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国的和平与战争政策不是由时代特征决定的,因为在任何时代都有战争,在同一时代各国面临的战争危险不同,即使一国在同一时代面临的战争危险也会变化。没有世界大战的时代并不意味着没有局部战争的危险,而进行局部战争也并不必然阻碍本国经济发展。因此,我国国防建设政策应依据国家安全需要的变化进行调整,而不应被时代特征所局限。  相似文献   

2.
裁减军备和禁止原子武器的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所普遍关切、重视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关系着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密切影响着各国人民的生活。自从今年1月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全世界人民书”以来,反对准备原子战争、立即销毁和停止制造原子武器的签名运动日益蓬勃地在世界各国开展。最近在赫尔辛基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更集中地表现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裁减军备和禁止原子武器的强烈的共同愿望和决心。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也在为着解决这个和平攸关的迫切问题,从各方面作着不懈的努力。亚非二十九国在历史性的万隆会议中一致通过了呼籲主要有关国家促进裁军和禁止大规模毁滅性武器的决议。欧洲八国在华沙签订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莊严地保证它们将通过同  相似文献   

3.
正自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美朝之间的口水仗一直没有停止过,互相威胁开战的高强度战争叫嚣也是不时爆发。近日两国元首更是隔空泼口对骂,使半岛战争气氛骤然上升。然而,60多年来朝鲜半岛并没有发生战争,甚至连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也未出现。这说明朝鲜半岛局势的主流是和平而非战争,制止战争的力量大于或压倒主张战争的力量。双方打口水仗为的是追求更多更大的谈判筹码。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解体、中国改变国际战略,苏中  相似文献   

4.
中苏会谈的深远影响过去半个月中,国际间最重大的事件,是毛泽东主席同赫鲁晓夫主席在北京的会谈和这次会谈所取得的成果。当两国最高领导人举行会谈的时候,正是阿拉伯民族主义力量同西方殖民主义势力进行着紧张、尖锐的斗争的时候,正是美英帝国主义对黎巴嫩和约旦的武装干涉不仅威胁着阿拉伯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而且也威胁着亚非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的时候。如何巩固伊拉克民族革命的胜利?如何支持阿拉伯各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如何缓和这个地区的紧张局势?如何击退美英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各国人民一致关  相似文献   

5.
苏联高举着和平的大旗裁军问题已经谈判了好多年,但是一直都谈不拢。在这种情况下,最近苏联提出的全面彻底裁军的建议,的确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的。苏联以前提出过不少建议,西方国家一次也没有接受,这是事实。但是,结果不是没有的。像我们所看到的,苏联的每一次建议,都受到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使争取和平的运动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和平的队伍愈来愈壮大,运动的规模愈来愈开阔。这是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统治集团没有接受苏联的建议,这对他们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他们常常用和平的口号来欺骗人民,特别是在国内进行竞选或准备向国外进行侵略的时候。面对着苏联的裁军建议,他们原形毕露了.各国人民,包括他们自己本国的人民,愈来愈清楚地看出他们不仅搞“冷战”,而且要搞“热战”,他们的政策就不能不受到人民愈来愈大的反对。这是二。许多民族独立国家也渴望有一个长时期的和平环  相似文献   

6.
孔子与墨子都是和平爱好者,都认识到了战争的危害性,并对战争的原因、战争的性质、战争的作用进行了思考,二者都反对战争,但并不是从一般意义上去反对一切战争。由于所处的具体的时代环境,所代表的阶级立场,以及世界观、政治观等方面的影响,使得他们对战争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并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刚刚过去的20世纪被称为科学技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科学知识及其技术应用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灾难,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爆炸、资源短缺、核战争威胁等。在上述诸多问题中,和平与战争问题更能揭示出科学应用于社会的深刻性,特别是冷战后,国际政治环境和战争实践的深刻变化,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战争伦理问题,如高技术战争伦理问题和核战争伦理问题等。本文将对这几方面进行具体的剖析。  相似文献   

8.
符号学理论大师安伯托·艾柯曾言,足球是一个和平符号,能够对付恐怖主义和战争的威胁。果真如此吗?把这个命题放在伊拉克足球身上,在我看来,至少它"误读"了伊拉克国内政治,也是对体育竞技文化的过头阐释。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大会在去年9月17日至12月14日举行了第十二届会议。在约三个月的时期内,共讨论了约七十项议程,但是贯穿着大会全部进程的,始终是和平和反殖民主义两大问题。它们成为冲击美英帝国主义集团的反和平、维持殖民利益的阴谋的一股力量。首先,这届联大由于苏联和印度等许多爱好和平国家的努力,就各国和平共处这样重要的问题一致通过了决议,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大会就美、土侵略叙利亚问题的讨论,对揭露美国制造的侵略阴谋和制止可能引起的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起了积极的作用。这是本届联大的重要成就。其次,由于美英等国的反对和破坏,大会未能就全世界人民最迫切关心的裁军问题作出切实的决议。但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0.
华沙条约——欧洲集体安全的保障当和平力量对战争势力在亚洲进行着紧张复杂的斗争而迫使帝国主义好战集团步步后退的时候,同样的斗争也在欧洲展开。在这期间,由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以及爱好和平的各国广大人民的努力,欧洲的局势也逐步趋向缓和,战争的危险减少了,和平协商的精神占了上风。让我们先从华沙条约谈起吧。大家知道,早在1954年柏林四国外长会议上,苏联曾就德国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设性的建议,并且还提出了“保障欧洲集体安全的全欧条约”。苏联的这个建议的目的,是希望以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来代替威胁欧洲和平和安全的“欧洲防务集团”。虽然苏联的这个方案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拥护和欢迎,但是西方国家却多方借口来加以拒绝。同年3月31日,苏联在给西方三国(英、美、法)的照会中,表示准备积极解决关于美国参加欧洲集体安全的“全欧条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年来的争论概述科索沃战争与轰炸我驻南使馆。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侵略战争,国际形势骤然紧张起来,5月7日夜竟然轰炸我驻南使馆,使得本已十分紧张的形势雪上加霜。早在战争刚刚开始时,人们就对北约粗暴干涉和介入南联盟内政的行为,始之以震惊,继之以忧虑。战争开始后,北约国家首脑聚会美国,借讨论所谓“第三条道路”问题,大谈“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预”,这就更增加了人们对霸权主义的担忧和对时代主题的疑虑。5月初美国突然轰炸我使馆。这一严重事件犹如干柴烈火,立即点燃了一场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否时代主题的激烈争论。社会上,在我国有美国使领馆的城市中,爆发了大规模、群情激昂的游行示威。大辩论的内容与方式。几乎在大规模游行示威的同时,各种学术讨论会和报刊舆论较大范围地出现了对“和平与发展”问  相似文献   

