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刘克庄诗歌的独创性。在思想上,他的诗贴近现实,能够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敏感,在艺术上,他师法四灵,却又不拘一格,不断寻求超越。这些方面,在同时江湖诗人中,是最突出的。  相似文献   

2.
杨万里的“诚斋体”又被称为“活法诗”,对于“活法诗”之“活”的理解一直存在分歧,有“灵活”、“活泼”、“活参”等多种解释。笔者认为杨万里的“活”具有“活的生命”的含义,即他的诗歌具有一种泛生命化的特征,所谓泛生命化是诗人将自然界一切物体生命化,让自然万物鲜活起来。而这样的万物皆有生命的思想是与杨万里的“气本论”的哲学思想以及“万物有生”的观念密切相关的,这样的思想在杨万里的《诚斋易传》与《庸言》中得到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苏颋是初盛唐之交的重要诗人,他和闻名于时的张说一起被誉为“燕许大手笔”。其入蜀诗是指他被罢相后,远赴益州期间所作的诗歌,由于暂时脱离了宫廷环境,这些诗歌写得纯净、流利、有所兴寄,体现了初盛唐诗歌交替转换的痕迹,跃动着文学新变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李白的诗歌丰富多彩,受南北朝诗人及陈子昂的影响,表现出清新质朴的特点。他又大胆运用民间语言,容纳乐府民歌的风格,很少雕饰,最近自然。  相似文献   

5.
赵抃是北宋中期的一位诗人,他支持了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赵抃诗歌创作体现出宋诗风貌,其诗歌理论体现出推崇韩愈的倾向。因此他是开宋调诗人群诗人而不是宋初"晚唐体"诗人。  相似文献   

6.
阮大铖是明末学养深厚,才华出众的诗人、戏曲家。虽人品不端,气节有亏,但创作成就颇高。在其留存的两千首左右的诗歌作品中,除写山水田园、志时咏物题材外,怀古也是其中具有创作特征的内容之一。他对帝王将相成败得失的回顾和审视,表现了一种厚重的历史反思意识;对陶渊明、李白等诗坛巨星的崇拜与仰慕,体现了自己希图以诗名世的人生价值观,反映出作在人生逆境中处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矛盾徘徊的特殊心态。  相似文献   

7.
《续诗品》在袁枚性灵说体系中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创作是为了力纠当时诗坛只推崇单一风格的弊病。《续诗品》的确详细地论述了作诗之法;但其中也蕴含丰富的关于诗歌审美品评方面的内容,这在以前的研究中是不被重视的。在提倡诗歌风格多样化的同时,《续诗品》认为只有具备真情、雅致、空灵与韵味的诗才是优秀的诗歌。  相似文献   

8.
卞之琳是30年代接受西方象征主义影响最深广的诗人之一,他融古化欧,善于把握中西诗歌中的相通特质,并将其诗歌进行智性的选择与转化,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晚唐时期,在客观环境的压力之下,士人在仕、隐、逸的选择上大都不是出于自觉自愿,而是无奈之举.吴融的诗歌所表现出来的心态特点正是上述群体心态的个案表征.首先,诗人有强烈的入仕之心,痴心地在仕宦的道路上艰难行走.其次,在游学羁旅、仕宦坎坷中,诗人又不免产生遁世的愿望.再次,在用世无成、隐而不得的状况下,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吴融抒写的艳情诗歌又暴露了诗人及时行乐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漳州师院学报》2020,(1):83-87
宋际春是清代福建莆田县历史上较为有名的诗人,著有《柘耕诗文集》十卷及《绿天偶笔》。宋际春的诗歌注重表现个人情性,记述了个人真切的人生体验和情感变化,有明显的自传性特点,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其作为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命、情感历程;他对晚清闽台吏治、兵制及民变的政治批判,在正史之外,为我们提供了晚清闽台政治生态的另一幅图像。  相似文献   

11.
陈书是同光体闽派的重要诗人,是闽派中最早倡导写“同光体”的诗人,作为“同光体”闽派诗歌的倡导、实践对同光体闽派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黄道周是明代一位具有强烈现实精神和时代意识的诗人。《黄漳浦集》中载有诗歌十四卷,其中古诗律诗均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亩兼赅,形式多样广泛。就诗歌的题材内容看,更是丰富多彩,而且都强烈地喷发出一股浓烈的忧患之倩,令人读来,直感到一股沉甸甸的郁愤、感伤直逼而来,形成黄道局请取特有的思想内涵、情感色彩,这或可说就是黄道周诗歌灵魂之所在吧。黄道周是位勇敢的斗士。生当朱明王朝衰世,他以积极的用世精神,直面人生,关心社会政治。由于从小受到良好的思想文化教育①,不仅培养了他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才能,而且培…  相似文献   

