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分析和解决简单电力系统中谐波问题的简单方法.首先在Excel电子表格环境中,输入电力系统的原始数据,然后利用Excel内置函数和VBA编程可以计算出系统不同地点、不同元件的谐波阻抗值,并计算出各次谐波的系统阻抗和时域中各次谐波的电压和电流,从而计算出系统的总谐波畸变率;利用Mat-lab绘出系统阻抗扫描图,可以检测系统的谐振点.利用Excel自动计算的强大功能,可以方便的进行多方案设计计算,研究多种实际因素对总谐波畸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宪民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1,21(2):145-147,151
根据高频交流脉冲密度调制理论,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高频交流功率分布系统的谐波分析方法和仿真模型。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减小电力电子装置谐波对电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一种高精度的电力系统谐波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系统谐波的危害和谐波治理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电力系统谐波分析算法,利用该算法可快速获得电力系统基波及各次谐波的高精度幅值和相位.提出并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定理,给出了利用该算法进行谐波分析的仿真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谐波测量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高和更快的计算速度,因而在电力系统谐波测量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部分充电机硬件电路设计过于简单,通常是恒压恒流充电,同时充电控制过程只适于某一种蓄电池,无法有效控制充电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电池欠充或过充,减少蓄电池使用寿命。为此,设计一种新的电动汽车多段式智能自动化充电机,硬件设计时,介绍了主电路、采集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软件设计时,将整流电路和蓄电池共同看作被控对象,将充电机的输出和一个小电感串联在一起,给出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将其看作传递函数,通过PID算法对充电机进行充电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充电机稳压稳流精度高、并联均流不平衡度低、发热状态可达到允许温升要求,且充电控制性能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算法和Prony改进算法的电力系统谐波分析问题.为了验证神经网络算法和Prony改进算法在电力系统谐波分析中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以及和其它算法的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电力系统谐波分析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和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的主动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技术.通过脉宽调制控制技术实现电网侧的有源PFC,从而抑制电流谐波对电网产生的污染,避免了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电网时对电网质量的不利影响;采用全通滤波器模拟αβ坐标系下的交流电压矢量,通过坐标变换为dq坐标系下的直流电压矢量... 相似文献
7.
刘丛立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1993,(2)
讨论了SPWM逆变器的谐波分析方法,导出了采用规则采样法的SPWM逆变器的谐波计算公式,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研究了谐波的频谱分布规律及频比和调制度对谐波的影响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PWM逆变器在频比及其整数倍处形成谐波边带,远离频比及其整数倍的低次谐波数值接近为零,而与之同次数和附近的谐波幅值却很大。应根据所研究结果来确定频比,以使可忽略的低次谐波范围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8.
马宪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1,21(2):145-147
根据高频交流脉冲密度调制理论,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高频交流功率分布系统的谐波分析方法和仿真模型.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减小电力电子装置谐波对电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神经元算法的电力系统谐波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治理电力系统谐波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元算法的电力系统谐波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可高精度获得电力系统基波及各次谐波的幅值和相位.提出并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定理,给出了利用该算法进行谐波分析的仿真实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谐波分析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和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非同步采样情况下快速傅立叶变化存在较大的误差,特别是相位的误差,无法直接用于电力系统谐波分析.为了减小非同步采样对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影响,提高电力系统中的谐波分析精度,文中通过加窗和插值对原算法进行了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非同步采样时,分析精度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当前电动汽车研发项目的价值,用实物期权方法处理了项目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基于BS期权定价公式的电动汽车研发实物期权模型,用该模型对典型案例TESLA的研发投资项目价值进行了计算,验证了TESLA研发投入的合理性.研究表明,用实物期权的方法较好地处理了电动汽车研发项目的不确定性,并体现了决策柔性的价值,因此比使用净现值法更合理.计算显示,一个在典型情形下的高端电动汽车研发期权价值为2.3亿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数据时代电动汽车企业分时租赁项目服务质量改进问题,基于用户网络评论数据,将文本挖掘技术和质量功能展开相结合,进行顾客需求识别和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企业服务质量改进研究,并以上海典型企业EVCARD为例进行验证。首先对爬取的顾客评论数据进行分词和词性标注处理,然后运用正则表达式提取特征情感词对并计算其词频和综合情感值,从中识别出8项需改进的顾客需求项;基于此,应用质量功能展开工具,在质量屋左墙建设中,制定了关注度与综合情感值相结合的顾客需求权重确定方法;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识别出17个服务质量要素并对其进行排序和分级,从定制个性化服务体系等角度为企业提出了相应的服务质量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事件触发CAN实时性与确定性无法满足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应用问题,以自主研发的双电机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为对象,构建基于TTCAN协议的网络化控制模型,利用AL算法设计信息调度策略,并对其信息传输实时性、延迟、周期抖动及带宽利用率等系统特性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作者设计的TTCAN方案有效改善了系统通信实时性与确定性. 相似文献
14.
