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和最具特色的高原,也因此而成为生物多样性的独特区域。青藏高原不仅分布着许多珍稀野生动物;而且生长着万紫千红、姿态各异的高山植物。 耐寒的“矮人”一族 青藏高原生长着6000多种高等植物,其中高山植物约2000种。这些高山植物要在高寒环境中生存下来;首要的就是要有特别的耐寒能力。因此,高山植物在外部形态方面,普遍地矮化变形,成为植物世界的“矮人”族。这些明显被强烈矮化了的植物,很能适应本区大风、干旱、寒冷的生态环境。比如这里的金露梅灌丛,本是林限以上生长的植物,应有较大的高度,但是在这里却只有5-20厘米高,显得非常地抑郁。而西藏沙棘、匍匐水柏枝等灌木,则索性伏地而生。相对而言,生长在一些山地阴坡和陡峭岩隙间的山生柳、高山乡线菊等较为高大,但也仅30-80厘米高。偶尔在个别较深的山 谷里能见到超过 100厘米高的山生 柳,就算是植物界中 的“巨人”了。这里 的草本植物就更矮 了,大都在 5-10厘 米之间,有相当一部 分双子叶的植物都高 不盈寸。最小的一种 柔小粉报春,即使是已经开花或者已经结果的植株,高度有时还不足1厘米。 还有一些植物,在生境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借助...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的身高受数百个基因共同影响,它们中的大多数带来的差异都很小,可能只有几毫米。如今,科学家在秘鲁人身上发现了一个可将人的身高平均缩短2厘米多的基因变异。而且迄今为止,该基因变异尚未在秘鲁以外的地方出现。秘鲁人是全世界最矮的人群之一,男性平均身高165厘米,女性平均身高153厘米。和通常被视  相似文献   

3.
动物研究人员在非洲肯尼亚侏儒部落发现一种罕见的非洲小矮象,它们站着身高只有30多厘米,成年矮象身高也不超过60厘米,性格温顺,可作宠物揽在怀中,亦可塞入一个大衣箱内,适宜作家庭宠物饲养.悉尼研究侏儒族人历史的人类学家汤普逊说,它们很少发  相似文献   

4.
聆声 《科学之友》2003,(11):25-26
“俾格米”在英文中是微小、矮人、侏儒之意。一种身长不足1.5米的矮小人种就被称为俾格米人,但是俾格米监鲸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之一,却被冠以这样一个具有“渺小”之意的名字,真是十分有趣。它们身躯庞人,自然食量也十分惊人,夏季时,只有澳大利亚西部和维多利亚西南沿海海域极  相似文献   

5.
一位有标准身高(165厘米)和体重(57.5千克)的中同男性“病人”,被一群身穿白大褂的人簇拥着推进了华西医科大学的一间放射室。放射机缓缓地从“病人”的头往下移动,屏幕上随之出现了头骨、腔穴,接着是心、肺、肝,最后是肠道。显示结果表明,这位“病人”身体健康,一切与常人无异。但“病人”还是被无情地抬上了另一台放射治疗机接受超剂量的“放射治疗”。接着,“病人”又被卸成八块,像拆积木一样被弄了个七零八落,穿白大褂的“医生”小心翼翼地从那一块块“人体”剖面上取出了不少米粒样大小的东西,放进了特殊仪器。不一会儿…  相似文献   

6.
郝雨 《大自然探索》2022,(12):77-79
<正>一具万年遗骸,让考古学家对远古人类刮目相看。2020年,在北临我国南海的加里曼丹岛,考古学家在挖掘石灰岩洞穴时发现了一个古老的墓地,里面有一具比较完整的人类骨架。虽然无法确定这具遗骨来自男性还是女性,但从身材来看,男性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其身高在168厘米到176厘米之间,这是史前男性的典型身高。考古学家发现,该骨架的左小腿的下1/3部分无影无踪,但既不是被折断,也不是被砸碎,而是被干净地“移”走了。随后,  相似文献   