13.
《杨骚传》至少有三点可称道:(1)钩沉探微,展示杨骚独特的文学世界,如杨骚诗歌风貌,如场骚诗歌创作历程,如杨骚诗歌风格演进。(2)从人性的丰富复杂性出发,科学阐释了伟人(鲁迅)的阴影下场骚的独特处境,为文学史作家间相互影响个案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3)“你的风格很适合写杨骚评传”,《杨骚传》以一个作家独有的把握世界的方式,体察社会人生,又以强烈的生命意识烛照了诗人的心灵,再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人生故事。《杨骚传》的精华,是下述四个章节:“亲姐,心中的歌”、“飘泊之声,《受难者的短曲y’、“永远的朋友和…  相似文献   

14.
《生死场》中,被城里的独身汉强奸的金枝回到她的故乡,却没有人关心她的不高兴的情绪。金枝想要出家,尼庵已没有人在,金枝徘徊在尼庵前。而在胡风对《生死场》的解读中,金枝的人生困境被他一语带过。原因有二:他的问题式阻止他去看他所看到的,拘囿于他的男性意识形态视角,他认为只有战斗,金枝的困境才可以得到解决;他没有意识到金枝的困境在更深的层次上暴露出《生死场》中的人们根本没有对人性的怜悯之情,缺乏生命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5.
李东阳的诗歌既有台阁体的面貌,也展现出其创作的转向,诗风渐趋沉郁、硬瘦,宗杜是他重要的诗歌主张。李东阳的诗歌创作中还有一种倾向,即欣赏、学习宋代诗人,李东阳的诗学主张兼顾宋诗,而他作于不同年代的两批集句诗则印证了其宗宋的诗学观念,说明其创作转向宗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初盛唐之交,陈元光《龙湖集》在诗歌题材、审美趣味、诗歌风格等方面均有所突破。《龙湖集》记载了诗人在闽地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对于以想象为特征的初唐边塞诗歌,是一种题材的发展。《龙湖集》出现了由雅趋俗的审羡变化,在诗歌当中展现闽南一带人民淳朴的民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开拓了诗歌视野。《龙湖集》与初唐宫廷浮弱的文风不同,展现了清新刚健的新诗风。《龙湖集》是“盛唐之音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17.
杜甫是中国诗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对他的认识是一个带有鲜明主观性的历史接受过程。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杜甫的两项影响深远的誉称即“诗圣”、“诗史”说具体的来源、内涵的历时性演变以及彼此的关联。这两项誉称的含义是不断变化的,唐宋时期,“诗圣”称颂的是杜甫的诗歌艺术,“诗史”肯定的是他的人格情操,而明清时期以现代之理解恰恰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8.
《漳州师院学报》2022,(2):71-77
杜甫一生之中创作了大量诗篇,而亲情诗在其整体诗歌创作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诗歌中对日常生活的描写《,诗经》早已有之,至杜甫则将诗歌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亲情诗中尤为突出,主要以日常语的运用与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来展现。随着宋代诗人对杜甫的推崇,使得这种写法对有宋一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更加注重日常生活题材的书写。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诗歌的格律由六朝发展到唐初已趋成熟,而于杜甫等大诗人手中登峰造极,此后一千多年汉语诗歌的格律基本沿袭未改。与此同时,古体诗歌也一直获得诗人们的青睐,得以延续与发展。格律诗与古体诗的区分,本来是很明晰的,但富于创造性的诗人并不一定严守这种区分,中唐诗人刘长卿即是一例,细读其五言诗,确能发现不同一般的诗体。本文即对此特殊诗体试作论述,并用之于文献的校勘。而文体或诗体的研究,作为文学研究的本质,其研究价值及有待开拓的空间,于此亦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惠特曼对近代诗歌的冲击与影响不亚于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他超凡脱俗地对长期沉淀着西方文化的意象进行更新,从而形成了世界近代诗歌史上强烈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