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狂犬病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亦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各种伤口粘膜甚至结膜而引起感染.狗、猫、猪、牛、马及其他野生食肉类动物以及松鼠、家鼠都可以携带狂犬病病毒,而人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几日,长的数十年,多数是1~3个月.  相似文献   

2.
正虽然人类早在1 700多年前就发现了"狂犬病";130多年前就发明了狂犬病疫苗,但时至今日,狂犬病在中国、印度和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依旧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威胁。在我国,尽管狂犬病发病人数逐年下降,但每年仍然有600多人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3.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近10年来,狂犬病的流行日益严重。狂犬病的流行等问题尤其在动物中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所以狂犬病仍是目前重点防治的传染病。狂犬病的病原是狂犬病毒,所有温血动物均可受其感染成为传染源。 1983年9月起,狂犬病在某仓库的役牛群中流行,该仓库牛群经管人员否认牛被其他动物咬伤过,并经兽医部门调查确定是非咬伤性途径所传播。该仓库有役牛18头,3个月内先后8头因狂犬病而死亡。病程3天死亡者4头,4天者3头,7天者1头。取其中3天、4天死亡的  相似文献   

4.
近来,全国各地医院接待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患者人数急剧上升。云南、山东和北京都出现了多起人因狂犬病致死的事件。在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6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中,狂犬病的死亡人数排在其他传染病之前,  相似文献   

5.
小C 《科学之友》2009,(11):51-51
狂犬病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亦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各种伤口粘膜甚至结膜而引起感染。狗、猫、猪、牛、马及其他野生食肉类动物以及松鼠、家鼠都可以携带狂犬病病毒,  相似文献   

6.
巴斯德研究所是巴斯德战胜狂犬病的产物;因为接种抗狂犬病疫苗恰恰代表了世人之所需——  相似文献   

7.
近来,全国各地医院接待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患者人数急剧上升。云南、山东和北京都出现了多起因狂犬病致死的事件。在卫生部公布的2006年6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中,狂犬病的死亡人数排在其他传染病之前,名列第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动物疫病专家周勇研究员表示,我们要尽量控制宠物的饲养数量,人与动物相处时要“亲密有间”,这样才能遏制狂犬病、禽流感等动物疾病向人类传播。烈性传染病始于家养动物随着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剩余农作物出现了。怎样处理多余的粮食?养殖业随之出现,人们在数千年前就把野生动物驯养为家畜,其中一部分完全作为宠物…  相似文献   

8.
范氾 《自然与人》2010,(2):48-53
有一种病毒,它的外形酷似子弹,但杀伤力远比普通子弹大,这就是狂犬病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狂犬病病毒真的像一枚子弹.“弹体”似圆柱体,一端有圆角.外面裹着紧密的脂蛋白。  相似文献   

9.
狂犬病是指染上狂犬病毒的狗或猫等动物咬伤、抓伤或舌舐了人,通过唾液中含的狂犬病毒侵入人的血液而引起的病症。狂犬病一般有10天甚至到一年以上的潜伏期。发病后最初是发烧、头痛、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咽喉疼痛、流口水;大约1—2天后,伤口开始发痒、疼痛、害怕水但又想喝水,一见到水喉部就痉  相似文献   

10.
吸血蝙蝠     
《大自然探索》2007,(10):70-70
9世纪的关于吸血蝙蝠的早期报道认为,吸血蝙蝠只攻击马、牛和猪,即便真的攻击人,其概率也是相当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2004年9月,秘鲁的康多康奇省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吸血蝙蝠袭人事件,大约有2300人被吸血蝙蝠咬伤,其中有上百人感染病毒死亡.2005年5、6月,巴西的帕拉州有700多人被蝙蝠袭击,有30余人死于蝙蝠叮咬后出现的狂犬病.  相似文献   

11.
法国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的对付狂犬病的疫苗.在小鼠试验似乎表明用基因工程生产的疫苗安全、有效而且易于给药.Transgènce小组决定使牛痘病毒携带狂犬病毒的基因.若为狂犬病毒抗原蛋白基因编码是典型的.那么体内产生的抗体将阻止狂犬病毒在体内的生存.Transgènce小组和费城Wistar研究所以及Strasfoury Inserm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要使以上理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上,危害过人类的传染病有鼠疫,天花,霍乱,麻风,白喉,梅毒,斑疹伤寒,疟疾,狂犬病,肺结核等数十种之多。当然,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程度并不相同,其中以鼠疫和天花为最。  相似文献   