7.
“很多年前的一次洪水,营养面罩,洪水退去后的泥浆地……”星河自己也回忆不太清楚了,“我好像认识一个小姑娘。”“您的回忆都让我身临其境了。”那名女性莞尔一笑,“虽说只有这么简单的几句。”  相似文献   

8.
请你邀请5—6位同学一起来参加这个游戏。每个人准备一张30厘米×30厘米的白纸和一把剪刀,听我说的做:“把白纸向上折一次”,“然后把纸向左折一次”,“再将纸向右折一次”,“把手中的纸剪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等边三角形”。接下来让我们把手中的纸再按以下的要求做一遍,“向下折一次”“向右折一次”“向左折一次”“最后剪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等边三角形”。好了,打开你手中的纸,看看怎么样?再与你的同学比一比,相同吗? 哇!吓我一跳,同样大的白纸,同样的指令,经过不同人的操作,结果会是如此的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  相似文献   

9.
一只苍蝇正悠闲地停歇在一块岩石上,虽然附近卧着一只蝾螈,但苍蝇并不介意,毕竟双方还保持着一大段距离。可惜苍蝇打错算盘了,因为蝾螈能够向目标“发射”致命的武器,而且百发百 中。只见蝾螈一张嘴,口中的舌头便像箭一般射了出去,正好命中苍蝇。蝾螈是一种两栖小动物,其外观形状很像蜥蜴。蝾螈的身体只有6~7厘米长,但它的舌头却有5厘米长,几乎和身体一般长。其长舌头的表面有一层黏液,舌头里面有弹性很强的肌肉,能把舌头飞速地弹射出去,舌头中的软骨组织能够…  相似文献   

10.
古生物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在帕劳群岛的两个山洞中发现了大量生活在900—2900年前的人类骨骸。奇怪的是,其中一些早期成人的骨骸特别小,暗示他们的身高在94~120厘米之间。体重在32~41千克之间。此外,他们的面部特征也和其他所有人种明显不同。换句话说,他们很可能属于一个独特的小骨骼人种。有人推测,这些“小人”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他们实际上是“海岛侏儒”现象的产物。所谓“海岛侏儒”,是指在小岛环境压力下岛上动物的体型会变得越来越小。早期帕劳群岛缺乏陆生哺乳动物及大型爬行类等人类可以作为食物的动物,  相似文献   

11.
楔子妙龄少女哪位不愿修长苗条?青春少男哪位拒绝挺拔帅气?往往为了高挑的身材,少男少女们饮食中使劲补钙,服用增高药,穿着助长鞋,习练长个操,费尽心机。有些少年如愿以偿,有些因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身高不足1.5米的女孩子和身高不足1.6米的男孩子,却年复一年地留在了"小人国"里,日复一日地过着"矮人一头"、"仰人鼻息"的生活,升学、就业、婚恋、晋升,乃至基本生活都受到影响。其中酸苦滋味,只能自我品尝。  相似文献   

12.
<正>苔藓不仅点缀了九寨沟,还是九寨沟生态系统的重要维持者。不起眼的苔藓是如何担负起生态重任的?九寨沟的苔藓又如何让人眼花缭乱?苔藓植物通常只有几厘米高,相比于其他动辄以米为单位丈量高度的植物,苔藓堪称“植物王国的小矮人”,难怪南朝文学家沈约曾这样描述苔藓:“长风隐细草,深堂没绮钱。”苔藓植物虽然体形很小,但分布范围几乎涵盖除了海洋以外的所有生境:森林、沙漠、冻原、沼泽……土壤、树干、岩石和水边都经常有它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与一家桥梁企业川田工业合作,开发出一种可以做家务和病患护理的机器人。这种型号为“HR-4”的机器人身高151厘米,体重39千克。除双足步行,取放物品外,其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可以通过声音、容貌认识人,  相似文献   

