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言钢铁生产中的脱硫问题,近百年来冶金工作者已给予足够的重视。自从大量生产球墨铸铁的近十余年来,国内外的许多铸造冶金工作者在铁水脱硫问题上作了许多有价值的实际工作和理论上的研究。铁水中的硫是重要的有害杂质。一般铸铁含量为0.08~0.1  相似文献   

2.
按照钢铁冶金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引入钢铁冶金生产技术标准,坚持结合生产、结合技术、结合工艺、结合操作的"4结合"原则设计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学校与企业共同设计了理实一体化的能力本位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东北大学冶金传输和反应工程研究室肖泽强教授和他的课题组在中间包冶金反应工程学研究中,提出了中间包非等温新观点,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钢铁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钢连铸工艺的广泛应用·在钢的连铸工艺中,中间包作为连接钢包和连铸机的反应器,对连铸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自50年代连铸技术开始用于钢的浇铸以来,冶金工程技术和研究人员对中间包设计、控制以及对包内过程做过大量的研究·80年代初,加拿大学者蒙格利总结归纳了这些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新学科:中间包冶金学·以前所有…  相似文献   

4.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与传统热轧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薄板坯连铸连轧与传统热带卷生产工艺,对薄板坯连轧生产产品特点和工艺特点进行客观分析。指出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虽然是钢铁生产发展新技术,但尚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其超薄热带规格产品的生产工艺难度很大,故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还需要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薄板坯连铸连轧与传统热带卷生产工艺,对薄板坯连轧生产产品特点和工艺特点进行客观分析.指出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虽然是钢铁生产发展新技术,但尚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其超薄热带规格产品的生产工艺难度很大,故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还需要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6.
袁尚 《科技资讯》2014,(10):28-2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的冶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钢铁的产量逐年增加,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钢铁大国.改革开放,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冶金行业的产业结构也进行了调整,这在整个冶金自动化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我国目前在冶金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和发达国家的冶金自动化技术还存在很大差距,文章将结合我国冶金行业的特点,研究我国冶金行业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刘立中 《广东科技》2014,(2):136-136,146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企业也随之不断的壮大和发展。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国际和国内的追求,在工业企业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其中以钢铁冶金这个行业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加强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不仅对于钢铁冶金企业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几年钢铁冶金余热利用不足的现象已经是越来越明显,受到相关部门加大关注力度,并寻求相应的对策解决。主要分析了近几年钢铁冶金余热利用的现状,并根据这些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脱碳是实现钢铁冶炼等碳基能源密集型行业碳达峰的关键手段。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三维低碳分析方法,从资源利用(Y)、能源利用(Q)和能源清洁度(PGEF)三个维度,探讨钢铁企业的脱碳途径。本文对钢铁冶金长流程及其各工序、短流程电弧炉 (EAF)工艺、典型直接还原(DR)工艺及熔融还原(SR)工艺进行了三维低碳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在研究钢铁行业脱碳路线时,考虑三维因素,特别是能源结构的影响对定量评价钢铁冶金新技术或新工艺的低碳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废钢回收(资源利用的优化)和碳基能源的替代(PGEF的优化)对实现钢铁行业低碳目标尤其重要。在工艺尺度方面,大力发展以废钢或者直接还原铁为原料的电弧炉短流程工艺是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该三维碳分析方法也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诸如水泥生产和火力发电等能源密集型行业的低碳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锰与社会及人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超 《科技资讯》2009,(12):238-238
本文简要介绍锰的存在和发现,锰在钢铁冶金中的应用,锰盐的生产和广泛用途,以及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是企业理论中研究企业投融资行为的重要理论,在本世纪七十年代初即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相关的研究,虽然至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也存在不少争论,但至少经济学家们已经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见解,这些见解对于研究企业行为无疑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更  相似文献   

11.
热轧金属塑性变形阻力是计算轧制压力不可缺少的物理量,对于轧制理论、轧制工艺、轧钢机设计、设备挖潜、节省能源、控制轧制、以及制定合理的工艺规程等都是所必须的力能参数。在用电子计算机控制轧钢生产中,变形阻力模型是轧制压力模型重要组成部分。 鞍钢自动化研究所、鞍钢钢铁研究所、北京钢铁学院共同对高温高速下金属塑性变形阻力进行了实测研究。从1980年10至1984年7月,在北京钢铁学院冶金机械实验室高速凸轮形变机上,对普碳钢、低合金钢、工具钢、不锈钢、造船用钢等27个钢种的变形  相似文献   

