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臭氧紫外法处理TNT水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梯恩梯(TNT)水溶液中臭氧紫外氧化工艺下的降解特性。方法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氧化条件下TNT降解过程中的TNT、三硝基化合物、臭氧等相关物质的浓度变化。结果与结论 单独臭氧氧化对TNT的降解作用小;臭氧紫外联合氧化作用对TNT降解效果明显;碱性环境对臭氧紫外氧化法降解TNT的促进作用不大。经臭氧紫外氧化处理后,TNT水溶液中仍残存一定量的三硝基化合物,当其质量分数下降到25%以后变化非  相似文献   

2.
臭氧处理海水生成氧化物对扁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臭氧处理海水生成氧化物对扁藻(Tetraselmis chuii)生长的影响。臭氧生成氧化物浓度在0.736mg/L以下不产生毒害作用,在1.113mg/L以上观察到了毒害作用,并且浓度越高毒性越强。实验发现扁藻对臭氧生成氧化物的毒害有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TiO2为催化剂条件下采用紫外光降解废水中的苯酚,通过改变pH值、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光照时间,研究这3个因素对紫外光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紫外光对低质量浓度的苯酚废水在长时间的照射下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光照时间在3 h时苯酚去除率为28.6%;同时进行了紫外光与臭氧协同降解苯酚废水研究,在25 min内苯酚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52.5%和53.4%,结果表明紫外光和臭氧协同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苯酚的降解效果,并为进一步的生化处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臭氧氧化法降解浮选废水中残余BK8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臭氧氧化法对模拟浮选废水中BK809进行降解处理,并对不同阶段的降解产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废水的最佳处理pH值为9~11,当臭氧投加速度为300mg.h-1、臭氧处理时间为20min时,废水中COD去除率为68.68%.GC-MS分析显示:BK809的总降解过程为苯胺首先被氧化成偶氮苯,然后转化为硝基苯,随着氧化的加深,苯环被打开,进一步氧化分解为C15~C25的链状烷烃和气态物质,包括氮的氧化物和碳的氧化物;最终废水中总有机物的质量残留率由原来的100%下降至17.18%.在此过程中,废水的色度则由5.02度逐渐上升至471.71度,然后又逐步下降至28.75度,从宏观上表现为由无色变为棕黄色,又从棕黄色逐渐还原为乳白色.  相似文献   

5.
以河北西柏坡电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原水,考察了不同臭氧化工艺对该厂二级出水中微量有机物的处理效果.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的结果均表明,紫外线、活性炭协同催化臭氧化技术(即OUC技术)可显著提高二级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氧化降解,并可显著提高臭氧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废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对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O3)处理负载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PNP)的ACF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NP负载量、废ACF湿基水的质量分数、O3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PNP降解率和臭氧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NP负载量为220.0 mg/g,废ACF湿基水的质量分数为15%,O3质量浓度为7.4 mg/L,处理时间60 min的实验条件下,PNP降解率高达88.8%.旨在探索一种经济高效的废ACF处理方法,以期为废ACF处理技术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降低造纸法烟草薄片废水的污染负荷,采用Ti(Ⅳ)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造纸法烟草薄片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出水,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臭氧质量浓度、p H值和温度等工艺条件对Ti(Ⅳ)催化臭氧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i(Ⅳ)催化臭氧处理废水过程中,COD降解反应符合表观二级动力学方程,Ti(Ⅳ)的存在提高了反应的动力学速率常数,对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起了重要作用;在p H值为8.0,Ti(Ⅳ)用量为0.4 mmol/L,O_3质量浓度为14.76 mg/L,反应温度30℃的条件下,反应60 min后废水的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7%和98%,COD去除率比单独臭氧处理提高了24%.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表明,Ti(Ⅳ)催化臭氧处理对造纸法烟草薄片废水中难生物降解的烟碱等含氮化合物和木素降解产物具有良好的降解去除效果,大大降低了处理后废水的污染负荷.XRD分析表明,在Ti(Ⅳ)催化臭氧处理造纸法烟草薄片废水过程中生成了TiO_2和碳酸钙、碳酸镁等沉淀物,增强了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水体中苯的高级氧化及其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臭氧的自分解以及臭氧与过氧化氢反应诱发产生OH.自由基机理,建立了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出有机物高级氧化过程的速率方程。实验研究了废水中的苯在298K和pH=3-9的高级氧化降解过程。在碱性条件下,实验结果与导出的动力学模型相符。  相似文献   