14.
阿碧 《世界科学》2005,(3):28-28
在最近召开的第191届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科学家向外界展示了三个仿照人类步行方式直立行走的机器人(见封图),它们分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步者”机器人、康奈尔大学的“康奈尔”机器人、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的“丹尼斯”机器人。“学步者”机器人是3个机器人中最矮的一个,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就像刚开始学步的儿童。“学步者”机器人只有2.74公斤重、高43厘米。而“康奈尔”机器人重约13公斤、高度约1米。“丹尼斯”机器人重8公斤、高1.5米。  相似文献   

15.
在浩瀚无垠的加勒比海上,有个神奇小岛,名叫“马提尼克岛”。从1948年起,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岛上出现了一种令人们迷惑不解的奇异现象:岛上居住的成年男女都长高了几厘米,成年男子平均高达1.90m,成年女子平均身高超过1.74m。岛上的青年男子如果身高不到1.80m,就会被同伴门耻笑为“矮子”。更为奇特的是:成年的外地人到该岛居住一段时间后也会很快长高,例如,64岁的法国科学家格莱华博士和他的助手57岁的里连博士,在该岛上生活两年后,分别长高8cm和7cm;40岁的巴西动物学家费利只在该岛做了3个月的考察,身高就增长了4cm;英国旅行家帕克夫人年…  相似文献   

16.
在法国首都巴黎,人们可以见到设在市区街道上的电子问讯机。问询时,你只需把想要去的地方用键盘告诉电子地图,几秒钟以后,机器的液晶显示屏就会显示你应该走的路线。与此同时,机器还会吐出一张贵8厘米、长匕厘米的纸条,纸条上详细记录着电子地图所显示的全部内容。不仅如此,电子地图还能根据不同人的需要,提供几条不同的行走路线,例如乘公共汽车、乘地铁或步行等几种方案。电子地图还可以充当旅游者的“导游小姐”。当旅游车接近名胜古迹时,电子地图的高清晰度显示屏会自动显示出这个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并以悦耳动听的声音介绍人…  相似文献   

17.
范晓 《大自然探索》2010,(10):33-36
自2010年4月初媒体报道广西东兰、贺州等地因地面塌陷出现一系列“天坑”以来。全国各地发现“天坑”的报导如野火蔓延,几乎不绝于耳。这给公众带来了很大的疑惑和恐慌: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会有这么多的“天坑”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18.
来到埃及,你立即会被一种金字塔文化包围。在这里,几乎所有的埃及人都在不停地向你介绍金字塔,介绍它的历史、现状,它的价值、影响,仿佛埃及只有金字塔。或许是受这种氛围的影响,到埃及的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金字塔之旅”。6月的撒哈拉大沙漠,头顶是火辣辣的太阳,脚下是滚烫的沙子,身边偶尔会走过几只骆驼驮着几  相似文献   

19.
悬棺的主人 一般被认为是春 秋时期以前居住 在今川南、滇 东北一带的 人,故称“ 人悬棺”。 这个说 法可靠吗? 1932 年,几位 云南昭通籍的学人曾对云南豆沙关悬棺进行过考察,据当时留下的考察文字,棺内尸骸的头颅骨较今人硕大,手足骨亦较粗壮,也较长,推测身高在1.8-1.9米间。棺木用整根原木凿空成形,长约2米,高约50厘米,宽约40厘米,棺盖厚约40厘米。按木质纹理,似为杉木,形制古朴。当时参加考察的周梦云等认为“此物出自上古,绝非数百年前之物。何以言之?史称,大禹死后,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见诸《孟…  相似文献   

20.
它们的生存环境极其严酷,是高山山顶冻土环境或北极极寒世界的常驻“居民”;它们均生得矮小、常青、茎匍匐或斜生贴着地面,可它们却是树,还是柳树,你相信吗?这种微型柳树就是世界上最小的树--矮柳。它们和柳树是近亲,植株个体非常小,只有几厘米。只有在繁殖期才会长出类似柳树的花序。毫无疑问,遗传和环境因素是造成矮柳发育迟缓的原因之一。如果避开风雪雨时常光顾的地区,它们其实还可以长得更高、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