Circuit modul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high and low voltage for a pure electric road sweeper were depicted, and the necessity of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was discussed. Based on preliminary research of battery life-span, some factors that affect battery use in group and reasonable scope of battery SOC were given. The test results of the pure electric road sweeper show that its performance is reliable and operation cost is low. It is possible to replace the conventional sanitation vehicle in the futur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pure electric road sweeper is significantly recommendabl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 (EV). 相似文献
15.
制动能量回馈可实现能源再利用,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所以,制动能量回馈技术是电动汽车研发的关键技术之一。能量回馈效率最大化是制动能量回馈技术研究的重点,而制动能量回馈系统结构设计及控制策略是影响能量回馈效率的重要因素。基于此,首先给出了蓄电池、飞轮、超导、超级电容器和混合储能等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常用储能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最新应用。而且,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及控制方法。其次,重点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制动能量回馈控制策略。最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100Ah的锰酸锂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组和30kW交流电机组成了动力系统,研制了MGL6486EV电动汽车。电池组的电压为304V,能量为37kWh,电池组采用了智能管理系统(BMS)和均衡系统。电动机采用全数字适量控制,并具有刹车能量回收和防溜车功能。在充电时智能充电机始终与BMS保持通信联系,以保证电池组安全快速充电。车辆最高车速可达117km/h,0~50km/h加速时间为6.80s,50~80km/h加速时间为7.34s,爬坡度超过20%,续驶里程为204km,百公里耗电仅为19kWh。到目前为止该车辆已运行5万多km。 相似文献
17.
将变权分析方法运用于充电设备的性能评价中.首先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体系内各指标获取评价参量并进行统一量化的方法进行论述,随之阐述了用变权分析方法进行权重计算的原理和步骤,最后编写软件实现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测试数据的分析和评价,利用该软件分别对两台充电设备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使用变权分析方法得出最终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变权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充电设备性能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突出了薄弱环节的作用,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合理.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性能评价,也适用于其他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8.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2024,30(4):397-404
During electric vehicle(EV)-assisted grid frequency modulation,inconsistent state of charge(SOC)among EVs can result in over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the batteries,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electrical system.As a solu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priority-based frequency regulation strategy for EVs.Firstly,models fo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frequency regulation of EV-assisted power grids are established.Secondly,a consensus algorithm is used to construct a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EVs.Target SOC values are used to obtain a local frequency regulation priori-ty list.The list is used in an optimal control plan allowing individual EVs to participate in frequency regulation.Finally,a simulation of this strategy under several scenarios is conduc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rategy ensures uniform SOC among the participating group of EVs,thereby avoi-ding over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their batteries.It also reduces frequency fluctuations in the electrical system,making the system more robust compared with the frequency regulation strategy that is not priority-based.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台架模拟的纯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和环保问题使纯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问题被日趋重视,采用台架模拟的方法研究能耗经济性,建立了纯电动汽车能耗试验台架系统,开发了测试系统软件。以实验室研发的ECUV纯电动汽车为对象,在台架上测试不同车速下匀速行驶的百公里能耗作出能耗经济特性曲线,模拟道路循环行驶工况实现续驶里程及能耗仿真计算。通过测试纯电动汽车在不同整车质量下的百公里能耗,分析整车质量对能耗经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用于指导ECUV纯电动汽车能耗性能的改善及续驶里程的提高,对开发其它电动汽车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As a driving motor, surface mount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exhibits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power density. However, it is susceptible to suffer irreversible demagnetization and insulation failure of coils under severe thermal load condition.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predict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driving motor. In this paper, a lumped parameter thermal model of surface mounted permanent magnet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iron loss distribution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driving motor is achieved. Moreover, the influences of interface gap and flow rate o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e simulation of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driving motor is achieved. The presented methodology contributes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riving motor desig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