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引言 锰锌铁氧体罐型磁芯做为滤波器材料在通讯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获得高导磁率、低损耗、低温度系数的材料,目前我国多采用硫酸盐工艺(即用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做为原料)。但在生产过程中,硫酸盐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大学物理系磁学专业七三届教育革命小分队,在毛主席教育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实行开门办学,来到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和工人、技术人员结合在一起进行了以氧化物工艺取代硫酸盐工艺的试验工作。经过八个多月的努力已初步取得了成果:三十公斤…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一定周期内连续稳定地释放氧化剂,采用环境友好的膨润土和聚乳酸作为原料,通过造粒结合包膜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过硫酸盐缓释材料(CRPM).研究表明:CRPM的释放规律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表明该材料可稳定释放过硫酸盐.通过改变致孔剂NaCl含量、颗粒尺寸和包膜层数可以调控CRPM的释放速率.该材料的过硫酸盐释放半减期在4~1 613 d,可以满足不同污染修复周期的需求.通过Fe2+活化CRPM降解水中的环丙沙星(CIP),当CIP的浓度较低时,去除率相对较高.5次循环氧化CIP的去除率比较稳定,说明CRPM可以稳定地释放过硫酸盐.通过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说明,在氧化过程中聚乳酸包膜层的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硫酸盐浓度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设计水灰比为0.5与0.35的砂浆试件,进行全浸泡试验,研究不同硫酸盐浓度对水泥基材料水分传输性能、力学性能与不同深度硫酸根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侵蚀后的水泥基材料,吸水量随着侵蚀龄期的增长而增大;水泥基材料的抗折、抗压强度随着硫酸盐侵蚀龄期与侵蚀溶液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硫酸盐浓度的增加,同深度硫酸根离子浓度随之增加;硫酸盐侵蚀水泥基材料会生成膨胀性产物填充内部孔隙,增加试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壳低聚糖具有优越的生理活性,但其在长期的保存过程中容易变质。为了便于长期保存,将其制备成壳低聚糖硫酸盐。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分子量,用酸碱滴定法确定壳低聚糖硫酸盐的组成。以壳低聚糖为参照,研究壳低聚糖硫酸盐的吸湿、保湿性及其在不同时间、温度、pH值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样品中主要成分是壳低聚糖硫酸盐;壳低聚糖硫酸盐的保湿能力比壳低聚糖强;在不同时间、温度、pH值的条件下比壳低聚糖稳定。  相似文献   

5.
以内掺复合掺合料、中砂、细石、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抗硫水泥制成的细石高性能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在硫酸盐溶液中进行一百次干湿循环后,以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变化来说明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说明混凝土试件的抗折强度比抗压强度更敏感,能够更好地反映混凝土试件的破坏程度;在干湿交替的水侵蚀环境中,不宜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和抗硫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干湿交替的硫酸盐侵蚀环境中,不宜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在硫酸跟浓度小于5000mg/L的硫酸盐侵蚀环境中,可以选择使用抗硫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干湿交替的水侵蚀和硫酸盐侵蚀环境中,加入复合掺和料的混凝土能够更好地发挥抵制恶劣环境的作用.通过硫酸盐侵蚀机理分析说明加入辅助胶凝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盐渍土地区混凝土抵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内掺复合掺合料、中砂、细石、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抗硫水泥制成的细石高性能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在硫酸盐溶液中进行一百次干湿循环后,以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变化来说明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说明:混凝土试件的抗折强度比抗压强度更敏感,能够更好地反映混凝土试件的破坏程度;在干湿交替的水侵蚀环境中,不宜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和抗硫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干湿交替的硫酸盐侵蚀环境中,不宜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在硫酸跟浓度小于5000mg/L的硫酸盐侵蚀环境中,可以选择使用抗硫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干湿交替的水侵蚀和硫酸盐侵蚀环境中,加入复合掺和料的混凝土能够更好地发挥抵制恶劣环境的作用.通过硫酸盐侵蚀机理分析说明:加入辅助胶凝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盐渍土地区混凝土抵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含镁质类膨胀剂的水泥砂浆在硫酸盐溶液中浸泡1 a后的微观结构,提出了硫酸盐溶液在水泥基材料中的3种迁移方式;通过SEM-EDS分析得出了该水泥基材料被侵蚀后所形成的产物主要是石膏和钙矾石的结果,没有发现硫酸镁和碳硫硅钙石膨胀物形成;在水泥基材料中添加适当种类和掺量的镁质类膨胀剂,水化的与未水化的膨胀剂填充到集料与浆体的间隙内,增大了水泥基材料的密实度,改善了界面结构,提高了水泥基材料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海上采油平台生产水中硫酸盐还原菌SRB超标的问题,在阐述硫酸盐还原菌SRB作用机理、加注点选取方案、杀菌剂室内评选试验及杀菌剂现场试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杀菌剂评选试验,选取了最优杀菌剂BHS-37对已产生耐药性的硫酸盐还原菌进行灭杀,现场持续试验结果表明,最终硫酸盐还原菌控制在0个/m L,使油田生产水硫酸盐还原菌达到企业级注水标准。  相似文献   

9.
不同环境下水泥基材料硫酸盐侵蚀类型和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酸盐侵蚀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不同侵蚀环境下硫酸盐侵蚀类型和机理不同.根据硫酸盐侵蚀介质种类、侵蚀机理,按照腐蚀产物稳定存在的碱性条件将水泥基材料硫酸盐侵蚀划分为5种类型:钙矾石型、石膏型、镁硫型、碳硫硅酸钙型和盐类析晶型.阐述了5种典型硫酸盐的侵蚀环境、侵蚀机理和存在的异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硫酸盐侵蚀冻融循环下聚乙烯醇(PVA)纤维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对4种掺不同体积百分比PVA纤维混凝土进行不同次数的硫酸盐浸泡下的冻融循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VA纤维掺量的增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PVA纤维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入,在硫酸盐冻融初期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百分比体积的PVA纤维可以增加钢筋混凝土粘结的峰值滑移,增加了混凝土的塑性应变,硫酸盐冻融次数的增加会减少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峰值滑移。  相似文献   