12.
针对钢铁热轧水枕式快冷特殊工段的用水情况,按照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减少运行费用的要求,本文从钢铁冶金企业水枕式快冷工艺生产实际需要出发,以实际项目为例,展开介绍了该类项目中循环水系统设计所着重考虑的内容.并对一些实际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钢铁企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效益的最大化,基于5层结构的钢铁企业绿色制造运行模式,对其中钢铁产品生命周期主线层的绿色工艺规划和钢铁清洁化生产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绿色工艺规划体系结构中的工艺路线、工艺方法、工艺装备、辅助物料以及工艺参数等规划内容,讨论了钢铁生产中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连铸和轧钢4个阶段涉及到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有不少文献介绍了筒形件残余应力的测定方法,但这些方法都局限于没有轴向残余应力σ_x的情况下,或者有σ_x存在,σ_x沿轴向也是不变化的。由实践和理论分析可知,在多数工艺生产的护环中存在的残余应力是比较复杂的。不但存在着三向残余应力,而且轴向残余应力σ_x和切向残余应力σ_t沿轴向是变化的。这样,需要研究新的测量方法,来摸清护环中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过去,工厂中已经做过一些大型的解剖试验,试图用切环方法,来确定在某  相似文献   

15.
前言现行钨冶金工艺的主要问题是金属收率低,原料费用超过金属生产成本的80%,因此,钨冶金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金属回收率,这就需要完善现有制取钨金属的工艺或研究新的工艺方法。近年来研究工作趋势表明,在新的工艺方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首先是溶剂萃取法。在国外,溶剂萃取法应用于钨冶金工艺始于50年代末期,国内近年来也有很多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情报检索是我国八十年代开始兴起的新领域。针对生产科研课题的需要,定期提供最新情报资料——定题情报检索是计算机情报检索方式之一。根据冶金系统生产科研实际需要我们选取世界冶金领域中最有权威的美国《METADEX》金属文献数据库作为情报源,为冶金科技工作者提供最新冶金科技信息。 为了实现计算机检索《METADEX》金属文献数据库,在冶金部科技司支持下,于1981年6月由北京钢铁学院计算中心、图书馆和冶金部情报研究总所合作,在HITACM—150电子计算机上研制了金属文献定题检索系统,并对该系统的SDI—1、SDI—2和SDI—3等程序进行了分析研究。SDI—1的文献数据库,著者名和主题词是采用PDM数  相似文献   

17.
钢铁研究总院是冶金工业部直属的以应用和开发研究为主的综合性钢铁研究机构。不仅是国内最大的钢铁冶金科研基地,而且是世界最大的钢铁冶金科研机构之一。该院设有9个材料研究室,6个工艺研究室,5个检测分析研究室,1个设计所,3个附属工厂,4个公司,3个京外的海水和大气腐蚀试验所(站),8个中外合资企业,38个国内联营工厂。还有研究生部、图书情报、编辑出版、技术咨询服务等部门。设有产业部门唯一的博士后流动站。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物质传递过程是化学、石油、冶金、气体加工、能源等生产部门的基本过程之一。因此,历来人们对其各方面都作了广泛的研究。物质传递过程中,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是扩散现象及其有关理论。物质传递理论微观动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分子扩散现象。而这种分子扩散现象的动力学特征则以分子扩散系数来表示。要正确评价分子扩散现象,显然,必须正确估计这一物理量——分子扩散系数。对气体分子扩散系数,已作过许多实验测定工作,尤其是常压下的情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理论。归纳了不少理论的和经验的计算方法。但这些工作,大多限于常压下的情形,少数涉及低压下的情形。  相似文献   

19.
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新流程试验(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还原技术属非高炉制铁领域。是一种以铁精矿复合粘结剂球团为原料,经一步高温过程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工艺。由于没有传统钢铁生产流程矿石熔化为铁水、渗碳、然后再脱碳炼钢这个过程,碳耗低、CO2排放少,是一种短流程、低污染、节能降耗的冶金新工艺。我国自上世纪就着手进行非高炉冶炼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攀枝花钒钛磁铁共生矿富含铁、钒、钛、铬等有价金属,能否用直接还原技术将铁、钒、钛等资源同时回收是钒钛磁铁矿资源高值利用的重大技术问题。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方毅副总理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了艰苦攻关并取得了大量成果。2000年以来,攀枝花市在非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研究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铁、钒、钛等有价元素回收产业化前景良好,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天,将攀枝花市非高炉直接还原技术阶段性工作概括地总结出来,希望各界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 前 言镇草宁(化学名称为N-膦酰甲基甘氨酸)系七十年代国际上新兴的一种除草剂。由于它具有广谱性、高效、低毒,并在土壤中得以分解,而其药效已被各方面所充分肯定,因此在国内外均被推崇为一种理想的除草剂,声誉很高,深受用户欢迎。 七十年代中期,我国曾有单位进行过镇草宁的探索工作,由于安全上存在一定问题,压力法生产未获成功。因此目前我国农药厂均采用常压法工艺路线,目的在于求其安全。但常压法存在着工艺流程长、设备庞大、三废处理难以解决等缺点,不如压力法来得优越。采用压力法制备镇草宁,首先要考虑压力反应过程的防爆问题。 压力反应中的防爆技术,主要应从工艺和设备两大方面进行研究。我们在0.5、3.8、10、150立升四种不同容积、不同搅拌形式(机械搅拌和磁力搅拌)的压力釜中,进行逐级放大操作,总共试验150釜左右,每次反应都很正常,没有发生过任何异常现象。实践证明,我们所采用的防爆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