12.
科学追踪     
概述: 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使得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伊拉克这一文明古国,人们在科技领域的注意力也集中到军事高科技、战争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上。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伊拉克战争毕竟是局部战争,并不会严重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总体态势,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主体的综合国力竞争仍然是当今世界主流,因此科技仍然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还点,这也表  相似文献   

13.
十二年过去了裁军问题在联合国已经讨论了十二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苏联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从和平共处的政策出发,1946年10月便在联合国大会第一届会议上首先提出了普遍裁军的建议,主张停止军备竞赛以减轻各国人民的经济负担,主张禁止原子能用于军事目的,以消除核战争对人类的严重威胁。停止军备竞赛,各国便可以用这笔钱来大大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消除战争威胁,人民便可以用全付精力来从事和平建设。这本来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集团硬是装作想不通,因为他们是站在同各国人民相反的立场,从垄断资本的最大利润出发,从准备原子战争的侵略政策  相似文献   

14.
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帝国主义曾经两次发动了世界大战。在战争中,千百万无辜的生灵涂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全世界人民正在企望和平和安定的生活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者却又在世界各地燃起了侵略的殖民战争的火焰,使世界人民重新面临战争的威胁。帝国主义企图以战争来挽救自己垂危的命运,但半个多世纪的人类历史证明,每次战争的结果,都与战争发动者的愿望相反,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越来越有利于保卫世界和平和制止战争的形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社会主义苏联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的诞生,从而开辟了人类走向和平的新纪元。这是世界历史的第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15.
这一对照显示着新的世界形势。它说明了世界力量的新均衡——战争的阵营与和平的阵营。我们为和平的斗争,必须基于这种新形势的了解。因为和平的阵营,不但包括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的国家,他们是处于帝国主义的轨道之外,反对新的战争的;同时也包括了所有国家大多数的人民,民主与和平的支持者。包括了美国英国以至西方战争集团所有国家中的人民。  相似文献   

16.
西德军国主义正在复活.西德政府已经变成推行冷战政策、实力政策和加紧围际紧张局势的主要策动者之一.这不仅是对欧洲和平的威胁,也是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美帝国主义对此应负主要的和严重的责任.战后十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年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的安全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相应地,我国的内外政策特别是对国际形势的认识、对外政策、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和建军方针,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这些变化和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战争与和平 70年代后期,国际问题研究界对国际形势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集中体现在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肯定“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从而将制定内外政策的立足点真正转到和平建设上来。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由“战时战略”向“平时战略”转变;突出军事斗争为“一个中心”保驾护航的功能。和平与发展 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成为我国制定内外政策的一条主线。同时确立了“反对霸权主  相似文献   

18.
一殖民主义是侵略战争的最根本因素。因此,要消除战争威胁,要维持国际和平和安全,就必须坚决反对殖民主义,尊重人民的平等权利和自决原则。联合国宪章把“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列为这个国际组织的宗旨之一,是完全有必要的。曾经遭受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祸的各国人民,清楚地记得希特勒的所谓“生存空间”和“优等民族”的口号,而这是所有帝国主义者进行殖民扩张和维持对殖民地统治的主要论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反法西斯联盟开始胜利前进时,德黑蘭宣言曾经向全世界人民宣告:“我们将力求所有大小国家的合作和积极参加,那  相似文献   

19.
4月25日,埃及如期收复了全部西奈半岛.埃及领导人强调,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崭新而复杂的时代”的开始.在欢呼声逐渐平息下来的时候,穆巴拉克总统告诚他的国民:国家面临的任务是艰巨而繁重的,“和平的挑战并不比战争的挑战好对付”.人们有理由对前景感到乐观,但是通向未来的道路却不是花团锦簇的坦途. 穆巴拉克从就任总统到今年四月,主要致力于对外政策,以确保收复西奈.据报道,今后他将着重解  相似文献   

20.
半月谈     
东风继续压倒西风早在去年莫斯科会议期间,毛主席就正确地指出了当前世界形势发展的特点,是东风压倒了西风。这半年多来国际局势的发展,正是证明了,东风已经压倒西风,而且将继续压倒西风。帝国主义集团的首脑美国,现在已经陷入新的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猛烈下降,失业大量增加;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日益加深,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扩大了。中立主义的倾向继续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着;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继续高涨。全世界人民热烈地要求和平,要求召开最高级会议、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裁减军备、禁止使用和试验核武器,要求结束殖民统治和制止干涉别国的内政。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集团却顽固地反对这一切,还在继续进行战争威胁和准备新的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