13.
2004年3月以来,巴西的波特尔岛接连发生吸血蝙蝠袭人事件,导致10余人因感染狂犬病而丧生。吸血蝙蝠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与传说中的“吸血僵尸”有什么关系?中国有吸血蝙蝠吗?  相似文献   

14.
以往认为有发病史的动物才具有传染性,被外表健康的"好"狗咬了没事儿,是吗?某些教科书写道:狗咬伤人后,若在一周内狗自身不发病,伤者的狂犬病疫苗注射就可终止。但近年发现,有些狗咬人后,人已发病死亡,狗却安然如  相似文献   

15.
正免疫治疗的发展几起几落。从19世纪末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Pasteur)研制出狂犬疫苗治疗狂犬病,到医学科学家科赫(Koch)的结核菌素(OT)治疗,再到赖特(Wright)的细菌治疗慢性细菌感染,免疫治疗经历了蓬勃发展。然而,1948年抗生素及药物出现后,免疫治疗进入了下降期。但随着耐药性问题的出现,并由于慢性感染、肿瘤及自身免疫病治疗的需求,免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技术给几种防治癌症的免疫学方法带来了新生命。近年来人们对一种旧时的免疫疗法(用完整的肿瘤细胞或细胞的一部分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来破坏恶性肿瘤)重又引起了兴趣,但是,这些神奇的新方法使这种老方法相形见绌。这些“癌症疫苗”就跟狂犬病疫苗一样,通常用于治疗,而不能用于预防,但是,有些疫苗研制者认为,他们的产品对某些高度危险性人群可有效地预防癌症。  相似文献   

17.
目前,饲养宠物是很普遍的现象,因为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但是流行病学家警告说:每年全世界有几百万人由于饲养宠物而被传染上各种疾病。研究发现,至少有几十种疾病可通过家庭饲养的宠物感染,其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疾病有狂犬病、瘟疫等等。尽管大多由宠物传播的疾病并不是致命的,但我们绝不能对此掉以轻心。猫抓伤引发的疾病这种病每年感染成千上万人。这是一种细菌性感染,通常由猫抓伤、猫咬或舔传播。患者出现淋巴节肿大、抓伤部位红肿、体温升高等症状。该症状可持续2~6个月,但大多数人并不需要治疗。然而有少数人的病情十…  相似文献   

18.
当今,爱滋病是一种令人谈虎色变的不治之症。关于这种病毒的起因,人们已经知道得相当多了。它几乎肯定是在七十年代早期的某个时候由中非的猴子而传给人类的。这种病毒与传染给非洲绿猴病毒的相似性,以及爱滋病似乎在非洲传播比在美洲或欧洲更广、更早的这一事实仅是这一理论占上风许多要点中的二点。但是,这种病毒是怎样传给人类的呢?爱滋病并不是一种容易感染的病毒,它需要通过血液或性行为来传播。吃受感染的猴应该是安全的;遭猴子的咬也只能使你得狂犬病。认为人们的血液中有猴血的成份或与猴子有过性行为,这是最令  相似文献   

19.
菊花、杜鹃花和水仙花是生活中常见的花卉.如果有人告诉你这几种植物有毒,你可能不大相信.有关研究表明,目前常见的花卉中.约有100余种含有毒性物质.对人体具有毒副作用.最近,美国<生活科学>网站邀请了一些植物学家,他们综合考察了多种观赏植物的毒性大小和危害人们的概率,投票选举出了十大有毒观赏植物,其中就包括我们常见的菊花、杜鹃花和水仙花.其他7种有毒观赏植物分别是紫藤、毛地黄、八仙花、山谷百合、花烛、夹竹桃、垂叶榕.  相似文献   

20.
张四保  罗兴国 《科学》2008,60(2):56-58
梅森素数是数论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今科学探索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由于它具有许多奇特的性质和美妙的趣闻,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众多数学家,如欧几里得、费马、梅森(M.Mersenne)、笛卡儿、莱布尼茨、欧拉、高斯、哥德巴赫(C.Goldbach)、哈代(G.H.Hardy)、向克斯(W.Shanks)、柯尔(F.N.Cole)等和无数数学爱好者.2000多年来,人类仅找到44个梅森素数;这种素数珍奇而迷人,因此被人们称为"数学宝山上的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