11.
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计算1992—2012年中国碳排放数据, 利用EIO-LCA方法对排放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碳排放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从部门结构来看, 隐含排放量最多的为建筑业。从类型结构来看, 1992—2012年我国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活动、出口及城镇居民消费规模的大幅增长。投资活动占最终需求总增量的55.83%, 其隐含排放主要在部门28 (建筑业)。出口占最终需求总增量的24.38%, 其隐含排放主要集中在制造业, 我国出口隐含碳排放总体上较高。城镇居民消费占最终需求总增量的14.99%, 其隐含排放主要集中在部门 25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992—2012年间, 部门28,17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和35(其他服务业)的增幅最明显, 三者共占总增量的60.45%; 部门22 (其他制造业), 2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5 (非金属矿采选业), 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8 (纺织业)的碳排放保持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尽管已有研究在测度完全碳排放强度时已经考虑了省际间的碳排放关联,但由于忽视经济关联,可能导致测算结果出现偏差.基于该问题,同时考虑区域间碳排放与经济的双重关联,使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重新测度2010和2015年中国省际完全碳排放强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碳减排成效显著,各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贸易将导致隐含碳排放转移,与研究较为丰富的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成果相比,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尤显不够,导致地区间生产者与消费者碳排放责任不明确,不利于区域间协作减排.本文利用2002,2007年中国8大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在核算区域间贸易流量的基础上,探讨了隐含碳排放转移空间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消费基础区域贸易隐含碳排放主要转出区集中在东部沿海、中部地区、北部沿海等区域,而西北、东北等地区是主要的转入区;出口驱动区域贸易隐含碳排放转出区主要在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京津等地区,而中部、西北、东北等地区是主要转入区,且相比消费型隐含碳排放,出口驱动区域贸易隐含碳排放总量要小得多;在行业上,消费基础和出口驱动隐含碳排放转移较大的行业都集中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化工业、采选业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因此,应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责任"的区域协同减排政策,并推进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构建了城市碳足迹核算框架及方法学模型,系统地核算及追溯了碳排放在开放的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中的足迹,主要涵盖城市地域边界内的直接生产碳排放以及跨境间接碳排放(主要包括城市所需的关键支撑物质、排放的主要废弃物,以及跨境交通分别在上游、下游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并选取深圳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深圳市碳足迹总量为6566.19万t CO2e,具体为:1)城市内主要产业部门及居民消费的能源活动及非能源活动引起的直接碳排放量(Scope 1)为3282.38万t CO2e,占深圳市碳足迹总量的49.99%,其中工业能源部门占比最大,为36.95%;2)城市外调电力消费引起的间接碳排放(Scope 2)占城市碳足迹总量的18.89%;3)跨境运输、关键支撑物质的上游产业链以及废弃物在下游处理过程中隐含的间接碳排放(Scope 3)占城市碳足迹总量的31.12%,其中5.37%来自跨境交通,22.26%来自主要物质上游供应链,3.49%来自下游废弃物处理.由此可知,2015年深圳市在城市上下游跨边界的间接碳排放量与城市内部的直接排放量相当,不容忽视.研究结果可为厘清城市自身碳排放现状及应对碳中和战略提供政策建议及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约束下福建省工业品出口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出口工业品中的"内涵能源"消耗及其产生的碳排放量的测算与分析,结合碳排放和出口额两个指标,评价出口结构,构建评价指标M,将所有出口行业划分为相对高出口高排放、相对低出口低排放、相对高出口低排放以及相对低出口高排放四类,从而根据相应的类别有针对地实施贸易政策和节能减排措施,实现低碳经济约束下福建省工业品出口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6.
全球森林及林产品碳科学研究进展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和木质林产品是全球碳循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大气层温室气体的浓度造成重大影响。研究发现全球森林在最近几十年平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二、三十亿吨碳,而毁林和森林退化又造成每年10多亿吨的碳排放。全球森林碳汇并不平衡,由于森林面积的增加,美国、加拿大、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森林碳汇在近几十年里有了巨大的增长,而在南美洲、中美洲、非洲、南亚和东南亚,毁林却造成了森林碳汇大量减少。相对于森林碳汇来说,木质林产品碳储量较小,但在全球尺度上木质林产品碳储的持续增加对减排的贡献却非常重要。近10年的研究发现,使用木质林产品替代高能耗非林产品可以对林业整体的减排效益做出重要贡献,而生命周期分析法的引入使得这种替代减排效应的核算更为准确。主流研究强调使用集成评估,将经营森林和源于这些森林的木质林产品看作一个整体,从而把两者的碳储及碳排放系统结合,集成评估能够更全面准确地核算整体林业的净温室气体效应。林业碳科学的研究前沿在以下重要领域仍需着力拓展: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对森林生长及森林碳汇的影响; 积极推进并完善各国的森林资源清单; 可持续管理和优化使用森林资源以使林业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贡献最大化; 构建和完善林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库; 加强全球林业减排效应的集成评估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分解,采用6个投入指标和2个产出指标,对长三角地区1997-2002年和2002-2007年两个时期的高技术新产品开发效率进行了测度。得出结论:①长三角地区高技术新产品开发效率的提高,前一个时期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率的提高,后一个时期则主要来自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②浙江高技术新产品开发的规模效率有显著提高,但仍然小于1,没有达到规模报酬水平,需要通过联合开发等方式实现新产品开发的规模效益;③2002-2007年,上海高技术新产品开发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规模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贸易背景下量化分析“一带一路”区域的碳不平等,厘清“一带一路”区域隐含碳排放和经济收益不均衡分配的内在机制,是践行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科学前提及基础.本研究基于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数据库,构建环境拓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涵盖10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且依沿线区位合并为9大研究区域,核算生产和消费视角下“一带一路”区域碳排放、增加值,追溯隐含碳排放、增加值在研究区域间的空间转移格局,通过构建双边贸易中碳不平等指标及全球贸易网络中碳不平等综合指标,全面地量化分析了“一带一路”区域的碳不平等现象.研究表明:1)2014年“一带一路”区域生产和消费视角下的碳排放分别占全球碳排放总量(25 966.23 Mt)的65.29%和60.54%;“一带一路”区域生产和消费视角下的增加值分别占全球增加值总额(669 714.27亿美元)的40.87%和40.10%. 2)在全球贸易中,“一带一路”区域承担来自非“一带一路”区域的净碳排放转移(即“一带一路”区域向非“一带一路”区域净出口隐含碳排放量)1 234.25 Mt,同时从非“一带一路”区域获得了5 154....  相似文献   

19.
为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区域建筑业碳排放效率评价结果的影响,采用三阶段数据包络法(DEA)对区域建筑业碳排放效率进行评价.以非期望产出的建筑业碳排放替代建筑业能源消耗作为投入指标,并将能源结构系数作为环境变量,建立基于三阶段DEA的区域建筑业碳排放效率评价模型.以2003-2012年区域建筑业碳排放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率偏低是区域建筑业碳排放综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经济发达程度与建筑业碳排放技术效率相关性不大,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筑业碳排放的规模效率普遍较低;建筑业碳排放冗余最为显著,累计冗余率达到0.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