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为了区别于泛修辞观下的修辞学,我们将立足于语言运用的修辞学称之为核心修辞学。核心修辞学是在传统修辞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修辞学。它既研究修辞文本,也研究修辞行为;既研究语篇修辞,也研究会话修辞;既研究书面语修辞,也研究口语修辞;既研究有痕迹修辞,也研究无痕迹修辞;既研究积极修辞,也研究消极修辞。  相似文献   

2.
两大分野源流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两大分野的修辞体系以来,学术界展开长期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消极修辞的有无。其实人类的语言诞生之日修辞也同时产生,消极和积极的修辞现念也由来已久。本文拟从这种观念的源头做一个梳理,揭示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自从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两大分野的修辞体系以来,学术界展开长期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消极修辞的有无。其实人类的语言诞生之日修辞也同时产生,消极和积极的修辞观念也由来已久。本文拟从这种观念的源头做一个梳理,揭示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在张弓先生的两部修辞学著作,即1924年的《中国修辞学》和1963年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中,贯穿着很强烈的修辞发展观,特别是后者,其论述更充分、体系更完整。然而,时至今日,在修辞学史的研究中,人们却鲜少提及张弓先生的修辞发展观及其贡献。张弓先生认为,修辞的科学体系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分类,二是发展;而就修辞的发展而言,又有两个重要的视点,一是历史,二是现实。在当今的修辞学(特别是修辞史)研究中,重新发现和认识张弓先生的修辞史观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汉语修辞学在修辞的定义、修辞现象的划分、确定修辞话语的标准等几个问题上已经有着许多合理的认识。但由于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各种汉语修辞学著作在这些问题的表述上总是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理清其中原委,有利于我们正确学习和研究汉语修辞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修辞学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全文共三部分:一、修辞和修辞学,修辞史和修辞学史;二、修辞学的学科性质和修辞学史的研究;三、中国修辞学史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7.
一本成功的开拓性新著——读陈汝东《认知修辞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修辞学与认知科学的角度高度评价了陈汝东博士的新著《认知修辞学》,认为该书展示了新的修辞观,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揭示了新的修辞规律,是一本成功的、开拓性的学术专著。她的问世预示了中国修辞学研究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同时也为西方传统修辞学理论的复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8.
从修辞学与认知科学的角度高度评价了陈汝东博士的新著<认知修辞学>,认为该书展示了新的修辞观,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揭示了新的修辞规律,是一本成功的、开拓性的学术专著.她的问世预示了中国修辞学研究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同时也为西方传统修辞学理论的复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9.
从多个角度研究消极修辞 ,1-2片概说消极修辞及关于消极修辞争论的缘起 ,3 -4片借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来讨论消极修辞、积极修辞、语法和逻辑的关系 ,5片讨论了消极修辞的适用范畴 ,最后一片提出对“消极修辞”重新命名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达修辞和接受修辞;区分语料修辞学和语用修辞学,将静态修辞研究和动态修辞研究分别论述;立足于修辞谈语体和风格,正确处理三者的交叉关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创新,这是有助于增强修辞学科学性和提高品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四六结构”与修辞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四元六维结构”的哲学高度指出:“修辞过程”不限于“由想而移为辞”,“想”之前要先对世界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移为辞”之后,还要考察对读者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修辞效果”不限于表达效果,还包括接受效果和社会效果;“修辞学”有内外之分,内修辞学包括本体修辞学、表达修辞学、接受修辞学,外修辞学包括文化修辞学、文明修辞学和道德修辞学等。  相似文献   

12.
<现代修辞学>区分了语言修辞和言语修辞,提出语境学是现代修辞学的基础,并把信息论、控制论和修辞研究结合起来,阐述了社会心理修辞学、语用修辞学两门新兴学科的概况等.<现代修辞学>从多角度开拓了现代修辞学研究的新视野,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现代修辞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现代语言学极为重视的基本理论问题.王德春先生的论著<现代修辞学>革新了传统修辞学的写作模式,"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语言和言语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修辞的性质和作用",并将重点放在以言语环境为基础,探寻话语整体和言语规律,从言语修养诸多方面将修辞研究提升到建构修辞理论的高度.<现代修辞学>是国内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修辞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是为建立现代修辞学理论体系艰苦努力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语法修辞讲话》和《汉语修辞学》是修辞学史上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后出现的两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虽均为修辞类著作,但两书的理论体系和论述方法却大相径庭,修辞理念大不相同,体现出两种不同的修辞观点。  相似文献   

15.
反思了以《修辞学发凡》为范式的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认为现有的对修辞的原则、修辞的本质、修辞的目的及学科的任务等的认识存在着不足,不适合于用来解释动态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行事行为,提出汉语修辞学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论界说,全面加强自身的科学化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围绕语言展开,对语言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将其与修辞学联系起来,探究其对于修辞学的价值。研究发现:修辞也是一种交往行动;修辞的导向与交往行动的导向一致,即都为理解,达成一致;修辞能力的培养需要交往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如文化对交往行动的影响一样,文化对修辞的影响也是整体性的、动态的,同时修辞对文化存在反作用;交往行动需要交往理性,修辞活动也需要修辞理性。这些能为修辞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书评《“广义”的意义一(广义修辞学)的价值与局限》的反批评,指出试图以修辞研究的横向展开来否定修辞研究的纵向延伸,无助于修辞研究的蓬勃发展,从而呼唤实事求是的修辞批评。  相似文献   

18.
重在揭示20世纪中国非修辞学科对修辞的研究成果,主要描写了哲学、历史学、社会学、逻辑学、传播学、文学等学科对修辞学的认识,从而为中国的修辞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广义修辞学把狭义修辞学注重研究的修辞技巧延伸到了文本层面和认知层面,而狭义修辞学在理论上为广义修辞学提供了思想资源,并在实践上印证了广泛修辞学存在的合理性。事实上,当狭义修辞学拒绝修辞研究认知问题时,已经不自觉地陷入了广义修辞学强调的“语言建构我们的现实”的陷陆。  相似文献   

20.
《郑文贞修辞文集》是著名修辞学家、厦门大学郑文贞教授在我国修辞学领域拼搏40多年的成果结晶。本书突出显示了作者在以下领域的探索成就,于修辞学界独树一帜:(一)率先揭示了修辞格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二)率先对“段落修辞”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三)有关篇章修辞的论述特色鲜明,系列性强,颇具说服力。文贞先生的研究经验值得总结,它对我国21世纪修辞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