9.
臭氧降解微囊藻毒素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臭氧降解微囊藻毒素MC-LR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臭氧投加量、MC-LR初始质量浓度、pH等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并以反向传播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多因素条件下的降解效果进行仿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降解速率不受初始MC-LR质量浓度的影响;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能有效提高MC-LR的降解速率;pH降低能大幅度改善降解效果,尤其在酸性条件下,pH的变化对降解速率的影响程度更大;在具备酸性条件和臭氧量较高时,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很高的去除率,否则降解效果不明显;该模型能预测复杂多因素试验条件下的有机物降解效果,为试验及实际降解MC-LR提供理论指导,克服了初等函数模型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臭氧水对蔬菜水果有机磷农药降解效果.介绍了蔬菜水果样品处理方法和臭氧水浓度测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FPD检测器、OV-1701色谱柱测试有机磷农药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对蔬菜水果中乐果、甲胺磷、敌敌畏等农药残留均有较好的降解效果,一次浸泡15 min,达到较理想的降解效果,三种农药最高降解率分别为58.05%、64.51%、50.81%.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黑龙江龙凤山和青海瓦里关Brewer 地基臭氧总量的长期观测资料以及与观测时段对应的全球 NCEP R1 系列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 龙凤山和瓦里关臭氧总量观测值有时存在剧烈的逐日变化, 对这种异常变化进行定量分析, 并对其与对流层天气过程的关系进行研究, 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臭氧总量的异常变化大多数出现在11 月至次年5 月的冬、春季节, 并且臭氧总量的异常升高(第一类异值点)总是伴随着平流层低层(250~70 hPa)的槽线和地面(1000 hPa)的低压中心后方的天气形势, 而臭氧总量的异常降低(第二类异值点)则时常伴随平流层低层的脊线和地面的高压中心后方的天气形势, 这表明臭氧总量的异常变化可以作为地面天气系统转变的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12.
 将卫星观测的TOMS臭氧总量资料应用于区域气候模拟中,在不同纬度的地区采用随季节变化的臭氧总量.以中国地区为例,对比模拟了考虑臭氧随季节、纬度变化和模式原有的固定臭氧值对气候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对区域气候模式RegCM2而言,用于研究中国地区时,模式中的臭氧总量比实际状况偏大,利用实测臭氧资料后能产生负的晴空辐射强迫,并引起云量变化,导致地表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镁铝复合金属氧化物(LDO) , 并采用X2射线衍射(XRD) 、低温氮吸附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孔隙结构、晶体形貌等特征。同时, 将它应用于一步环氧化法合成丙二醇乙醚乙酸酯反应中, 探讨了其催化性能, 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天顶散射光-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法反演了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上海地区(31.3°N,121.5°E)上空的臭氧柱浓度.在反演过程中,考虑了O3,NO2,O4,H2O的吸收以及大气Ring效应对测量光谱的贡献.利用经验函数对反演结果进行筛选,将Langley plot方法与O4,H2O的拟合结果相结合,确定参考光谱中的臭氧含量.数据分析表明,2007年上海上空臭氧柱总量高值出现在4月至6月,低值出现在10月至1月,月均值的变化幅度约为50DU.实验测量误差在6%~7%左右.将地基臭氧柱总量观测结果与美国TOMS臭氧观测资料进行对比,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系数为0.81,地基观测结果普遍低于TOMS臭氧观测值.最后对二者产生差别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因子分析和谱分析方法,探讨昆明地区臭氧总量变化与降水的关系,揭示了臭氧和降水间各自存在的变化周期的相互联系,分析了影响降水、臭氧总量状态变化的主因子及这些主因子的周期,为认识昆明地区氧总量与降水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些事实。  相似文献   

16.
研究室内臭氧和甲苯两种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和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依据臭氧与甲苯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利用环境舱实验监测臭氧与甲苯共同存在时,两者浓度的变化以及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实验研究发现臭氧与甲苯发生了氧化反应,加快了臭氧的衰减;通入甲苯后,计数中径0.27μm以下颗粒物浓度出现明显增加,在颗粒物浓度达到最大值时,0.27μm以下颗粒物总数占总颗粒物的99.57%.室内臭氧和甲苯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包括超细颗粒物在内的可吸入细颗粒物,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快速构建臭氧生成等浓度曲线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式进行臭氧前体物的敏感性分析,基于一阶和二阶敏感性系数构建简化模型,快速计算前体物不同排放水平对应的臭氧生成浓度.使用该方法,结合调整的源排放清单,对2018年8月成都平原地区进行臭氧回溯模拟并绘制臭氧生成等浓度曲线图.在此基础上,以成都市为例,对城市...  相似文献   

18.
在室温下用臭氧氧化C60的苯溶液得到各种C60氧化物的混合物.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产物,得到了C60O3的2个异构体组分峰,并测定了它们的UV-Vis光谱.在实验的基础上,用AM1及INDO系列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对C60O3的几个最可能的稳定异构体的平衡结构、生成焓、偶极矩、电子光谱及红外光谱进行了计算,给出了C60O3异构体的2个可能结构.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9.
根据强紫外线辐射空气可产生臭氧的原理,将经紫外辐射后的空气通入热天平与煤粉发生燃烧反应,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臭氧对煤粉燃烧的影响.实验表明紫外辐射空气得到的少量臭氧使煤粉燃烧的失重和放热时间提前.对煤粉燃烧的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臭氧使煤粉燃烧反应的活化能降低.紫外线激发高温氧气产生氧原子的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氧分子越容易被紫外线激发为氧原子.提出了使用强紫外线辐射热风促进高炉喷煤燃烧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原竹醋液是一种很复杂的混合物,很难有广泛的用途,为了更好地利用竹醋液的功能,必须对复杂的原竹醋液进行精制;采用臭氧氧化方法,气液混合的方式对原竹醋液进行了处理;讨论了氧化时间、氧化方式和通入臭氧量对竹醋液中理化性质的影响;可知实验条件最佳的是微孔曝气、氧化时间7 h和臭氧量为23.76 g/h,精制后的竹醋液吸光度、p H值、焦油量减少,而且提高了总酸度和醋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