11.
煤矸石混凝土耐久性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辟煤矸石在建筑大宗材料中的应用空间及拓展煤矸石"变废为宝"的新思路、新途径,以煤矸石替代碎石、粉煤灰,矿渣替代水泥配制煤矸石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法和综合平衡法得出了煤矸石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分析了煤矸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其经硫酸盐侵蚀后的强度损失、弹性模量及其经冻融后的损失量,最后对煤矸石混凝土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混凝土经过硫酸盐侵蚀后强度影响不是太大。该成果突破了传统的煤矸石活化方法研究煤矸石,对其在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等方面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配比胶砂件在5℃、20%、5℃和20℃冷热交替三种温度的硫酸盐溶液中浸泡1年后的外观、强度和矿物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对硫酸盐侵蚀过程的影响与胶凝材料组成有关。温度越高,纯水泥砂浆的硫酸盐侵蚀破坏越快,砂浆中生成了更多的钙矾石与石膏晶体;但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矿物掺合料火山灰活性的发挥,反而使加掺合料砂浆受侵蚀程度减轻;且使用活陛较低、活性期越长的矿物掺合料时,这种温度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过硫酸盐活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与光电催化技术耦合后能够显著提高材料对污染物的降解性能. 通过水热法研制ZIF-67/8的衍生材料ZnO@N, C-Co3O4,显著拓宽ZnO的光吸收范围至可见光区域,并且有效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 对复合薄膜电极的化学组成、形貌特征、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光电化学性能. 研究表明:薄膜电极在过硫酸盐增强光电催化体系中对四溴双酚A(TBBPA)的降解率最高达97.2%. 过硫酸盐活化技术和光电催化耦合显著增强ZnO@N, C-Co3O4对TBBPA的催化降解效率. 提出了过硫酸盐增强光电催化降解TBBPA的机理,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是该体系的主要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西北地区输变电工程对于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和导电性的特殊需求,以硅酸钠和膨润土作为囊芯、乙基纤维素作为囊壁,物理法合成微胶囊。外掺氧化后石墨烯充当导电介质,制备混凝土复合材料标准试件。随后对试样进行硫酸盐浸泡和干湿循环试验,分析了硫酸盐侵蚀后混凝土的表观特征、质量损失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微胶囊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抗硫酸盐性和自愈性,含有乙基纤维素包封的胶囊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抗硫酸盐性和自愈性。  相似文献   

15.
燃煤固硫灰渣混凝土路面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农村公路造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地方工业固体废弃物是一种途径.通过对燃煤固硫灰渣胶凝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煤固硫灰渣表面疏松和阴离子聚合度低的特征,使其具有显著的火山灰效应,可与碱、硫酸盐激发剂组成胶凝系统,其中固硫灰渣占70%以上;掺加水泥和增大硫酸盐激发剂掺量能显著改善系统早期性能,硫酸盐掺量宜大于1.5%;燃煤固硫灰渣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强度性能和材料韧性,在农村公路中应用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中的腐蚀破坏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土破坏形式,研究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破坏对于混凝土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中受腐蚀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固液界面的表面吸附、硫酸盐溶液的扩散过程以及硫酸盐在混凝土试件内部的化学反应和物理结晶等物理化学过程。研究表明:可以采用Fick第二扩散定律来描述硫酸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过程;硫酸盐溶液中,混凝土试件的固液相界面处发生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并存在表面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7.
基于过一硫酸盐的高级氧化过程是处理有机污染废水的有效技术,研发成本适宜的活化方法是该技术面向应用的关键.文章主要总结了可见光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石墨相氮化碳、金属以及其他复合光催化材料催化过一硫酸盐分解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可见光下过一硫酸盐活化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通过改变铜渣比表面积和激发剂用量并以10%、20%、30%的掺量掺入硅酸盐水泥制成水泥胶砂试件,在硫酸盐溶液中侵蚀一定龄期,研究不同性状的铜渣水泥试件抗蚀性能的变化规律。同时利用XRD衍射试验对试件侵蚀产物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铜渣活性被激发后,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水化硅酸钙可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而激发剂Na_2SO_4的引入,可直接增加水泥基内部的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对水泥基的抗硫酸盐性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硫酸盐同化是原核生物、真菌和光合生物将无机硫酸盐转化为硫化物的途径,硫酸盐被进一步整合到氨基酸的碳骨架中形成半胱氨酸或同型半胱氨酸.硫酸盐是植物可利用的主要无机硫形式,其能被特定的硫酸盐转运蛋白吸收并转运到质体,特别是叶绿体中,被还原并同化为半胱氨酸.硫酸盐的代谢受需求驱动且被高度调控.然而,在不同生物中硫酸盐的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是不同的.综述了高等植物硫酸盐吸收和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初步讨论了硫酸盐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潜在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20.
高流态早强(HFES)水泥砂浆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在复杂的工程环境下,HFES水泥砂浆的硫酸盐侵蚀不容忽视。尽管硫酸盐对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已有一些研究,但HFES水泥砂浆与传统水泥基材料相比有明显不同,其在硫酸盐侵蚀情况下的劣化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研究了不同硫酸镁溶液浓度和侵蚀时间下HFES水泥砂浆的早期抗折和抗压强度,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分析了硫酸镁溶液浓度和侵蚀次数对HFES水泥砂浆微观结构和水化产物的影响,揭示了硫酸镁对HFES水泥砂浆早期强度形成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